1
|
构筑起“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精神家园——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的发展之路 |
郭峰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
2004 |
2
|
|
2
|
“个体性”的思想谱系——以约翰·密尔《论自由》文本为中心的考察 |
李宏图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3
|
胡适与鲁迅的自由思想比较论(下) |
庄森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2
|
|
4
|
论胡适杂文的自由思想 |
庄森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2
|
|
5
|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视阈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分析 |
张威
石海兵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2009 |
4
|
|
6
|
论鲁迅杂文的自由思想 |
庄森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2
|
|
7
|
自由概念的三种涵义:一个思想史的梳理 |
周宏
李智军
|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
2014 |
1
|
|
8
|
道家哲学自由思想的普世价值 |
李宇遐
刘永君
|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2 |
2
|
|
9
|
自由的思想移居——以概念史为视角 |
侯小丰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10
|
西方哲学的自由精神和马克思的“自由思想” |
李红波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11
|
胡适·鲁迅·莫言:自由思想与新文学的传统 |
庄森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12
|
先秦儒家道德自由思想的当代价值 |
谭培文
|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13
|
胡适自由思想与写实文学主张 |
庄森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2
|
|
14
|
“无”——自由的哲学之维——萨特“无”的思想研究 |
余慧元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1
|
|
15
|
新自由主义思潮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
郑元凯
|
《继续教育研究》
|
2018 |
3
|
|
16
|
诠释毛泽东党员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三重向度——重新解读《反对自由主义》 |
孙宜芳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
2014 |
1
|
|
17
|
公民生命自由教育的沉沦——小娥形象的创造与陈忠实的思想局限 |
李咏吟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7
|
|
18
|
基于女性主义视角管窥《金色笔记》中多丽丝·莱辛的女性自由思想 |
郑继明
|
《昌吉学院学报》
|
2017 |
2
|
|
19
|
莫言小说的自由思想 |
庄森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20
|
作家徐訏30年代思想巨变之考辨——管窥自由主义作家与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关系 |
冯芳
|
《钦州学院学报》
|
2012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