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73篇文章
< 1 2 8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邓小平对“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的方法论的贡献与习近平的发展 被引量:1
1
作者 苏伟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2-35,共4页
"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的方法论,是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的重要哲学基础。邓小平继承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基本观点,提出了"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方法论原则:要从"老祖宗"与"新情况&qu... "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的方法论,是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的重要哲学基础。邓小平继承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基本观点,提出了"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方法论原则:要从"老祖宗"与"新情况"的新结合中去认识,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去认识,要从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化"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客观性方面去认识,要以"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检验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要以"于人民有利"的价值观体现"怎样认识社会主义"方法论的立场、观点与方法的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丰富、发展了"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的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习近平 “怎样认识社会主义”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怎样认识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苏伟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4-50,共7页
“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的思想是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重要哲学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的科学思想,列宁、毛泽东做出了理论新贡献。邓小平则正确处理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老祖宗”与“... “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的思想是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重要哲学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的科学思想,列宁、毛泽东做出了理论新贡献。邓小平则正确处理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老祖宗”与“新情况”的关系问题,在把“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同时,也将“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的认识论思想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 社会主义 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性审思与深化路径
3
作者 牛瑞雪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8-116,共9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中小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一环。近年来,教育系统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在完善课程顶层设计、推进教学方式变革、加强课程育人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存在对社会主义核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中小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一环。近年来,教育系统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在完善课程顶层设计、推进教学方式变革、加强课程育人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存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内涵认识不深刻,对价值观教育与知识教育的差异把握不到位,对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挖掘不足等潜在问题。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当从进一步认识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意义,深耕课堂教学主渠道,加强教师研修培训,深化对价值观教育基本规律和典型经验的研究等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教育 课堂教学 价值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识论视阈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被引量:2
4
作者 陆树程 王继全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1-26,共6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人类精神生活的认识精华,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认识论视阈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认识水平不断提升的产物,其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它是我们在新时期对社会意识、社会发展规律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人类精神生活的认识精华,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认识论视阈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认识水平不断提升的产物,其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它是我们在新时期对社会意识、社会发展规律的最新把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灵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 视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化与拓展 被引量:4
5
作者 黄红发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8-42,共5页
邓小平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在此基础上,江泽民关于"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 邓小平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在此基础上,江泽民关于"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胡锦涛关于"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科学论断,深化和拓展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向纵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本质 理论 认识 深化 拓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恽代英早期对社会主义思潮的认识 被引量:4
6
作者 王鹏程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30-133,125,共5页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毛泽东、恽代英等人对社会主义的选择,大多经历了一个曲折过程。恽代英对当时盛行的无政府主义、空想社会主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等四种主流思潮的认识、分析、鉴别、抉择,是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选...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毛泽东、恽代英等人对社会主义的选择,大多经历了一个曲折过程。恽代英对当时盛行的无政府主义、空想社会主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等四种主流思潮的认识、分析、鉴别、抉择,是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选取社会主义过程的一个缩影。该选择是仔细、理性、审慎、科学、与时俱进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恽代英 社会主义 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的科学判断 被引量:7
7
作者 韩震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4-28,共5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全面认识和理解这个科学判断,需要正确认识"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正确认识两个"...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全面认识和理解这个科学判断,需要正确认识"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正确认识两个"没有变"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科学准确的逻辑前提,才能更好地为解决世界问题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基本国情 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和评价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佘双好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7,共4页
本文通过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和评价的实证调查。结果显示:尽管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知晓度并不高,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却表现出较高的认同度;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同度高于其... 本文通过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和评价的实证调查。结果显示:尽管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知晓度并不高,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却表现出较高的认同度;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同度高于其他理论和社会思潮,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总体上认识清晰正确,但有少数学生存在着模糊认识,大学生对社会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公平正义表现出更高度关注,而对党的领导的重要必的认为吸待于进一步提升。应加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力度,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知晓度,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与对社会思潮的批判结合起来,加强大学生对社会思潮的引领力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活动中要更好地彰显促进社会和谐和公平正义的内在价值,科学说明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认识和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实现的认识逻辑 被引量:4
9
作者 曾祥云 《湖湘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14,共10页
近100年来,我党带领中国人民不仅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改造成了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而且正朝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挺进。从认识论看,社会主义中国的现实创建,内含了提出中国社会主义理想客体、构建中国革命实践观念、将中国革... 近100年来,我党带领中国人民不仅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改造成了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而且正朝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挺进。从认识论看,社会主义中国的现实创建,内含了提出中国社会主义理想客体、构建中国革命实践观念、将中国革命实践观念行为化等重要认识环节,并由此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性抽象转化为理性具体、再走向感性实践活动的认识发展过程。这是一个从主体到客体、从精神到物质、从观念到实在的能动的转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中国 理想客体 实践观念 马克思主义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格斯晚年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思仓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6-17,共2页
马克思去世后,为了丰富马克思主义,给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恩格斯对社会主义进行了再认识。他对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对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形势与策略作了深层思考,提出了关于农业社... 马克思去世后,为了丰富马克思主义,给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恩格斯对社会主义进行了再认识。他对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对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形势与策略作了深层思考,提出了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系统构想,阐明了捍卫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基础和反对机会主义问题。恩格斯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成果,启迪列宁创立了帝国主义论,启迪了中国共产党正确开展两条路线斗争,加强了党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格斯 社会主义 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认识视角之差异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维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6-47,共2页
毛泽东、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成败背后 ,是两者对社会主义认识视角的显然差异。本文认为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认识视角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从结构维度到功能维度 ;二从强调人与人关系的解决到人与自然关系的解... 毛泽东、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成败背后 ,是两者对社会主义认识视角的显然差异。本文认为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认识视角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从结构维度到功能维度 ;二从强调人与人关系的解决到人与自然关系的解决 ;三从理想到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邓小平 社会主义 认识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的认识和评价 被引量:4
12
作者 佘双好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12,共4页
本文通过大学生对高校开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认识和评价的实证调查,得出的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实施的重要性有高度认识,也有一定的兴趣和效果,对社会实践和自主开展的研修活动有效... 本文通过大学生对高校开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认识和评价的实证调查,得出的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实施的重要性有高度认识,也有一定的兴趣和效果,对社会实践和自主开展的研修活动有效性评价最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学校其他课程评价较低;大学生更愿意采取自学、直接研读原著的方式进行理论教育活动,而最不愿意通过参加培训班的方式进行理论教育活动,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的新方法高度评价,对宣传普及方法创新充满期待。应加强社会实践活动,深化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认知;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加强对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导作用;创新普及方式,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认识和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基点 被引量:1
13
作者 唐家柱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76-80,共5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邓小平理论 社会主义认识 中国现代化 资本主义 中国社会主义 认识社会主义 现实社会主义 超现代化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恽代英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探微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鹏程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4-18,共5页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初,恽代英即着手构想了民主革命胜利后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基本内容。他对未来社会的国体、政体、经济制度和对外开放的认识有独特思考。他提出和阐释的"为人民而取独裁制"、"群众...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初,恽代英即着手构想了民主革命胜利后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基本内容。他对未来社会的国体、政体、经济制度和对外开放的认识有独特思考。他提出和阐释的"为人民而取独裁制"、"群众大会或代表大会决定一切"、"国有"经济在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决定作用、对外开放要建立强固政府、合理利用外资、批判吸收外来文化等思想,处于同期先进知识分子关于社会主义认识的前列,对我们今天认识、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恽代英 社会主义 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历史周期律的社会主义改革必要性再认识 被引量:1
15
作者 袁景衡 许伟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5期41-45,共5页
社会共识是社会主义改革的理性基础。鉴于对社会主义改革必要性的认识,本文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说的基础上,分析历史周期律作用下社会主义改革必要性,回顾历史上各种社会改革对历史周期律的破解,并通过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兴衰成败的... 社会共识是社会主义改革的理性基础。鉴于对社会主义改革必要性的认识,本文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说的基础上,分析历史周期律作用下社会主义改革必要性,回顾历史上各种社会改革对历史周期律的破解,并通过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以及我国目前面临的社会问题和改革实践探索,提出通过完善人民民主制度从而消解历史周期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周期律 社会主义改革必要性 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再认识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俊杰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4-9,共6页
一个政党的成熟取决于其理论的成熟,一个国家的快速发展取决于其执政党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进行了再认识,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深刻总结,取得的理论成果对今天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产生了巨... 一个政党的成熟取决于其理论的成熟,一个国家的快速发展取决于其执政党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进行了再认识,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深刻总结,取得的理论成果对今天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产生了巨大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 生产力 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辩证观——对社会主义诸种认识困惑的解读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国玺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9-33,共5页
针对某些人对社会主义在认识上产生诸多困惑的主要原因,在于认识的片面性,本文着重探 讨了社会主义的10个辩证统一,即客观规律与历史定位、实质与名称、“够格”与“不够格”、经济与政治与 文化、共性与个性、前进性与曲折性、静态与... 针对某些人对社会主义在认识上产生诸多困惑的主要原因,在于认识的片面性,本文着重探 讨了社会主义的10个辩证统一,即客观规律与历史定位、实质与名称、“够格”与“不够格”、经济与政治与 文化、共性与个性、前进性与曲折性、静态与动态、纯与不纯、成绩与问题、感性与理性的辩证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辩证观 诸种认识困惑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认识、新成果——“迎接新世纪新千年,社会主义与人类文明”理论研讨会观点综述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建明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16,共4页
关键词 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 社会主义理论 代表 理论研讨会 人类文明 认识 专家学者 观点综述 顺德市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几个特点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应杰 《学术前沿》 2012年第11期92-94,共3页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试验,其成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从根本上改写了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改变了人类对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认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是随...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试验,其成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从根本上改写了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改变了人类对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认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是随着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对市场经济的认识而不断发展的。从根本上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吸收了现代市场经济成果,并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核心价值观念相结合的市场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认识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识社会主义本质和特征的方法论问题 被引量:1
20
作者 于文俊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52-54,共3页
多年来,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论述,主要是两种方法:一种把本质等同于特征,特征即本质,本质与特征不可分。如有的把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这些社会主义的特征等同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有的把人民民主政权这一特征等同于社会主义的本质;... 多年来,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论述,主要是两种方法:一种把本质等同于特征,特征即本质,本质与特征不可分。如有的把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这些社会主义的特征等同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有的把人民民主政权这一特征等同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另一种是认为本质与特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本质高于特征,本质是比特征更深更集中的概括。这种看法没有把本质等同于特征,但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说法不一。如有的把马克思、恩格斯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质和特征 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主义实践 方法论问题 社会主义的特征 认识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特征 本质与特征 生产资料公有制 社会主义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