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德才”与“掌控力”的平衡
被引量:2
- 1
-
-
作者
臧力克
-
机构
天津企业管理培训中心
-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25-26,共2页
-
文摘
一、“德才兼备”是理想状态
在用人上,从古至今都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司马光说:“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
-
关键词
“德才兼备”
平衡
理想状态
司马光
君子
小人
圣人
-
分类号
F272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高师民乐选修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 2
-
-
作者
姜国平
-
机构
内蒙古民族大学艺术学院
-
出处
《音乐创作》
2007年第2期106-107,共2页
-
文摘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丰富灿烂的民族音乐文化就像一条历史长河。如何弘扬本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如何将这些艺术宝藏完好地传承下去,则是每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无庸置疑,高师院校是培养教师的“母机”、“人才的摇篮”,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文化多元化并存的今天,我们不仅要培养“德才兼备”的师资力量,而且要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拓宽学生就业和发展的空间。因此,在高师开设民乐选修课便具有重要的意义,既可作为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提高学生民族音乐素质的辅助手段,又为高师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
关键词
选修课教学
高师院校
民乐
民族音乐文化
全球经济一体化
“德才兼备”
民族音乐教育
学生就业
-
分类号
J607-4
[艺术—音乐]
G652.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关键是全面、综合、客观地去衡量
- 3
-
-
作者
杨轲
-
机构
人民论坛
-
出处
《人民论坛》
2008年第6期41-41,共1页
-
文摘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房宁:正确合理的干部选拔任用标准是我国目前政治建设的核心问题。习近平同志提出的这六条标准,一方面体现了我党一贯时干部选拔中对“德才兼备”的要求。同时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他深刻、全面地总结了我们现在实践当中对干部的要求。
-
关键词
干部选拔任用标准
中国社会科学院
“德才兼备”
政治建设
研究所
政治学
研究员
习近平
-
分类号
D630.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F325.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中国共产党干部德才观的独特内涵
被引量:1
- 4
-
-
作者
王文章
-
机构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发展研究所
-
出处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6-58,共3页
-
文摘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干部德才观,是中国共产党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一直坚持的基本原则和标准,契合了中国重视德才和向往社会公平的优秀文化传统,符合共产党员的素养要求和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理念,突出了德在德才辩证统一体中的首要地位。德才观原则在干部选拔任用实践中存在着标准模糊和制度化建设滞后等问题。为此,要通过加强选人用人标准的科学化建设、加强干部选拔任用的制度建设和提高干部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平等,将德才观原则更好地落到实处,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干部德才观
-
分类号
D26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儒家“仁”思想对当下领导者提升修养的启示
被引量:1
- 5
-
-
作者
张轶良
-
机构
河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干部学院
-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43-44,共2页
-
文摘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但物质文明繁荣却伴随道德缺失、腐败、贫富差距加大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与此同时,国人突然发现周边邻国的很多成功经验是来源于中国,并至今仍在流传发扬,其管理者大多尊奉儒家文化。反思促人奋起。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了几千年,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仁人志士。继承传统,分析儒家以“仁”为核心的思想,必定对当下领导者提升修养、助力成功大有裨益。古人讲“德才兼备”,一个成功的领导者首先要有好的品格修养,并具备知识和能力。
-
关键词
儒家文化
品格修养
领导者
“仁”
“德才兼备”
中国经济
成功经验
传统文化传承
-
分类号
D262.3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如何解决竞争性选拔中“老好人”得利的问题
被引量:1
- 6
-
-
作者
胡赣江
-
机构
中共江苏宿迁市宿豫区委
-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46-47,共2页
-
文摘
经过多年实践,竞争性选拔因注重民意基础、凸显民主公开,H益得到群众认可。但不可否认的是,竞争性选拔也带来了一些不良现象,“老好人”得利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我们这里所说的“老好人”,主要是指那些见风使舵、随波逐流、不愿得罪人、缺乏原则性的干部。如果在竞争性选拔中让这样的干部得利,既有悖于中央“德才兼备”的选人用人标准,又会让埋头苦干、实绩突出的“老实人”寒心,不仅有损选人用人公信度,更不利于党的事业发展。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并研究切实可行的办法认真加以解决。一、竞争性选拔中“老好人”
-
关键词
竞争性
选拔
选人用人标准
“德才兼备”
民意基础
民主公开
不良现象
埋头苦干
-
分类号
D262.3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试谈“选人”和“用人”
- 7
-
-
作者
徐天琼
-
机构
中共四川泸县县委
-
出处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74-76,共3页
-
文摘
“任人唯贤”的组织路线,决定我们党选拔干部的“德才兼备”标准。在实践中如何遵循“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选拔使用干部呢?就这一问题谈谈个人粗浅的看法。一、选人必须知人选拔干部,必须了解干部、认识干部,正确地、全面地考察干部。公正地、客观地评价选拔对象,这是我们选拔干部的前提。
-
关键词
用人标准
“德才兼备”
选拔干部
组织路线
任人唯贤
公正
-
分类号
D630.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基层党委如何当好年轻干部的“伯乐”
- 8
-
-
作者
刘耀仁
-
机构
中共广东韶关市重阳镇党政办
-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0-40,共1页
-
文摘
基层党委要当好年轻干部的“伯乐”,把好干部及时发现出来、选拔出来、使用起来。一、练就慧眼,识“千里马”。要强『匕爱才意识,真正做到惜才爱才,大力营造适合年轻干部发展的环境,为他们创造事业的舞台。要掌握识才标准,将“德才兼备”作为选用年轻干部的总原则,挖掘有韧劲、有思路、有激情、有贡献的年轻干部。提高辨才水平,既能发现“显才”,又善于将“潜才”显性化,不让老实人吃亏。
-
关键词
年轻干部
基层党委
伯乐
“德才兼备”
“千里马”
显性化
老实人
爱才
-
分类号
D262.3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由关羽、吕布谈干部德才
- 9
-
-
作者
丰家雷
-
机构
中共山东邹城市委
中共山东邹城市委组织部
-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44-45,共2页
-
文摘
前段时间,村“两委”换届选举时,与一位老农谈起了选什么样的人这个话题,他不经意间说了一句很平实的话:“就是要选好人,选那些有本事的好人。”回过头来仔细琢磨,愈加觉得这句看似平常的话其实是很有哲理的,这不就是“德才兼备”的通俗解释吗?关于选人用人的论述,从古到今高论不计其数,用汗牛充栋来形容实不为过。在这里,我不禁想起了关羽与吕布的事。
-
关键词
关羽
吕布
干部
“德才兼备”
换届选举
“两委”
-
分类号
C933
[经济管理—管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