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笑曲线”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经济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路光前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6-98,共3页
通过采用形象分析区域产业布局以及经济发展在价值链分配中所占位置的普适性模型"微笑曲线"。认为国内众多地方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要通过文化产业发展区域经济,必须通过"文化"... 通过采用形象分析区域产业布局以及经济发展在价值链分配中所占位置的普适性模型"微笑曲线"。认为国内众多地方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要通过文化产业发展区域经济,必须通过"文化"创意开发、文化"品牌"推广及营造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以彻底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质量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笑曲线” 文化产业 区域经济 文化创意 文化品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笑曲线”的新疆葡萄酒产业链增值路径 被引量:6
2
作者 杨文光 苗莉 +1 位作者 李丽媛 候海燕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8-262,共5页
葡萄酒产业链价值提升是国际国内激烈市场竞争环境下新疆葡萄酒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采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对新疆葡萄酒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梳理葡萄酒产业的生产经营流程和环节,借助“微笑曲线”探讨当前葡萄酒产业链的战... 葡萄酒产业链价值提升是国际国内激烈市场竞争环境下新疆葡萄酒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采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对新疆葡萄酒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梳理葡萄酒产业的生产经营流程和环节,借助“微笑曲线”探讨当前葡萄酒产业链的战略环节所处位置和未来移动方向,葡萄酒产业链条组织共生的发展模式。研究结果认为,一是新疆葡萄酒产业链需要结合产区的特色和资源禀赋进行产业链的延伸;二是新疆葡萄酒产业链价值提升需要由“微笑曲线”低价值的底端向价值较高的两端攀升;三是新疆葡萄酒未来的价值提升不仅要体现在价值结构转变方面,而是实现葡萄酒产业链整体增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笑曲线” 新疆 葡萄酒 产业链 增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制造”背后的定价权缺失及转移 被引量:2
3
作者 黄玲 方敏 《当代经济管理》 2010年第7期73-76,共4页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制造"正成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际垂直分工体系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中国仍然处于这一国际分工体系的底层、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商品定价权的缺失日益成为制约中国制造业进一步发展和产业升...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制造"正成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际垂直分工体系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中国仍然处于这一国际分工体系的底层、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商品定价权的缺失日益成为制约中国制造业进一步发展和产业升级的瓶颈。文章对"中国制造"背后定价权缺失的原因以及定价权转移的路径选择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本土企业由于研发能力、营销能力不足,无法占据国际产业链高价值的两端——上游及下游环节,而是处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即"微笑曲线"中产品附加值最低的中间区域。因此,中国企业一方面应向"微笑曲线"上游移动,提高企业的研发、设计及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应向"微笑曲线"下游移动,通过特许经营、品牌租赁、自主品牌等路径提高企业的品牌营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制造” 定价权缺失 定价权转移 “微笑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视角下云南省“个开蒙”区域产业链升级路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田敏 张瑀芮 +2 位作者 韩帆 梁川 向凌菲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40-145,152,共7页
云南省个旧、开远和蒙自区域,处于国家面向东南亚、南亚“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通道,发展中面临资源和生态环境、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的压力。文章将“微笑曲线”模型量化,拓展应用于原材料型产业链价值增值分析;并结合从区域资源“态”... 云南省个旧、开远和蒙自区域,处于国家面向东南亚、南亚“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通道,发展中面临资源和生态环境、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的压力。文章将“微笑曲线”模型量化,拓展应用于原材料型产业链价值增值分析;并结合从区域资源“态”和“势”视角,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计算产业生态位宽度,研究区域资源“态势”对产业的支撑力。在此基础上,探讨产业链升级路径。结果表明:个开蒙区域四条主要产业链短且不完整,产业价值链的高附加价值环节薄弱,产业增值空间小等;今后应按照“全区一盘棋”的思路,充分利用并培育区域“战略性资源”。通过各产业价值链环节的完善以及向产业增值空间大的方向进行延伸,引入关联产业配套发展等,实现产业链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链升级路径 “微笑曲线”模型 生态位 个开蒙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驱动制造业价值链攀升:何以可能,何以可为 被引量:19
5
作者 郑琼洁 王高凤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2-138,共7页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全球价值链分工深化的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加速向制造业渗透,并对其技术创新、生产效率提升、组织模式变革产生深远影响。人工智能作为一种高级生产要素进入企业生产函数,将使制造业企业的生产要素结构出现动态...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全球价值链分工深化的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加速向制造业渗透,并对其技术创新、生产效率提升、组织模式变革产生深远影响。人工智能作为一种高级生产要素进入企业生产函数,将使制造业企业的生产要素结构出现动态调整。人工智能驱动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核心机制在于,人工智能改变了企业的生产要素结构,促进了技术创新,降低了资源错配率,提升了生产率,从而使制造业企业向“微笑曲线”两端的高附加值环节攀升。但是,对于不同的企业而言,这种攀升的路径存在差异性。因此,“十四五”时期,必须聚力创新,努力形成“人工智能+制造业”核心技术新优势;立足高端,着力打造“人工智能+制造业”开放创新新高地;优化服务,充分挖掘“人工智能+制造业”生产要素创新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全球价值链 要素结构 “微笑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