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形而上”与“形而下”——对当今建筑形式标新立异的反思 |
陈红玲
王芳
|
《华中建筑》
|
2004 |
0 |
|
2
|
室内设计中“形而上”与“形而下”的思辨 |
张颖
李莹莹
|
《家具与室内装饰》
|
2013 |
5
|
|
3
|
什么是“形而上”与“形而下”? |
|
《语文世界(上旬刊)》
|
1997 |
0 |
|
4
|
张东荪哲学视域中的知识论与形而上学 |
宋宽锋
金海霞
|
《哲学分析》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伦理学的形而上学基础——基于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两条阐释路径的考察 |
冯乐
|
《伦理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诗与哲学:“形而下”与“形而上”之间的对立、纠结以及交融──从T·S·艾略特的《荒原》到小海的《影子之歌》 |
海马
|
《扬子江(评论)》
CSSCI
|
2014 |
1
|
|
7
|
从“形而上与形而下”角度浅谈声乐表演艺术的本质 |
滑静
刘晴
|
《北方音乐》
|
2019 |
2
|
|
8
|
形而上,还是形而下,这是一个问题 |
王纪人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9
|
论形而上之数与形而下之数包涵的一分为三思想 |
周德义
|
《云梦学刊》
|
2002 |
0 |
|
10
|
论康德的先验哲学与形而上学 |
韩水法
|
《哲学分析》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1
|
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形而下”与“形而上” |
罗胜
|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
2016 |
1
|
|
12
|
威廉·施特恩的形而上学人格主义 |
W.H.威尔克迈斯特
罗松涛
孔晓辉(译)
|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
2024 |
0 |
|
13
|
杂技的形而上与形而下交会 |
李丹
|
《杂技与魔术》
|
2016 |
0 |
|
14
|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形而上”方法在辞学研究中的应用 |
朱其东
李宪伦
吴彬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15
|
斑斓的形而下里面朦胧地蕴着形而上——回望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的艺术设计 |
洪锡徐
|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3 |
0 |
|
16
|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形而上”方法在辞学研究中的应用 |
朱其东
李宪伦
吴彬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17
|
论马克思对主体形而上学的社会历史批判 |
武姗姗
|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
2024 |
0 |
|
18
|
尼采的艺术形而上学思想研究综述 |
聂玉
|
《今古文创》
|
2024 |
0 |
|
19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域下库切《幽暗之地》的“去历史化”表征 |
林萍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0
|
论形而上的太极拳文化传播 |
詹华宁
蒋志升
罗江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