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强基计划”动态进出机制的运行方式、存在问题及优化方向 被引量:4
1
作者 陈枫 钟秉林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38,共8页
我国自2020年开始在全国试点高校开展“强基计划”,并要求各高校在“强基计划”实施过程中建立科学化、多阶段的动态进出机制。建立“强基计划”动态进出机制能够有效提升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完善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目前各... 我国自2020年开始在全国试点高校开展“强基计划”,并要求各高校在“强基计划”实施过程中建立科学化、多阶段的动态进出机制。建立“强基计划”动态进出机制能够有效提升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完善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目前各试点高校已初步建立“强基计划”动态进出机制,主要采取转专业、分流退出和选拔补入三种主要运行方式。在实践过程中各试点高校的动态进出机制仍然存在计划性过强,缺乏科学的理论支撑,对流入和流出学生的后续培养关注不足等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强基计划”动态进出机制的实施效果,建议加快理论生产、增加动态进出机制建立和运行的理论依据,加强相关主体的协同、提高动态进出机制的运行效果,深化实践探索、加快动态进出机制的保障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 动态进出机制 “强基计划” 自主培养 质量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基计划”的政策分析及高校应对策略 被引量:27
2
作者 全守杰 华丽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1-48,共8页
“强基计划”是在回应国家选拔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兼顾公平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进一步规范高校招生办学自主权、深化高考制度改革等因素综合驱动下出台的高考招生政策。“强基计划”的政策特征为:“自上而下”的政策执行,即政府赋... “强基计划”是在回应国家选拔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兼顾公平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进一步规范高校招生办学自主权、深化高考制度改革等因素综合驱动下出台的高考招生政策。“强基计划”的政策特征为:“自上而下”的政策执行,即政府赋予高校自主权的同时,也把权力透明化,规范高校的自由裁量权;“自下而上”的博弈与反馈,即作为政策执行主体的高校善用策略空间、规制调试对象,避免负和博弈的产生。因此,高校应制定一套多元化的录取方案以规范政策的执行,建设一支专业化的招生队伍以保障政策的执行,借助社会多方力量以监督政策的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基计划” 招生方式 高考政策 策略空间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基计划”何以促进教师教育振兴——论职前教师专业素养的融合发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邓磊 钟颖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9-67,共9页
“强基计划”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力图通过招考制度改革协同推进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关键领域自主创新和基础学科长远布局,具有鲜明的融合发展特征和政策引领作用。从长远来看,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之基,以提高职前教师教育质量来促进教... “强基计划”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力图通过招考制度改革协同推进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关键领域自主创新和基础学科长远布局,具有鲜明的融合发展特征和政策引领作用。从长远来看,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之基,以提高职前教师教育质量来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全面提升,是贯彻落实“强基计划”和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举措。在“强基计划”的政策引领和示范作用下,职前教师教育应当以此为契机,努力打破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培养与评价相脱节的现实困境,深入思考如何促进职前教师道德、理念、知识、能力四大素养的融合发展,并从课程设计、教学实践、评价方式三个方面全面规划职前教师专业素养的融合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基计划” 教师教育 融合 专业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才选拔的关键在于选拔理念与技术的统一——“强基计划”面临的技术困境及破解思路 被引量:9
4
作者 周序 杨琦蕙 王玉梅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4-49,共6页
“强基计划”以高考分数作为人才选拔的最重要但非唯一标准,目的是在保障高考公平和选拔在基础学科上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学生之间取得相对平衡。但将分数作为最重要的评判标准,必然面临着来自应试技巧和解题套路的挑战,造成“高... “强基计划”以高考分数作为人才选拔的最重要但非唯一标准,目的是在保障高考公平和选拔在基础学科上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学生之间取得相对平衡。但将分数作为最重要的评判标准,必然面临着来自应试技巧和解题套路的挑战,造成“高分低能”的现象。“强基计划”要选拔出符合国家所需要的、有能力的人才,就必须不断革新命题技术,让高考命题技术始终走在应试技巧的前面,降低答题套路、经验和模板的干扰,实现人才选拔理念与技术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基计划” 人才选拔理念 人才选拔技术 高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基计划”引领下的高中育人模式革新与思考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小惠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9-42,共4页
“强基计划”将引发基础教育领域育人方式的进一步革新。高中阶段在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中起到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基于办学定位和育人目标,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一是通过构筑真实的德育场域,厚植学... “强基计划”将引发基础教育领域育人方式的进一步革新。高中阶段在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中起到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基于办学定位和育人目标,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一是通过构筑真实的德育场域,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理想信念,打好学生的人生底色;二是通过构建多元立体的课程体系、探索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实施个性化培养策略,激发学生各扬所长;三是通过家校互联、校社互融、学段互通,拓宽学生成长通道,助力学生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强基计划” 高中育人方式变革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拔尖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的路径研究——基于36所高校“强基计划”招生简章的文本分析 被引量:33
6
作者 刘海燕 蒋贵友 陈唤春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3-100,124,共9页
四十余年来,我国对拔尖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进行了积极探索。本研究通过对我国36所“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强基计划”招生简章进行分析发现,“强基计划”注重以公平公正为选拔原则、以综合成绩为评价标准、以多元参与为基本保障、以拔... 四十余年来,我国对拔尖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进行了积极探索。本研究通过对我国36所“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强基计划”招生简章进行分析发现,“强基计划”注重以公平公正为选拔原则、以综合成绩为评价标准、以多元参与为基本保障、以拔尖创新为选拔导向。与此同时,各试点高校形成了个性化、融合式、贯通式、国际化与动态化的人才培养机制。为了更好地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国应在传统高考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分类考核、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选拔更多综合素质优秀和具有创新潜质的拔尖创新人才进行培养。各试点高校应在“强基计划”的透射下不断优化招生和培养机制,探索多元化与个性化的拔尖创新人才招生与培养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 “强基计划” 人才选拔 人才培养 多元参与 科教协同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幕与新生: 我国高校自主招生政策过程检视--兼论“强基计划”政策优化建议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宇佳 高慧君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5-142,共8页
我国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经过了多年的实践与发展,在2020年由“强基计划”取代。回顾高校自主招生政策过程,在政策制定上,教育部在寻觅与探索中着力控制自主招生学校规模与学生人数,适时调整自主招生报考方式与考核程序,逐步完善自主招生... 我国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经过了多年的实践与发展,在2020年由“强基计划”取代。回顾高校自主招生政策过程,在政策制定上,教育部在寻觅与探索中着力控制自主招生学校规模与学生人数,适时调整自主招生报考方式与考核程序,逐步完善自主招生管理规定与处罚办法。在政策执行上,试点高校自主招生实践在依循与变通中体现出了偏重理工类的自主招生专业设置,探索了多样化的自主招生考核方式,形成了省级梯队自主招生录取格局等特征。在政策评估上,学者在研究与聚焦中较为认同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的积极作用,但表现出对自主招生选拔机制公平性的担忧,对自主招生学生创新素养的疑虑。政策终结后,基于自主招生政策过程的反思与镜鉴,启示继任“强基计划”要坚持公平原则保证政策的价值取向,贯通培养环节实现政策的预定目标,健全保障机制助力政策的有效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招生 “强基计划” 政策过程 政策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政策协同及其优化 被引量:4
8
作者 段易含 刘桂芝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我国应对国际竞争、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全面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亟须整合当前多项培养政策,促进政策协同与优化。“英才计划”“拔尖计划”“强基计划”是我国当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三大典型政策,...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我国应对国际竞争、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全面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亟须整合当前多项培养政策,促进政策协同与优化。“英才计划”“拔尖计划”“强基计划”是我国当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三大典型政策,在目标定位、颁布机构、政策受众、实施链条、效果溢出性等方面具备协同基础。三大政策的协同在确立发展方向、衔接选拔培养环节、提升培养质量、促进同质化项目发展上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机构职责模糊、机制横纵阻隔、过程竞合冲突等不足。进一步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政策的协同,应从机构协同、机制协同、过程协同入手,完善政策法规,明确主体职责,强化学科融合,提升上下互动,促进资源整合,凝聚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 政策协同 “英才计划” “强基计划” “拔尖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始终聚焦学术志趣:大学与中学深度合作育人模式探索
9
作者 冯志刚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9,共5页
高水平创新人才培育需从基础教育抓起,大力推进大学与中学的实质性合作育人,建立贯穿人才成长各阶段的协同育人机制。上海中学自2008年开始推进“高中生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立足于高水平创新人才的早期识别与培育,构建了以“聚焦学... 高水平创新人才培育需从基础教育抓起,大力推进大学与中学的实质性合作育人,建立贯穿人才成长各阶段的协同育人机制。上海中学自2008年开始推进“高中生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立足于高水平创新人才的早期识别与培育,构建了以“聚焦学术志趣、激发学术潜能”为导向的大学与中学合作育人模式,创设了专门课程、课题研究、创新实验室平台三大载体,形成了制度、资源、实施、评价四大贯通体系,为新时代高水平创新人才成长奠基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创新人才 大学与中学合作 “强基计划” 创新素养 学术志趣 合作育人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