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贝尔法斯特》:“异托邦”空间中的家国惆怅 被引量:1
1
作者 付筱茵 孙梦婷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2-25,共4页
文章采用米歇尔·福柯的“异托邦”空间理论,从现实空间和文本空间两个向度对《贝尔法斯特》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异托邦”的现实空间指的是影片故事发生的物理场域--暴乱后的贝尔法斯特15街区;“异托邦”的文本空间则指的是影片... 文章采用米歇尔·福柯的“异托邦”空间理论,从现实空间和文本空间两个向度对《贝尔法斯特》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异托邦”的现实空间指的是影片故事发生的物理场域--暴乱后的贝尔法斯特15街区;“异托邦”的文本空间则指的是影片内部的表意结构及修辞体系。影片在双重“异托邦”空间里传达出作者对于家国的真挚情感以及对动荡、离乱的民族命运的无限惆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托邦”空间 质群体 镜像隐喻 “他性”修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性别视域中的网络女性主义 被引量:10
2
作者 杜玉洁 郭力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5-160,共6页
新媒介的发展推动了社会性别意识的进步,女性主义和网络媒介的结合催生的网络女性主义,动摇了长期以来被男性主导的社会文化,对男权阶级的捍卫者进行了批判。互联网中的"女性向"文化超越传统的精英女性主义立场,以大众化、平... 新媒介的发展推动了社会性别意识的进步,女性主义和网络媒介的结合催生的网络女性主义,动摇了长期以来被男性主导的社会文化,对男权阶级的捍卫者进行了批判。互联网中的"女性向"文化超越传统的精英女性主义立场,以大众化、平民化的姿态言说现代女性的经验和审美范式。在信息技术营造的网络"异托邦"空间中,网络女性主义试图突破现实困境,由边缘走向中心。网络女性主义将女性主义的批判思想带入媒介传播领域,在媒介文化场域中关注社会性别问题,以"超性别意识"超越传统性别立场,在性别平等的基础上观照人类生存境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女性主义 性别 “女性向” “异托邦” 媒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训与抵抗:新生代导演电影的工厂空间 被引量:3
3
作者 汤雪灏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73-75,共3页
在"新生代"导演的创作中,"工厂"题材的电影十分引人注目。依据福柯的空间理论,对以工厂为背景的电影《八月》《六人晚餐》《少年巴比伦》《黑处有什么》进行考察,解构其中"工厂"的空间生成、空间构筑以... 在"新生代"导演的创作中,"工厂"题材的电影十分引人注目。依据福柯的空间理论,对以工厂为背景的电影《八月》《六人晚餐》《少年巴比伦》《黑处有什么》进行考察,解构其中"工厂"的空间生成、空间构筑以及空间意蕴,提出空间的"飞地"、空间的跨越这一影像空间的艺术构架,从而寻绎出新生代导演对"工厂"的自我指涉的身份认同与集体记忆的社会背景,以期为"新生代"导演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意义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导演 工厂电影 “异托邦” 集体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