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灭国新法”与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对世界形势的思考
1
作者
王锐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68,176,177,共15页
在《灭国新法论》中,梁启超借由叙述埃及、印度、波兰、布尔、菲律宾等地的亡国史来提醒国人,近代西方列强殖民扩张早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攻城略地、抢占地盘,而是会充分运用财政、金融、教育等手段来控制非西方国家。“灭国新法”的击...
在《灭国新法论》中,梁启超借由叙述埃及、印度、波兰、布尔、菲律宾等地的亡国史来提醒国人,近代西方列强殖民扩张早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攻城略地、抢占地盘,而是会充分运用财政、金融、教育等手段来控制非西方国家。“灭国新法”的击中人心之处在于“灭国”,因为甲午战争之后,中国有可能因遭瓜分而亡国一直是让关心中国命运的人倍感忧虑之事。“灭国新法”的落脚点在“新”字,即强调要注意到近代列强殖民扩张的新手段与新策略。借着其始创者梁启超在舆论界的巨大影响力,以及它与帝国主义问题的紧密关联,“灭国新法”逐渐成为时人分析世界形势与中国危局时常用的一个概念。人们或是直接使用它,或是将其表述略作变动,用更通俗的形式再次传播,或是将“灭国新法”所强调的内容作为自己的立论基础。对“灭国新法”的借鉴与运用,从晚清持续到20世纪30年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灭国新法”
梁启超
帝国主义
“开眼看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嘉庆道光年间地主阶级改革派论略
被引量:
1
2
作者
卢伯炜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96-101,共6页
嘉庆道光年间的地主阶级改革派,其兴起和演变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其产生和走向历史前台的时期,是极其关键的奠基阶段;第二阶段是其从发展转向低落的阶段,却开启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向近代转型的新走向。他们在群体结构、思想...
嘉庆道光年间的地主阶级改革派,其兴起和演变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其产生和走向历史前台的时期,是极其关键的奠基阶段;第二阶段是其从发展转向低落的阶段,却开启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向近代转型的新走向。他们在群体结构、思想特色和交往方式等方面,都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庆道光年间
“自改革”
“开眼看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绘画中华文明史》序言
3
作者
冯天瑜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4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中华文明史
古典文明
绘画
文明转型
东亚大陆
现代文明
魏晋南北朝
“开眼看世界”
长江中下游
《西游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海国图志》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纪念魏源诞辰二百周年
被引量:
4
4
作者
卢伯炜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3期98-102,97,共6页
论《海国图志》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纪念魏源诞辰二百周年卢伯炜《海国图志》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海国图志》成书后,在增订、流布的过程中进一步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在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海国图志》曾引导过几代中...
论《海国图志》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纪念魏源诞辰二百周年卢伯炜《海国图志》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海国图志》成书后,在增订、流布的过程中进一步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在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海国图志》曾引导过几代中国人不断增进对外国历史文化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国图志》
中外文化交流
师夷长技以制夷
林则徐
魏源
“开眼看世界”
日本
《圣武记》
第二次鸦片战争
诞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化窗口——澳门
5
作者
徐采石
《学海》
1999年第6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博物馆
澳门文化
天主教
宗教文化
葡萄酒
文物景观
文化现象
“开眼看世界”
心理素质
语言接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灭国新法”与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对世界形势的思考
1
作者
王锐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暨社会主义历史与文献研究院
出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68,176,177,共15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清末的权力结构变迁与统治危机研究”(项目编号:22JJD770030)。
文摘
在《灭国新法论》中,梁启超借由叙述埃及、印度、波兰、布尔、菲律宾等地的亡国史来提醒国人,近代西方列强殖民扩张早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攻城略地、抢占地盘,而是会充分运用财政、金融、教育等手段来控制非西方国家。“灭国新法”的击中人心之处在于“灭国”,因为甲午战争之后,中国有可能因遭瓜分而亡国一直是让关心中国命运的人倍感忧虑之事。“灭国新法”的落脚点在“新”字,即强调要注意到近代列强殖民扩张的新手段与新策略。借着其始创者梁启超在舆论界的巨大影响力,以及它与帝国主义问题的紧密关联,“灭国新法”逐渐成为时人分析世界形势与中国危局时常用的一个概念。人们或是直接使用它,或是将其表述略作变动,用更通俗的形式再次传播,或是将“灭国新法”所强调的内容作为自己的立论基础。对“灭国新法”的借鉴与运用,从晚清持续到20世纪30年代。
关键词
“灭国新法”
梁启超
帝国主义
“开眼看世界”
Keywords
“a new way to destroy a state”
Liang Qichao
imperialism
“opening eyes to observe the world”
分类号
D92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嘉庆道光年间地主阶级改革派论略
被引量:
1
2
作者
卢伯炜
机构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96-101,共6页
文摘
嘉庆道光年间的地主阶级改革派,其兴起和演变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其产生和走向历史前台的时期,是极其关键的奠基阶段;第二阶段是其从发展转向低落的阶段,却开启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向近代转型的新走向。他们在群体结构、思想特色和交往方式等方面,都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关键词
嘉庆道光年间
“自改革”
“开眼看世界”
分类号
K249.3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绘画中华文明史》序言
3
作者
冯天瑜
机构
武汉大学历史系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4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中华文明史
古典文明
绘画
文明转型
东亚大陆
现代文明
魏晋南北朝
“开眼看世界”
长江中下游
《西游记》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海国图志》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纪念魏源诞辰二百周年
被引量:
4
4
作者
卢伯炜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3期98-102,97,共6页
文摘
论《海国图志》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纪念魏源诞辰二百周年卢伯炜《海国图志》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海国图志》成书后,在增订、流布的过程中进一步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在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海国图志》曾引导过几代中国人不断增进对外国历史文化的了解,...
关键词
《海国图志》
中外文化交流
师夷长技以制夷
林则徐
魏源
“开眼看世界”
日本
《圣武记》
第二次鸦片战争
诞辰
分类号
B25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化窗口——澳门
5
作者
徐采石
机构
江苏省社科院吴文化研究中心
出处
《学海》
1999年第6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博物馆
澳门文化
天主教
宗教文化
葡萄酒
文物景观
文化现象
“开眼看世界”
心理素质
语言接触
分类号
D676.59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灭国新法”与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对世界形势的思考
王锐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嘉庆道光年间地主阶级改革派论略
卢伯炜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绘画中华文明史》序言
冯天瑜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海国图志》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纪念魏源诞辰二百周年
卢伯炜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文化窗口——澳门
徐采石
《学海》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