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放性问题”论证:反驳与辩护——当代西方元伦理学的走向 被引量:3
1
作者 徐梦秋 杨松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5-92,共8页
20世纪初,直觉主义者摩尔以"开放性问题"的论证来反对自然主义用自然性质给"善"下定义,主张"善"只能靠直觉去把握。但因为"直觉"难以言明,所以不能彻底驳倒自然主义。其后的非认知主义者黑尔... 20世纪初,直觉主义者摩尔以"开放性问题"的论证来反对自然主义用自然性质给"善"下定义,主张"善"只能靠直觉去把握。但因为"直觉"难以言明,所以不能彻底驳倒自然主义。其后的非认知主义者黑尔通过揭示道德语言的用法,强调评价功能是道德语言的特殊性,为"开放性问题"的论证提供新辩护。作为应对,自然主义者既通过"性质综合同一性定义"的理论继续反驳该论证,又揭示了非道德语词也可能具有的评价功能,回应了非认知主义的批评,以新自然主义的方式再度复兴。在关于"开放性问题"论证的长期争论过程中,西方元伦理学的各流派此起彼伏,纷至沓来,形成了西方元伦理学百家争鸣的局面。全面把握上述论争和走向,对于国内元伦理学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性问题” 西方元伦理学 自然主义 直觉主义 非认知主义 新自然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