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浅论浙江东阳“百工之乡”的形成背景及历史变迁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朱海滨
-
机构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所
-
出处
《浙江学刊》
CSSCI
1998年第1期81-84,共4页
-
文摘
浙江东阳以“人才之乡”和“百工之乡”名闻于世,但“百工之乡”的形成要比“人才之乡”早,且对东阳的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深远。本文探讨了“百工之乡”的形成、发展过程,提出了促使“百工之乡”形成的五大要素,阐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百工之乡”完成了向“建筑之乡”和“工艺之乡”
-
关键词
东阳县
形成背景
东阳市
“建筑之乡”
建筑承包单位
浙江人口损失
东阳木雕
生存压力
太平天国
《广志绎》
-
分类号
G249.26
[文化科学]
-
-
题名东阳支柱产业——建筑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 2
-
-
作者
楼国华
-
机构
浙江省东阳市市长
-
出处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0-23,共4页
-
文摘
东阳素有“建筑之乡”的美誉。今年7月,省政府正式命名东阳为浙江省首批“建筑之乡”,这是 东阳建筑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建筑业是东阳的传统优势产业和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东阳建筑业的支柱产业地位是经过多少代能工巧匠和建筑工人长期努力奋斗形成的。随着东阳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东阳建筑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将更加牢固。 一、建筑业支柱产业地位在东阳的确立 东阳建筑历史源远流长,能工巧匠辈出,建筑技艺精湛,建筑风格独特。唐宋时期,东阳建筑业已初具规模和风格。明清时期,形成了熔东阳木雕艺术和木结构建筑技艺于一炉,综合运用石雕、砖雕、堆塑、彩绘等装饰艺术的建筑风格。绍兴的舜王庙、上虞的曹娥庙、诸暨的边氏宗祠和东阳的卢宅古建筑群都是其代表作。清嘉庆、道光年间,400多名东阳木匠、雕花匠应召进京参加了故宫的修缮,在故宫留下了令后人赞不绝口的不朽之作。1928年,浙江大学农学院调查,东阳外出谋生的各类工匠有82473人,其中房屋建筑和路桥工匠居多。
-
关键词
建筑业
支柱产业
东阳木雕
“建筑之乡”
建筑市场
建筑业支柱产业
建筑业总产值
建筑企业
多元化经营
名牌工程
-
分类号
F426.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