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匠型”教师: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趋向 被引量:12
1
作者 洪文秋 孟庆男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5-50,共6页
“工匠型”教师是既具有教师特质又具有工匠特质的教师,是匠德与师德、匠心与师心、匠魂与师魂、匠术与师术有机结合的富有工匠精神的教师。培养和打造“工匠型”教师已成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趋向,他们是职业教育的支撑者... “工匠型”教师是既具有教师特质又具有工匠特质的教师,是匠德与师德、匠心与师心、匠魂与师魂、匠术与师术有机结合的富有工匠精神的教师。培养和打造“工匠型”教师已成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趋向,他们是职业教育的支撑者、职教政策的执行者、“工匠人才”的塑造者。培养“工匠型”教师,可采取以下策略:强化对“工匠型”教师的广泛认同,确立“工匠型”教师的任职标准,搭建“工匠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支撑平台,建立“工匠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工匠”教师 广泛认同 任职标准 支撑平台 运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院校“工匠型”教师的内涵、特征与能力模型 被引量:13
2
作者 曾全胜 刘琼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5期92-96,共5页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工匠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在于职业院校有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的"工匠型"教师队伍。从工匠与工匠精神、教师与现代教书匠精神入手,梳理总结新时代"工匠型"教师的内涵,明确"工...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工匠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在于职业院校有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的"工匠型"教师队伍。从工匠与工匠精神、教师与现代教书匠精神入手,梳理总结新时代"工匠型"教师的内涵,明确"工匠型"教师实质上属于高级"双师型"教师,并从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职业素养、专业领域、专业发展5个方面对"工匠型"教师的主要特征进行诠释。通过对湖南等5省进行调研,采取统计分析理论和建模工具得到"工匠型"教师的职业核心能力特征及其权重,并构建了职业核心能力模型,为探索"工匠型"教师的培育路径和机制提供了理论支撑,对于助推职业院校"工匠型"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 “工匠”教师 内涵 特征 能力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的高职院校“工匠型”教师职业成长机制研究
3
作者 陈佳佳 朱素芬 《教育与职业》 2025年第16期94-99,共6页
基于扎根理论,以浙江省高职院校36位“工匠型”教师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职业成长过程中涉及的关键因素,发现工匠志趣的启蒙源于家庭环境与学习经历的陶染,工匠技艺的磨砺源于个体实践与环境氛围的交融,工匠巅峰的传承源于价值认同与教育... 基于扎根理论,以浙江省高职院校36位“工匠型”教师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职业成长过程中涉及的关键因素,发现工匠志趣的启蒙源于家庭环境与学习经历的陶染,工匠技艺的磨砺源于个体实践与环境氛围的交融,工匠巅峰的传承源于价值认同与教育影响的渗透,并基于此逻辑关系构建“工匠型”教师职业成长机制的理论模型。最后,提出构建“工匠型”教师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打造“工匠型”教师发展的产教科融合模式,建设“工匠型”教师发展的制度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根理论 高职院校 “工匠型”教师的职业成长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专业发展视域下地方高校教师职业成长激励机制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王慧 栾添 杜锐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9期42-46,共5页
固有教育观念的不断创新,传统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都需要大学教师具备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需求相匹配的专业能力与专业素养。在教师专业发展视域下,结合教师职业成长驱动因素,基于D.C.Berliner"教师教学专长发展五阶段理论",... 固有教育观念的不断创新,传统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都需要大学教师具备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需求相匹配的专业能力与专业素养。在教师专业发展视域下,结合教师职业成长驱动因素,基于D.C.Berliner"教师教学专长发展五阶段理论",以吉林农业大学教师培养实践探索为例,探究高校教师职业发展阶段特征与激励策略,构建"以打造可持续发展职业成长机制、满足不同成长阶段教师需求、搭建数字化资源平台、鼓励开展教研教改与专业研究"四位一体的教师职业成长激励机制,建立全方位、全过程的教师培养体系,促进教师职业生涯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地方高校 教师职业成长 发展阶段 激励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工匠型”教师培养探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曾全胜 刘文娟 龚添妙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6-100,共5页
在产业结构调整及经济转型升级的当下,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工匠人才成为时代的呼唤,“工匠型”教师队伍是培养合格工匠型人才的关键。“工匠型”教师具有技术性、职业性和人文性特征。通过线上问卷调查与线下访谈发现,高职院校在... 在产业结构调整及经济转型升级的当下,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工匠人才成为时代的呼唤,“工匠型”教师队伍是培养合格工匠型人才的关键。“工匠型”教师具有技术性、职业性和人文性特征。通过线上问卷调查与线下访谈发现,高职院校在“工匠型”教师培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高职院校“工匠型”教师培养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以标准为引领,建立培养标准体系;以分层培养为抓手,构建协同培养新模式;以提升内驱力为目标,完善发展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工匠”教师 师德师风 培养标准体系 协同培养 发展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新教师成长的激励机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长明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4年第24期31-32,共2页
近年来,高职教育发展很快,因此,每年都有不少高校毕业生被补充到高职院校中任教.根据教师一般的成长过程,我们把教师分为新教师、有经验教师和专家型教师.教师走上教学工作岗位的第一个时期是"入职期"(也叫"适应期"... 近年来,高职教育发展很快,因此,每年都有不少高校毕业生被补充到高职院校中任教.根据教师一般的成长过程,我们把教师分为新教师、有经验教师和专家型教师.教师走上教学工作岗位的第一个时期是"入职期"(也叫"适应期"),时间是1至3年,此时期的教师我们称之为"新教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励机制 高等职业院校 教师专业化成长 教书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资本与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认同的关系研究——论工作投入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41
7
作者 陈韶荣 吴庆松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9-68,126,共10页
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学科研一线的主力军,其职业认同状况决定了高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水平。以往有关职业认同的研究倾向于从个人知识增长、职业成长与晋升的角度来认识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认同,且多涉及组织情境变量的影响,较少关注个体... 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学科研一线的主力军,其职业认同状况决定了高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水平。以往有关职业认同的研究倾向于从个人知识增长、职业成长与晋升的角度来认识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认同,且多涉及组织情境变量的影响,较少关注个体内在的自我积极调节力量。通过调研湖南、湖北、浙江、北京等8地区40所本科高校的635名青年教师,从工作投入的角度探索心理资本对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心理资本对青年教师职业认同有正向预测作用;工作投入在心理资本与职业认同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年龄对职业价值观、职业归属感、职业倾向行为等变量具有呈U形特征的正向影响;受教育程度、学校类型可以预测青年教师的职业认同的动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青年教师 心理资本 职业认同 工作投入 职业成长 影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责任 健全机制 切实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 被引量:1
8
作者 伍处文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共1页
师德是教师的灵魂。高校教师作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推动者和弘扬者,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对学生成长影响大,对社会风尚辐射强。当前高校教师师德师风总体是好的,但有的教师敬业精神不强、道德品行不端、师表意识... 师德是教师的灵魂。高校教师作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推动者和弘扬者,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对学生成长影响大,对社会风尚辐射强。当前高校教师师德师风总体是好的,但有的教师敬业精神不强、道德品行不端、师表意识弱化、生活作风败坏等,个别甚至突破道德底线,严重损害高校教师形象,破坏大学声誉。各地各高校要高度重视和准确把握当前师德建设工作的形势任务,深入贯彻《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肃处理违背教师职业道德事件,不断把师德建设工作推向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德建设工作 高校教师 强化责任 健全机制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学生成长 先进生产力 先进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青年教师培养激励机制,提升高校学科梯队建设水平 被引量:2
9
作者 刘瑞军 申涤尘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年第29期125-126,共2页
学科建设是高等院校发展的龙头,在高校建设中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集中体现了学校的发展方向与办学水平。文章以学科梯队建设的重要性及合理性为切入点,研究了青年教师在学科梯队建设中的作用,提出青年教师培养激励机制构建方略,即完善... 学科建设是高等院校发展的龙头,在高校建设中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集中体现了学校的发展方向与办学水平。文章以学科梯队建设的重要性及合理性为切入点,研究了青年教师在学科梯队建设中的作用,提出青年教师培养激励机制构建方略,即完善青年教师职业成长动力机制,挖掘青年教师培养内在驱动因素,拓展青年教师职业成长国际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梯队建设 高校青年教师 动力机制 职业成长 内在驱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教师使命感的内涵结构、价值及培育 被引量:12
10
作者 植凤英 王璐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46-50,共5页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教师使命感就是指乡村教师能合理认知其在乡村振兴中的角色使命,并表现出对自身角色身份的认同和热爱,愿意为之无私付出,并从中获得价值感和意义感。乡村教师使命感是乡村教师工作的精神动力,体现出专业性与公...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教师使命感就是指乡村教师能合理认知其在乡村振兴中的角色使命,并表现出对自身角色身份的认同和热爱,愿意为之无私付出,并从中获得价值感和意义感。乡村教师使命感是乡村教师工作的精神动力,体现出专业性与公共性、内在性与外显性、自我价值实现与利他奉献、稳定性与发展性相统一的特点,包括一般教育使命感和乡村社会使命感两个层面。它既是乡村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也是乡村教师获得感的基石,更是构建乡村社会智库的支撑。促进乡村教师使命感的培育,需要厘清乡村教师在乡村振兴中的角色地位,完善乡村教师激励机制,加强乡村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引导,以教师专业成长为基点促进乡村教师使命感的有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教师使命感 一般教育使命感 乡村社会使命感 乡村教师激励机制 乡村教师职业生涯规划 乡村教师专业成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抓好实践教学 培养实用人才──湖南省衡阳市致公卫生职业中专的办学经验
11
作者 曹顺利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卫生职业中专 办学经验 实践教学 实用人才培养 理论联系实际 教师聘任制 激励机制 技能训练 生产实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