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工人阶级”概念的中国化考证——基于《雇佣劳动与资本》早期中译本的分析
1
作者 何乐如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1-27,共7页
中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概念的中国化考证研究意义重大。“工人阶级”作为马克思主义最具代表性的概念之一,其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集中体现。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常常将“工人阶级”译为“劳动阶级”... 中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概念的中国化考证研究意义重大。“工人阶级”作为马克思主义最具代表性的概念之一,其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集中体现。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常常将“工人阶级”译为“劳动阶级”与“劳工阶级”,这种译法与中国当时的社会状况息息相关。近代中国落后苦难的社会现实,使得“工人阶级”概念一经传入就获得普遍的认可与广泛的传播,“工人阶级”概念中的中国元素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当然,“工人阶级”并不是一个一经产生就永恒固定的概念,它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进步而发展变化,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工人阶级” 《雇佣劳动与资本》 中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60年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3
2
作者 雍涛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6-153,共8页
新中国60年来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前30年实行的是"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这个政策主要是针对从旧社会过来的200多万知识分子提出来的,并具有一定的适用期限,新中国成立初期取得了一定的正面效果,但是... 新中国60年来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前30年实行的是"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这个政策主要是针对从旧社会过来的200多万知识分子提出来的,并具有一定的适用期限,新中国成立初期取得了一定的正面效果,但是它本身带有一定的"左"倾色彩,其主要错误是把知识分子归于资产阶级范畴。该政策在实践过程中虽然有过1956年和1962年两次短暂的调整,但由于"以阶级斗争为纲"指导思想的作用,这个政策最后变成了无产阶级在各个思想文化领域实现"全面专政"的极"左"政策。"文革"结束后,党中央否定了"两个估计",重申"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公开宣布废除"团结、教育、改造"的旧政策,实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核心的新政策,知识分子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要从知识经济时代特征和我国的实际出发,深入分析当前我国知识分子的现状,进一步认识我国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如实地把他们看作一个独立的社会主体,即一个活动于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与社会管理各个领域的社会集团;不但要调动知识分子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而且要调动他们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扩大"公共知识分子"的队伍,唤起他们的良知,使之担当起应有的社会责任;重新解释"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科学含义,坚定地走与工农相结合、与实际相结合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结 教育 改造”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