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盆”“山”耦合和脱耦在含油气盆地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51
1
作者 吴根耀 马力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6期648-660,共13页
本文旨在汲取前人关于盆地研究的思想成果的基础上,从"盆""山"耦合和脱耦的角度理解这些盆地的成因和特征,进而完善和深化对含油气盆地的认识。所谓继承型叠合盆地,是原"盆""山"耦合关系至今... 本文旨在汲取前人关于盆地研究的思想成果的基础上,从"盆""山"耦合和脱耦的角度理解这些盆地的成因和特征,进而完善和深化对含油气盆地的认识。所谓继承型叠合盆地,是原"盆""山"耦合关系至今仍未解脱;延变型叠合盆地则是原"盆""山"关系脱耦时发生闭锁。造山作用与盆地发育间有着统一的运动学过程和动力学机制,叠合盆地的本质是"盆""山"系统的更迭。造山过程的各个阶段都有复合盆地发育,某些原视为复合盆地的构造盆地实际上是由若干个原本不相连的盆地内的沉积经多期构造作用移位后拼凑出来的沉积物拼盘,必须对之进行构造复位。中国油气资源二次创业的成功取决于对残留盆地认识的飞跃,因而"盆""山"耦合和脱耦是今后中国大陆及邻近海区盆地研究的新思路,是指导油气勘探的探索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山”耦合和脱耦 盆地分析 叠合盆地 “盆”“山”系统更迭 复合盆地 残留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山”耦合和脱耦:进展,现状和努力方向 被引量:46
2
作者 吴根耀 马力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1-97,共17页
“盆”“山”耦合和脱耦是在盆地研究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中国地质学家立足于复合大陆上油气勘探的大量经验和教训而提出的含油气盆地研究新理论。这一研究主要表现为从“山”到“盆”,文章简要回顾了其形成的2个阶段(分别以内硅铝质的和... “盆”“山”耦合和脱耦是在盆地研究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中国地质学家立足于复合大陆上油气勘探的大量经验和教训而提出的含油气盆地研究新理论。这一研究主要表现为从“山”到“盆”,文章简要回顾了其形成的2个阶段(分别以内硅铝质的和内硅镁质的造山作用为主要研究对象),概要总结了耦合研究的3个重点方向(对盆地成因、沉积作用和盆地发育过程的制约)和脱耦的3种可能后果(盆地闭锁、盆地破坏、盆地遭受改造油气发生晚期次生成臧)及其运动学;也扼要介绍了从“盆”到“山”研究的主要成果。文章提出下一步的努力方向是:理论上充实和完善“中国型盆地”的发育演化模式,实践上是通过3方面的努力(开创盆地研究新阶段,指导生储盖组合和圈闭的研究,结合流体动力学的研究探讨油气运聚规律)使之真正成为中国大陆上油气勘探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山”耦合 “盆”“山”脱耦 产生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盆”“山”耦合和脱耦研究的方法学 被引量:16
3
作者 吴根耀 马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9-246,共8页
“盆”“山”耦合和脱耦把造山作用和盆地发育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其统一的运动学过程和动力学机制 ,必须有相应的方法论作保证。针对这一问题 ,有 3个方面需要讨论 :1)空间关系上 ,要在确定一个时间段的基础上正确划分“盆”“山”系统 ... “盆”“山”耦合和脱耦把造山作用和盆地发育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其统一的运动学过程和动力学机制 ,必须有相应的方法论作保证。针对这一问题 ,有 3个方面需要讨论 :1)空间关系上 ,要在确定一个时间段的基础上正确划分“盆”“山”系统 ;2 )两套分类体系并用 ,在“正序”的研究和区域的研究中采用理性的系统分类 ,在“反序”的和局部 (主要指油气藏 )的研究中以应用性的分类为主 ;3)以造山带和盆地研究近年里形成的成功方法为基础 ,努力汲取各种新知识 ,将思路、方法和技术手段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盆”“山”耦合和脱耦研究自身 ,包括其方法学 ,不断开拓新领域 ,将可能成为中国大陆油气勘探新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法学 “盆”“山”耦合和脱耦 “盆”“山”系统 分类体系 薪技术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承性构造与新生构造并存的时空发育特征——“盆”“山”耦合理论指导油气勘探的一个切入点 被引量:7
4
作者 吴根耀 马力 +5 位作者 里群 梁兴 陈方鸿 梁江平 朱德丰 杨建国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9,共9页
研究继承性构造与新生构造并存的时空发育特征是"盆""山"耦合理论指导油气勘探的一个切入点。文章从超大陆旋回,成盆动力学和含油气构造带研究3方面展开论述,强调"寻根溯源",在具体分析每一阶段的新生构... 研究继承性构造与新生构造并存的时空发育特征是"盆""山"耦合理论指导油气勘探的一个切入点。文章从超大陆旋回,成盆动力学和含油气构造带研究3方面展开论述,强调"寻根溯源",在具体分析每一阶段的新生构造时注意基底/先存构造的影响,从含油气盆地的研究深入到含油气构造带的研究,从盆地的运动学研究发展到动力学(包括外动力和内动力)研究。在分析新生构造演化的2种趋势的基础上指出了海相油气勘探的3类主要靶区。以新生构造的演化为主线,结合"源""运""聚""藏"的研究,借鉴石油地质学研究的其它新思想,"盆""山"耦合将成为指导油气勘探尤其是海相油气勘探的创新思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山”耦合 新生构造 继承性构造 超大陆旋回 成盆动力学 含油气构造带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山”耦合在异常高压盆地流体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吴根耀 梁江平 +3 位作者 杨建国 朱德丰 陈均亮 申家年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3-233,共11页
这是以"盆""山"耦合理论指导盆地异常高压研究的首次尝试。异常高压的成因和分布特征主要取决于区域构造应力场,在挤压型盆地中形成异常高压的主控因素是挤压应力和天然气(油气)充注,异常高压呈平行造山带的(宽)带... 这是以"盆""山"耦合理论指导盆地异常高压研究的首次尝试。异常高压的成因和分布特征主要取决于区域构造应力场,在挤压型盆地中形成异常高压的主控因素是挤压应力和天然气(油气)充注,异常高压呈平行造山带的(宽)带状或连续的面状分布;拉张型盆地和剪切—拉分盆地的主控因素是热作用。异常高压在拉张型盆地中为散点状或被分隔的面状分布,在剪切型盆地中呈点状或散点状分布。不同类型的盆地内断裂的产状不同,决定了异常高压有不同的传导方向,挤压—反转时异常高压的保存或释放(泄压)也各具特点。这为"盆""山"耦合从指导盆地动态演化的研究发展引伸为指导储层和流体动态演化的研究跨出了重要的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高压 成因 分布 传导 保存 “盆”“山”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山”耦合和脱耦的反转点和切入点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吴根耀 马力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17,24,共11页
反转构造的反转点和“盆”“山”关系的切入点是“盆”“山”耦合和脱耦研究的方法论中的关键问题。抓准抓好反转点,一是要深刻认识中国大地构造特征所决定的“盆”“山”关系的复杂性,二是要全面了解区域内“盆”“山”耦合和脱耦的关... 反转构造的反转点和“盆”“山”关系的切入点是“盆”“山”耦合和脱耦研究的方法论中的关键问题。抓准抓好反转点,一是要深刻认识中国大地构造特征所决定的“盆”“山”关系的复杂性,二是要全面了解区域内“盆”“山”耦合和脱耦的关键问题。“盆”“山”关系的切入点,既应视具体的研究对象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地确定,也要强调首要的和必要的切入点是造山作用的类型。抓对反转点的必由途径是“盆”“山”研究中把“正序”与“反序”结合起来而以“反序”的研究为主,文章简要介绍了反序地编制“盆”“山”演化图的经验。反转点和切入点的确定体现在盆地研究中,是在给予时间约束和厘定盆地含义的前提下正确认识盆地的世代更迭和各世代的构造格架及构造样式,特别是正确认识重大构造运动时期的盆地世代更迭。“盆”“山”耦合和脱耦的反转点和切入点研究的突破,必将造成盆地研究生动活泼的新局面,进而给残留海相盆地的油气勘探带来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转点 切入点 反序研究 盆地世代更迭 “盆”“山”耦合和脱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现“山”——达·芬奇早期绘画作品《天使报喜》再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李军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21年第5期102-114,共13页
本文使用的"早期"概念并非指达·芬奇成熟风格形成之前的一个并不完善的早期阶段,而是一个独立的范畴;意味着达·芬奇30岁赴米兰之前,其艺术创作在"手与心"两个层面上重复出现的"无意识惯习"。... 本文使用的"早期"概念并非指达·芬奇成熟风格形成之前的一个并不完善的早期阶段,而是一个独立的范畴;意味着达·芬奇30岁赴米兰之前,其艺术创作在"手与心"两个层面上重复出现的"无意识惯习"。本文以达·芬奇这一时期独立完成的第一件大型作品《天使报喜》为例进行具体分析,致力于将达·芬奇在风格和技法层面上形成的特殊方式,与他在人生问题上的困惑和困境相结合,进而解读这一时期"山"的意象背后,其人生和艺术中独特的"密码"。达·芬奇作为"艺术史中的哈姆雷特",作为艺术史有史以来最著名的"橙子",在五百年之后的今天,依然吸引着全世界的眼光。本文是作者关于达·芬奇和文艺复兴艺术的系列研究之一。作者希望能以自己的方式,对人类伟大的艺术传统加以致敬;同时更期待中国学者和中文的文艺复兴研究,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学术,贡献最新最美的"果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使报喜 “山”的形象 母——子关系 无意识惯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的不同英语表达
8
作者 林春洋 李薇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8-80,F0003,共4页
中国汉字“山”是典型的象形表意字。人们见到“山”字,脑海中就会联想到不同形态的山。但是,中国汉字“山”也有概括性、模糊性和包容性的特征,一个“山”字可以表达多种样态的山,因为山可以包括大山、小山,有孤山,也有连绵起伏... 中国汉字“山”是典型的象形表意字。人们见到“山”字,脑海中就会联想到不同形态的山。但是,中国汉字“山”也有概括性、模糊性和包容性的特征,一个“山”字可以表达多种样态的山,因为山可以包括大山、小山,有孤山,也有连绵起伏的山,有陡峭的山,也有平缓的山。不同样态的山在英语中怎样表达呢?本文将谈谈英语是如何表达“山”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表达 “山” 中国汉字 表意字 概括性 包容性 模糊性 样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山”型配方施肥技术效应 被引量:6
9
作者 钟国民 方克明 +3 位作者 龚文亮 林银顺 占木水 江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1期142-144,共3页
[目的]为了探索水稻高产高效施肥技术。[方法]通过多年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总结出水稻"山"型配方施肥技术。[结果]该技术特点是氮肥在水稻基肥、分蘖肥、穗肥的分配比例为30%、40%~50%、20%~30%,呈"山"字型分布,穗... [目的]为了探索水稻高产高效施肥技术。[方法]通过多年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总结出水稻"山"型配方施肥技术。[结果]该技术特点是氮肥在水稻基肥、分蘖肥、穗肥的分配比例为30%、40%~50%、20%~30%,呈"山"字型分布,穗肥要求在水稻幼穗分化期1~2期施下。应用该施肥技术能减少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增加实粒数,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提高水稻产量。[结论]与习惯施肥相比,水稻"山"型配方施肥产量增长9.02%~12.4%,节本增效2 095.8~2 649.3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山”型配方施肥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山”型配方施肥技术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钟国民 方克明 +4 位作者 龚文亮 林银顺 占涛 占木水 江麟 《湖南农业科学》 2015年第7期34-36,共3页
为验证水稻"山"型配方施肥的应用效果,开展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山"型配方施肥处理的水稻产量比其他施肥处理高,其株高、穗长、实粒数、千粒重也优于其他施肥处理;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山"型配方施肥处理产量增长4.29%-5.5... 为验证水稻"山"型配方施肥的应用效果,开展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山"型配方施肥处理的水稻产量比其他施肥处理高,其株高、穗长、实粒数、千粒重也优于其他施肥处理;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山"型配方施肥处理产量增长4.29%-5.51%,节本增效1 579.5-1 903.5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山”型配方施肥 产量 产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园“山”文化建设 促成才展才享才
11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I0037-I0037,共1页
南京金陵中等专业学校注重发挥校园文化引领作用,开展以“理想 信念 责任 意志”为核心价值观的校园“山”文化建设,在校园中塑造独特性与优质性兼具、稳定性与创新性并举,内化于心、物化于制、外化于行的文化氛围,促进学生成才展... 南京金陵中等专业学校注重发挥校园文化引领作用,开展以“理想 信念 责任 意志”为核心价值观的校园“山”文化建设,在校园中塑造独特性与优质性兼具、稳定性与创新性并举,内化于心、物化于制、外化于行的文化氛围,促进学生成才展才享才,圆生中国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文化 文化建设 学生成才 “山” 核心价值观 引领作用 中等专业 文化氛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山”
12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I0003-I0003,共1页
说字:金文的“山”字,是三座山峰连在一起,像群峰起伏的形状。:山”的本义,就是指大山。许慎《说文解字》:“山,宣也。宣气散,生万物,有石而高。象形。”现在的“山”字,还保留着三峰耸立的样子。
关键词 “山” 《说文解字》 优秀文章 文学 阅读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型配方施肥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13
作者 钟国民 方克明 +5 位作者 龚文亮 林银顺 方爱莲 江麟 占涛 宁春华 《农学学报》 2016年第10期27-30,共4页
为探求"山"型配方施肥技术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验证"山"型配方施肥在早稻上的应用效果,开展了早稻"山"型配方施肥应用比较试验,试验设空白对照、习惯施肥、省厅推荐施肥、"山"型配方施肥等... 为探求"山"型配方施肥技术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验证"山"型配方施肥在早稻上的应用效果,开展了早稻"山"型配方施肥应用比较试验,试验设空白对照、习惯施肥、省厅推荐施肥、"山"型配方施肥等6个处理,对各处理的分蘖情况、农艺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习惯施肥、省厅推荐施肥相比,水稻"山"型配方施肥可减少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增加株高,提高穗长;增加实粒数,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与习惯施肥、省厅推荐施肥相比,"山"型配方施肥稻谷产量增长4.62%~7.4%,纯收入增长850.5~1497.3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型配方施肥 水稻 生产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嘉陵江沿线古城“山-水-城”景观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杜春兰 陈丹阳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4,共9页
嘉陵江是长江水系中第二大支流,空间上连接南北丝绸之路,是巴蜀地区重要的文化廊道。在典型山地曲流环境中,其沿线古城蕴含了丰富的山水营建智慧。从自然环境、文化环境、行政建制三方面梳理了嘉陵江沿线古城的形成基础,并以上、中、下... 嘉陵江是长江水系中第二大支流,空间上连接南北丝绸之路,是巴蜀地区重要的文化廊道。在典型山地曲流环境中,其沿线古城蕴含了丰富的山水营建智慧。从自然环境、文化环境、行政建制三方面梳理了嘉陵江沿线古城的形成基础,并以上、中、下游8个古城为例,通过历史文献系统梳理及结合GIS平台的历史地图空间转译,提炼其“山-水-城”景观特征。具体为“宏观格局把控”方面“巴蜀要冲,控扼形胜”的城市选址、“襟江带河,群山四望”的山水格局、“江山聚结,生气聚集”的风水脉络;“中微观空间结构塑造”方面“迎山接水,不拘一格”的城市空间结构、“依形江山,因地制宜”的城市功能营建;以及“沿江山集群,南北人文关联”的“跨尺度风景审美经营”等在地特征,以期为巴蜀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西南山地宜居城乡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嘉陵江流域 古城 “山-水-城” 景观特征 巴蜀文化走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3K-AKT-mTOR通路探讨泽曲明山复方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郑佳连 张艳 +3 位作者 卢秉久 张红 韩永辉 付博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7-121,I0041-I0047,共12页
目的泽曲明山复方是临床治疗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MAFLD)的经验方。研究探讨该经验方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模型的影响以及可能的机制。方法Sprague-Dawley大鼠给予胆碱缺乏高脂饲料(CDHFdiet)8周建立NASH模型。随机分为模型... 目的泽曲明山复方是临床治疗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MAFLD)的经验方。研究探讨该经验方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模型的影响以及可能的机制。方法Sprague-Dawley大鼠给予胆碱缺乏高脂饲料(CDHFdiet)8周建立NASH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低、高剂量组以及水林佳组;建立模型同时给予对应药物干预。给予胆碱充足高脂饲料(CSHFdiet)作为对照组。观察相应药物对模型大鼠血清生化学、肝脏病理、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PK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信号转导通路mRNA、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1)体质量以及肝脏/体质量:5组大鼠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大鼠肝脏/体质量显著升高,各干预组大鼠肝脏/体质量不同程度下降,中药高剂量组疗效最为明显。(2)肝功能以及血脂: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肝功能及血脂水平显著升高;各干预组大鼠肝功能以及血脂不同程度降低,其中中药高剂量组疗效最为明显。(3)肝脏病理:模型组大鼠肝脏HE染色可见胞浆内大量脂肪空泡以及炎性细胞浸润;Siriusred染色可见中央静脉大量纤维组织沉积,证实模型成立;各干预组肝脏HE以及Siriusred染色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中药高剂量组改善最为明显。(4)对肝组织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mRNA表达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SREBP-1mRNA表达明显升高;各干预组有不同程度下调,其中中药高剂量组最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LDLRmRNA表达明显下降;各干预组表达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中药高剂量组改善最为明显。(5)对肝组织SREBP-1、LDLR蛋白表达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SREBP-1蛋白染色深,各干预组较模型组染色浅,其中中药组效果更显著。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LDLR蛋白染色浅,各干预组较模型组染色深,其中中药高剂量组效果更显著。(6)对肝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蛋白激酶B(PKB/AKT)蛋白表达的影响: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模型组样本细胞的荧光信号表达明亮且分布不均匀;对照组荧光信号表达暗淡;各干预组较模型组荧光信号表达亮度下调,中药干预组改善更明显。结论泽曲明山复方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mTOR通路,起到减轻肝脏炎症反应、减少肝内脂肪生成和聚集,改善NASH的目的,并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剂量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泽曲明复方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PI3K-AKT-mTOR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浮山风湿膏药在膝骨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16
作者 刘明岭 徐强 +1 位作者 刘丽娟 张明英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4-126,共3页
目的探讨罗浮山风湿膏药治疗对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治疗的20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口服艾瑞昔布片,0.1 g/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 目的探讨罗浮山风湿膏药治疗对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治疗的20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口服艾瑞昔布片,0.1 g/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外敷罗浮山风湿膏药,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3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运动功能指标、关节疼痛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lysholm knee society score,LKSS)和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量表(american knee association,AKS)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在静息状态下、行走时、上下楼时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罗浮山风湿膏药联合艾瑞昔布片治疗可以显著缓解KOA患者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促进运动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罗浮风湿膏药 艾瑞昔布片 运动功能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与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以江西省为例
17
作者 查骏雄 杨玉琼 赵建民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4年第6期65-68,共4页
基于江西省“山江湖”治理工程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实践,探讨了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与新时代水土保持的关系,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是新时代水土保持的重要原则与实现形式,首先要加强山地森林植被的保护与恢复,提高森林质量与生态服务功... 基于江西省“山江湖”治理工程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实践,探讨了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与新时代水土保持的关系,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是新时代水土保持的重要原则与实现形式,首先要加强山地森林植被的保护与恢复,提高森林质量与生态服务功能,将对河流(水)的治理和基本农田建设作为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确保水资源安全与粮食安全,在流域治理中重视对湿地(湖)和草本植物的生态服务功能,特别是净化水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流域综合治理 “山江湖”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皖地块构造演化、苏鲁造山带形成及其耦合的盆地发育 被引量:49
18
作者 吴根耀 马力 +1 位作者 陈焕疆 徐克定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7-353,共17页
郯庐断裂带一度是古特提斯洋域中的转换断层,其东的苏皖地块和胶辽克拉通分别是曾经独立于扬子克拉通和华北克拉通之外的构造单元。苏皖地块原属中朝构造域,因中元古代时苏鲁洋的张开而向南漂移,震旦纪起归入华南构造域。受北东东-近东... 郯庐断裂带一度是古特提斯洋域中的转换断层,其东的苏皖地块和胶辽克拉通分别是曾经独立于扬子克拉通和华北克拉通之外的构造单元。苏皖地块原属中朝构造域,因中元古代时苏鲁洋的张开而向南漂移,震旦纪起归入华南构造域。受北东东-近东西向的江南断裂和江绍断裂右行走滑活动控制,苏皖地块及怀玉地块在石炭纪末-三叠纪时脱离华南构造域,成为古特提斯洋域中的中间地块。中国东部地区东亚燕山期山系的形成受两个地球动力学系统制约:一是苏鲁洋的消减及闭合后苏皖地块与胶辽克拉通的碰撞,二是江南断裂和江绍断裂的先剪后压,苏皖地块与拼合了的扬子-华北克拉通间发生斜向会聚和剪切造山,怀玉地块仰冲超叠在苏皖地块上。分5个阶段(印支期消减,早-中侏罗世斜向会聚,晚侏罗-早白垩世消减,早白垩世碰撞和燕山造山带坍塌)叙述了中生代造山作用的表现和特点,探讨了与各阶段造山作用耦合的盆地类型和时空分布。因燕山造山带的坍塌而燕山运动构建的“盆”“山”关系解脱,中国东部第三纪的伸展盆地直接叠加在燕山造山带的坍塌裂谷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皖地块 苏鲁造 运动 东亚燕 “盆”“山”耦合 中生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盆""山"的耦合和脱耦及其运动学 被引量:33
19
作者 吴根耀 马力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2期99-109,115,共12页
"盆""山"耦合和脱耦基于中国大陆是一个经多期碰撞-拼合形成的复合大陆、因而盆地演化与造山作用息息相关而提出,其核心是盆地研究的活动论构造观,包括用造山带地层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建造的序列和用造山带古地理... "盆""山"耦合和脱耦基于中国大陆是一个经多期碰撞-拼合形成的复合大陆、因而盆地演化与造山作用息息相关而提出,其核心是盆地研究的活动论构造观,包括用造山带地层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建造的序列和用造山带古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正确进行古构造-古地理的重建,并采用地质构造的力学分析与历史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和盆地动力学分析的方法。以造山作用为主线,在给予时间约束后,从4个方面(挤压与拉张空间上互为依存、走滑断裂的转换作用、深部过程的制约和构造逸脱)研究了"盆""山"的耦合特征及其运动学。文中以中国大陆中—新生代的构造演化为例分析了"盆""山"脱耦的运动学,提出认识东、西两部侏罗纪以来的分异是理解印支期"盆""山"关系解脱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约束 复合大陆 活动论构造观 “盆”“山”耦合和脱耦 运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城”眺望景观的规划控制研究--以赣州市为例 被引量:8
20
作者 耿慧志 张书涵 +2 位作者 杨春侠 周华 韩高峰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5-109,共15页
"山-城"眺望景观对感知山地城市魅力,彰显山地城市特色具有重要意义。以赣州市为例,构建眺望点、眺望目标和眺望视廊组成的眺望景观体系。"城中观山"眺望景观包括城中山景眺望、外围山景眺望和局部山景眺望,以山脊... "山-城"眺望景观对感知山地城市魅力,彰显山地城市特色具有重要意义。以赣州市为例,构建眺望点、眺望目标和眺望视廊组成的眺望景观体系。"城中观山"眺望景观包括城中山景眺望、外围山景眺望和局部山景眺望,以山脊线以下30%山体高度可见为基准,划定城中山景的前景控制区和背景协调区、外围山景的视廊控制区和视廊协调区、局部山景的最不利眺望点视廊控制区。"山上望城"眺望景观包括城区眺望和地标眺望:眺望城区时,以120°视角确定核心眺望区域,对近景范围既有景观、中景范围"高层建筑墙"、远景范围城市天际线提出控制要求;眺望地标时,明确前景控制区与背景协调区的控制要求。"山体互望"眺望景观基于双向锥形视廊,明确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眺望景观 规划控制 “山-城” 赣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