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领导者自私行为对“层层加码”的影响机制与对策
1
作者 王立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155,共4页
自私行为对“层层加码”的出现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推卸责任、偏好导向、任人唯亲。领导者推卸工作责任的行为,为“层层加码”的产生提供了上行下效的参照对象;领导者以偏好设定工作内容的行为,为“层层加码”增加了“码”的... 自私行为对“层层加码”的出现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推卸责任、偏好导向、任人唯亲。领导者推卸工作责任的行为,为“层层加码”的产生提供了上行下效的参照对象;领导者以偏好设定工作内容的行为,为“层层加码”增加了“码”的来源;领导者任人唯亲来评价工作结果的行为,为“层层加码”的出现创造了条件。领导者应修正和调整自身行为,履职担责、广开言路、正直求实,这是治理“层层加码”现象的一种可供选择的策略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者 自私行为 “层层加码” 工作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性约束失灵与变异:公共政策“层层加码”现象再解释——以H省“控煤”政策为例 被引量:11
2
作者 赵天航 原珂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1-119,共9页
公共政策目标分解过程中的“层层加码”现象长期存在。在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政策分解过程中,鉴于下级执行者弹性执行政策而致使目标难以实现的状况,本级政府倾向于采取“对下加码”的策略来满足上级的刚性要求,进而形成指标“层层加码”... 公共政策目标分解过程中的“层层加码”现象长期存在。在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政策分解过程中,鉴于下级执行者弹性执行政策而致使目标难以实现的状况,本级政府倾向于采取“对下加码”的策略来满足上级的刚性要求,进而形成指标“层层加码”的现象。“层层加码”本质上是常规刚性要求的变异,会带来新的执行不力问题。要走出“层层加码”误区,使刚性要求回归正常轨道,则应积极创造刚性执行的可行条件,通过协调“控煤”政策和经济发展及民生保障间的关系、完善配套政策、提高政策认同度等以扭转政策“弹性执行”现状,以保证“控煤”政策达到上级所要求的刚性执行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层加码” 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执行 煤炭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态度坚决,实则缺少担当;表面大刀阔斧,实则脱离实际 警惕“层层加码”背后的“层层注水” 被引量:3
3
作者 贾立政 陈阳波 +9 位作者 魏爱云 马静 高骊 刘瑞一 温祖俊 宋睿宸 李祥峰 于珊 宋扬 王梦雅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10-15,共6页
“层层加码”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形象,误导中央和地方的规划决策、损害政府公信力、造成决策失误,并且污染社会风气。消除“层层加码”之风势在必行,要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和利益导向机制,破除错位的政绩观;要根治攀比风,建立终身... “层层加码”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形象,误导中央和地方的规划决策、损害政府公信力、造成决策失误,并且污染社会风气。消除“层层加码”之风势在必行,要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和利益导向机制,破除错位的政绩观;要根治攀比风,建立终身追责制;要运用大数据,加强社会监督,减少各种评估和达标活动,及时矫正“层层加码”恶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层加码” 激励机制 社会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绩效考评问责“层层加码”:表征、成因和破解路径 被引量:8
4
作者 郑方辉 欧阳雄姣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8-65,共8页
基层绩效考评问责是实现治理目标的价值工具,“层层加码”可视为价值异化和工具滥用。基于目标管理理论,从行动者动机视角出发,构建“外在因素—内部动机—行为反应”的分析框架,分析可知“层层加码”呈现被动加码、主动加码、共谋加码... 基层绩效考评问责是实现治理目标的价值工具,“层层加码”可视为价值异化和工具滥用。基于目标管理理论,从行动者动机视角出发,构建“外在因素—内部动机—行为反应”的分析框架,分析可知“层层加码”呈现被动加码、主动加码、共谋加码等特征,导致减负增能的政策初衷偏位、党与政府形象受损、社会及行政资源浪费。探究背后成因,叠加有竞争动力与追责压力激增变异导致基层责任过载、高压高赏诱发官员避责与邀功理性、信息不对称引致监督受限、技术手段局限引致制度失灵等。破解此种现象,应平衡激励与问责关系,扭转错位政绩观;明晰层级间权责边界,提高考评问责的精度;正确处理问责与容错的关系,提升考评问责效力;健全社会问责监督机制,以社会权力约束政府权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绩效考评 结果问责 “层层加码” 基层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发达国家是否也存在“层层加码” 被引量:15
5
作者 周志忍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25-27,共3页
中国普遍存在的高指标"层层加码"现象,在西方发达国家不能说完全不存在,起码不具有合法性,不符合发达国家推崇的现代绩效管理的理念和指导原则。
关键词 高指标 压力型体制 “层层加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治理中“层层加码”现象的深层原因 被引量:14
6
作者 贠杰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22-24,共3页
政府治理中的"层层加码"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政治现象,其背后的体制性原因值得重视和深思。"对上不对下"的分层级权力体制是形成"层层加码"现象的制度根源,异化扭曲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是其逐步蔓延的主要原... 政府治理中的"层层加码"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政治现象,其背后的体制性原因值得重视和深思。"对上不对下"的分层级权力体制是形成"层层加码"现象的制度根源,异化扭曲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是其逐步蔓延的主要原因,而缺乏有效监督和严格问责机制的制约是其不断扩展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治理 “层层加码” 体制性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层加码”的隐形机制及其政治成本 被引量:10
7
作者 周少来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20-21,共2页
"层层加码"作为政治性政策或是行政性任务,一般都是以正规、公开的政策或文件出台和下发的,"层层加码"的指标和要求,都是隐含和包含在整个政策或文件的正文中的。这其中便隐含着"层层加码"的隐形生成机制。
关键词 “层层加码” 政治隐患 政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层加码”的滋生土壤与助推器 被引量:5
8
作者 谢志强 姜飞云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16-19,共4页
落实上级政策和要求,层层加码、层层加压、层层加责,出发点也许是好的,但现实中往往异化成了一种畸型的劳命伤财、甚至弄虚作假的政绩观。科层制是"层层加码"的滋生土壤,层级利益是"层层加码"的助推器。一方面,我... 落实上级政策和要求,层层加码、层层加压、层层加责,出发点也许是好的,但现实中往往异化成了一种畸型的劳命伤财、甚至弄虚作假的政绩观。科层制是"层层加码"的滋生土壤,层级利益是"层层加码"的助推器。一方面,我们需要完善相应的行政体制机制;另一方面需要辅之以强有力的道德约束,将"层层加码"置于可控境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层加码” 国家治理现代化 科层制 层级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层加码”与“层层减码”的共同根源 被引量:5
9
作者 胡仙芝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32-35,共4页
目前机关工作存在"工作任务层层加码"而"政策利好层层衰减"的现象,投射人们常说的"政策效应递减律"。面对"层层加码"和"层层缩水"现象,我们可以从组织、技术、文化、制度这四个大的... 目前机关工作存在"工作任务层层加码"而"政策利好层层衰减"的现象,投射人们常说的"政策效应递减律"。面对"层层加码"和"层层缩水"现象,我们可以从组织、技术、文化、制度这四个大的视角去寻找相应的系列对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破解"政策效应递减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层加码” 层层减码” 政策效应递减律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向强激励背景下基层政府“层层加码”行为的逻辑阐释--以H省部分基层政府返乡防疫政策实施为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温晓年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93-96,共4页
基层政府“层层加码”行为的逻辑是制度结构—风险收益—行为策略。在层层分包体系、向上级负责制、属地管理原则、负向强激励等制度结构的现实情境下,基层政府在政治风险和政治收益的博弈互动中会选择最优执行策略。基层政府的“层层... 基层政府“层层加码”行为的逻辑是制度结构—风险收益—行为策略。在层层分包体系、向上级负责制、属地管理原则、负向强激励等制度结构的现实情境下,基层政府在政治风险和政治收益的博弈互动中会选择最优执行策略。基层政府的“层层加码”行为是在负向强激励强力介入、正向激励介入不明显的情况下出现的,一方面可以有效规避政治责任风险,另一方面可以减轻基层政府工作压力和强度,是基层政府自利性行为选择。对此,可按照激励—反馈—监督路径健全和完善制度结构,通过正负向激励机制介入的平衡、对自下而上政策受众反馈的重视以及政策执行过程与结果监督的并重,有效治理基层政府“层层加码”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政府 “层层加码”行为 层层分包 属地管理 负向强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政放权有利于清除“官场病”
11
作者 袁刚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36-37,共2页
对官僚主义者"层层加码"所造成的乱象,所带来的行政效率低下、责任推诿等"官场病",解决之道在于进一步推行简政放权。
关键词 “层层加码” 官僚主义 简政放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