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80篇文章
< 1 2 2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质与量的辩证:举办“少而精”的中等职业教育的逻辑、隐忧及理性实践 被引量:1
1
作者 林克松 刘春英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13,共9页
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改革进入纵深阶段,中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基础,在职业教育现代化体系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少而精”的中等职业教育是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定位的改革探索。回应人口变局、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提高中职学校关键办学... 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改革进入纵深阶段,中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基础,在职业教育现代化体系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少而精”的中等职业教育是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定位的改革探索。回应人口变局、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提高中职学校关键办学能力,是出台“少而精”的中等职业教育政策的逻辑起点。然而,当前举办“少而精”的中等职业教育可能导致高中教育阶段职普发展不协调、加重中职学校“升学主义”倾向以及削弱县域职教的兜底功能。为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体系建设,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中等职业教育的育人目标,推动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优化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布局,调整中等职业结构;内部外部协同发力,提升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少而精”的中等职业教育 职普融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办“少而精”的中等职业教育?——韩国名匠高中的办学与发展启示
2
作者 白滨 苏亚玲 陈姝涵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0-128,共9页
为提升中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韩国通过举办“少而精”的名匠高中突出中等职业教育的特色,为韩国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促进了韩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产业升级。通过深入分析韩国名匠高中成立背景、发展现状与办学特点,剖析韩国名匠... 为提升中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韩国通过举办“少而精”的名匠高中突出中等职业教育的特色,为韩国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促进了韩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产业升级。通过深入分析韩国名匠高中成立背景、发展现状与办学特点,剖析韩国名匠高中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招生与就业、课程开发、课外项目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等办学举措,总结了韩国名匠高中项目对我国的启示,为我国举办“少而精”的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 名匠高中 政策支持 吸引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等职业教育仍然有很大需求空间 被引量:2
3
作者 徐国庆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共1页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正处于迷惘与焦虑之中。在是否还有必要举办中等职业教育的质疑声中,其政策支持力度正大幅下降。有些地区甚至在刻意压缩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关停一些中等职业学校,人为造成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萎缩。中等职业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正处于迷惘与焦虑之中。在是否还有必要举办中等职业教育的质疑声中,其政策支持力度正大幅下降。有些地区甚至在刻意压缩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关停一些中等职业学校,人为造成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萎缩。中等职业教育办学困境的形成,源于学生不再以就业为目标,即使经济发展欠发达的省份,中职学生也基本能升学。有些人据此主张: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的的,既然中职生不再以就业为目标,就没有必要再办中等职业教育。加上中等职业教育存在办学质量不高、差生积聚等现实原因,中考分流造成了学生与家长一定程度的教育焦虑,高中阶段教育完全普高化的声音甚嚣尘上。这一观点看似合理,其实是刻舟求剑。因为今天的中等职业教育已不是过去的中等职业教育,仍然停留在过去的中等职业教育观念,如何能为今天的教育发展提供正确规划?国家已把职业教育明确界定为一种教育类型,即职业教育不仅有就业功能,还有教育功能,不能因为中职学生不再以就业为目标,就认为不再需要中等职业教育。如何充分发挥中等职业教育的教育功能,才是其真正的改革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中职学生 中等职业学校 办学规模 高中阶段教育 办学困境 普高 政策支持力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等职业教育需要实施大领域学习方案
4
作者 徐国庆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共1页
“大部分学生升学”已是中等职业教育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当然,我们不能过度夸大这一趋势,认为中等职业教育不再需要就业功能。事实上,即使最发达地区的中等职业学校,中职学生升学率也没有达到100%,仍然有部分学生选择就业。从全国范围... “大部分学生升学”已是中等职业教育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当然,我们不能过度夸大这一趋势,认为中等职业教育不再需要就业功能。事实上,即使最发达地区的中等职业学校,中职学生升学率也没有达到100%,仍然有部分学生选择就业。从全国范围看,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只有60%左右,剩下40%的学生仍然需要选择就业,对这部分学生仍然有必要实施就业导向课程。但大部分学生选择升学这一事实,意味着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功能发生了重大转向,必须对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进行深度变革,才能适应这一变化趋势。这一改革势必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师资队伍、实训基地、产教融合带来深刻影响,但它是中等职业教育必须实施的重大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就业功能 大领域学习方案 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中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诉求、社会逻辑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2
5
作者 郑立群 王忠英 和震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30,共8页
以社会学理论视角为切入点,运用社会构成的经济、政治、社会交往、精神文化“四要素”分析框架进行系统分析可知,中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要立足县域经济统筹发展,助力县域政治生态稳定,满足县域社会美好生活需要,创设县域良好文化环境... 以社会学理论视角为切入点,运用社会构成的经济、政治、社会交往、精神文化“四要素”分析框架进行系统分析可知,中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要立足县域经济统筹发展,助力县域政治生态稳定,满足县域社会美好生活需要,创设县域良好文化环境。由此,从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理念、区域特色、功能定位、条件保障等方面寻求路径突破,提出推动县域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化”发展、“区域化”发展、“多元化”发展、“长效化”发展,从而为实现我国县域中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政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社会 高质量发展 中等职业教育 社会逻辑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等职业教育办学定位的关系逻辑、现实挑战与未来走向
6
作者 邵志晨 崔志钰 崔景贵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33-40,共8页
中等职业教育办学定位受多种关系影响,其中办学规模受职教与普教的比例关系影响,办学功能受就业与升学的强弱关系影响,办学目标受教育与产业的供求关系影响。在多种关系影响下,中职办学定位在现实中正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职普关系制约... 中等职业教育办学定位受多种关系影响,其中办学规模受职教与普教的比例关系影响,办学功能受就业与升学的强弱关系影响,办学目标受教育与产业的供求关系影响。在多种关系影响下,中职办学定位在现实中正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职普关系制约下,未来中职会以一定规模的多样化方式存在;双重功能影响下,未来中职应在满足基础就业的同时服务学生持续进阶的需求;产教关系支配下,未来中职应持续推进产教深度对接与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办学定位 关系逻辑 职普关系 产教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中等职业教育选择中的“趋职”偏好及生成逻辑
7
作者 马小婷 周余芳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60-66,共7页
受社会分层、文化变迁及教育制度等多重结构的规制,我国农村家庭一改以往“趋普避职”的教育选择,在高中教育阶段呈现“趋职”的行为偏好。通过深入研究中部和西部两个农业县的乡镇和村落家庭发现,乡土社会文化孕育“安身立命”的生存... 受社会分层、文化变迁及教育制度等多重结构的规制,我国农村家庭一改以往“趋普避职”的教育选择,在高中教育阶段呈现“趋职”的行为偏好。通过深入研究中部和西部两个农业县的乡镇和村落家庭发现,乡土社会文化孕育“安身立命”的生存法则、农村底层家庭谋求“降低风险”的利益偏好以及农村底层群体争取“最优路径”的教育策略,形成农村家庭命运共同体的“趋职”教育选择与主体理性。为此,中职教育要努力突破发展困境,及时回应农村底层家庭的教育需求,为农村籍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升学机会和就业选择,发挥农村职校生的个体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教育选择 理性选择理论 农村教育 职普融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封闭性”到“开放性”:中等职业教育教师职前培养制度的超越与构建
8
作者 逯长春 叶媚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81,共7页
中等职业教育教师职前培养遵循一种闭环逻辑,其以结构化的制度设计,展现出极高的效率和专业化优势。但这种封闭性的培养制度也存在一些局限,如招生评价方式单一、专业覆盖范围有限、培养规模超额供给、学生学习动机不足等。为突破这些局... 中等职业教育教师职前培养遵循一种闭环逻辑,其以结构化的制度设计,展现出极高的效率和专业化优势。但这种封闭性的培养制度也存在一些局限,如招生评价方式单一、专业覆盖范围有限、培养规模超额供给、学生学习动机不足等。为突破这些局限,职业教育教师职前培养制度需要从“封闭性”转向“开放性”。有效推动中等职业教育教师职前培养制度的开放性转型,可以从主体、招生、培养和就业四个方面着手,构建教师职前培养制度,进而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职业师范教育 培养制度“ 开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是否充足?——基于OPAI法及成本函数法的实证测算研究
9
作者 候玉娜 张御龙 邓丽娟 《教育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7-96,共10页
充足的教育经费是中等职业教育基础性地位及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基于Odden-Picus充足性指数法和成本函数法评估了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经费充足性,实证测算了资金缺口量,并与经合组织成员国家及国际职教强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我国... 充足的教育经费是中等职业教育基础性地位及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基于Odden-Picus充足性指数法和成本函数法评估了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经费充足性,实证测算了资金缺口量,并与经合组织成员国家及国际职教强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我国中职教育生均经费缺口量为7674.246元,其中人员经费缺口量最大;(2)我国东部地区中职教育经费最为充足,西部地区基建经费较充足但人员经费不足,中部地区存在经费“塌陷”问题;(3)我国中职教育经费需在现有经费基础上增加约80%投入才可达到国际充足性标准;(4)目前仅少数省份的中职教育经费能够实现基于成本函数的产出数量及质量虚拟目标。基于此,建议构建中央标准“保底”、省级转移支付的经费投入保障激励机制;优化中职经费支出方式及使用效率,激活社会资源办学动力;构建区域间共享、区域内一体化的经费投入联合互补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教育经费 OPAI法 成本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中等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时空特征及其驱动因子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文强 曾鑫 +2 位作者 雷明 尹凤至 韦星羽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3-61,共9页
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协调发展是激发乡村内生性力量的关键举措。基于西北地区五省(自治区)2011-2021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中等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值法、综合评价模型、耦合协调模型、趋势分析法以及... 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协调发展是激发乡村内生性力量的关键举措。基于西北地区五省(自治区)2011-2021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中等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值法、综合评价模型、耦合协调模型、趋势分析法以及地理探测器,对两系统协调演进关系定量测定。研究结果发现:西北地区中等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水平大致呈现递增趋势且具有“西低东高,南高北低”空间布局特征;耦合协调度逐年提升,协调互促作用愈加显著,且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等多因子的综合影响。基于此提出促进西北地区中等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区域间协调发展建议:改革教育模式,实现供需匹配;促进创新氛围,吸引人才回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挖掘乡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乡村振兴 耦合协调度 地理探测器 西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省域中等职业教育综合发展水平差异比较、均衡水平与协调性分析——基于PLS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德显 史晓谭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58-67,共10页
中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推动我国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以2021年我国31个省(区、市)教育宏观统计数据为基础,构建由入学机会、发展规模、教育质量、经费投入、办学条件5个一级指标构成的中等职业教育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 中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推动我国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以2021年我国31个省(区、市)教育宏观统计数据为基础,构建由入学机会、发展规模、教育质量、经费投入、办学条件5个一级指标构成的中等职业教育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PLS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对我国中职教育综合发展水平进行测评。研究结论如下: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综合发展水平存在着贡献率差异与相关性差异的内部结构不均衡性;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综合发展水平省域间差异较大,综合水平普遍不高,“金字塔”式结构特征明显;除北京、天津和吉林外,我国各省市中等职业教育均具有非均衡发展特征,且我国省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内外协调性较差。为提高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因地制宜控制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规模,加强教育质量内涵建设;非均衡发展省份补齐自身短板,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优质协调发展;完善中等职业教育投入支撑体制,为中职教育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综合发展水平 指标体系 均衡水平 协调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县域中等职业教育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测度分析与提升策略——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
12
作者 唐瑗彬 陈小丹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8-45,共8页
西部县域中等职业教育是建设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薄弱环节,也是推动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通过回归分析对劳动产出系数β重新测算,计算广西县域中职教育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了解西部县域... 西部县域中等职业教育是建设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薄弱环节,也是推动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通过回归分析对劳动产出系数β重新测算,计算广西县域中职教育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了解西部县域中职教育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情况,进而为县域职教科学化发展提供方向。结果表明,在时间上,广西2016—2019年县域中职教育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41%,2019—2022年县域中职教育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下降了1.24%,在空间上贡献率整体呈现“工业型>农业型>生态文旅型>边境型”差异。通过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从完善资金投入机制、实施县域个性化定位与发展、全面打通职业教育升学渠道等方面提出西部县域职教的建设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中等职业教育 地区经济增长 贡献率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等职业教育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
13
作者 王志红 刘豪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11期172-176,共5页
针对当前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中职教育)发展困境以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选取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CHNS),对中职教育农民收入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基于明瑟收入模型探讨收入的地区异质性,对比分析中职教育农民农业收入、非农... 针对当前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中职教育)发展困境以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选取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CHNS),对中职教育农民收入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基于明瑟收入模型探讨收入的地区异质性,对比分析中职教育农民农业收入、非农收入的差异。回归分析发现,中职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以下简称普高教育)对农民农业收入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205、-0.046,中职教育、普高教育对农民非农收入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341、0.089,说明农民接受中职教育既能提升其农业收入,又能拓宽就业选择提升其非农收入,且农民接受中职教育其农业收入、非农业收入均高于普高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农民收入增长 收入影响因素 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价值意蕴、应然样态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6
14
作者 徐晔 李礼 刘青宜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1,共6页
中等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技能型社会构建、个体多样化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要坚持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实现功能定位优化,办学规模适宜,办学质量提升。从对接产业发展、促进... 中等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技能型社会构建、个体多样化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要坚持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实现功能定位优化,办学规模适宜,办学质量提升。从对接产业发展、促进中职自身发展、服务个体成长成才三个层面提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强化市域统筹,精准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创新专业大类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中职教育关键办学能力;完善职教高考制度,畅通中职学生成长成才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类型定位 应然样态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等职业教育“衔接”转向:就业与升学困境的双重应对策略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杨 李宪印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4-71,共8页
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社会评价低、办学活力弱、生源质量下降等问题。以“就业—升学—办学定位”为研究思路,采用扎根理论对中职学校现状进行调研,根据调研结果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分析中职学校办学资源不足、资源配置不合理等现象,回应... 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社会评价低、办学活力弱、生源质量下降等问题。以“就业—升学—办学定位”为研究思路,采用扎根理论对中职学校现状进行调研,根据调研结果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分析中职学校办学资源不足、资源配置不合理等现象,回应中职办学质量下降所形成的劳动效益差异性、技术升级导致社会分层因何固化、如何回归职业教育本源等问题,进而提出以“衔接”型转向为轴心,辅以职业化基础教育和基础化高职教育手段,展现中等职业教育新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就业与升学 衔接 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中职热何以可能——基于青县中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晶晶 邹吉权 古光甫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5期73-81,共9页
中等职业教育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我国接近一半的中职学校分布在县域,县域中职具有更严峻的发展环境和更迫切的发展需求。以高质量发展的县域中等职业教育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行动者网络的构建过程及建设机制,探索其高质量发展... 中等职业教育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我国接近一半的中职学校分布在县域,县域中职具有更严峻的发展环境和更迫切的发展需求。以高质量发展的县域中等职业教育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行动者网络的构建过程及建设机制,探索其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可为我国县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县域教育主管部门应在网络构建中起主导作用,通过问题呈现、利益赋予、征召与动员、异议等环节,将职业学校、企业等其他行动者纳入行动网络中。其“领导力”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多元行动者参与职业教育的“程度”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良好的发展环境是县域职业教育崛起的先决条件。据此,县域中等职业教育应坚持高位谋划、政府统筹协调、产教深度融合、强化服务功能、用好“政策智囊”和“人才智库”的行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 中等职业教育 职教中心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发展的探讨——评《化学工艺概论(第3版中等职业教育化学工艺专业系列教材)》 被引量:1
17
作者 金娜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I0016-I0016,共1页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化工行业正面临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在这一过程中,产教融合成为提升化工行业竞争力的关键策略,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特别是在化工领域,环保和安全生产的要求异常严格,这不仅...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化工行业正面临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在这一过程中,产教融合成为提升化工行业竞争力的关键策略,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特别是在化工领域,环保和安全生产的要求异常严格,这不仅需要工人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还要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和现代技术应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中等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模式 化学工艺 转型升级 产业升级 系列教材 行业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等职业教育功能的国际定位与中国路径 被引量:4
18
作者 贺芳 陈伟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0,共9页
根据经合组织数据库和欧盟数据库,国际中等职业教育功能主要定位于升学、就业和终身学习,在近十年间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高中阶段职业教育以升学为主而高中后以就业为主、就业功能依然强劲、终身学习功能备受重视。科学技术发展、劳动... 根据经合组织数据库和欧盟数据库,国际中等职业教育功能主要定位于升学、就业和终身学习,在近十年间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高中阶段职业教育以升学为主而高中后以就业为主、就业功能依然强劲、终身学习功能备受重视。科学技术发展、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外力驱动,以及高等教育机会供给的拉动和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内在驱动,是经合组织与欧洲各国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及其变迁的主要原因。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的优化,应扎根中国大地、顺应世界潮流,积极强化升学功能,有效推进人才培养模式与内容的多样化,全面彰显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功能定位 升学 就业 终身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投入产出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1—2021年省际面板数据的随机前沿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维 杨顺艳 刘方园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7-95,共9页
采用面板随机前沿模型,对我国31个省份2011-2021年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其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整体产出效率、人才质量产出和人才数量产出效率均处于高位水平,但均呈下... 采用面板随机前沿模型,对我国31个省份2011-2021年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其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整体产出效率、人才质量产出和人才数量产出效率均处于高位水平,但均呈下降趋势。②省域中等职业教育投入产出效率处于优质均衡状态,但省域之间仍存在一定差距,总体呈现出西部>中部>东部的空间特征。③除投入相关变量外,专任教师中研究生比例、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比例、教育经费收入中财政性经费比例、教育事业费支出中公用比例、固定资产中教学与实习仪器总值比例对提升中等职业教育投入产出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吸引力、加快推进师资队伍高质量建设、健全经费投入机制、多途径提升改善学校教学实习硬件条件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产出效率 影响因素 随机前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等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的六重逻辑 被引量:2
20
作者 逯长春 谢登斌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27,共7页
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是巩固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地位,统筹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中等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具有紧密关联的六重逻辑。动力逻辑表明,更好地服务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中等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的动... 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是巩固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地位,统筹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中等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具有紧密关联的六重逻辑。动力逻辑表明,更好地服务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中等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的动力之源;功能逻辑表明,应从功能的实践转换视角审视中等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的价值实现;类型逻辑表明,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多样化存在学校外部多样形态和学校内部多样形态;课程逻辑强调,应建构适配于中等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的梯度性和广度性课程;衔接逻辑强调,中等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应关切与高等教育的衔接;制度逻辑强调,必须重视建设与中等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相适配的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多样化发展 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