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我”与“小我”——钱定平《花妖》和李敖《虚拟的十七岁》比较之我见 |
詹春花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
2
|
“大我”与“小我”——教育理论的改造 |
宋嘉
|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
2004 |
0 |
|
|
3
|
“无后”与“不朽”──试论五四时期胡适的社会伦理观 |
胡明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1
|
|
|
4
|
人的超越性 |
孙正聿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1
|
|
|
5
|
佛教是维持亚洲和平与繁荣的一种重要力量 |
黄心川
|
《浙江学刊》
CSSCI
|
1997 |
0 |
|
|
6
|
郁达夫与岛崎藤村的文学创作之比较 |
刘晓芳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
7
|
论教育家成长的交互性规律 |
鲍成中
|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