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寻路”新质教育:提示素养的理论框架、实践路径与未来图景 被引量:2
1
作者 崔宇红 曲文澜 +1 位作者 王飒 刘洋 《大学图书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49,共11页
生成式AI时代,提示素养已成为新质教育发展的核心能力,这对于培养适应人机协同和人机共生需求的新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在理论层面,构建提示素养的“知识理解—应用分析—价值创造”三层级递进的概念框架,阐释其生成、演化与核心内涵。... 生成式AI时代,提示素养已成为新质教育发展的核心能力,这对于培养适应人机协同和人机共生需求的新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在理论层面,构建提示素养的“知识理解—应用分析—价值创造”三层级递进的概念框架,阐释其生成、演化与核心内涵。面向提示素养应用实践,以“寻路”模型为指导,分析生成式AI学习环境下提示素养的形塑过程,以契合提示设计的动态适应性探索与批判性思维本质特征。“寻路”模型通过目标定位、路径决策、认知地图和反馈闭环四个关键步骤,探讨提示词设计策略,结合苏格拉底提问法及项目制学习等方法,探索提示素养培养的实现路径。展望未来,提示素养可能面临停滞、渐进、繁荣和挑战等多种情景,需协同技术进步、政策引导和社会环境,系统性推动提示素养的广泛应用与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教育 提示素养 “寻路”模型 生成式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