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寻根文学”对传奇叙事的择取和拓新 被引量:2
1
作者 郭冰茹 郭子龙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1-66,共6页
传奇这一文体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可借鉴的古典小说叙事资源之一,其中的唐传奇通常被视为中国古代小说成熟的标志,它的叙述模式、文体风格、和审美趣味等对“寻根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内在影响。从拟用传奇文体的合理性和学理性、如何在... 传奇这一文体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可借鉴的古典小说叙事资源之一,其中的唐传奇通常被视为中国古代小说成熟的标志,它的叙述模式、文体风格、和审美趣味等对“寻根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内在影响。从拟用传奇文体的合理性和学理性、如何在实践中承续传奇叙事以及对这一文体实践的功过得失等层面上,“寻根文学”重新处理了文学与传统的关系,这种有选择、有目标的文学实践充满着文体自觉和逻辑思辨,成为当代文学汲取古典小说叙事资源的有益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根文学” 传奇叙事 文体 文化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亢奋时代的低烧——从“寻根文学”、“现代派”到“先锋小说”的“现代”攻略 被引量:1
2
作者 汪跃华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5-72,共8页
关键词 “寻根文学” 先锋小说 文艺思潮 现代派 当代 言说 社会情绪 八十年 决定性因素 社会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根文学”之我见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剑晖 《云南社会科学》 1987年第6期90-95,共6页
近年来,一股声势浩大的“文化寻根”文学思潮正在中国当代文坛漫延勃兴。 我认为,应当把文学思潮作为一个整体,作为一种不断流动的生命形态来考察。的确,正如历史总是向前推移,时代潮流总是滚滚向前一样,文学思潮也不是一条冻结的河流,... 近年来,一股声势浩大的“文化寻根”文学思潮正在中国当代文坛漫延勃兴。 我认为,应当把文学思潮作为一个整体,作为一种不断流动的生命形态来考察。的确,正如历史总是向前推移,时代潮流总是滚滚向前一样,文学思潮也不是一条冻结的河流,不是死水一潭永远没有变化。恰恰相反,文学思潮每时每刻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更新;而且它总是通过不断的调整自己的审美座标,通过不断的探索和追求来丰富自己,深化自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思潮 “寻根文学” “文化寻根 韩少功 作品 历史文化 作家 贾平凹 反思文学 郑万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寻根文学”的社会思考和美学探询
4
作者 艾斐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4-29,共6页
文学,是有“根”的。马克思主义从来认为,任何文化、文学和艺术形态,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有其深刻的、源远流长的历史、社会和民族原因的,而是特定的人文环境的氤氲和长期的文化精神的延泽,所形成的具有高度综合意义的意识结晶与... 文学,是有“根”的。马克思主义从来认为,任何文化、文学和艺术形态,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有其深刻的、源远流长的历史、社会和民族原因的,而是特定的人文环境的氤氲和长期的文化精神的延泽,所形成的具有高度综合意义的意识结晶与精神产品。正是这个形成过程,赋予了文学以独特的美学品格和独擅的艺术光彩,使各种文学积淀了厚厚的底蕴,打上了深深的胎记,秉具了特殊的个性和不可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根文学” 魔幻现实主义 魔幻文学 加西亚·马尔克斯 “根” 美学 新时期文学 《百年孤独》 作家 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寻根文学的启蒙意义兼与“五四”之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熊修雨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7-101,共5页
寻根文学与“五四”是两个表面相似而实质不同的文学启蒙运动。五四启蒙思想由于对传统性的全盘否定成了“无根状”思想。寻根文学表现出了更多的对传统的认同、欣赏甚至迷恋,而完全丧失了主体性和批判精神。这样,寻根文学追求的“国民... 寻根文学与“五四”是两个表面相似而实质不同的文学启蒙运动。五四启蒙思想由于对传统性的全盘否定成了“无根状”思想。寻根文学表现出了更多的对传统的认同、欣赏甚至迷恋,而完全丧失了主体性和批判精神。这样,寻根文学追求的“国民性重建”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根文学” 文学启蒙 “五四”运动 批判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文化的规约下窒息——反观寻根文学潮流的困境
6
作者 张莉 《学术界》 2003年第6期226-230,共5页
文学寻根与文化寻根本应是两种并行不悖的思潮 ,2 0世纪 80年代的“寻根文学”却将自己与文化紧紧缠绕交织 ,成为文化的传声筒 ,并在创作上表现出对传统性和现代性的难以驾驭 ,最终以不堪文化之重负的姿态颓然坍塌 ,窒息在文化的规约下。
关键词 “寻根文学” 文化寻根 为文 文学寻根 学潮 现代性 思潮 困境 姿态 传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根文学:更新的开始(1944—1985) 被引量:22
7
作者 李洁非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01-113,共13页
寻根文学:更新的开始(1944—1985)李洁非缘起和背景1988年,评论家李庆西在一篇文章中说:在一部分青年评论家的记忆中,1984年12月的杭州聚会,至今历历在目。这番情形就像一个半大孩子还陶醉在昨日的游戏之中。... 寻根文学:更新的开始(1944—1985)李洁非缘起和背景1988年,评论家李庆西在一篇文章中说:在一部分青年评论家的记忆中,1984年12月的杭州聚会,至今历历在目。这番情形就像一个半大孩子还陶醉在昨日的游戏之中。也许对他们来说,像那样直接参与一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根文学” 寻根 韩少功 《棋王》 小说艺术 古典小说 小说创作 王一生 传统文化 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纪末《废都》中的文学与知识分子 被引量:13
8
作者 鲁晓鹏 季进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7-84,共8页
关键词 “寻根文学” 知识分子 《废都》 第五代电影 世纪 共产主义革命 八十年代 乡土小说 文化生产 文学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民族主义与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学 被引量:1
9
作者 黄发有 《河北学刊》 CSSCI 2004年第2期129-133,共5页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的世纪交替时刻,中华民族以实现文化复兴与建设现代民族国家为核心目标,民族主义以提高民族声望、增强民族凝聚力为要务,追求民族文化的自主发展与自由繁荣,因而具有较为鲜明的文化主义色彩.同时,随着国...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的世纪交替时刻,中华民族以实现文化复兴与建设现代民族国家为核心目标,民族主义以提高民族声望、增强民族凝聚力为要务,追求民族文化的自主发展与自由繁荣,因而具有较为鲜明的文化主义色彩.同时,随着国际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人口流动与民族混融成为普遍现象,狭隘民族主义的政治目标受到现实的多种制约,民族主义开始更多地关注民族文化的自主性与同一性问题,这就削弱了民族主义的政治功能,强化了其文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民族主义 “寻根文学” 乡村文明 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冲突与文学创作的深化——关于近几年文学创作趋向的思考
10
作者 黄健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0年第4期67-71,共5页
如果说从“伤痕文学”一直到“改革文学”的创作趋向都表现出一种在直观的现实把握当中,总是将创作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局限在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之中,缺少深邃的文化反省与批判精神而使创作趋向总是呈现单一局面的话,那么,开始从民族文化... 如果说从“伤痕文学”一直到“改革文学”的创作趋向都表现出一种在直观的现实把握当中,总是将创作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局限在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之中,缺少深邃的文化反省与批判精神而使创作趋向总是呈现单一局面的话,那么,开始从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来对现实历史进行文化反省与批判的创作趋向,并使之逐步形成多元局面的,恐怕要首推“寻根文学”(又称“民族文化派”文学)了。尽管人们对“寻根文学”的评价褒贬不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创作 文化冲突 创作趋向 文化反省 西方现代派文学 “寻根文学” 作家 基本主题 文学观念 鲁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字到影象——“第五代”导演文学情结浅论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时民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2-13,共2页
中国新时期电影最壮观、最辉煌、最令人扬眉吐气的风景无疑是“第五代”导演们创造的。这个以陈凯歌、张艺谋、黄建新、吴子牛、李少红、周晓文等文革后电影学院首届毕业生为骨干的导演群体成为中国电影史上一个值得夸耀的存在。他们不... 中国新时期电影最壮观、最辉煌、最令人扬眉吐气的风景无疑是“第五代”导演们创造的。这个以陈凯歌、张艺谋、黄建新、吴子牛、李少红、周晓文等文革后电影学院首届毕业生为骨干的导演群体成为中国电影史上一个值得夸耀的存在。他们不仅在《黄土地》、《一个和八个》等影片中用惊世骇俗的电影语汇,宣告了一个与世界电影文化发展同步的中国电影新时代的开始,而且,他们的《红高粱》、《秋菊打官司》、《霸王别姬》等影片也为中国电影夺得包括戛纳、柏林、威尼斯电影节在内的世界所有A级电影节的奖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情结 文学作品 现代电影 中国电影 新时期电影 中国“第五代”导演 第五代导演 张艺谋 “寻根文学” 《黄土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非偶然的“恋旧”——“寻根热”兴发的心理轨迹 被引量:1
12
作者 向荣 《当代文坛》 1986年第3期37-39,共3页
一、需要转换评论视角 关于“寻根文学”兴发的社会原因,目前大致有两种看法:一是根据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一书第二章内提出的高技术和深厚感情相平衡观点,认为“寻根意识”缘起于高技术作用于现代社会后精神失衡的补偿性平衡心理。这... 一、需要转换评论视角 关于“寻根文学”兴发的社会原因,目前大致有两种看法:一是根据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一书第二章内提出的高技术和深厚感情相平衡观点,认为“寻根意识”缘起于高技术作用于现代社会后精神失衡的补偿性平衡心理。这种观点着眼于生产力发展对意识形态的决定作用,但因与国情难符而失之草率。从生产力及其技术发展状况来看,我国虽已跨入现代化的商品经济社会,但在整体上尚处于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所指的现代化工业社会的“起飞阶段”,距离奈斯比特所指的“信息社会”还落后整整一个时代。所谓“第三次浪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轨迹 反拨 寻根意识 “寻根文学” 作家 评论视角 创作动机 高技术作用 审美意识 审美观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味文学的归宿:媒介京味文学
13
作者 宋学鹏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1-93,共3页
主持人话语 :在媒介与文学的关系上 ,有一个问题不能被忽视 :媒介变化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文学 ?对此 ,京味文学的当前命运可以成为一个合适的个案。媒介通常是指传播信息的物质实体及与之相应的媒介组织 (如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和国... 主持人话语 :在媒介与文学的关系上 ,有一个问题不能被忽视 :媒介变化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文学 ?对此 ,京味文学的当前命运可以成为一个合适的个案。媒介通常是指传播信息的物质实体及与之相应的媒介组织 (如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和国际互联网等 ) ,而文学媒介是指文学的语言系统得以传播的外在物质形态及渠道 ,包括口语、文字、印刷、大众和网络等媒介类型。现代文学的主导媒介常常是机械印刷媒介如书籍、报纸、杂志。而文学的一些交叉形态如广播文学、电视文学、电影文学和网上文学等则以广播、电视、电影和网络等电子媒介传达。可以一般地说 ,没有媒介就不存在文学。问题在于 ,当 2 0世纪 80年代末以来的京味文学不仅由通常的机械印刷媒介去传输 ,而且同时也被电影和电视等电子媒介去传输或变异地传输时 ,原有的文学信息会产生怎样的变化呢 ?我的观点是 :媒介的改变 ,并不仅仅意味着传媒技术手段的简单改变 ,而且 ,在由多种因素所形成的特定文化语境条件的综合作用下 ,更意味着文学本身在地位、语言形态、审美方式、人物形象、文化类型等方面的全面变化。刘恒的小说《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后 ,其由张大民形象集中承担的看似轻松而实沉重的生命体验就在改编过程中被淡化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根文学” 小说 散文 叙述 老舍 自身 思潮 印刷媒介 实际 书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的文化研究的中国视野 被引量:1
14
作者 姚鹤鸣 《当代文坛》 CSSCI 2006年第5期19-22,共4页
关键词 “寻根文学” 中国视野 文化研究 民族传统文化 文化问题 创作思潮 80年代 文学艺术 现代观念 新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记忆:20世纪世界文学主题
15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54-54,共1页
樊星在《记忆:世纪主题》(载《文论报》1995年1月1日)一文中指出:记忆,是20世纪文学的一大主题.20世纪,苦难深重;20世纪,沧桑巨变.20世纪的多变把人类不断推向不可知的未来,也使人类变得健忘.于是,负有使命感的作家一再奏响一个伟大的... 樊星在《记忆:世纪主题》(载《文论报》1995年1月1日)一文中指出:记忆,是20世纪文学的一大主题.20世纪,苦难深重;20世纪,沧桑巨变.20世纪的多变把人类不断推向不可知的未来,也使人类变得健忘.于是,负有使命感的作家一再奏响一个伟大的文化主题: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文学 世界文学 索尔仁尼琴 文化主题 世纪主题 “记忆” 基督教因素 俄罗斯文学 “寻根文学” 当代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当前文学创作中的“写作”现象
16
作者 熊辉 《当代文坛》 CSSCI 2005年第2期23-26,共4页
关键词 “伤痕文学” “寻根文学” 工业文学 精神价值取向 文学创作 新写实主义 文坛 主题 写作 学术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情驱遣的文化突围——重审“文化寻根”思潮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林荣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7,共5页
创作上滥觞于80年代初期,理论上肇兴于80年代中期的“文化寻根”思潮,作为一种形象明晰的文化景观,时下已经在多数人心目中模糊起来。然而,作为一种真诚而自然的心象潜流,它仍一如既往甚至更趋急剧地奔腾在珍视精神自由的人们内心里。... 创作上滥觞于80年代初期,理论上肇兴于80年代中期的“文化寻根”思潮,作为一种形象明晰的文化景观,时下已经在多数人心目中模糊起来。然而,作为一种真诚而自然的心象潜流,它仍一如既往甚至更趋急剧地奔腾在珍视精神自由的人们内心里。从显在的思潮泛化为隐在的人文心理,这就是“文化寻根”这些年来的衍变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寻根 “寻根文学 中国文化 韩少功 作家 传统文化 文化现象 贾平凹 民族文化 张承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根”的反思——评韩少功近作 被引量:1
18
作者 基亮 《当代文坛》 1987年第3期30-36,共7页
反思的起点,也是反思对象本来的历史起点。无论是探讨“寻根”文学中的文化表现,还是从文化的角度思考“寻根”文学,从文学与生活的关系出发,及循着文学自身的流变,使我们把反思的起点落在了知青生活和反映那一生活的知青文学上。这倒... 反思的起点,也是反思对象本来的历史起点。无论是探讨“寻根”文学中的文化表现,还是从文化的角度思考“寻根”文学,从文学与生活的关系出发,及循着文学自身的流变,使我们把反思的起点落在了知青生活和反映那一生活的知青文学上。这倒不仅仅由于差不多的“寻根”作家都可以归属在原来的知青文学创作群体之中,真正的原因还在于:固然从大文化观点看,人总是生活在文化之中,现实生活中的一切无不是文化的表现,但是,从当作对象的文化为主体所反思,而不仅仅作为客观的存在,而是作为主体的自我意识出现,也即是说,从主体自觉的角度,那么,正是从知青生活和反思这一生活的知青文学。才开始了我们今天所称之为“文化热”的文学与文化的结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韩 韩少功 “寻根文学 近作 自我意识 知青生活 文化批判精神 对象意识 知青文学 现实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根的昨天与今天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英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6年第4期84-89,共6页
一 二十世纪,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一个黑暗与光明交替、罪恶与伟大并存的世纪,是今天和今后的人们难以忘怀的世纪。二十世纪的中国爆发过两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一次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它是本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一 二十世纪,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一个黑暗与光明交替、罪恶与伟大并存的世纪,是今天和今后的人们难以忘怀的世纪。二十世纪的中国爆发过两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一次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它是本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次思想解放运动以文学艺术的革命为先导,它对于中国传统思想的批判震惊了古老的华夏大陆;另一次是始于一九七六年(十年“文革”结束)延及至今的,也正是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都曾经历过并正置身于其中的这场思想解放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根文学 作家 “五四”新文学运动 作品 思想解放运动 民族意识 文学艺术 民族乐派 新民族 “五四”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批评:政治和伦理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鸿生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3-50,共8页
关键词 批评话语 遭遇 “文化研究” “寻根文学” 勃兴 汉语文学 文化批评 中心范畴 八十年 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