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寻根”郑万隆的生成
1
作者 李旺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51,共7页
复原1985年“寻根”郑万隆生成之前,小说家郑万隆隐匿于文学史的两次写作时刻,即1970年代农村题材小说作者郑万隆和1980年代城市青年问题代表作家郑万隆。1970年代作者郑万隆的道德感与1980年代城市青年问题写作的郑万隆在历史承担意识... 复原1985年“寻根”郑万隆生成之前,小说家郑万隆隐匿于文学史的两次写作时刻,即1970年代农村题材小说作者郑万隆和1980年代城市青年问题代表作家郑万隆。1970年代作者郑万隆的道德感与1980年代城市青年问题写作的郑万隆在历史承担意识上具有相关性,城市青年问题写作的民族价值创造自觉与“寻根”郑万隆对文学根性寻找亦有精神相通。拟知青写作展现的大兴安岭“如画美”以及《长相忆》的写作比《我的根》更早地开启了郑万隆的精神寻根之旅。直至赋故乡以异,终于使得黑龙江怀乡者郑万隆成为了当代文学史上的“寻根”郑万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根小说” 郑万隆 “如画美” 故乡 异乡异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寻根”角度重读《马桥词典》 被引量:1
2
作者 巩晓悦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22,共9页
1985年,韩少功在《文学的“根”》中率先发出“寻根”之声。《爸爸爸》被认为是寻根文学的代表作,1996年发表的《马桥词典》是深入“寻根”的作品。本文对《马桥词典》中“醒”这一词目进行了全新的文本细读,可以看出韩少功在创作中一... 1985年,韩少功在《文学的“根”》中率先发出“寻根”之声。《爸爸爸》被认为是寻根文学的代表作,1996年发表的《马桥词典》是深入“寻根”的作品。本文对《马桥词典》中“醒”这一词目进行了全新的文本细读,可以看出韩少功在创作中一直回应着“寻根”。《马桥词典》是极度张扬对“语言”的探索志向且底气十足的作品,不过遗憾的是,《马桥词典》在“词典”与“语言”的双重包裹之下,没有完全创造出新世界。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寻根书写不断发展变化,乡土精神是其中值得关注与挖掘的重要内容。对“寻根”的反思在当下仍旧很有必要,“寻根”的要义早已不是框定“寻根”的概念和如何去“寻”,而在于更深层地探寻本民族文化中的“根”到底是什么及如何从容表达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少功 “寻根” 《爸爸爸》 《马桥词典》 乡土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根”的反思——评韩少功近作 被引量:1
3
作者 基亮 《当代文坛》 1987年第3期30-36,共7页
反思的起点,也是反思对象本来的历史起点。无论是探讨“寻根”文学中的文化表现,还是从文化的角度思考“寻根”文学,从文学与生活的关系出发,及循着文学自身的流变,使我们把反思的起点落在了知青生活和反映那一生活的知青文学上。这倒... 反思的起点,也是反思对象本来的历史起点。无论是探讨“寻根”文学中的文化表现,还是从文化的角度思考“寻根”文学,从文学与生活的关系出发,及循着文学自身的流变,使我们把反思的起点落在了知青生活和反映那一生活的知青文学上。这倒不仅仅由于差不多的“寻根”作家都可以归属在原来的知青文学创作群体之中,真正的原因还在于:固然从大文化观点看,人总是生活在文化之中,现实生活中的一切无不是文化的表现,但是,从当作对象的文化为主体所反思,而不仅仅作为客观的存在,而是作为主体的自我意识出现,也即是说,从主体自觉的角度,那么,正是从知青生活和反思这一生活的知青文学。才开始了我们今天所称之为“文化热”的文学与文化的结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韩 韩少功 “寻根”文学 近作 自我意识 知青生活 文化批判精神 对象意识 知青文学 现实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侯孝贤的电影“寻根” 被引量:1
4
作者 沈言天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53-55,共3页
本文认为,台湾电影艺术大师侯孝贤在他的创作中始终展现了对于台湾个人、地域以及历史身份的追问和对中华文化的自觉认同。在他的影片中,他努力尝试运用文化的视角去探寻诸多的身份疑问。从《童年往事》到《好男好女》,再到《海上花》,... 本文认为,台湾电影艺术大师侯孝贤在他的创作中始终展现了对于台湾个人、地域以及历史身份的追问和对中华文化的自觉认同。在他的影片中,他努力尝试运用文化的视角去探寻诸多的身份疑问。从《童年往事》到《好男好女》,再到《海上花》,其创作历程中艺术视野的不断拓展也印证了他在这条电影"寻根"之路上的探索实绩。近年来,这种文化本位的电影拍摄方式越来越流行于青年导演之中,而其渊薮当侯孝贤电影莫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侯孝贤 “寻根” 文化本位 身份追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根祭祖”游的人类学解读:中国传统魂魄观的仪式化 被引量:14
5
作者 杨丽娟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6-69,共4页
本文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寻根祭祖"游的文化内核——中国传统魂魄观中的"魂魄"、"鬼神"、"根"、"祖"进行了内涵的梳理,在辨析了"寻根祭组"仪式化命题中关于"仪式... 本文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寻根祭祖"游的文化内核——中国传统魂魄观中的"魂魄"、"鬼神"、"根"、"祖"进行了内涵的梳理,在辨析了"寻根祭组"仪式化命题中关于"仪式—仪式化"、"游—仪式化"两对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这一社会经济现象本质上是中国传统魂魄信仰文化的仪式化呈现,从而提出了一种来自于旅游者精神世界的"寻根祭祖"游的内驱力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根祭祖”游 传统魂魄观 仪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根文学”对传奇叙事的择取和拓新 被引量:2
6
作者 郭冰茹 郭子龙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1-66,共6页
传奇这一文体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可借鉴的古典小说叙事资源之一,其中的唐传奇通常被视为中国古代小说成熟的标志,它的叙述模式、文体风格、和审美趣味等对“寻根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内在影响。从拟用传奇文体的合理性和学理性、如何在... 传奇这一文体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可借鉴的古典小说叙事资源之一,其中的唐传奇通常被视为中国古代小说成熟的标志,它的叙述模式、文体风格、和审美趣味等对“寻根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内在影响。从拟用传奇文体的合理性和学理性、如何在实践中承续传奇叙事以及对这一文体实践的功过得失等层面上,“寻根文学”重新处理了文学与传统的关系,这种有选择、有目标的文学实践充满着文体自觉和逻辑思辨,成为当代文学汲取古典小说叙事资源的有益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根文学” 传奇叙事 文体 文化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亢奋时代的低烧——从“寻根文学”、“现代派”到“先锋小说”的“现代”攻略 被引量:1
7
作者 汪跃华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5-72,共8页
关键词 “寻根文学” 先锋小说 文艺思潮 现代派 当代 言说 社会情绪 八十年 决定性因素 社会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情驱遣的文化突围——重审“文化寻根”思潮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林荣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7,共5页
创作上滥觞于80年代初期,理论上肇兴于80年代中期的“文化寻根”思潮,作为一种形象明晰的文化景观,时下已经在多数人心目中模糊起来。然而,作为一种真诚而自然的心象潜流,它仍一如既往甚至更趋急剧地奔腾在珍视精神自由的人们内心里。... 创作上滥觞于80年代初期,理论上肇兴于80年代中期的“文化寻根”思潮,作为一种形象明晰的文化景观,时下已经在多数人心目中模糊起来。然而,作为一种真诚而自然的心象潜流,它仍一如既往甚至更趋急剧地奔腾在珍视精神自由的人们内心里。从显在的思潮泛化为隐在的人文心理,这就是“文化寻根”这些年来的衍变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寻根” “寻根”文学 中国文化 韩少功 作家 传统文化 文化现象 贾平凹 民族文化 张承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学解读张艺谋电影的“寻根情结” 被引量:2
9
作者 韩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40-41,共2页
所谓“寻根”,是寻找民族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壤,将其积极的精神核心予以发扬,并引领民族文化的进步方向。电影的视听语言在传播文化精神领域有先天优势,而张艺谋电影中的“寻根情结”尤为独特。他用自己的镜头表达对民族精神“寻根”... 所谓“寻根”,是寻找民族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壤,将其积极的精神核心予以发扬,并引领民族文化的进步方向。电影的视听语言在传播文化精神领域有先天优势,而张艺谋电影中的“寻根情结”尤为独特。他用自己的镜头表达对民族精神“寻根”的反思,这是集体无意识的体现,也是个人主体的选择。本文立足于张艺谋早期的五部代表作品,从心理学角度解析他电影中所表达的“寻根情结”成因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艺谋 “寻根情结” 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寻根文学的启蒙意义兼与“五四”之比较 被引量:2
10
作者 熊修雨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7-101,共5页
寻根文学与“五四”是两个表面相似而实质不同的文学启蒙运动。五四启蒙思想由于对传统性的全盘否定成了“无根状”思想。寻根文学表现出了更多的对传统的认同、欣赏甚至迷恋,而完全丧失了主体性和批判精神。这样,寻根文学追求的“国民... 寻根文学与“五四”是两个表面相似而实质不同的文学启蒙运动。五四启蒙思想由于对传统性的全盘否定成了“无根状”思想。寻根文学表现出了更多的对传统的认同、欣赏甚至迷恋,而完全丧失了主体性和批判精神。这样,寻根文学追求的“国民性重建”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根文学” 文学启蒙 “五四”运动 批判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根的昨天与今天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英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6年第4期84-89,共6页
一 二十世纪,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一个黑暗与光明交替、罪恶与伟大并存的世纪,是今天和今后的人们难以忘怀的世纪。二十世纪的中国爆发过两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一次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它是本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一 二十世纪,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一个黑暗与光明交替、罪恶与伟大并存的世纪,是今天和今后的人们难以忘怀的世纪。二十世纪的中国爆发过两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一次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它是本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次思想解放运动以文学艺术的革命为先导,它对于中国传统思想的批判震惊了古老的华夏大陆;另一次是始于一九七六年(十年“文革”结束)延及至今的,也正是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都曾经历过并正置身于其中的这场思想解放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根”文学 作家 “五四”新文学运动 作品 思想解放运动 民族意识 文学艺术 民族乐派 新民族 “五四”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文化的规约下窒息——反观寻根文学潮流的困境
12
作者 张莉 《学术界》 2003年第6期226-230,共5页
文学寻根与文化寻根本应是两种并行不悖的思潮 ,2 0世纪 80年代的“寻根文学”却将自己与文化紧紧缠绕交织 ,成为文化的传声筒 ,并在创作上表现出对传统性和现代性的难以驾驭 ,最终以不堪文化之重负的姿态颓然坍塌 ,窒息在文化的规约下。
关键词 “寻根文学” 文化寻根 为文 文学寻根 学潮 现代性 思潮 困境 姿态 传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非偶然的“恋旧”——“寻根热”兴发的心理轨迹 被引量:1
13
作者 向荣 《当代文坛》 1986年第3期37-39,共3页
一、需要转换评论视角 关于“寻根文学”兴发的社会原因,目前大致有两种看法:一是根据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一书第二章内提出的高技术和深厚感情相平衡观点,认为“寻根意识”缘起于高技术作用于现代社会后精神失衡的补偿性平衡心理。这... 一、需要转换评论视角 关于“寻根文学”兴发的社会原因,目前大致有两种看法:一是根据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一书第二章内提出的高技术和深厚感情相平衡观点,认为“寻根意识”缘起于高技术作用于现代社会后精神失衡的补偿性平衡心理。这种观点着眼于生产力发展对意识形态的决定作用,但因与国情难符而失之草率。从生产力及其技术发展状况来看,我国虽已跨入现代化的商品经济社会,但在整体上尚处于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所指的现代化工业社会的“起飞阶段”,距离奈斯比特所指的“信息社会”还落后整整一个时代。所谓“第三次浪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轨迹 反拨 寻根意识 “寻根文学” 作家 评论视角 创作动机 高技术作用 审美意识 审美观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根文学:更新的开始(1944—1985) 被引量:22
14
作者 李洁非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01-113,共13页
寻根文学:更新的开始(1944—1985)李洁非缘起和背景1988年,评论家李庆西在一篇文章中说:在一部分青年评论家的记忆中,1984年12月的杭州聚会,至今历历在目。这番情形就像一个半大孩子还陶醉在昨日的游戏之中。... 寻根文学:更新的开始(1944—1985)李洁非缘起和背景1988年,评论家李庆西在一篇文章中说:在一部分青年评论家的记忆中,1984年12月的杭州聚会,至今历历在目。这番情形就像一个半大孩子还陶醉在昨日的游戏之中。也许对他们来说,像那样直接参与一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根文学” 寻根 韩少功 《棋王》 小说艺术 古典小说 小说创作 王一生 传统文化 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根文学”之我见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剑晖 《云南社会科学》 1987年第6期90-95,共6页
近年来,一股声势浩大的“文化寻根”文学思潮正在中国当代文坛漫延勃兴。 我认为,应当把文学思潮作为一个整体,作为一种不断流动的生命形态来考察。的确,正如历史总是向前推移,时代潮流总是滚滚向前一样,文学思潮也不是一条冻结的河流,... 近年来,一股声势浩大的“文化寻根”文学思潮正在中国当代文坛漫延勃兴。 我认为,应当把文学思潮作为一个整体,作为一种不断流动的生命形态来考察。的确,正如历史总是向前推移,时代潮流总是滚滚向前一样,文学思潮也不是一条冻结的河流,不是死水一潭永远没有变化。恰恰相反,文学思潮每时每刻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更新;而且它总是通过不断的调整自己的审美座标,通过不断的探索和追求来丰富自己,深化自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思潮 “寻根文学” “文化寻根” 韩少功 作品 历史文化 作家 贾平凹 反思文学 郑万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寻根文学”的社会思考和美学探询
16
作者 艾斐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4-29,共6页
文学,是有“根”的。马克思主义从来认为,任何文化、文学和艺术形态,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有其深刻的、源远流长的历史、社会和民族原因的,而是特定的人文环境的氤氲和长期的文化精神的延泽,所形成的具有高度综合意义的意识结晶与... 文学,是有“根”的。马克思主义从来认为,任何文化、文学和艺术形态,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有其深刻的、源远流长的历史、社会和民族原因的,而是特定的人文环境的氤氲和长期的文化精神的延泽,所形成的具有高度综合意义的意识结晶与精神产品。正是这个形成过程,赋予了文学以独特的美学品格和独擅的艺术光彩,使各种文学积淀了厚厚的底蕴,打上了深深的胎记,秉具了特殊的个性和不可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根文学” 魔幻现实主义 魔幻文学 加西亚·马尔克斯 “根” 美学 新时期文学 《百年孤独》 作家 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说文体:在1985年及其以后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保昌 《求是学刊》 CSSCI 1998年第6期66-71,共6页
几乎所有潜在的欲望、新变的苗头都在这一年里一起爆发。其来势之凶猛、对传统文体解构消解之彻底、变化速度之迅捷都令论者及读者惊诧不已。中国的小说文体呈现出杂花生树般的景象,在令人目不暇接之际却也确实改变了中国传统小说的发... 几乎所有潜在的欲望、新变的苗头都在这一年里一起爆发。其来势之凶猛、对传统文体解构消解之彻底、变化速度之迅捷都令论者及读者惊诧不已。中国的小说文体呈现出杂花生树般的景象,在令人目不暇接之际却也确实改变了中国传统小说的发展命运与前行轨迹。这一年就是1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文体 马原小说 传统现实主义小说 中国小说 现代主义小说 小说创作 “寻根”文学 传统文化 创作方法 现代派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纪末《废都》中的文学与知识分子 被引量:13
18
作者 鲁晓鹏 季进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7-84,共8页
关键词 “寻根文学” 知识分子 《废都》 第五代电影 世纪 共产主义革命 八十年代 乡土小说 文化生产 文学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批评:政治和伦理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鸿生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3-50,共8页
关键词 批评话语 遭遇 “文化研究” “寻根文学” 勃兴 汉语文学 文化批评 中心范畴 八十年 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欲望叙事的溃败:从“个体写作”到“身体写作”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光芒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26-129,共4页
关键词 “身体写作” 个体经验 欲望叙事 后现代文化思潮 社会文化转型 20世纪90年代 “寻根文学” 群体意识 “朦胧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