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再论“富人治村”--基于地方政府自主性视角的解释
被引量:
23
1
作者
李祖佩
胡朝阳
马平瑞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5-36,223,共13页
既有研究难以从地方政府行为角度对“富人治村”的动力机制作出有效解释。在扎实田野调查基础上,本研究以地方政府自主性为分析视角审视“富人治村”的兴起和维系机制。地方政府(专指乡镇政府)自主性以行为过程的高度策略性和自利性为...
既有研究难以从地方政府行为角度对“富人治村”的动力机制作出有效解释。在扎实田野调查基础上,本研究以地方政府自主性为分析视角审视“富人治村”的兴起和维系机制。地方政府(专指乡镇政府)自主性以行为过程的高度策略性和自利性为基本特征,以中心工作推进为着力点。研究发现,在村庄选举过程中,富人群体成为乡镇政府在强行政任务压力下的策略选择,而乡镇政府亦利用与富人群体之间的特有关系实现“优中选优”;在地方建设项目推进中,富人群体主导的村庄派系构成乡镇政府的一大治理资源,而乡镇政府以精英群体的实力对比为原则进行利益分配,从而实现行政任务的顺利完成;在村级民主决策中,乡镇政府通过策略性的利益抚平以实现村级民主决策与自身意志贯彻相契合。“富人治村”作为乡镇政府的治理策略而存在,且与地方政府自主性表达相互强化。在这当中,针对事权与治权不匹配背景下乡镇政府自主性的无序表达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农村基层治理乱象,应给予有效治理,从而为有效激发“富人治村”对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积极作用,实现乡镇政府权力运行的制度化再造、农村有效治理与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人治村”
地方政府自主性
“乡政”与“
村
治”
村
庄派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富人治村”的乡村关系及其后果研究
被引量:
8
2
作者
赵晓峰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9-54,共6页
以浙东农村和关中农村为例,文章认为通过资源的互补,乡镇政权和富人阶层之间形成了互惠同盟的关系,共享了同一套发展理念,使乡镇政权在财政资源匮乏的状况下获得了政绩,富人则实现了从单一化、个体性的经济精英到综合型和具有公共性的...
以浙东农村和关中农村为例,文章认为通过资源的互补,乡镇政权和富人阶层之间形成了互惠同盟的关系,共享了同一套发展理念,使乡镇政权在财政资源匮乏的状况下获得了政绩,富人则实现了从单一化、个体性的经济精英到综合型和具有公共性的乡村权威的身份转换。乡镇政权和富人阶层双赢的关系,使"富人治村"现象呈现出明显的发展态势,由此引发的实践后果理应引起我们必要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人治村”
互惠同盟
乡
村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富人治村”的利与弊
被引量:
8
3
作者
董磊明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70-71,共2页
在农村经济社会逐渐分化,各地政府鼓励富人成为农村“带头人”的大背景下,“富人治村”现象愈加普遍。富人群体的先赋特征和后致资源使其更容易成为村治主体。客观上说,富人担任村干部,可以通过自身的社会关系网和社会影响力为村庄争取...
在农村经济社会逐渐分化,各地政府鼓励富人成为农村“带头人”的大背景下,“富人治村”现象愈加普遍。富人群体的先赋特征和后致资源使其更容易成为村治主体。客观上说,富人担任村干部,可以通过自身的社会关系网和社会影响力为村庄争取项目资源、发展机遇等,但“富人治村”的负面影响也亟需警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人治村”
基层治理
村
民自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何以走向协商治理?——城镇化与乡村治理的转型逻辑
被引量:
4
4
作者
袁松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7-144,共8页
在资源下乡的背景下,具有村庄公共性的协商治理何以可能?这是当前亟需回答的问题。浙江农村在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内生出"富人治村"的治理模式,这种模式强调效率优先,能够在集体土地非农化开发的浪潮中抢抓机遇,但却难以回应...
在资源下乡的背景下,具有村庄公共性的协商治理何以可能?这是当前亟需回答的问题。浙江农村在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内生出"富人治村"的治理模式,这种模式强调效率优先,能够在集体土地非农化开发的浪潮中抢抓机遇,但却难以回应普通村民的参与诉求,因而也难以平息利益矛盾。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关于治理创新的横向竞争在村庄中形成了协商民主的制度供给,乡土社会多元的产权规则有了一个可以争辩和讨论的空间。此时,巨大的资源流量与密集的利益矛盾反而有可能激活普通群众积极参与村民自治,并在村庄共同体归属感的基础上形成利益妥协、观念变革与治理动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富人治村”
协商治理
村
民自治
乡
村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再论“富人治村”--基于地方政府自主性视角的解释
被引量:
23
1
作者
李祖佩
胡朝阳
马平瑞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系、农村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中心
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系
出处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5-36,223,共13页
基金
华中农业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资源下乡背景下的基层政府行为研究”(2662020WFPY001),项目负责人:李祖佩。
文摘
既有研究难以从地方政府行为角度对“富人治村”的动力机制作出有效解释。在扎实田野调查基础上,本研究以地方政府自主性为分析视角审视“富人治村”的兴起和维系机制。地方政府(专指乡镇政府)自主性以行为过程的高度策略性和自利性为基本特征,以中心工作推进为着力点。研究发现,在村庄选举过程中,富人群体成为乡镇政府在强行政任务压力下的策略选择,而乡镇政府亦利用与富人群体之间的特有关系实现“优中选优”;在地方建设项目推进中,富人群体主导的村庄派系构成乡镇政府的一大治理资源,而乡镇政府以精英群体的实力对比为原则进行利益分配,从而实现行政任务的顺利完成;在村级民主决策中,乡镇政府通过策略性的利益抚平以实现村级民主决策与自身意志贯彻相契合。“富人治村”作为乡镇政府的治理策略而存在,且与地方政府自主性表达相互强化。在这当中,针对事权与治权不匹配背景下乡镇政府自主性的无序表达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农村基层治理乱象,应给予有效治理,从而为有效激发“富人治村”对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积极作用,实现乡镇政府权力运行的制度化再造、农村有效治理与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坚实基础。
关键词
“富人治村”
地方政府自主性
“乡政”与“
村
治”
村
庄派系
分类号
F323.8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富人治村”的乡村关系及其后果研究
被引量:
8
2
作者
赵晓峰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出处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9-54,共6页
基金
2011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央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科技创新一般项目<转型期村民自治实践的社会基础研究>(项目批准号:QN2011170)
2011年度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学术工作坊一般项目<中国农村基层半正式治理实践的阐释性研究>(项目编号:IAS-FudanXSGZF11003)的研究成果
文摘
以浙东农村和关中农村为例,文章认为通过资源的互补,乡镇政权和富人阶层之间形成了互惠同盟的关系,共享了同一套发展理念,使乡镇政权在财政资源匮乏的状况下获得了政绩,富人则实现了从单一化、个体性的经济精英到综合型和具有公共性的乡村权威的身份转换。乡镇政权和富人阶层双赢的关系,使"富人治村"现象呈现出明显的发展态势,由此引发的实践后果理应引起我们必要的关注。
关键词
“富人治村”
互惠同盟
乡
村
关系
分类号
D42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富人治村”的利与弊
被引量:
8
3
作者
董磊明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出处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70-71,共2页
文摘
在农村经济社会逐渐分化,各地政府鼓励富人成为农村“带头人”的大背景下,“富人治村”现象愈加普遍。富人群体的先赋特征和后致资源使其更容易成为村治主体。客观上说,富人担任村干部,可以通过自身的社会关系网和社会影响力为村庄争取项目资源、发展机遇等,但“富人治村”的负面影响也亟需警惕。
关键词
“富人治村”
基层治理
村
民自治
分类号
C913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何以走向协商治理?——城镇化与乡村治理的转型逻辑
被引量:
4
4
作者
袁松
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
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出处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7-144,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城镇化背景下中国村落社会的比较研究”阶段性成果(17CSH034)。
文摘
在资源下乡的背景下,具有村庄公共性的协商治理何以可能?这是当前亟需回答的问题。浙江农村在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内生出"富人治村"的治理模式,这种模式强调效率优先,能够在集体土地非农化开发的浪潮中抢抓机遇,但却难以回应普通村民的参与诉求,因而也难以平息利益矛盾。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关于治理创新的横向竞争在村庄中形成了协商民主的制度供给,乡土社会多元的产权规则有了一个可以争辩和讨论的空间。此时,巨大的资源流量与密集的利益矛盾反而有可能激活普通群众积极参与村民自治,并在村庄共同体归属感的基础上形成利益妥协、观念变革与治理动员。
关键词
城镇化
“富人治村”
协商治理
村
民自治
乡
村
治理
Keywords
urbanization
the rich governing villages
deliberative governance
villager's autonomy
rural governance
分类号
C91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再论“富人治村”--基于地方政府自主性视角的解释
李祖佩
胡朝阳
马平瑞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富人治村”的乡村关系及其后果研究
赵晓峰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富人治村”的利与弊
董磊明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何以走向协商治理?——城镇化与乡村治理的转型逻辑
袁松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