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新基建对零售企业运营效率的影响——基于“宽带中国”战略试点的准自然实验
1
作者 杨林芳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4-157,共4页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快速发展,数字新基建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因此,本文以“宽带中国”战略试点为准自然实验,深入探讨数字新基建对零售企业运营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数字新基建的实...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快速发展,数字新基建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因此,本文以“宽带中国”战略试点为准自然实验,深入探讨数字新基建对零售企业运营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数字新基建的实施对零售企业运营效率有显著提升作用,且该结论在多种稳健性检验下均保持一致;进一步的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新基建通过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为零售企业运营效率的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新基建 零售企业运营效率 “宽带中国”战略试点 准自然实验 融资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审计质效——来自“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
2
作者 王杏芬 蒋莹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3,共8页
在信息化、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网络基础设施不仅是沟通的桥梁,更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新质生产力代表。自2013年实施的“宽带中国”战略,作为信息消费的重要平台,对我国未来发展具有战略意义。本文以该战略下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切... 在信息化、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网络基础设施不仅是沟通的桥梁,更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新质生产力代表。自2013年实施的“宽带中国”战略,作为信息消费的重要平台,对我国未来发展具有战略意义。本文以该战略下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以2010~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其对审计质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能显著提升试点城市上市公司的审计质效;机制检验发现,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来提升审计质效;异质性分析发现,上述关系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这证实了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行为的积极影响,为提升审计质效和推进“新基建”国家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中国”战略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信息传递 审计质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基建驱动绿色创新的效应与机制研究——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政策实验 被引量:4
3
作者 孟醒 朱平芳 《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108,共19页
推进以数字基础设施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对城市的绿色创新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并提供转型发展的新机遇。本文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对中国278个城市在2010—2022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检验“宽带中国”战略对城市绿色创新的直... 推进以数字基础设施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对城市的绿色创新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并提供转型发展的新机遇。本文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对中国278个城市在2010—2022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检验“宽带中国”战略对城市绿色创新的直接影响和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宽带中国”战略对试点城市的绿色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均有促进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试点政策主要通过增强环境规制、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提升信息化水平影响城市的绿色创新水平。城市类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各类型试点城市的绿色创新数量均有促进作用,但是仅对东部地区、非资源型城市的绿色创新质量有显著提升;城市产业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数字产业、新能源产业的绿色创新发展起到了“数质齐升”的效果,有助于城市向绿色创新发展方向转型,进一步分析发现在绿色创新上仍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偏好,从而限制了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中国”战略 绿色创新 行业异质性 绿色创新结构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数字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明秀 张可云 高志刚 《改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5-118,共14页
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选取2003—2022年中国28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作为样本,通过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数字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提升了城市数字技术... 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选取2003—2022年中国28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作为样本,通过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数字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提升了城市数字技术创新水平,且该结论在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及其他稳健性检验中均得到支持;机制分析显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提高资本配置效率、推动创新人才集聚和数字金融发展提升城市数字技术创新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东部地区、大型城市及城镇化水平较高城市的促进效果更加明显。应大力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数字技术创新驱动功能;提升数字基础设施效能,优化资本配置效率,强化城市创新资金保障;健全创新人才激励机制,促进人才高效流动,增强城市创新协同效应;创新数字金融服务,优化创新企业融资环境,提升城市数字技术创新效率;因地制宜,实施分类指导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数字技术创新水平 “宽带中国”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数智化创新:“赋能”还是“负能”——来自“宽带中国”战略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家民 马晓钰 《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57,共15页
立足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时代红利,探讨其对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智化创新产生的影响及其驱动路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2011—2021年中国284个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数智化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以“... 立足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时代红利,探讨其对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智化创新产生的影响及其驱动路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2011—2021年中国284个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数智化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以“宽带中国”战略表征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有效提升数字技术、5G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技术等数智化创新水平。该结论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提高数智化人才集聚度和优化数智化产业环境,从而增强数智化创新能力。异质性结果显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数智化创新产生的积极影响因区域和交通特征差异表现出明显的地理梯度效应,整体上从中西部地区到东部地区、从非高铁开通城市到高铁开通城市逐步增强。本文研究为优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布局和差异化提升数智化创新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数智化创新 “宽带中国”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流通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宽带中国”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6
作者 卫彦琦 赵建凤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5-38,共4页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新契机,并成为助力流通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宽带中国”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3-2022年我国218个城市面板数据构建多时点DID模型,实证考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流通经济增...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新契机,并成为助力流通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宽带中国”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3-2022年我国218个城市面板数据构建多时点DID模型,实证考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流通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表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促进流通经济增长;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流通经济增长的影响中发挥显著中介作用。对此,应继续深入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提升流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着力构建现代流通体系,以进一步提升信息基础设施对流通经济的赋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流通经济增长 “宽带中国”试点政策 多时点DID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发展与过度教育缓解——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
7
作者 邹建华 谢尚 王毅航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8-136,共9页
数字技术发展对人力资本合理配置与过度教育缓解存在深刻影响。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研究分析后发现,以“宽带中国”战略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发展能够显著降低个体过度教育水平。从受益群体来看,数字基础设... 数字技术发展对人力资本合理配置与过度教育缓解存在深刻影响。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研究分析后发现,以“宽带中国”战略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发展能够显著降低个体过度教育水平。从受益群体来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显著缓解低技能、女性和农村群体的过度教育状态。在宏观就业环境渠道,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行业创新水平,促进了就业环境的法制公平,保障了就业群体权益。在微观个体(家庭)渠道,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使得个体积累更多社会资本,提高自我价值认同度,激发个体能动效应,减少过度教育现象。研究以期为持续推进数字技术发展、缓解过度教育压力、提高人力资本利用率、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以及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有价值的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 “宽带中国”战略 过度教育 数字技术 人口高质量发展 就业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中国”试点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数字金融、数字化转型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5
8
作者 肖仁桥 崔琦 钱丽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17-126,共10页
“宽带中国”试点是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以数字化推动企业绿色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将“宽带中国”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选取2011-2021年2 037家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宽带中国”试点政策对企业绿... “宽带中国”试点是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以数字化推动企业绿色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将“宽带中国”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选取2011-2021年2 037家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宽带中国”试点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①“宽带中国”试点政策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经过平行趋势检验、PSM-DID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②“宽带中国”试点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具有所有权、行业和城市环境规制水平异质性,试点政策对国有企业、重污染行业以及低环境规制城市企业的促进作用更显著;③机制检验表明,“宽带中国”试点政策主要通过提高城市数字金融水平和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两条路径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具体表现为提高城市数字金融使用深度和覆盖广度以及增强企业数字化转型关注度和资源投入,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相比,城市数字金融所发挥的中介效应更显著;④进一步分析表明,“宽带中国”试点政策溢出效应明显,具体表现为上市公司总部对子公司绿色创新以及对邻近城市企业绿色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论有助于丰富企业绿色创新影响因素研究,并为全面理解“宽带中国”试点政策赋能机理以及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中国”试点政策 企业绿色创新 数字金融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促进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吗?——来自“宽带中国”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12
9
作者 吴玉鸣 李睿楠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3-148,共16页
为探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中国经济绿色发展的赋能效应,本文基于2008—2019年中国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以“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考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 为探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中国经济绿色发展的赋能效应,本文基于2008—2019年中国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以“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考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中国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较为显著的正效应,且该结论得到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的支持;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和产业结构升级是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影响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两条重要途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于经济较发达、技术创新能力较强、产业结构水平较高的城市而言,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效果会更加明显。本文结论为充分发挥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绿色赋能作用、实现经济增长与绿色发展双赢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创新 产业结构升级 “宽带中国”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碳减排效应研究--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优智 刘寅可 +1 位作者 赵璟 温思敏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38,共11页
当前中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节能减排已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论文立足数字经济时代背景,基于2006—2019年中国27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与双重差分法相结合来分析“宽带中国”战略对碳减排效应的影响。研... 当前中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节能减排已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论文立足数字经济时代背景,基于2006—2019年中国27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与双重差分法相结合来分析“宽带中国”战略对碳减排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1)“宽带中国”战略显著促进了碳减排效应,但是空间效应分析发现“宽带中国”战略的实行提高了相邻城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2)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宽带中国”战略在促进碳减排效应的同时增加了成熟型城市和中国西部城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3)城市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是“宽带中国”战略影响碳减排效应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宽带中国”战略 碳减排 双重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商贸流通业效率的影响——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微 王新爱 郑展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9-32,共4页
本文基于“宽带中国”战略这一项准自然实验,选取我国2011-2021年27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商贸流通业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显著促进商贸流通业效率,并对商贸流通业效率拉... 本文基于“宽带中国”战略这一项准自然实验,选取我国2011-2021年27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商贸流通业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显著促进商贸流通业效率,并对商贸流通业效率拉动作用为0.015%;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影响效应存在明显异质性,对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及大城市商贸流通业效率提升作用更加显著;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产生技术创新效应和社会治理效应,进而促进商贸流通业效率的提升。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宽带中国”战略 准自然实验 商贸流通业效率 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基础设施对城市碳排放的时空动态效应——基于“宽带中国”准自然实验的证据 被引量:2
12
作者 汪亚美 余兴厚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16,共17页
随着数字经济成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绿色低碳转型的大势之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也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在此背景下,深入探讨数字基础设施对碳排放的内在影响机制,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系统分析“宽带中国”试点政策效果是否具有动态持... 随着数字经济成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绿色低碳转型的大势之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也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在此背景下,深入探讨数字基础设施对碳排放的内在影响机制,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系统分析“宽带中国”试点政策效果是否具有动态持续性和空间溢出效应,这对于进一步落实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等国家战略,深入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探索低碳绿色发展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和治理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将数字基础设施和碳排放纳入同一框架,从理论层面探讨数字基础设施对碳排放的内在影响机制和时空动态效应,创新性地将双重差分的思想纳入空间矩阵的构建中,以“宽带中国”战略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6—2019年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利用渐进双重差分法、空间计量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对数字基础设施影响碳排放的内在机制及时空动态效应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对碳排放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这一结论在通过了工具变量法、三重差分法、PSM-DID等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影响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基础设施既能直接影响碳排放,又能通过产业结构升级、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渠道促进碳减排。时空动态效应分析表明:“宽带中国”试点政策对碳排放的影响具有时滞性,碳减排效果在政策实施后第二年才会发挥,但随着时间推移呈现出边际效应递增的趋势;并且,“宽带中国”试点政策对地理相近和经济相似地区的碳排放存在着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宽带中国”政策的碳减排效应在西部地区不显著,在东部和中部地区更明显,并且中部地区的效果大于东部地区。因此,文章建议继续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宽带中国”试点政策的推广;因地制宜,统筹考虑各城市不同发展特征,实施动态化、差异化策略;同时,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畅通数字基础设施促进碳减排的中间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 “宽带中国”战略 碳排放 时空动态效应 影响机制 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21
13
作者 裴尔洁 张治栋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74,共11页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国家“新基建”实施的“快进键”,已成为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文章基于2007—2020年中国28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DID)评估以“宽带中国”战略为核心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高质...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国家“新基建”实施的“快进键”,已成为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文章基于2007—2020年中国28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DID)评估以“宽带中国”战略为核心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影响。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经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及内生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经机制分析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可通过释放互联网发展效应、城市创新效应和人才集聚效应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经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还能显著促进中西部地区及中小城市规模的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宽带中国”战略 经济高质量发展 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双循环发展的影响——来自“宽带中国”战略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家民 马晓钰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1-85,共15页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路径。信息基础设施作为网络强国建设的“新基石”,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公共资源。在分析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双循环发展的影...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路径。信息基础设施作为网络强国建设的“新基石”,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公共资源。在分析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双循环发展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的基础上,基于2006—2022年我国284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从内循环系统和外循环系统构建双循环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并以“宽带中国”战略作为政策冲击事件,利用多期双重差分(DID)模型,系统考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双循环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能有效赋能双循环发展。经过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及内生性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检验分析发现,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双循环发展产生的显著正向影响,呈现出从西部地区到中部地区、再到东部地区,从三四五线城市到一二线城市,从外围城市到中心城市依次递增的地理梯度特征。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劳动力收入、促使供应链配置多元化和提升供应链效率的渠道促进双循环发展。基于此,提出政策建议,第一,加快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部署,打通双循环发展的堵点。政府需要以数字中国为导向,持续升级和改造传统基础设施,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空间布局。第二,推进技术创新、提高劳动力收入、优化供应链配置和提升供应链效率。改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环境,以缓解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的再生产环节循环信息差,推动“引进来”与“走出去”协同发展。第三,结合自身实际发展情况,采取因势利导和因情施策的政策。引导发达地区为欠发达地区提供试点政策的可行性经验和技术指导支持,欠发达地区需要结合自身产业结构特点、资源禀赋优势、地理区位条件,积极学习发达地区的经验举措,以融入全球生产网络,实现内部市场与外部市场的动态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双循环发展 “宽带中国”战略 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包容性低碳发展的影响——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6
15
作者 向仙虹 张瀚月 杨国歌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0,共18页
基于资源编排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立足空间视角,探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赋能包容性低碳发展的内在机理和空间效应。以“宽带中国”战略作为准自然实验的研究结果表明,“宽带中国”战略能够在规模和效率上促进包容性低碳发展,并且具有明显... 基于资源编排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立足空间视角,探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赋能包容性低碳发展的内在机理和空间效应。以“宽带中国”战略作为准自然实验的研究结果表明,“宽带中国”战略能够在规模和效率上促进包容性低碳发展,并且具有明显的空间效应,即对邻近地区表现为政策红利的扩散效应,对相似地区则表现为虹吸效应;进一步对政策红利的扩散效应进行分解,发现空间红利溢出具有叠加效应,即在试点城市之间的溢出效应大于对非试点城市,激发了“1+1>2”的倍增效应,实现政策试点强强联合。“宽带中国”战略可以通过数字普惠金融、绿色技术创新及创业活跃度来促进包容性低碳发展;在科教资源较好、市场一体化程度较高、行政等级较高和人口集聚越明显的城市中,“宽带中国”战略对包容性低碳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宽带中国”战略 包容性低碳发展 数字普惠金融 绿色技术创新 创业活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基于“宽带中国”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16
作者 刘彤 《绿色科技》 2024年第23期227-237,248,共12页
基于我国271个地级市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并探究了其中的影响机制、异质性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是有效促进碳减排的隐蔽力量,“宽带中... 基于我国271个地级市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并探究了其中的影响机制、异质性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是有效促进碳减排的隐蔽力量,“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显著降低了碳排放强度,并提升了碳排放效率;机制分析表明,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提升是“宽带中国”战略促进碳减排的重要路径,“宽带中国”战略实施—绿色技术创新—碳排放强度这一路径的中介效应为28.17%,“宽带中国”战略实施—绿色技术创新—碳排放效率这一路径的中介效应为40.7%;异质性分析表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北部地区、“胡焕庸线”东南部地区以及中等规模城市的碳减排效应更明显;空间溢出效应分析表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有效促进了本地碳减排,但会显著提升邻地的碳排放强度。基于此,提出了加快绿色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因地制宜网络基础设施发展战略、强化“宽带中国”试点周边城市网络基础设施改造升级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基础设施 碳排放绩效 “宽带中国”试点政策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否缓解农村家庭金融脆弱性?——“宽带中国”示范城市的政策效应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胡中立 崔泽园 王书华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7,共17页
农村家庭在信息获取上的劣势是其金融脆弱性比城市家庭更高的原因之一,数字基础设施的完善能够有效缓解农村家庭面临的信息约束与信息劣势,从而可以通过增加家庭收入和优化家庭资产负债配置来缓解农村家庭的金融脆弱性。采用中国家庭追... 农村家庭在信息获取上的劣势是其金融脆弱性比城市家庭更高的原因之一,数字基础设施的完善能够有效缓解农村家庭面临的信息约束与信息劣势,从而可以通过增加家庭收入和优化家庭资产负债配置来缓解农村家庭的金融脆弱性。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0—2018年的5期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进行政策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显著降低了农村家庭的金融脆弱性;机制分析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提高农村居民非农就业和购买商业保险的概率,并提高农村家庭的非农就业收入和保险参与度,即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可以通过促进非农就业和保险参与两条路径来缓解农村家庭金融脆弱性;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户主为男性、户主未婚、平均文化程度较低、收入水平较低的农村家庭具有更为显著的金融脆弱性缓解作用。因此,应加强农村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并充分发挥“数字下乡”促进农民非农就业和保险参与的积极作用,有效缓解农村家庭金融脆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 家庭金融脆弱性 “宽带中国”战略 非农就业 保险参与 家庭收入 资产负债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43
18
作者 陈阳 王守峰 李勋来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3-135,共13页
城乡收入差距的存在是城乡发展不均衡的重要体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我国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的必然要求。本文基于2005—2018年285个地级以及上城市的数据,将"宽带中国"战略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利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PSM-... 城乡收入差距的存在是城乡发展不均衡的重要体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我国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的必然要求。本文基于2005—2018年285个地级以及上城市的数据,将"宽带中国"战略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利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PSM-DID)模型评估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宽带中国"战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系数显著为负值,即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可靠。第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显著缩小了中西部城市、南方城市、大中城市和传统基础设施水平较高城市的城乡收入差距,对其他城市的城乡收入差距没有显著影响。第三,网络基础设施主要通过互联网用户规模效应和数字普惠金融效应传导机制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因此,要继续贯彻"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发挥示范城市的带头作用,通过增加互联网用户规模、推动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宽带中国”战略 城乡收入差距 PSM-DID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企业投资——基于“宽带中国”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26
19
作者 孔东民 陶云清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6-124,共19页
本文基于2010—2018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多时点DID模型考察以“宽带中国”试点政策为标志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提升了企业投资水平,这一结论在大量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 本文基于2010—2018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多时点DID模型考察以“宽带中国”试点政策为标志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提升了企业投资水平,这一结论在大量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企业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和管理效率提高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企业投资水平的主要渠道。异质性分析表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投资水平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资本密集型企业以及融资约束较高的企业中。进一步分析表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也显著促进了企业权益类投资和信息化投资;同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企业投资对投资机会的敏感度,提升了企业投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宽带中国”试点政策 企业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赋能与老年消费——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32
20
作者 李军 李敬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3-90,共8页
在数字经济与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充分释放数字红利以激发老年消费市场,是构建国内大循环的关键。借助“宽带中国”战略这一外生政策冲击构建准自然实验,使用2011—2018年CHARLS数据与渐进DID模型评估了数字赋能对老年消费的影响。研究发... 在数字经济与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充分释放数字红利以激发老年消费市场,是构建国内大循环的关键。借助“宽带中国”战略这一外生政策冲击构建准自然实验,使用2011—2018年CHARLS数据与渐进DID模型评估了数字赋能对老年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赋能显著促进老年消费增长。同时,数字赋能改善了老年消费结构,显著增加了老年群体的基础型与发展型消费。此外,数字赋能降低了中低收入老年群体的消费不平等,这得益于数字赋能缩减了城乡老年消费差距,然而数字赋能却提高了总体消费不平等。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提高老年人宽带上网率、推动物流发展与加快产业创新是数字赋能促进老年消费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老年消费 “宽带中国”战略 渐进DID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