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3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健康背景下社区老年人家庭社会资本对健康自助行为影响的路径分析
1
作者 万雨涵 王玉欣 +3 位作者 王雪婷 赵展莹 全贞玉 吴善玉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5-99,共5页
目的探讨数字健康素养和技术焦虑在社区老年人家庭社会资本与健康自助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为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2024年1-5月,便利选取延吉市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的428名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家... 目的探讨数字健康素养和技术焦虑在社区老年人家庭社会资本与健康自助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为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2024年1-5月,便利选取延吉市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的428名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家庭社会资本量表、数字健康素养评估量表、技术焦虑量表、健康自助行为量表进行调查,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链式中介效应检验。结果社区老年人家庭社会资本得分为(33.56±7.57)分、数字健康素养得分为(44.25±10.50)分、技术焦虑得分为(36.72±9.05)分、健康自助行为得分为(78.63±16.81)分。家庭社会资本可以直接影响社区老年人健康自助行为,还可通过数字健康素养、技术焦虑的单独中介作用及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健康自助行为(均P<0.05)。结论社区老年人健康自助行为处于中等水平,家庭社会资本可直接或间接通过数字健康素养和技术焦虑影响健康自助行为。应重视社区老年人的家庭社会资本作用,通过提高其数字健康素养,降低技术焦虑,以提升其健康自助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家庭社会资本 数字健康素养 技术焦虑 健康自助行为 社会认知理论 中介效应 社区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社区养老模式选择的实证分析—基于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的比较
2
作者 贺志武 姬巧娟 《陕西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118-124,共7页
基于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316户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Probit模型比较分析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个人收入、生活费用、农户与子女关系的融洽程度和农户对农村社区养老服务提供的满意度共同影响农户养老模式的选择。社会... 基于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316户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Probit模型比较分析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个人收入、生活费用、农户与子女关系的融洽程度和农户对农村社区养老服务提供的满意度共同影响农户养老模式的选择。社会养老选择还受到外出务工年限和新农合的医疗满意度的影响;影响家庭养老模式选择的因素还有年龄、健康状况、养儿防老观念和子女外出务工的收入。提出注重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有机结合、提高农户的文化水平、加强农村社会养老项目建设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区 社会养老 家庭养老 PROB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教养方式、亲子关系与青少年社会心理发展 被引量:4
3
作者 杨雪 宋佳殷 《人口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93,共16页
维护青少年社会心理健康发展是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的重要保障,是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家庭是青少年社会化的起点,家庭教养方式对促进青少年社会心理发展起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实证分析不同家庭... 维护青少年社会心理健康发展是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的重要保障,是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家庭是青少年社会化的起点,家庭教养方式对促进青少年社会心理发展起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实证分析不同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社会心理发展的影响及亲子关系的作用机制,采取倾向得分匹配法和替换核心解释变量法等验证实证研究结果的稳健性,并使用Bootstrap法检验影响机制的稳健性。研究结果表明家庭教养方式显著影响青少年社会心理健康发展。与忽视型教养方式相比,权威型教养方式促进青少年自我效能感、尽责性、宜人性、外向性、开放性、情绪稳定性和集体融入感的积极发展,且优于放任型教养方式;而专制型教养方式不利于青少年社会心理发展。家庭教养方式通过影响亲子关系间接影响青少年社会心理发展。权威型教养方式使亲子冲突的发生率降低,并增加青少年对家长的信任度和依赖度,从而促进社会心理发展。放任型教养方式对改善亲子关系并正向影响青少年社会心理发展的效果不如权威型。专制型教养方式容易引起亲子冲突,并使青少年削减对家长的信任与依赖,不利于其社会心理健康发展。权威型教养方式对女孩、乡村、10~12岁青少年社会心理发展效果更佳;专制型教养方式对10~12岁青少年社会心理发展负面效果更明显;放任型教养方式对男孩社会心理发展的促进效果更显著。选择合理的家庭教养方式、建立高质量亲子关系是促进青少年社会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家长应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和育儿观,通过陪伴、互动和交流建立亲子间信任桥梁,要设定明确的教育期望和行为界限;要不断学习新的育儿技巧、接受先进的育儿理念,顺应时代背景适当调整教养策略以满足孩子的成长需求,根据孩子的个体特点和家庭环境综合考虑适宜的教养方式,从而促进孩子全面发展。要多部门联合、医教体融合、家校社协同,共同促进青少年社会心理积极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家庭教养方式 亲子关系 社会心理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化承载与社会性参与:社区自组织建构社区共同体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慧 杨琳 《学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4,共8页
现代社区的治理应转向一种更加多元和自主的发展模式,其中社区自组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基于贵州省易地搬迁安置社区的案例研究发现,社区自组织通过空间接触催生社区参与、组织化促成社会信任重构、“个人—社区”融入性连带增强社区团... 现代社区的治理应转向一种更加多元和自主的发展模式,其中社区自组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基于贵州省易地搬迁安置社区的案例研究发现,社区自组织通过空间接触催生社区参与、组织化促成社会信任重构、“个人—社区”融入性连带增强社区团结等机制推动了社区共同体的建构。但社区自组织也面临空间承载力不足和制度不完善导致“小众参与”、资源配置失衡阻碍功能发挥、行政力量介入削弱组织自主性、成员特性限制服务效能等发展困境。具有内在韧性和现代适应能力的易地搬迁安置社区治理结构的形成有赖于相应破解措施的有效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自组织 社区共同体 组织化 社会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电商对农村家庭消费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郭锦墉 刘晓婧 赖萍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8-92,共5页
社区电商的崛起为农村消费市场的扩容升级提质带来了新的变革与机遇。基于江西省782户农村家庭调查样本,本文深入剖析社区电商对农村家庭消费结构的积极作用。结果发现:社区电商显著正向影响农村家庭消费结构,社区电商站点数量每增1个... 社区电商的崛起为农村消费市场的扩容升级提质带来了新的变革与机遇。基于江西省782户农村家庭调查样本,本文深入剖析社区电商对农村家庭消费结构的积极作用。结果发现:社区电商显著正向影响农村家庭消费结构,社区电商站点数量每增1个百分点,农村家庭消费结构高级度提升0.015个百分点,多样性增加0.006个百分点,且这种促进作用在市场规模大、可达性强的地区尤为显著,体现了区域异质性;机制分析揭示,社区电商通过扩大信息传播效应和拓宽网络消费渠道的方式,间接改善农村家庭消费结构。本文研究表明社区电商建设对农村家庭消费结构优化,进而提升农村居民生活品质、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电商 农村家庭 消费结构 信息传播效应 网络消费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与融合:社会工作者何以推动社区治理共同体建构——基于杭州市西湖区的实践
6
作者 包国宪 刘璎 《治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7-109,159,160,共15页
建设社区治理共同体是应对利益关系复杂化、风险多元化等社区治理挑战的必然选择,而社会工作者的独特优势使其成为推动社区治理共同体建构的重要力量。本文基于对杭州市西湖区治理实践的分析发现,政府以社会工作者驱动社区治理共同体建... 建设社区治理共同体是应对利益关系复杂化、风险多元化等社区治理挑战的必然选择,而社会工作者的独特优势使其成为推动社区治理共同体建构的重要力量。本文基于对杭州市西湖区治理实践的分析发现,政府以社会工作者驱动社区治理共同体建构的行动策略在于,搭建全方位支持培育体系,使其通过“关系-结构-行动”的逐层嵌入促进互动网络搭建、专业性渗入、集体行动达成及社区治理结构的优化重塑。此过程平衡了社会工作者的“嵌入性”和“专业性”,充分激发了各治理主体的参与意识、内在潜能与合作活力,实现了对价值目标、治理资源、治理业务及主体关系的“整合”,促成了社区治理共同体的建构。该思路为促进社区“共建共享共治”格局的形成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治理现代化 社区治理共同体 社会工作者 城市社区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党建引领提升社区韧性:城市社会治理创新研究
7
作者 陈纪 张杨子涵 《行政管理改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35,共11页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以基层党建引领提升社区韧性,能够为推进城市社会治理创新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当前,加强基层党建引领应当从基本要素、作用方式、功能发挥等方面提升社区韧性,由此构建城市社会治理创新的一种基本理路。在现实...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以基层党建引领提升社区韧性,能够为推进城市社会治理创新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当前,加强基层党建引领应当从基本要素、作用方式、功能发挥等方面提升社区韧性,由此构建城市社会治理创新的一种基本理路。在现实生活中,以基层党组织引领强化社区关系网络,以基层党组织引领增强社区社会规范,以基层党组织服务加深社区居民社会信任等,是党建引领提升社区韧性下城市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路径。这一研究从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方面为当前认识和推进城市社会治理创新提供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引领 社区韧性 城市社区 基层社会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信任何以影响居民家庭的创业行为?——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实证研究
8
作者 周南南 曹琳枫 李阿健 《经济与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8-121,共14页
如何有效促进大众创业,为经济带来内生增长动力,是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选取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基于Probit和Tobit模型实证分析社会信任对居民家庭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信任可以显著提高居民家庭的创... 如何有效促进大众创业,为经济带来内生增长动力,是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选取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基于Probit和Tobit模型实证分析社会信任对居民家庭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信任可以显著提高居民家庭的创业概率和创业强度,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引入工具变量处理潜在内生性问题后,结果依然得到了印证。异质性分析发现,市场活动中处于劣势地位的农业户口居民、女性和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居民,其家庭创业行为更容易受到社会信任的影响。机制检验表明,在居民以追求机会为特征的创业过程中,社会信任会促进居民构建社会网络、增强风险偏好、积累社会资本,进而促使居民识别创业机会、承担创业风险的意愿、调动开发创业机会的资源,最终促成居民创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信任 家庭创业 社会资本 风险偏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资本对家庭绿色消费的影响——兼论数字金融能力的调节效应
9
作者 王微微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66-69,共4页
本文基于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实证探讨社会资本对家庭绿色消费的影响,并使用调节效应模型分析数字金融能力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对家庭绿色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数字金融能力在社会资本影响家庭绿色... 本文基于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实证探讨社会资本对家庭绿色消费的影响,并使用调节效应模型分析数字金融能力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对家庭绿色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数字金融能力在社会资本影响家庭绿色消费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效应;社会资本对家庭绿色消费的影响存在城乡异质性,相对于城镇家庭,社会资本对农村家庭的绿色消费促进作用更强;社会资本对家庭绿色消费的影响存在家庭负债异质性,社会资本对负债较少家庭的绿色消费促进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家庭绿色消费 数字金融能力 调节效应 城乡异质性 家庭负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复合化实践:“六在域”形塑“老养残”家庭社会支持网络
10
作者 朱媛媛 钟浩忠 肖可瑶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8-123,共16页
作为弱势群体中的最弱势部分,“老养残”家庭在服务实践中面临着多重困境与不确定性,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关注。本文以广州市G街道“老养残”家庭为研究对象,扎根挖掘其存在的政府向度政策碎片化、家庭向度情感互动缺乏和社会向度... 作为弱势群体中的最弱势部分,“老养残”家庭在服务实践中面临着多重困境与不确定性,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关注。本文以广州市G街道“老养残”家庭为研究对象,扎根挖掘其存在的政府向度政策碎片化、家庭向度情感互动缺乏和社会向度支持网络薄弱等问题。研究进一步回应了“老养残”家庭的现实需求,通过社会工作介入“老养残”家庭的复合化实践,形塑以“六在域”为基础的“老养残”家庭社会支持网络,即整合“政府、社区、非政府组织、邻里朋辈、家属和同质性家庭”六大场域构筑社会支持关系网络,以期实现对“老养残”家庭的解难纾困。研究发现,“六在域”形塑下的“老养残”家庭社会支持网络取得了“搭建多元主体互助平台,丰富信息支持网络;实现社区资源有效配置,增强物质情感支持;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增强可持续性支持;塑造共助社区良好氛围,强化家庭内外关系”的效果,为我国社会工作介入残疾人事业和养老服务提供了借鉴思路和现实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老养残”家庭 六在域 社会支持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素养导向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研究
11
作者 刘长海 马超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7-106,共10页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举措之一。素养导向统整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价值取向与行动指向,确保三者的共同在场与合力育人。素养导向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重视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举措之一。素养导向统整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价值取向与行动指向,确保三者的共同在场与合力育人。素养导向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重视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达成的整体育人成效,强调素养导向对协同育人系统的支配、引导与规范作用,注重学校、家庭、社会聚焦学生素养培育的自组织过程。现实中,学校、家庭、社会往往呈现固守利己立场的配合失衡、共谋应试成绩的联合背离、追求共治效果的行动强推等状态图景,不同程度地弱化协同育人成效。实现素养导向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需要构建横纵贯通的协同育人组织,促进多方主体真正参与;推进素养导向的教育评价改革,确保多方主体正向育人;搭建智能高效的协同育人平台,深化多方主体融通并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素养导向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 有序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分层视角下家庭禀赋变化轨迹与生育决策
12
作者 杨雪燕 陈启航 +1 位作者 罗好燃 袁满迪 《人口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81,共15页
在人口呈现由低生育率驱动的负增长背景下,探究生育决策的成本约束对完善生育支持政策,提高生育潜力具有重要意义。现有关于家庭资源与生育决策间关系研究的结论并不一致,原因在于对家庭因素的考察不系统,忽略家庭资本之间相互转换的关... 在人口呈现由低生育率驱动的负增长背景下,探究生育决策的成本约束对完善生育支持政策,提高生育潜力具有重要意义。现有关于家庭资源与生育决策间关系研究的结论并不一致,原因在于对家庭因素的考察不系统,忽略家庭资本之间相互转换的关系以及仅从静态视角对二者关系进行识别,既不能客观反映家庭资源与生育决策间关系的实际情况,也难以厘清生育的真实成本,缓解育龄群体的生育成本压力。本文从社会分层视角出发,利用2010—2020年CFPS调查数据,在引入家庭禀赋概念的基础上,通过组基轨迹模型识别家庭禀赋的变动轨迹模式,进而深入探究家庭禀赋变动趋势类型对于生育数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禀赋的变化轨迹可分为“低起点波动型”“中起点增长型”“中起点下降型”“高起点波动型”四种。其中“中起点下降型”人数最多,“中起点增长型”次之,最后是“低起点波动型”与“高起点波动型”。在组基轨迹模型基础上,增加孩子数量作为结果变量,发现以“中起点增长型”为主的育龄群体生育数量最多,“低起点波动型”生育数量最少,证明基于家庭禀赋差异的生育分化现象确实存在。通过构建回归模型,发现相较于“低起点波动型”,其余三种家庭禀赋变化轨迹类型均对子女数量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呈现出“中起点增长型”>“高起点波动型”>“中起点下降型”>“低起点波动型”的特征。在通过纳入最新的2022年CFPS数据对家庭禀赋的分层情况进行验证、控制政策因素的影响后,发现研究结果稳健。本研究的政策启示:针对“低起点波动型”的育龄群体,生育补贴等支持性政策需加强对该部分群体的精准识别与资源倾斜,以提高其刺激生育的效率。针对中起点的家庭禀赋变化类型,应持续推行教育减负的相关政策,并进一步增强当前社会的流动性,包括增加工作岗位、教育机会,减少不必要的社会内卷,减轻年轻人的生活压力。从长期看,如何制定高质量的教育和就业政策,以扶持中产阶级获得更好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杜绝教育内卷和就业内卷,才是能够切实提升生育意愿和行为的有效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禀赋 生育决策 组基轨迹模型 社会分层 生育不平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支持对酒店新员工组织社会化的促进机制
13
作者 李朋波 陈涛 李金竹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0-162,共13页
当前,许多酒店新入职员工在组织社会化初期时便选择离职,如何帮助新员工顺利完成身份转变,成为近年来学界与业界广泛关注的话题。现有研究大多围绕同事支持、组织支持等内部主体探讨其促进机制,忽略了外部社会支持对新员工组织社会化的... 当前,许多酒店新入职员工在组织社会化初期时便选择离职,如何帮助新员工顺利完成身份转变,成为近年来学界与业界广泛关注的话题。现有研究大多围绕同事支持、组织支持等内部主体探讨其促进机制,忽略了外部社会支持对新员工组织社会化的跨领域增益效应。基于工作-家庭资源模型,该研究收集了369位酒店新员工3个时点的问卷调查数据,构建了家庭支持对新员工组织社会化的促进机制和作用边界。研究表明:家庭支持正向影响新员工心理资本,心理资本在家庭支持与新员工组织社会化之间起中介作用;员工学习目标导向强化了家庭支持对心理资本的正向影响,师傅指导强化了心理资本对新员工组织社会化的正向影响,在高学习目标导向、高师傅指导的水平下,家庭支持对酒店新员工组织社会化的间接效应均更大。以上结果为酒店企业促进新员工组织社会化进程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支持 组织社会 心理资本 师傅指导 学习目标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绿色空间促生社会资本的路径与启示
14
作者 叶林 何诗 +2 位作者 李寅豪 闫照辉 黄磊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9-88,共10页
【目的】社会资本理论在社区绿色空间营建中愈发引起重视,国际上对两者相关性的研究已经比较广泛,但“绿色空间是否可以促生社会资本”“通过哪些途径促生社会资本”2个议题尚不清晰。【方法】围绕社区绿色空间与社会资本相关性,采用Cit... 【目的】社会资本理论在社区绿色空间营建中愈发引起重视,国际上对两者相关性的研究已经比较广泛,但“绿色空间是否可以促生社会资本”“通过哪些途径促生社会资本”2个议题尚不清晰。【方法】围绕社区绿色空间与社会资本相关性,采用CitieSpace可视化图谱分析和文献分析方法,总结2000年以来的研究趋势、研究方法、研究共识与主要争议。【结果】分析发现,学者们普遍认同社区绿色空间可以促生社会资本,但对社会资本影响的积极性和边界存在争议。【结论】1)凝练出社区绿色空间促生社会资本的3条路径,即丰富同质和异质人群的社会网络、增强居民对空间和邻里的社会信任、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规范。2)指出国际经验对国内实践有3个启示,即聚集内外社会资本、以小微更新培育邻里信任、鼓励居民参与运维管理。3)提出在未来研究中,应进一步讨论绿色空间促生社会资本的机制,关注不同人群对绿色空间需求的差异性,并探索基于绿色空间干预的社区治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绿色空间 社会资本 文献计量 促生路径 研究趋势 空间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在成人人格特质与工作家庭冲突关系中的作用
15
作者 哈丽娜 尤丽雯 +1 位作者 常庆宁 吴一波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46-752,共7页
目的:探讨成人的人格特质与工作家庭冲突的关系,考察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在其间的作用。方法:选取18~55岁成人2079人,采用大五人格量表简版(BFI-10)、工作-家庭冲突量表(WFC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进行调... 目的:探讨成人的人格特质与工作家庭冲突的关系,考察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在其间的作用。方法:选取18~55岁成人2079人,采用大五人格量表简版(BFI-10)、工作-家庭冲突量表(WFC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进行调查,通过PROCESS程序进行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神经质得分与WFCS得分正相关(r=0.11~0.19,P<0.01),外向性、宜人性、责任心得分均与WFCS得分负相关(r=-0.06~-0.17,P<0.01)。PSSS得分在神经质、宜人性、责任心得分与WFCS得分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为17.03%、32.86%、48.26%。GSES得分调节人格特质得分[除外向性人格特质(β=-0.01,P>0.05)外]与WFCS得分的关系(β=-0.07~0.04,均P<0.05)。结论:社会支持在人格特质与工作家庭冲突之间起中介作用,该中介效应受自我效能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人 人格特质 工作家庭冲突 社会支持 自我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地搬迁安置社区社会转型与生活秩序实现机制——基于凉山州的调研
16
作者 袁明宝 王日欣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5-162,共8页
民族地区易地搬迁安置社区生活秩序由地方政府与农民家庭合力推动实现。安置社区居民通过“一家三制”达成代际合力,是促进家庭扩大再生产的内在基础,地方政府主导公共品供给是保障安置社区正常运转的外部条件。基于易地搬迁安置社区治... 民族地区易地搬迁安置社区生活秩序由地方政府与农民家庭合力推动实现。安置社区居民通过“一家三制”达成代际合力,是促进家庭扩大再生产的内在基础,地方政府主导公共品供给是保障安置社区正常运转的外部条件。基于易地搬迁安置社区治理事务的混合性,需要激活多元主体的治理功能。通过县乡干部下沉、职业化的社区干部和社区非正式治理资源,建构起安置社区完整有效的治理结构,是安置社区生活秩序实现的治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地搬迁安置 社会转型 生活秩序 社区治理 凉山州彝族聚居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社会救助制度缓解中国家庭经济风险的多维路径——基于负向收入不确定性视角
17
作者 金双华 孟令雨 于征莆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57,共24页
政府社会救助是国家履行民生兜底保障责任的重要政策工具,也是防范化解家庭经济风险的关键举措。文章引入生命周期模型从理论层面厘清政府社会救助与负向收入不确定性对家庭经济风险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并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 政府社会救助是国家履行民生兜底保障责任的重要政策工具,也是防范化解家庭经济风险的关键举措。文章引入生命周期模型从理论层面厘清政府社会救助与负向收入不确定性对家庭经济风险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并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5—2019年三期面板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和IV-Tobit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政府社会救助可以缓解负向收入不确定性对家庭经济风险的不利影响。机制分析表明,政府社会救助主要从“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两个维度影响负向收入不确定性家庭的经济风险。具体而言,政府社会救助不仅可以缓解流动性约束和降低债务杠杆率发挥“授人以鱼”作用,还可以培育健康人力资本和提高非农就业比例发挥“授人以渔”作用。针对分层分类政府社会救助体系的进一步分析表明,相较于专项救助和急难救助,基本生活救助更能发挥防风险作用;面对负向收入不确定性,政府社会救助能显著降低居住在农村地区、受教育程度较低家庭的经济风险,却未能妥善应对因病致贫家庭的经济风险。针对上述结论,文章认为应拓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范围,强化政府社会救助政策多重功能,健全分层分类政府社会救助体系,以缓解负向收入不确定性引致的家庭经济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社会救助 家庭经济风险 负向收入不确定性 分层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园游戏活动质量对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幼儿数学技能发展关系的调节作用:基于三州地区样本的增值评估
18
作者 潘月娟 黄晶 +1 位作者 谢霜 雷雨帆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25,共12页
提供高质量的幼儿园教育以减缓因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影响而产生的早期发展不平等是公平且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应有的价值追求。以隶属三州地区的2个州3个县的24个班级及496名幼儿为研究对象,运用两年追踪数据建立基于多层线性技术的增值评估... 提供高质量的幼儿园教育以减缓因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影响而产生的早期发展不平等是公平且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应有的价值追求。以隶属三州地区的2个州3个县的24个班级及496名幼儿为研究对象,运用两年追踪数据建立基于多层线性技术的增值评估模型,结果表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显著正向预测幼儿数学技能发展水平,幼儿园班级游戏活动质量及教师指导质量显著负向调节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幼儿数学技能发展的关系,但物质环境质量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建议积极推动脱贫地区学前教育的优质普惠发展,并综合幼儿自主和教师指导两方面来界定、测量和提升幼儿园班级游戏活动质量,着重改善教师在游戏活动中的指导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境不利幼儿 儿童发展不平等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数学技能 游戏活动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地化何以可能:党建引领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模式的有效性考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方亚琴 赵罗英 《新视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7,共12页
培育在地化的社区社会组织是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的内在要求,在地化发展也由此成为检视与衡量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有效性的最终标准。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制度背景下,培育社区社会组织、促进社区再组织化是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发挥核心引领... 培育在地化的社区社会组织是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的内在要求,在地化发展也由此成为检视与衡量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有效性的最终标准。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制度背景下,培育社区社会组织、促进社区再组织化是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发挥核心引领作用的关键路径。在党建引领的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模式中,作为培育主体的社区党组织,通过发挥党建引领的组织动员、横向链接、政治引领、纵向整合等多重作用,促进社区社会组织在核心成员、生存资源、社区参与、功能实现等多个维度的在地化发展,使其真正内生于社区、依托于社区,服务于社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引领 社区治理 社区社会组织 在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关怀及社会支持对社区老年人积极老龄化的影响 被引量:13
20
作者 孙立明 刘海涛 +3 位作者 罗富兵 唐小淮 巴合加那提·努尔波拉提 李新辉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5-569,共5页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积极老龄化的现状,分析家庭关怀及社会支持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为采取应对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多阶段抽取新疆南北东疆的城乡及团场社区老年人991例为研究对象,使用积极老龄化量表中文版(AAS)、家庭关怀度指数量...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积极老龄化的现状,分析家庭关怀及社会支持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为采取应对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多阶段抽取新疆南北东疆的城乡及团场社区老年人991例为研究对象,使用积极老龄化量表中文版(AAS)、家庭关怀度指数量表(APGAR)、社会支持量表(SSRS)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疆社区老年人积极老龄化总分为(94.40±16.99)分。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地类型、帮子女做家务情况、个人月收入、自评健康状况、感到焦虑抑郁对老年人积极老龄化得分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关怀度及社会支持与积极老龄化呈正相关。分层回归结果表明,家庭关怀度和社会支持可独立解释积极老龄化12.5%的变异。结论:新疆社区老年人积极老龄化总体水平处于中等水平。一方面家庭应给予老年人充分的家庭关怀,另一方面社会应通过主客观支持并行的方式加强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提高社会支持水平,提升老年人生命体验和生命质量,最终促进积极老龄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老龄化 家庭关怀度 社会支持 社区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