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践唯物主义”概念的由来及其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关系 被引量:15
1
作者 杨耕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2-67,共6页
“实践唯物主义”概念的由来及其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关系杨耕1.“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为表达自己哲学的本质特征,以区别于其它一切形态的哲学所使用的概念。就其本质而言,“实践唯物主义”这一概念初步形成于《1844年经济... “实践唯物主义”概念的由来及其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关系杨耕1.“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为表达自己哲学的本质特征,以区别于其它一切形态的哲学所使用的概念。就其本质而言,“实践唯物主义”这一概念初步形成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神圣家族》和《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实践人道主义 实践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德意志意识形态》 “历史唯物主义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现存世界 辩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用“实践唯物主义”称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缺陷 被引量:1
2
作者 周玲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07-109,共3页
一些学者提出"实践唯物主义"比"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称谓更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和精神,就此对实践唯物主义在本体论、基本问题、辩证法、价值观、历史观等方面的观点进行剖析与质疑,主张对"辩... 一些学者提出"实践唯物主义"比"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称谓更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和精神,就此对实践唯物主义在本体论、基本问题、辩证法、价值观、历史观等方面的观点进行剖析与质疑,主张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进行完善,不主张在称谓上用前者取代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实践本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唯物主义之我见——兼与公木先生商榷
3
作者 王书明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48-50,41,共4页
近年来,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很热烈。但在很多基本问题的看法上,哲学界远未取得一致,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深入地开展争鸣、讨论。读了公木先生的《论实践唯物主义——完善并发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人文杂志》1990年第4期,以下... 近年来,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很热烈。但在很多基本问题的看法上,哲学界远未取得一致,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深入地开展争鸣、讨论。读了公木先生的《论实践唯物主义——完善并发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人文杂志》1990年第4期,以下简称“公文”)一文后,我同意文中所言,实践的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观点,实际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唯物主义” 公木 实践本体论 人本体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性 二元论 原苏联 哲学界 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前期线索与基本概况 被引量:6
4
作者 宁梓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7-50,共4页
关键词 实践唯物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 “实践唯物主义” 实践哲学 基本概况 实践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实践本体论 认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毛泽东实践唯物主义哲学
5
作者 谢文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1996年第2期44-49,共6页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建自己的哲学理论时,为使它与旧哲学严格地区别开来,便把自己的哲学定名为“实践唯物主义”。他们在毕生的理论创建活动中,从各个方面对实践唯物主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毛泽东 “实践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实践唯物主义哲学 认识论 主观世界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 马克思恩格斯 辩证法 生产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综述
6
作者 商逾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98-100,共3页
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综述商逾从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学术界对实践唯物主义展开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这是继关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问题讨论之后我国哲学界的又一热潮。这次讨论不仅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内容等许多重... 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综述商逾从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学术界对实践唯物主义展开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这是继关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问题讨论之后我国哲学界的又一热潮。这次讨论不仅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内容等许多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而且也推动了马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研究综述 “实践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传统本体论 物质本体论 唯物主义 哲学基本问题 实践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唯物主义研究概述
7
作者 晓光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91年第1期54-58,51,共6页
近年来,围绕“实践唯物主义”的研究,发表了不少文章。这一讨论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众多理论问题,其中既包括如何理解人、实践、主体性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问题,也包括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历史观及其体... 近年来,围绕“实践唯物主义”的研究,发表了不少文章。这一讨论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众多理论问题,其中既包括如何理解人、实践、主体性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问题,也包括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历史观及其体系结构问题,更包括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及本质问题。这一讨论见解之纷繁,乃前所罕见;然究其大端,主要有如下几种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地位问题 结构问题 本质问题 主体性 本体论 认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哲学的独创性实质
8
作者 王书明 赵天成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2-75,共4页
关键词 马克思哲学 历史唯物主义 认识论 “实践唯物主义” 独创性 唯物史观 唯物主义 自然观 法学世界观 神学世界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元理解的基础──关于实践观的对话
9
作者 王金福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4期77-81,共5页
“主客观统一”的实践观的理解造成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的多种理论困难,客观的物质实践才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之一无理解的基础。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实践 主客观统一 物质活动 “实践唯物主义” 马克思哲学变革 实践本体论 实践理解 实践哲学 主客观的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我们这个时代的哲学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路径(笔谈)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一兵 欧阳谦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5-30,共6页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 哲学反思 “实践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人学 文化 文本 思想解放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美学、文艺学领域实践思想的一系列范畴的再思考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瑜 刘泽民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679-684,共6页
"实践唯物主义""实践本体论""实践存在论"是新时期我国学界根据马克思主义实践思想提出的一系列新的范畴和观点,对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贡献。董学文和陈诚对这... "实践唯物主义""实践本体论""实践存在论"是新时期我国学界根据马克思主义实践思想提出的一系列新的范畴和观点,对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贡献。董学文和陈诚对这些观点和范畴都做了全盘的否定。但这种否定,从总体看有些简单化和轻率,在学理上难以令人信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唯物主义” “实践本体论” “实践存在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当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几种理解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金福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95-102,共8页
评当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几种理解王金福随着改革开放而来的思想解放运动,造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新风。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再是简单信仰的对象,而首先是理解的对象。理解必然是多样性的、多元的。于是有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多... 评当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几种理解王金福随着改革开放而来的思想解放运动,造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新风。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再是简单信仰的对象,而首先是理解的对象。理解必然是多样性的、多元的。于是有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多样性的理解。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唯物主义 马克思哲学思想 “实践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 实践哲学 实践本体论 认识论 历史唯物主义 主客观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思维导论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干才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85-89,共5页
古代哲学作为知识的总汇,它的致思倾向是“单纯客体思维”;近代哲学,无论是经验论还是唯理论,从最终意义上启示于人们的无一不是“单纯主体思维”,这两种思维的出发点虽不一样,可殊途同归,依然不能达到对于客体全面、具体、真理... 古代哲学作为知识的总汇,它的致思倾向是“单纯客体思维”;近代哲学,无论是经验论还是唯理论,从最终意义上启示于人们的无一不是“单纯主体思维”,这两种思维的出发点虽不一样,可殊途同归,依然不能达到对于客体全面、具体、真理性的认识。哲学史的发展表明,哲学启发于人的是一种思维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给人们的是一种崭新的认识、评价客体的思维方式——实践思维方式。只有从思维方式的角度去把握“实践唯物主义”才是真正抓住了这一命题的真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思维方式 “实践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导论 评价客体 古代哲学 近代哲学 主体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本体的系统发生论
14
作者 刘怀玉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24-28,共5页
一、必须用系统科学的观点理解 “实践”的本体意义及其功能 随着实践唯物主义讨论的日益深入,学术界普遍认为:马克思在思想史上的革命不仅体现在历史观的唯物主义变革上,而且最终表现在对本体论的改造、重建方面,即不仅把“实践”视为... 一、必须用系统科学的观点理解 “实践”的本体意义及其功能 随着实践唯物主义讨论的日益深入,学术界普遍认为:马克思在思想史上的革命不仅体现在历史观的唯物主义变革上,而且最终表现在对本体论的改造、重建方面,即不仅把“实践”视为认识论的基础,而且把它当作哲学本体论的基础;这一革命从根本上克服了欧洲两千多年哲学史中围绕本体论问题所产生的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机械对立,使哲学从物质和意识的尖锐对峙走向对本体论的中介化,即主客体辩证统一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本体论 系统发生 社会存在 “实践唯物主义” 系统科学 合目的性 历史规律 人的活动 中介 本体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社会主义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15
作者 刘珍英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3-57,共5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从"社会主义"角度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性质,有助于解决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一些久拖不决的争论问题,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和"...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从"社会主义"角度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性质,有助于解决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一些久拖不决的争论问题,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性质问题。从唯物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实践的关系看,"实践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只不过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同称呼,其实质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科学社会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实践唯物主义” 社会主义实践 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理论 性质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能用“实践本体论”代替物质本体论
16
作者 郭月争 张绍龄 《江淮论坛》 CSSCI 1990年第2期31-37,共7页
近年来,我国哲学界开展了“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这对深化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恰当地夸大实践作用,直至把实践看作世界的本原,并主张用所谓“实践本体论”取代马克思... 近年来,我国哲学界开展了“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这对深化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恰当地夸大实践作用,直至把实践看作世界的本原,并主张用所谓“实践本体论”取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本体论的观点。物质是本原,物质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学说的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本体论 物质本体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实践唯物主义” 实践作用 物质范畴 哲学界 唯物主义 本体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本体论评析
17
作者 张爱华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91年第12期21-23,共3页
在“实践唯物主义”讨论的热潮中,有些学者主张以“实践本体论”代替“物质本体论”或“自然本体论”。其主要理由是:①人类实践是现存感性世界的基础及其发展、变化的根源,因而是本体;②人类实践范围所涵盖的现存感性世界即属人世... 在“实践唯物主义”讨论的热潮中,有些学者主张以“实践本体论”代替“物质本体论”或“自然本体论”。其主要理由是:①人类实践是现存感性世界的基础及其发展、变化的根源,因而是本体;②人类实践范围所涵盖的现存感性世界即属人世界之外、之前的纯粹自然界,对人没有意义,等于“无”,因而不是本体,或者,尽管存在着,但对人无意义,不是哲学所要研究的对象。对此,我们不能苟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本体论 “实践唯物主义” 感性世界 人类实践 自然本体论 物质本体论 属人世界 无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哲学的文化哲学意蕴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树林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5-19,共5页
关键词 马克思哲学 哲学意蕴 马克思主义哲学 “实践本体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实践唯物主义” 文化 存在方式 物质本体论 生存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而上学反形而上学的历史教训
19
作者 杨韬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5-39,共5页
关键词 反形而上学思想 “存在” 宇宙本体 黑格尔 历史教训 哲学的对象 实践范畴 本体论 绝对精神 “实践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辩证法思潮中的两种倾向
20
作者 李怀君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37-43,29,共8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宏博的世界观念和合理的意识形态,它的优势,它的科学性和感染力,几乎是当代其他哲学派系无可匹比的。然而应当注意到,在此伏彼起的20世纪思想大潮中,它也如同别的“支流”一样,遭遇了一场挑战和考验。上百年来,...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宏博的世界观念和合理的意识形态,它的优势,它的科学性和感染力,几乎是当代其他哲学派系无可匹比的。然而应当注意到,在此伏彼起的20世纪思想大潮中,它也如同别的“支流”一样,遭遇了一场挑战和考验。上百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一直是在与一切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比、讨论、斗争和相互汲取中得到充实和发展的,因此它在本世纪所经历过和正在经历着的考验也并不难理解。没有这考验,就无以辩识真理和谬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将无从谈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 实践唯物主义 “实践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卢卡奇 两种倾向 恩格斯 施密特 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