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1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范式转换中探寻“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一个基于马克思经济学研究视角的理论解析 被引量:6
1
作者 王璐 柳欣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7,共25页
在经济思想史上,经济学分析范式历经多次转换,特别是19世纪70年代的"边际革命"和20世纪30年代的"凯恩斯革命"分别促成了新古典微观经济学与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主导地位。这种宏微观理论的割裂使经济学研究存在不合... 在经济思想史上,经济学分析范式历经多次转换,特别是19世纪70年代的"边际革命"和20世纪30年代的"凯恩斯革命"分别促成了新古典微观经济学与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主导地位。这种宏微观理论的割裂使经济学研究存在不合理的悖反,推动了西方经济学寻求"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的理论探讨。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滞胀问题的出现,令西方学者在新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之外另觅宏观理论的研究基础,由此掀起复兴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热。与强调实物经济技术关系分析的主流新古典理论不同,以资本主义货币经济之社会关系为分析线索的马克思经济学基于市场经济的竞争博弈规则,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在于获取按货币价值计算的利润或货币增殖。在价值与剩余价值理论及其统一利润率的古典一般均衡基础上,马克思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再生产矛盾和利润率下降、有效需求及经济周期与危机等宏观经济问题。依据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视角,这些问题不仅可以通过由市场经济或现实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决定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统计变量的性质体现,而且其发生发展及相互之间也必然存在各种联系,从而能够经由微观基础到宏观经济的逐层推理建立逻辑一致的理论体系进行论证和预测。这是马克思经济学科学阐释资本主义现实经济的重要内容,完全不同于"剑桥资本争论"揭示的存在一系列逻辑悖论的新古典经济学在排除真正市场竞争前提下所给予的错误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学范式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马克思经济学 新古典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中保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共12页
私有制企业的微观经济效率与宏观经济效率存在内在的背反,而公有制企业的微观经济效率与宏观经济效率存在内在的统一。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存在收入分配和财富占有的两极分化是市场竞争规律、资本积累规律和收入分配规律的必然结果... 私有制企业的微观经济效率与宏观经济效率存在内在的背反,而公有制企业的微观经济效率与宏观经济效率存在内在的统一。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存在收入分配和财富占有的两极分化是市场竞争规律、资本积累规律和收入分配规律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为了保持各种经济结构和比例在合理的范围动态匹配,依靠市场和微观企业自身的调节是滞后的、有限度的,就需要社会经济从整体出发进行计划调节和宏观调控。但是,企图通过政府的累进税制、最低工资标准、社会救济等措施的宏微观调控来避免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造成的两极分化及其趋势是不可能的,也不能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生产相对过剩以及长期宏观经济萧条的问题。要实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更切实的理论基础、更全面的指导作用和更有效的政策建议,需要对传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体系和理论体系进行创造性转换,替代传统的“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二分法的经济学理论体系,构建以从事生产的“厂商”为中心的统一的经济学理论体系,把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学理论分析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微观经济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经济效率 宏观经济效率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微观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7
3
作者 姚先国 陈伶俐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9,共5页
传统宏观经济理论缺乏微观基础,而新古典(New Classical)革命和新凯恩斯(New Keynesian)革命都试图把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稳固的微观基础上,认为宏观经济学应是经济主体在约束条件限制下,根据对宏观经济形势的预期进行最优化行为这一基... 传统宏观经济理论缺乏微观基础,而新古典(New Classical)革命和新凯恩斯(New Keynesian)革命都试图把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稳固的微观基础上,认为宏观经济学应是经济主体在约束条件限制下,根据对宏观经济形势的预期进行最优化行为这一基础上去确定宏观经济总量,但是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研究的局限性也随之突显出来。因此,从物理经济学的角度,分别讨论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旨在探讨研究中所涉及的"代表性个体"、"预期机制"、"计量验证"等分析模式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微观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研究综述 被引量:4
4
作者 汤为本 杨艳红 胡贤鑫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9,共7页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研究,是近30年来西方经济理论界的一个热门研究领域。本文回顾了西方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研究的历史背景,考察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两大学派围绕微观基础研究而展开的争论,并评述了目前西方宏观...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研究,是近30年来西方经济理论界的一个热门研究领域。本文回顾了西方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研究的历史背景,考察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两大学派围绕微观基础研究而展开的争论,并评述了目前西方宏观经济学超越微观基础研究的最新发展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基础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后瓦尔拉斯宏观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论新凯恩斯主义学派对凯恩斯经济学的完善和发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家贵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41,共4页
传统凯恩斯经济学的一个致命软肋是缺乏微观基础,忽视供给分析,违背了经济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假设。"卢卡斯批评"抓住这一缺陷,构成了对传统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挑战。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通过分析微观经济主体在产品、... 传统凯恩斯经济学的一个致命软肋是缺乏微观基础,忽视供给分析,违背了经济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假设。"卢卡斯批评"抓住这一缺陷,构成了对传统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挑战。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通过分析微观经济主体在产品、劳动、资本三大市场上的理性选择和追求最大化行为,深刻论证了导致宏观经济失衡的供给因素,揭示了微观主体行为同宏观经济失衡的内在联系,为凯恩斯宏观经济学构建了坚实的微观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凯恩斯主义 微观基础 价格粘性 工资粘性 利率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研究文献综述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雨露 侯杰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17,共15页
1995年Obstfeld和Rogoff提出了Redux模型,将名义粘性和不完全竞争纳入到建立在坚实微观基础上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中,从而开辟了“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此后,沿着这一方向,出现了大量的文献,将研究进一步推向深入。“新开... 1995年Obstfeld和Rogoff提出了Redux模型,将名义粘性和不完全竞争纳入到建立在坚实微观基础上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中,从而开辟了“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此后,沿着这一方向,出现了大量的文献,将研究进一步推向深入。“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将开放经济下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主导方向,本文将对这一方向的产生和发展作一较为系统全面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 名义刚性 不完全竞争 微观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级宏观经济学”课程的定位与教学 被引量:5
7
作者 俞炜华 胡春田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6-49,共4页
“中级宏观经济学”在现代经济学研究生课程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西安交通大学金禾经济研究中心将其定位为培养研究生的经济学直觉和科研兴趣的基础性课程、进一步学习高级宏观经济学的先导性课程以及认识经济学方法论的实践性课程,并... “中级宏观经济学”在现代经济学研究生课程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西安交通大学金禾经济研究中心将其定位为培养研究生的经济学直觉和科研兴趣的基础性课程、进一步学习高级宏观经济学的先导性课程以及认识经济学方法论的实践性课程,并在具体的教学中通过引入国内外案例、适当应用数学分析工具和经济学方法论等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定位 “中级宏观经济学”课程 西安交通大学 研究生 基础性课程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西方经济学基础理论”讲座宏观经济学部分
8
作者 杨光英 《当代经济管理》 1990年第1期51-60,共10页
前面六讲介绍了当代西方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从现在起,将对当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作简要的介绍。在介绍具体内容之前,需要明确宏观经济学的概况和常用的基本概念。
关键词 西方经济学 宏观 基础理论 讲座 微观经济学 基础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古典宏观学派·新凯恩斯学派与现代宏观经济学 被引量:2
9
作者 余东华 《学术界》 CSSCI 1998年第3期66-69,共4页
关键词 新凯恩斯学派 宏观经济学 新古典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微观基础 宏观经济政策 价格粘性 分析方法 工资粘性 新自由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现实主义均势理论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江帆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2-54,共3页
在结构现实主义均势理论中,宏观经济学被以种种原因排除在外。本研究认为,对于宏观经济学的一部分的质疑并不能成为完全排斥宏观经济学的充分理由。宏观经济学不仅仅局限于沃尔兹所提到的内容。本研究认为,宏观经济学所提出的个体的自... 在结构现实主义均势理论中,宏观经济学被以种种原因排除在外。本研究认为,对于宏观经济学的一部分的质疑并不能成为完全排斥宏观经济学的充分理由。宏观经济学不仅仅局限于沃尔兹所提到的内容。本研究认为,宏观经济学所提出的个体的自助行为可以导致均衡的未能建立以及均衡建立需要个体完全理性的假定无疑能够为结构现实主义均势理论提供新的视角和研究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一般均衡 均势的自动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微观宏观经济学》评介
11
作者 云木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158-159,共2页
由于城市经济学尚属一门正在发展中的新的经济学科,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出版的“城市经济学’专著或教材,都带有自己的特点和特色。当我看到最近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肖梦同志主编的《城市微观宏观经济学》之后,更加深了这种印象。这是经济... 由于城市经济学尚属一门正在发展中的新的经济学科,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出版的“城市经济学’专著或教材,都带有自己的特点和特色。当我看到最近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肖梦同志主编的《城市微观宏观经济学》之后,更加深了这种印象。这是经济学成长过程中十分可喜的现象。 该书的特色之一是它对城市经济学所做的体系分析。当人们感到城市经济学做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尚不完善,有待充实发展的时候,作者进一步提出了城市经济学的分支问题。具体提出了城市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两个分支学科,具体阐明了这两个分支学科与中西经济学界一般论述的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作者认为,城市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城市经济内部联系及其运行规律;城市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城市总体方面构成及其外部联系与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经济学 城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分支学科 城市体系 经济学 内部联系 城市交通 分支问题 主体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别出心裁,匠心独运——读《新宏观经济学》有感
12
作者 刘林 张鑫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8-205,共8页
关键词 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主流经济学 经济学理论 研究员 罗运贵 教科书 金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高水平的学术专著——读张培刚等著《微观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13
作者 张卫东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89年第5期42-44,共3页
由著名经济学家张培刚、厉以宁两位教授撰写的《微观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一书,是一部富有特色的高水平的学术专著。这本书共分四篇:第一篇总论,共有四章,概括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发展概要。第二篇微观经济... 由著名经济学家张培刚、厉以宁两位教授撰写的《微观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一书,是一部富有特色的高水平的学术专著。这本书共分四篇:第一篇总论,共有四章,概括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发展概要。第二篇微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共有六章,评述了微观经济学的起源、演变和发展过程。第三篇也是六章,考察了宏观经济学的产生、演变和发展过程。最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恩斯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张培刚 发展过程 学术专著 社会主义经济 经济学 发展线索 价值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国企分类改革理论构建中国经济学的微观分析基础 被引量:8
14
作者 杨瑞龙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17,共13页
构建中国经济学的关键是要创建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西方主流微观经济学无法成为中国经济学的微观分析基础,中国特色微观经济学应揭示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下市场机制是如何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经济学逻辑,其核心命题... 构建中国经济学的关键是要创建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西方主流微观经济学无法成为中国经济学的微观分析基础,中国特色微观经济学应揭示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下市场机制是如何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经济学逻辑,其核心命题是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从放权让利、两权分离、股份制改造与现代企业制度到抓大放小、国有资产监管模式改革等,国有企业逐步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转变,但还是没有真正解决政企不分、所有权不可转让等问题。国有企业分类改革可以解决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问题,从而能够成为中国经济学的微观分析基础。分类改革包括以下三个层次:分类重构微观基础,实现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的共同发展;推进国有企业的宏观分类改革,实现国民经济布局优化;推进国有企业的微观分类改革,提升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学 微观分析基础 国有企业 分类改革 市场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局限性、逻辑起点与微观基础 被引量:6
15
作者 保建云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4-80,共7页
本文在文献比较与综合的基础上分析了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缺乏严密的假设前提与逻辑起点,理论解释也缺乏坚实的微观基础。建立在可认识、可评价与可选择行动集合基础上的国际行为主体行... 本文在文献比较与综合的基础上分析了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缺乏严密的假设前提与逻辑起点,理论解释也缺乏坚实的微观基础。建立在可认识、可评价与可选择行动集合基础上的国际行为主体行为目标与方式的设定,是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也是理论建构的微观基础。国际行为主体间相互依赖的方式与机制、国际活动外部性内部化方式与机制、国际公共治理等问题共同构成了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政治经济学 理论局限性 逻辑起点 微观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错法”改革过程中中国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问题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曦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9-74,共6页
本文讨论了在“试错法”改革过程中建立中国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问题。笔者认为,制度背景不同、经济结构不同导致了中国宏观经济中特殊的微观行为方式。此时,直接照搬主流宏观经济学的模型是误导的,必然遭受到“卢卡斯批评”,产生政策分... 本文讨论了在“试错法”改革过程中建立中国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问题。笔者认为,制度背景不同、经济结构不同导致了中国宏观经济中特殊的微观行为方式。此时,直接照搬主流宏观经济学的模型是误导的,必然遭受到“卢卡斯批评”,产生政策分析的系统性错误。但主流宏观经济学引人入胜的公理化和逻辑化分析方法可以借鉴。这种借鉴应从深层次入手,考察并重新定义经济转型时期的公理化假定,然后将主流宏观经济学的逻辑分析方法与中国经济转型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以重塑转型时期的中国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作为这个工作的重要一面,我们提出了“试错法”改革的马尔可夫过程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错法”改革 宏观经济微观基础 马尔可夫过程假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宏观经济管理的微观基础
17
作者 杨瑞龙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Z1期57-64,共8页
本文从宏观经济管理的角度,探讨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内在关系,认为不仅宏观总量的变化规律可从微观主体的行为中找到说明,而且微观基础的性质限定了宏观管理方式的选择空间。因此,其逻辑结论是必须通过明确产权边界重新构造微观基础。
关键词 微观基础 宏观经济管理 企业行为 宏观经济政策 总供给 总需求 管理方式 预算约束 投资需求 微观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厉以宁 《江汉论坛》 1980年第2期24-31,96,共9页
在资产阶级经济学中,采取总量分析方法、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称做宏观经济学。这有别于采取个量分析方法、以单个经济单位、单个市场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微观经济学。从经济学说史的角度来看,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研... 在资产阶级经济学中,采取总量分析方法、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称做宏观经济学。这有别于采取个量分析方法、以单个经济单位、单个市场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微观经济学。从经济学说史的角度来看,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的资产阶级经济学说,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十七世纪中期到十九世纪中期,可称为早期宏观经济学阶段,或古典宏观经济学阶段;第二阶段,从十九世纪晚期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恩斯宏观经济学 凯恩斯主义者 资产阶级经济学 三十年代 国民收入 十九世纪 微观经济学 分析方法 宏观经济理论 六十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观经济波动的微观基础:基于企业股权配给行为的分析
19
作者 刘秀林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8-119,共2页
关键词 宏观经济波动 企业股权 配给 微观基础 融资企业 行为 劳动投入 产出水平 边际收益 企业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理的微观基础:改进政府间关系的关键为何是心理学而不是经济学 被引量:6
20
作者 格里·斯托克 谭锐(译) 陈永杰(校) 《公共行政评论》 2010年第2期1-23,共23页
关于人类行为驱动力的微观基础假设,不仅影响着社会科学解释的架构,同时也影响着政府间关系。基于经济理性(尤其是委托-代理框架)的微观基础假设,充斥于政府间关系的分析架构之中。基于这样的理论假设,一项对1997年至2005年英国的中央-... 关于人类行为驱动力的微观基础假设,不仅影响着社会科学解释的架构,同时也影响着政府间关系。基于经济理性(尤其是委托-代理框架)的微观基础假设,充斥于政府间关系的分析架构之中。基于这样的理论假设,一项对1997年至2005年英国的中央-地方关系所进行的个案研究,解释了构建政府间关系所消耗的成本。引入另一种包含着更多心理洞察的微观基础假设,有助于为构建政府间关系的微观基础提供其他路径。在这些微观基础假设中,一个认为行动者以有限理性的方式行事,另一个则强调行动者内在/道德的动机的作用。论文认为,这些微观基础假设可以解释政府间关系为何会出现问题及其如何更有效地构建。对布莱尔头两届任期内中央-地方关系的研究再次印证了我们的观点,论文的结论部分还探讨了微观基础假设对构建政府间关系更为广泛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基础 政府间关系 治理 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