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乐”之体验与生命圆融——孔子“乐”之境界的审美解读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明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7-160,共4页
孔子"乐"的体验既不来自于对外在客观真理的认知,也不来自于主观情感的选择,而是来自于生命追求与道(仁)合一后的精神自由。因此,这种"乐"乃是一种"自得之乐",它超越了外在的富贵、权势、物欲等利害关系...
孔子"乐"的体验既不来自于对外在客观真理的认知,也不来自于主观情感的选择,而是来自于生命追求与道(仁)合一后的精神自由。因此,这种"乐"乃是一种"自得之乐",它超越了外在的富贵、权势、物欲等利害关系的束缚,使自己的生命进入到了一种至善至美的澄明之境。但是,孔子的这种"自得之乐"又不同于庄子追求的个体之"乐"("逍遥游"),因为这种"乐"的背后潜藏着对社会人生的深深之"忧",这种深沉的忧患意识正是孔子美学所独有而老、庄美学所缺乏的,它体现出孔子美学的深刻之处。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所追求的生命圆融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一种忧乐圆融,它蕴藏着真正的人文关怀深度和人道情操的生活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之”
“孔颜之乐”
澄明之境
忧乐圆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明代士大夫快乐精神的内在转向
2
作者
陈宝良
张睿霖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17,共13页
明代士大夫快乐精神的源头有二:一是承继“孔颜之乐”,这是儒家的精神命脉,以精神的快乐为终极追求;二是延续魏晋士人的快乐精神,这是杨朱甚或老庄的精神命脉。明代士大夫是孔颜、宋儒所倡导的“安贫乐道”的实际践履者,儒家快乐精神已...
明代士大夫快乐精神的源头有二:一是承继“孔颜之乐”,这是儒家的精神命脉,以精神的快乐为终极追求;二是延续魏晋士人的快乐精神,这是杨朱甚或老庄的精神命脉。明代士大夫是孔颜、宋儒所倡导的“安贫乐道”的实际践履者,儒家快乐精神已经融入士人的精神血脉而得以有效的传承;但从白沙之乐到卓吾之乐的内在演变理路足已证明,随着明代社会的变迁,儒家快乐精神开始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向,既熔儒佛道于一炉,又日趋世俗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士大夫
“孔颜之乐”
快乐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乐”之体验与生命圆融——孔子“乐”之境界的审美解读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明
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7-160,共4页
基金
2007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孔子美学思想研究"(项目编号为07CZSZ05)
曲阜师范大学博士基金项目"论孔子的‘仁’境之美"(项目编号为BSQD07017)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孔子"乐"的体验既不来自于对外在客观真理的认知,也不来自于主观情感的选择,而是来自于生命追求与道(仁)合一后的精神自由。因此,这种"乐"乃是一种"自得之乐",它超越了外在的富贵、权势、物欲等利害关系的束缚,使自己的生命进入到了一种至善至美的澄明之境。但是,孔子的这种"自得之乐"又不同于庄子追求的个体之"乐"("逍遥游"),因为这种"乐"的背后潜藏着对社会人生的深深之"忧",这种深沉的忧患意识正是孔子美学所独有而老、庄美学所缺乏的,它体现出孔子美学的深刻之处。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所追求的生命圆融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一种忧乐圆融,它蕴藏着真正的人文关怀深度和人道情操的生活内容。
关键词
“乐之”
“孔颜之乐”
澄明之境
忧乐圆融
分类号
I209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代士大夫快乐精神的内在转向
2
作者
陈宝良
张睿霖
机构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四川大学吴玉章学院
出处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17,共13页
文摘
明代士大夫快乐精神的源头有二:一是承继“孔颜之乐”,这是儒家的精神命脉,以精神的快乐为终极追求;二是延续魏晋士人的快乐精神,这是杨朱甚或老庄的精神命脉。明代士大夫是孔颜、宋儒所倡导的“安贫乐道”的实际践履者,儒家快乐精神已经融入士人的精神血脉而得以有效的传承;但从白沙之乐到卓吾之乐的内在演变理路足已证明,随着明代社会的变迁,儒家快乐精神开始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向,既熔儒佛道于一炉,又日趋世俗化。
关键词
明代
士大夫
“孔颜之乐”
快乐精神
Keywords
Ming Dynasty
gentry
“the happiness of Confucius and Yan Hui”
happy spirit
分类号
K248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乐”之体验与生命圆融——孔子“乐”之境界的审美解读
张明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明代士大夫快乐精神的内在转向
陈宝良
张睿霖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