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嫦娥二号”卫星L2点角动量管理 被引量:9
1
作者 戴居峰 徐红兵 +1 位作者 崔雁 薛锐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2-77,共6页
对"嫦娥二号"(CE-2)卫星进入环绕日地拉格朗日L2点的李萨如轨道后卫星喷气卸载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光压力矩辅助卫星太阳电池翼角度调整进行角动量管理的方法。在轨试验表明,太阳光压强度足够对飞行在L2... 对"嫦娥二号"(CE-2)卫星进入环绕日地拉格朗日L2点的李萨如轨道后卫星喷气卸载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光压力矩辅助卫星太阳电池翼角度调整进行角动量管理的方法。在轨试验表明,太阳光压强度足够对飞行在L2点环绕轨道上的CE-2卫星进行角动量管理,可以大幅度减少动量轮在轨喷气卸载的次数,有利于CE-2卫星的轨道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光压 角动量管理 日地拉格朗日点 “嫦娥二号”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嫦娥二号”卫星CMOS相机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岳涛 张宏伟 +1 位作者 黄长宁 陈晓丽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11年第2期12-17,共6页
"嫦娥二号"卫星上装载了1台降落相机和3台监视相机,相机采用CMOS成像技术,突破了轻小型低功耗高度集成化相机设计技术、自动曝光技术、高速彩色图像静态压缩技术以及开窗和亚采样技术,对月面、卫星太阳翼展开、490N发动机工... "嫦娥二号"卫星上装载了1台降落相机和3台监视相机,相机采用CMOS成像技术,突破了轻小型低功耗高度集成化相机设计技术、自动曝光技术、高速彩色图像静态压缩技术以及开窗和亚采样技术,对月面、卫星太阳翼展开、490N发动机工作以及定向天线展开等卫星关键动作进行了成功拍摄,是中国CMOS成像技术在深空探测领域的首次成功应用,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相机 降落相机 监视相机 “嫦娥二号”卫星 技术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嫦娥二号”卫星拓展试验轨道计算中心天体的选取 被引量:2
3
作者 曹建峰 胡松杰 +4 位作者 黄勇 刘磊 刘勇 唐歌实 李勰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18,共6页
飞行器的星历积分不可避免涉及中心天体的选取问题。"嫦娥二号"卫星在拓展试验期间处于弱引力区,文章针对拓展试验期间的轨道状态,从受摄运动二体问题角度分析得出适宜选取太阳作为中心天体。进而结合真实力模型情况,使用行... 飞行器的星历积分不可避免涉及中心天体的选取问题。"嫦娥二号"卫星在拓展试验期间处于弱引力区,文章针对拓展试验期间的轨道状态,从受摄运动二体问题角度分析得出适宜选取太阳作为中心天体。进而结合真实力模型情况,使用行星星历表计算行星产生的摄动力,从理论上推导得出在忽略小天体摄动的前提下,由于摄动天体同时对中心天体和飞行器产生摄动作用,以地球为中心天体产生的摄动力类似于潮汐力,而以太阳为中心天体则不然,因而更适宜选取地球作为中心天体计算轨道运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历积分 中心天体 摄动体问题 拓展试验 “嫦娥二号”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虹湾地区高分辨率成像轨控方案 被引量:1
4
作者 郑爱武 刘勇 周建平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7-53,共7页
为了获取分辨率更高的全月面图像数据,并对嫦娥三号任务预选着落区之一的虹湾地区进行高分辨率成像,"嫦娥二号"卫星提高了CCD立体相机的分辨率,并通过降轨机动进一步降低轨道高度,在远月点高度100km和近月点高度15km的椭圆轨... 为了获取分辨率更高的全月面图像数据,并对嫦娥三号任务预选着落区之一的虹湾地区进行高分辨率成像,"嫦娥二号"卫星提高了CCD立体相机的分辨率,并通过降轨机动进一步降低轨道高度,在远月点高度100km和近月点高度15km的椭圆轨道(简称试验轨道)的近月点附近对虹湾地区进行高分辨率成像。由于卫星能源的限制,卫星在该轨道上不能长时间停留。为了保证成像质量,要求太阳高度角必须高于15°。另外,必须有足够的测控弧段来满足测定轨道精度要求。这些约束条件都对该轨道的控制实施方案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文章结合嫦娥一号任务的工程实践经验,基于中国自身的测控资源和测控条件,对试验轨道进行了特性分析,根据成像约束条件和测定轨要求,给出了试验轨道的控制计算方案,提出了固定开机时刻和燃料最优两种计算方法解算控制参数。计算结果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卫星在试验轨道内满足安全和成像要求,确认了该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空探测 轨道控制 登月着陆区 高分辨率成像 “嫦娥二号”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