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级劳动力要素阶段性“断点”特征与企业创新——来自吸收能力理论和“威廉姆森”假说的解释
被引量:
1
1
作者
孙文浩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99-1312,共14页
研究高级劳动力要素的规模效应对政府制定合宜的人才政策、合理引导高级劳动力要素向企业集聚并促进企业创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结合吸收能力理论和“威廉姆森”假说,提出高级劳动力要素规模效应对企业创新存在Ⅰ、Ⅱ、Ⅲ三阶段的“...
研究高级劳动力要素的规模效应对政府制定合宜的人才政策、合理引导高级劳动力要素向企业集聚并促进企业创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结合吸收能力理论和“威廉姆森”假说,提出高级劳动力要素规模效应对企业创新存在Ⅰ、Ⅱ、Ⅲ三阶段的“断点”特征。实证表明,中国企业高级劳动力要素创新存在阶段性“断点特征”,并且更偏向吸收能力理论所指示的“断点”特征。高级劳动力要素向非本土、东部以及创新差距较小行业的企业集聚,更有利于企业高级劳动力要素规模突破吸收能力理论所指示的“断点”值并促进企业创新。政府一方面可出台合宜的人才政策引导Ⅲ阶段企业的高级劳动力要素向Ⅱ阶段企业转移,另一方面可实施合宜的产业政策促使产业内部形成企业创新差距较小的创新结构,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劳动力要素
企业创新
吸收能力理论
“威廉姆森
”
假说
两阶段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
被引量:
8
2
作者
陈晓峰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12,共7页
基于长三角25个城市2006—2012年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上来看,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倒U型关系,在拐点之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基于长三角25个城市2006—2012年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上来看,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倒U型关系,在拐点之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占据主导地位的是正向的规模效应,而在到达拐点之后,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负向的拥挤效应;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情况亦然。鉴于此,政府应该有效地利用各地的要素禀赋,充分发挥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规模经济效应;就长三角而言,政府应不遗余力地推进市场一体化进程与产业布局的区域协同机制;对于接近或已越过产业集聚拐点值的行业而言,可实现区域内外的有序衔接与动态转移;进一步提升工业化信息化水平以及人力资本中生产性服务业的从业者结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空间集聚
城市经济增长
“威廉姆森假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级劳动力要素阶段性“断点”特征与企业创新——来自吸收能力理论和“威廉姆森”假说的解释
被引量:
1
1
作者
孙文浩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99-1312,共14页
基金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资助项目(L23CJY007)。
文摘
研究高级劳动力要素的规模效应对政府制定合宜的人才政策、合理引导高级劳动力要素向企业集聚并促进企业创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结合吸收能力理论和“威廉姆森”假说,提出高级劳动力要素规模效应对企业创新存在Ⅰ、Ⅱ、Ⅲ三阶段的“断点”特征。实证表明,中国企业高级劳动力要素创新存在阶段性“断点特征”,并且更偏向吸收能力理论所指示的“断点”特征。高级劳动力要素向非本土、东部以及创新差距较小行业的企业集聚,更有利于企业高级劳动力要素规模突破吸收能力理论所指示的“断点”值并促进企业创新。政府一方面可出台合宜的人才政策引导Ⅲ阶段企业的高级劳动力要素向Ⅱ阶段企业转移,另一方面可实施合宜的产业政策促使产业内部形成企业创新差距较小的创新结构,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关键词
高级劳动力要素
企业创新
吸收能力理论
“威廉姆森
”
假说
两阶段最小二乘法
Keywords
high-level labor factor
enterprise innovation
absorptive capacity theory
“Williamson”hypothesis
two-stage least squares(2SLS)model
分类号
F425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
被引量:
8
2
作者
陈晓峰
机构
南通大学商学院
出处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12,共7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1YJC630021)
南通大学百名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基金
文摘
基于长三角25个城市2006—2012年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上来看,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倒U型关系,在拐点之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占据主导地位的是正向的规模效应,而在到达拐点之后,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负向的拥挤效应;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情况亦然。鉴于此,政府应该有效地利用各地的要素禀赋,充分发挥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规模经济效应;就长三角而言,政府应不遗余力地推进市场一体化进程与产业布局的区域协同机制;对于接近或已越过产业集聚拐点值的行业而言,可实现区域内外的有序衔接与动态转移;进一步提升工业化信息化水平以及人力资本中生产性服务业的从业者结构比例。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空间集聚
城市经济增长
“威廉姆森假说”
Keywords
productive service
spatial agglomeration
urban economic growth
Williamson's Hypothesis
分类号
F727.5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级劳动力要素阶段性“断点”特征与企业创新——来自吸收能力理论和“威廉姆森”假说的解释
孙文浩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
陈晓峰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