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磁混合主动悬架内分泌复合天地棚控制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寇发荣 景强强 +2 位作者 马建 张凯 陈晨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615-1623,共9页
为了改善汽车平顺性与操纵稳定性,且实现振动能量回收,设计了一种基于电磁直线混合作动器(EMLHA)的主动悬架系统。根据汽车行驶工况将悬架运动划分为经济、安全、舒适和综合这4种模式;将包含长反馈与短反馈的内分泌控制与天地棚控制相结... 为了改善汽车平顺性与操纵稳定性,且实现振动能量回收,设计了一种基于电磁直线混合作动器(EMLHA)的主动悬架系统。根据汽车行驶工况将悬架运动划分为经济、安全、舒适和综合这4种模式;将包含长反馈与短反馈的内分泌控制与天地棚控制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内分泌复合天地棚控制策略;采用加权优化函数与能耗最低优化函数确定了悬架不同模式下最优天地棚阻尼系数,并设计了内分泌控制规律,在随机路面进行时频域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相比天地棚控制,内分泌复合天地棚控制减振效果更优,对变化参数仿真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改善了汽车平顺性与操纵稳定性,且回收了部分振动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悬架 多模式 内分泌控制 天地棚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和与均衡 被引量:3
2
作者 林国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85-91,共7页
本文首先进行中和及均衡涵义的分别整理,随后进行两相比较。指出:到目前为止,科学分析上的均衡概念,皆无明显的“天地人主动中和力”的介入;所有的均衡概念,均未跳出阴阳两仪的开放演化互动范围;均衡理论是一种不充分或不胜任的... 本文首先进行中和及均衡涵义的分别整理,随后进行两相比较。指出:到目前为止,科学分析上的均衡概念,皆无明显的“天地人主动中和力”的介入;所有的均衡概念,均未跳出阴阳两仪的开放演化互动范围;均衡理论是一种不充分或不胜任的理论;而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和 均衡 “天地人主动中和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主动空气悬架的非线性特性及控制算法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元艳玲 樊祺超 +1 位作者 范英 秦维新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3-156,共4页
在分析空气弹簧刚度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阻尼可调半主动空气悬架1/4车模型。针对系统的非线性特性强的特点,同时兼顾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选取理想的混合天地棚控制器作为参考跟踪模型,设计滑模变结构控制器,以弥补传统控制理论处理非线... 在分析空气弹簧刚度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阻尼可调半主动空气悬架1/4车模型。针对系统的非线性特性强的特点,同时兼顾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选取理想的混合天地棚控制器作为参考跟踪模型,设计滑模变结构控制器,以弥补传统控制理论处理非线性问题时的不足。运用广义误差方程控制滑动模态,确定切换面参数,选择趋近律削减抖振现象并推导出实时等效控制力有效跟踪混合天地棚参考模型。最后通过仿真验证滑模控制算法,并与传统的Fuzzy-PID算法和混合天地棚算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能有效跟踪参考模型,同时改善悬架的操纵稳定性和舒适性,并表现出良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空气悬架 混合天地棚控制 滑膜控制算法 FUZZY-PID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馈能磁流变半主动悬架模糊滑模控制 被引量:4
4
作者 葛宇超 刘刚 +1 位作者 苗丰 张弘扬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80-188,共9页
为优化悬架减振性能和馈能性能,提出了一种馈能磁流变减振器结构,并设计了相应的半主动悬架模糊滑模控制策略。建立了磁流变减振器力学模型和馈能模型,以及相应的二自由度半主动悬架系统数学模型。针对半主动悬架系统的不确定性,基于混... 为优化悬架减振性能和馈能性能,提出了一种馈能磁流变减振器结构,并设计了相应的半主动悬架模糊滑模控制策略。建立了磁流变减振器力学模型和馈能模型,以及相应的二自由度半主动悬架系统数学模型。针对半主动悬架系统的不确定性,基于混合天地棚阻尼控制系统,设计了滑模变结构控制器。使用饱和函数缓解系统抖振,并运用模糊控制优化滑模控制器。用谐波叠加法生成路面激励输入,分别对被动悬架、基于混合天地棚阻尼控制的半主动悬架以及基于模糊滑模控制的半主动悬架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模糊滑模控制的半主动悬架减振性能更好,能耗更小,且有良好的馈能性能,验证了馈能磁流变减振器结构的可行性和模糊滑模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馈能磁流变半主动悬架 混合天地棚阻尼控制 饱和函数 模糊滑模控制 谐波叠加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