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初新式知识分子重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论
1
作者 赵炎才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6-114,共9页
民初一些知识分子以报刊为阵地大声疾呼并努力诠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们赋予此一流行话语以时代新义,其中“天下”与“国家”由异趋同聚合为近代共和国,而“匹夫”则由传统臣民一跃而为近代国民。“天下”与“匹夫”的关系遂转变... 民初一些知识分子以报刊为阵地大声疾呼并努力诠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们赋予此一流行话语以时代新义,其中“天下”与“国家”由异趋同聚合为近代共和国,而“匹夫”则由传统臣民一跃而为近代国民。“天下”与“匹夫”的关系遂转变为国家与国民的新关系。而近代语境下的“匹夫有责”的“责”则凸显为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道义精神,视其为天赋人权精神中应有之义,具体外现为职责、责任、良心与诚信等道德素养,蕴含着浓郁的政治文化与社会文化等价值诉求。这从一个侧面透露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渐成中国近代爱国主义的代名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初 新式知识分子 报刊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炎武精神”:抗战时期“民族魂”的一面旗帜
2
作者 周积明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6-107,196,共13页
明末清初的顾炎武,从乾嘉时期的“多闻博学”、“考证精详”到嘉道时期的“讲求经世之学”到清季的“种族革命论”者、地方自治的倡导者,其形象在后世一再嬗变。抗日战争时期,顾炎武又成为“一个光明磊落伟大堂皇的民族巨人”、“中国... 明末清初的顾炎武,从乾嘉时期的“多闻博学”、“考证精详”到嘉道时期的“讲求经世之学”到清季的“种族革命论”者、地方自治的倡导者,其形象在后世一再嬗变。抗日战争时期,顾炎武又成为“一个光明磊落伟大堂皇的民族巨人”、“中国唯一的民族诗人”、“一位民族运动者”、“一位革命的健儿”,成为“民族魂”。这一时期,顾炎武的学说被多方发掘,成为坚守气节、打倒投降主义的行为标杆,艰难贞固、终不失其态度的精神长城。他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号,也成为时代危机中保文化、保天下、保中国的有力思想资源。抗日战争时期顾炎武形象的彰显与精神构建,体现了儒家文化的中心价值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即使在最艰难的抗日战争时期,在“华夏民族及中国文化存亡绝续之秋”,也能发挥惊人的精神力量,成为鼓舞人们斗志、争取抗日胜利的一面旗帜。对顾炎武抗战时期形象的梳理和诠释,无论是对顾炎武研究还是抗日战争史研究,都是一个重要的兼具学术价值和政治意义的论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顾炎武 艰难贞固 风俗改易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儒家中心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末清初“九义士”评议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玉兴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01-106,共6页
明末清初之际,为清兵所掳获的明朝内地人士王以文、冯三仕、黄功、王美承、裴三生、杨福吉、王文祥、郑先甲、柳溪山等九人先后被执送沈阳或北京,为充当人质而居留中国的朝鲜质子服役。顺治二年(1645)春,清廷释放朝鲜质子归国,这九人不... 明末清初之际,为清兵所掳获的明朝内地人士王以文、冯三仕、黄功、王美承、裴三生、杨福吉、王文祥、郑先甲、柳溪山等九人先后被执送沈阳或北京,为充当人质而居留中国的朝鲜质子服役。顺治二年(1645)春,清廷释放朝鲜质子归国,这九人不屈服于清朝的统治,毅然随同质子到达朝鲜,而受到优礼。他们定居朝鲜后,不接受朝鲜官职,始终保持明朝臣民的气节,被称为“九义士”。其后世子孙继承其忠于明朝的传统,特别是仍然沿用明朝的年号,这的确是一奇迹。这些身居韩国的明朝遗民的后裔,彼此团结一心,发扬艰苦卓绝的精神,世世代代坚持不渝,为世人所钦慕,称其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末清初 义士 王以文 兴复明室 清兵入关 朱元璋 崇祯帝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朱由检 道德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唱新翻杨柳枝”——读《柳如是新传》
4
作者 陈辽 《学海》 1998年第1期107-109,共3页
“听唱新翻杨柳枝”——读《柳如是新传》陈辽柳如是(1618——1664),是明清之际的一位奇女子。她本性杨,名爱,后改姓柳,名隐,又改名是,字如是,以字行。由于她的一生传奇经历,当时和后代写她的诗文甚多。或把她写成“... “听唱新翻杨柳枝”——读《柳如是新传》陈辽柳如是(1618——1664),是明清之际的一位奇女子。她本性杨,名爱,后改姓柳,名隐,又改名是,字如是,以字行。由于她的一生传奇经历,当时和后代写她的诗文甚多。或把她写成“秦淮八艳”中的“名妓”(按:柳如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谦益 明清之际 自由精神 陈子龙 反清复明 独立意志 心路历程 天下兴亡 女豪杰 听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时展教授遗著《1949—1992年中国会计制度的演进》读后感言
5
作者 余绪缨 《财会通讯(上)》 1998年第7期49-49,共1页
杨时展教授是我国会计学界的一代宗师,他的突出地位,具体表现在:他既是一位学贯中西、卓然有成的大学问家,同时又是一位震聋发聩、站在时代前列的大思想家!士林楷模,当之无愧! 哲人虽逝。
关键词 中国会计制度 杨时展 演进 1992年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知识分子 站在时代前列 读后 中国史学传统 极左思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格剖析 深刻独到——简评《韬奋人格发展的轨迹》
6
作者 毛闯宇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113-114,共2页
青年学者潘大明的第二部新著《韬奋人格发展的轨迹》,最近已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书比较完整、系统、深入地阐述了韬奋伦理思想的两次转换的全过程,清晰地呈现出一条韬奋人格发展的轨迹,让读者更深刻、更准确地认识韬奋、理解韬奋... 青年学者潘大明的第二部新著《韬奋人格发展的轨迹》,最近已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书比较完整、系统、深入地阐述了韬奋伦理思想的两次转换的全过程,清晰地呈现出一条韬奋人格发展的轨迹,让读者更深刻、更准确地认识韬奋、理解韬奋、学习韬奋,并从韬奋人格演变中受到启迪。 纵观全书,这部新著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发展 韬奋 伦理思想 传统文化 人格转换 “九·一八”事变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人格内涵 知识分子人格 理想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对知识分子的道德要求
7
作者 尹兰芝 符建湘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S2期52-54,共3页
一 知识分子要“正心”、“修身”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特别是儒家学说,非常重视人的思想品德和人格的完善,在人才培养中,强调德才兼备,特别是对知识分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官僚阶层,担负... 一 知识分子要“正心”、“修身”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特别是儒家学说,非常重视人的思想品德和人格的完善,在人才培养中,强调德才兼备,特别是对知识分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官僚阶层,担负着治理国家、管理万民的职责,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品格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统治阶级的利益。但任何人并不是天生的治国济世之才,也不是生来就具有高尚的品德,而是有一个发展、完善、升华的过程,故孔子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知识分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知识分子思想 人才培养 儒家学说 思想品德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仁者爱人 政治品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后絮语
8
作者 边言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2,共1页
不知不觉间,1995年又过去了一半,我们的刊物已出到第4期了。在改革开放的年代,时代对我们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质生产的兴盛必然要求精神生产与之适应,必将推动文化建设热潮的到来。而作为文化建设事业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文... 不知不觉间,1995年又过去了一半,我们的刊物已出到第4期了。在改革开放的年代,时代对我们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质生产的兴盛必然要求精神生产与之适应,必将推动文化建设热潮的到来。而作为文化建设事业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学事业,目前已经出现了好的发展势头,中短篇小说和诗歌创作发展平稳。报告文学和散文出现了新的繁荣景象。长篇小说创作从1992年开始,也进入了一个异乎寻常的高产期。近两三年,每年都有三四百部长篇小说问世。这些作品题材丰富,内容生动,社会生活涵盖面广阔,艺术上不断开拓创新,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建设 文艺工作者 社会主义文艺事业 长篇小说创作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民族艺术 报告文学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诗歌创作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代主旋律刍议
9
作者 蒋翠英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5年第2期59-59,共1页
何谓时代主旋律?如何高扬时代主旋律?最近,笔者重读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后文简称《讲话》)及《邓小平选集》第三卷等有关文献,略有粗浅想法,特撰此文,以期抛砖引玉、识者指正。 一、 高扬时代主旋律,首... 何谓时代主旋律?如何高扬时代主旋律?最近,笔者重读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后文简称《讲话》)及《邓小平选集》第三卷等有关文献,略有粗浅想法,特撰此文,以期抛砖引玉、识者指正。 一、 高扬时代主旋律,首先要正确处理文艺与时代的关系,即文艺必须服从于民族和国家的大局。当前,抓住机遇,加快改革,加快发展,集中力量把经济建设搞上去,这就是我们的大局。因此,必须对经济发展的迫切性有一个全面、清醒的认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从事的专业,是文艺创作、研究、教育,只有从社会主义,从国家和民族这个大局与报本利益上来认识今天的时代和今天的中国,认识文艺战线面临的形势和所处的地位,才会深刻地意识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是多么沉重。 当今我国的文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条重要战线。在邓选三卷中,有很多关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重要论述。在实现我国战略目标的过程中,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两手抓”的基本方针,始终高度重视对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在这里文艺应努力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从而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保证物质文明建设产生推动力。 文艺战线要在改革开放中充分吸收古今中外一切健康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主旋律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毛泽东 “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 文艺工作者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为人民服务 社会主义文艺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文艺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四的启示
10
作者 张中行 《人民论坛》 1999年第6期60-61,共2页
二十世纪已经接近尾声,一年之计在于春,到年尾也要回顾一下得失,况百年乎?于是有不少人就张口,或拿笔,谈过去。这是谈大事,或大计,心情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时间拉长到百年,地域(有限地)扩大到全国,事太多,只好抓大块头的,尤其与祸福... 二十世纪已经接近尾声,一年之计在于春,到年尾也要回顾一下得失,况百年乎?于是有不少人就张口,或拿笔,谈过去。这是谈大事,或大计,心情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时间拉长到百年,地域(有限地)扩大到全国,事太多,只好抓大块头的,尤其与祸福有关的,有教训意义的。于是由现实追到(也是大块头的)思和行。思和行有针对性,所针对的是有什么问题,应该如何变改。处方大大小小,不少,只说特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先生 启示 五四精神 教训意义 权力论 天下兴亡 进德 《论法的精神》 八十年 应之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份珍贵的档案——来自清华园的书信记忆
11
作者 郭静茹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46-48,共3页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战乱频繁,人民流离失所。祖国大地的莘莘学子奋起执戈,满怀着强烈的爱国热情进行了英勇艰苦、不屈不挠的斗争,努力探索着救国救民的道路。
关键词 救国救民 国家兴亡 爱国热情 档案 努力探索 清华园 匹夫有责 不屈不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之类
12
作者 王卓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1-22,共2页
文艺界似乎总需要有些新的话题才显出一丝活气,但这些年事实证明也决非炒出了一些话题之后文艺界就真的活跃、发展、提高了起来.很难举出一个比较公认的例子是跟随了某个新话题才写出好作品来的.忧国伤时;居安思危;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文艺界似乎总需要有些新的话题才显出一丝活气,但这些年事实证明也决非炒出了一些话题之后文艺界就真的活跃、发展、提高了起来.很难举出一个比较公认的例子是跟随了某个新话题才写出好作品来的.忧国伤时;居安思危;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若无新变,不能代雄;情欲信,辞欲巧……诸如此类,都是先贤们的老话了;改良人生,推动社会进步,以至干革命,鲁迅以下许多作家都曾奉为圭臬.后来各色主义纷出,从外国照搬来了许多,则沸沸扬扬捧说张三已是这个主义的大师,或则把有些成绩,却根本不晓这个主义为何物的李四之作品硬套成这个主义的代表.实际放眼一量,几乎全出胡拉乱扯,未免有点哗众取宠,也许可以不必化多少力气就插出一支多少引人注意的纸旗.数十年来,写出了各色较好作品而无意扯什么旗子的作家作品果然尚在,而热衷扯旗的编者编著何在了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人生 理论研究 推动社会进步 文艺界 天下兴亡 总需要 社会公众利益 人格力量 诸如此类 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凯: 慈心善行传大爱
13
作者 孙红(文/图) 丁凤英(文/图) 《农村农业农民》 2021年第7期56-56,共1页
他乐善好施、帮贫济困的脚步,不仅走进了河南西华、淮阳、扶沟、鹿邑,还走进了西藏;为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治,他在第一时间捐款10万元;为体现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团结友爱精神,他发出倡议,动员公司员工和亲朋... 他乐善好施、帮贫济困的脚步,不仅走进了河南西华、淮阳、扶沟、鹿邑,还走进了西藏;为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治,他在第一时间捐款10万元;为体现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团结友爱精神,他发出倡议,动员公司员工和亲朋好友向战“疫”前线捐款;为激励坚守在新冠肺炎疫情卡点执勤的工作人员,他多次到卡点,给他们送去生活必需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方支援 生活必需品 公司员工 乐善好施 民族团结友爱 匹夫有责 捐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