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西北边疆省区参与中亚次区域合作的成就、问题与深化路径——以新疆、甘肃为例
1
作者 唐玉爽 李显越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80,共10页
在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上海合作组织、“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中亚五国”等合作机制的叠加驱动下,作为我国与中亚合作的前沿阵地,中国新疆和甘肃两个西北边疆省区与中亚五国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 在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上海合作组织、“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中亚五国”等合作机制的叠加驱动下,作为我国与中亚合作的前沿阵地,中国新疆和甘肃两个西北边疆省区与中亚五国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方面取得了积极的合作成果,但区域内大国博弈加剧、营商环境及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欠佳、合作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为此,我国西北边疆省区应贯彻落实《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中六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加快“中国+中亚五国”地方合作机制建设,全面优化面向中亚的营商环境,提升边疆城市国际交往功能,同时应巩固提升枢纽通道优势地位,持续增强枢纽经济集聚效应,培育面向中亚的产业新动能,助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边疆 中亚五国 次区域合作 “一带一路”倡议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复杂的合作机制和中国的参与 被引量:45
2
作者 贺圣达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05年第1期6-14,45,共10页
自90年代初由亚行牵头与澜沧江—湄公河沿岸的柬、中、老、缅、泰、越六国共同建立起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在国际上一般称为“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即把“大湄公河”作为澜沧江(中国境内云南段)和湄公河(流经中南半岛段)的统称... 自90年代初由亚行牵头与澜沧江—湄公河沿岸的柬、中、老、缅、泰、越六国共同建立起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在国际上一般称为“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即把“大湄公河”作为澜沧江(中国境内云南段)和湄公河(流经中南半岛段)的统称。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开展以来,合作范围日趋扩大,机制也越来越多样复杂。本文拟对此作一个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中国及云南省的参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 合作机制 中国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澜湄次区域减灾合作发展的随机演化博弈模型
3
作者 何树红 黄振雄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6-80,147,共6页
长期以来,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一直深受灾害风险的威胁,给次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阻碍,开展减灾合作是提升减灾能力的有效方式。该文为探析次区域内各国减灾合作机制和影响减灾合作关系的关键因素,建立随机演化博弈模型,并引... 长期以来,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一直深受灾害风险的威胁,给次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阻碍,开展减灾合作是提升减灾能力的有效方式。该文为探析次区域内各国减灾合作机制和影响减灾合作关系的关键因素,建立随机演化博弈模型,并引入灾害抗逆力与国际关系来探讨各国博弈策略动态演化过程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一国灾害抗逆力的提升无论是在随机因素影响强或弱的条件下,均不确定其能否促进合作发展局面的形成,国际关系的亲近则对于合作发展局面有着正向的促进作用,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各国对减灾合作的积极性在不断提高,同时,我国当前的决策行为能够对合作局面产生促进作用。基于澜湄次区域内国家间合作演化规律的探讨,可进一步为各国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与优化减灾合作机制提供借鉴,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澜湄次区域 减灾合作 灾害抗逆力 随机演化博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合作开发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潘顺安 刘继生 《旅游科学》 CSSCI 2005年第4期1-6,共6页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区由中国云南省、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六个国家和地区组成。次区域内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互补性强,并有一条天然大通道———湄公河将次区域的各个国家和地区联系起来,具有合作发展旅游的优越...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区由中国云南省、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六个国家和地区组成。次区域内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互补性强,并有一条天然大通道———湄公河将次区域的各个国家和地区联系起来,具有合作发展旅游的优越条件。本文在分析了次区域各方面的条件后认为,将投资少、见效快的旅游合作开发置于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优先地位是最佳选择;同时对次区域旅游合作开发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湄公河 次区域 旅游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框架下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升级版 被引量:17
5
作者 卢光盛 金珍 《国际展望》 CSSCI 2015年第5期67-81,共15页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是中国参与最早、最有成效、障碍最小的区域合作机制,但当前也面临着发展瓶颈。如何务实推进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升级版建设,进一步夯实中国的周边战略依托,实现"一带一路"在东南亚方向的重要突破,是一个具...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是中国参与最早、最有成效、障碍最小的区域合作机制,但当前也面临着发展瓶颈。如何务实推进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升级版建设,进一步夯实中国的周边战略依托,实现"一带一路"在东南亚方向的重要突破,是一个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的问题,对当前及未来中国周边外交战略的推进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文章以高阶的一体化理论为切入点,分析建设次区域合作升级版的理论依据和相关实践,厘清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与"一带一路"的战略关联,剖析深化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面临的主要困难与挑战,探讨在当前环境下建设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升级版的现实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湄公河次区域 次区域经济合作 “一带一路” 周边外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合作的基本设想 被引量:33
6
作者 明庆忠 白廷斌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24-26,56,共4页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合作的基本设想□明庆忠白廷斌9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多元化趋势加强,经济的集团化、区域化趋向日益明显,不同区域的经济技术合作成为世界经济的热点。随着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加强,次区域旅游...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合作的基本设想□明庆忠白廷斌9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多元化趋势加强,经济的集团化、区域化趋向日益明显,不同区域的经济技术合作成为世界经济的热点。随着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加强,次区域旅游合作也提上了议事日程。次区域六国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澜沧江—湄公河 次区域 旅游合作 东南亚经济发展 国际经济合作 云南人民出版社 旅游资源 旅游规划 经济技术合作 发展旅游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湄公河次区域金融合作与中国(云南)的参与 被引量:4
7
作者 卢光盛 郜可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6期39-45,共7页
金融合作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也是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重要领域。近年来,大湄公河次区域金融合作取得了明显进展,同时也面临着缺乏主导力量推动和制度保障等问题。总体来看,次区域金融合作的发展前景向好,中国(... 金融合作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也是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重要领域。近年来,大湄公河次区域金融合作取得了明显进展,同时也面临着缺乏主导力量推动和制度保障等问题。总体来看,次区域金融合作的发展前景向好,中国(云南)应更加积极地参与和推进次区域金融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湄公河次区域 金融合作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进展、障碍与出路 被引量:31
8
作者 张锡镇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07年第3期1-10,共10页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对中国和东南亚5国的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在过去的若干年里,这一合作已经取得了巨大成果,但是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和矛盾,以至于这些问题和矛盾严重阻碍了进一步的合作与发展。为了解决这些障碍,...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对中国和东南亚5国的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在过去的若干年里,这一合作已经取得了巨大成果,但是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和矛盾,以至于这些问题和矛盾严重阻碍了进一步的合作与发展。为了解决这些障碍,文章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考,希望突破目前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湄公河次区域 水资源开发 环境保护 合作共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东盟共同体的重要依托 被引量:3
9
作者 邵建平 刘盈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18,77,共6页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大湄公河次区域(GM S)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一些西方学者却认为GM S合作正在分裂东盟,是东盟共同体建设的重大威胁。GM S合作的特点、东盟对GM S合作的支持、GM S合作在东盟共同体中的积极作用决定了GM S合作不仅不会分...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大湄公河次区域(GM S)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一些西方学者却认为GM S合作正在分裂东盟,是东盟共同体建设的重大威胁。GM S合作的特点、东盟对GM S合作的支持、GM S合作在东盟共同体中的积极作用决定了GM S合作不仅不会分裂东盟,相反,其在缩小东盟新老成员国发展差距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推动了东盟共同体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盟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 东盟共同体 次地区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进展与未来挑战 被引量:8
10
作者 龙开元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7-160,共4页
本文介绍了大湄公河次区域(GMS)经济合作计划的最新进展,分析了次区域合作中的问题、挑战、机遇、主要合作领域与政策措施等,认为大湄公河次区域现在面临着大量如贫困、高质量劳动力缺乏、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传染病、全球化与区域化... 本文介绍了大湄公河次区域(GMS)经济合作计划的最新进展,分析了次区域合作中的问题、挑战、机遇、主要合作领域与政策措施等,认为大湄公河次区域现在面临着大量如贫困、高质量劳动力缺乏、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传染病、全球化与区域化风险等挑战,需要通过推进高层会商、积极鼓励私人投资、改善投资环境、制定利益冲突处理准则等推动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我国也需要通过突出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的民生、教育与科技合作、打造边境综合发展增长极、利用区域合作助推人民币国际化等手段实现我国在次区域合作中的国家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湄公河次区域 合作 进展 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湄公河次区域环境合作法律机制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杨建学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27,共9页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顺应了当今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的趋势。而要真正实现次区域内各国经济发展的互利共赢,就必须加强和完善次区域内环境合作法律机制的建设,以统筹协调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考察...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顺应了当今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的趋势。而要真正实现次区域内各国经济发展的互利共赢,就必须加强和完善次区域内环境合作法律机制的建设,以统筹协调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考察次区域内各国环境合作的历史与现状,使我们认识到虽然次区域内环境合作法律机制已初步形成,但仍不完善,尚需通过制定《GMS环境合作协定》、设立GMS环境合作委员会、建立独立的GMS环境争端解决机制、拓展GMS环境保护法律机制的合作领域与层次等方面予以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湄公河次区域 环境合作 法律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传统安全视角下云南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黎尔平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06年第3期96-101,共6页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是一个投资基础设施—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经济可持续性这样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从云南加入GMS的角度而言,还有一个与邻邦建立政治互信,保障中国国家安全的目的。在目前阶段,谋求合作各方在政治互信、真诚合...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是一个投资基础设施—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经济可持续性这样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从云南加入GMS的角度而言,还有一个与邻邦建立政治互信,保障中国国家安全的目的。在目前阶段,谋求合作各方在政治互信、真诚合作、高度重视环境安全等问题上的共识比寻找投资方还显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传统安全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国平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2-66,共5页
经济全球化是一股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则是一种面对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应对。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区域经济合作和次区域经济合作依然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有着强大的生命力。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在东亚、东南亚地区... 经济全球化是一股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则是一种面对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应对。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区域经济合作和次区域经济合作依然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有着强大的生命力。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在东亚、东南亚地区,出现了规模大小不一、形式多样的(次)区域合作模式,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就是其中的两个有影响的(次)区域合作机制。两种合作机制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未来,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可以在交通、水力资源开发、旅游、贸易与投资、环境保护、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开展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珠三角 合作 大湄公河 次区域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多元化整合模式对中国西部开发的启示 被引量:9
14
作者 杨洪常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1-34,共14页
现存区域整合理论未能指出后进发展中国家成功进行区域整合的可能性和现实途径。近十年来湄公河次区域之所以能够克服以往发展中国家难以逾越的区域整合障碍,是因为在冷战终结后新的国际条件下,产生了一种不同于欧美贸易集团整合模式... 现存区域整合理论未能指出后进发展中国家成功进行区域整合的可能性和现实途径。近十年来湄公河次区域之所以能够克服以往发展中国家难以逾越的区域整合障碍,是因为在冷战终结后新的国际条件下,产生了一种不同于欧美贸易集团整合模式和亚洲“成长三角”整合模式的多元化整合模式。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多元化整合模式表明,中国内陆边疆开放也可以像沿海开放那样成功进行区域经济合作,从而带来地区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整合 区域经济合作 湄公河次区域 发展中国家 多元化整合模式 西部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估 被引量:2
15
作者 许爱青 王松江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6-78,共3页
本文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的基本情况出发,结合次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次 区域内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评估方法,即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三方面综合评价项目的可行 性,对于次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 经济合作项目 可持续发展评估 社会效益 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瓶颈因素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亚勤 《求实》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165-166,共2页
  1.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项目建立和实施情况的简要回顾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项目(The Economic Cooperation Program in GMS)是一个旨在为促进湄公河流域的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与合作而设计和实施的一个国际性项目.……
关键词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 资金 机构 次区域 投资 私营企业 财政管理 瓶颈因素 基本建设项目 在建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湄公河流域国家次区域经济合作构想 被引量:4
17
作者 施本植 《国际贸易》 北大核心 1995年第A06期9-11,共3页
澜沧江——湄公河是同一条国际河流的两段。它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流经云南后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五国.最后在越南胡志明市注入南海。该国际河流的中国境内段被称为澜沧江.出中国境后称湄公河。近来年。
关键词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 湄公河流域国家 中国 经贸关系 地缘经济 对外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域外大国介入及中国的战略应对 被引量:20
18
作者 王庆忠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40-49,共10页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自启动以来不断推动了本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国在参与合作中的力度也不断加大,成为推动次区域合作的重要力量。但是随着大湄公河次区域地缘战略重要性的日益彰显,域外大国也开始关注该次区域的合作进程,并且不断...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自启动以来不断推动了本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国在参与合作中的力度也不断加大,成为推动次区域合作的重要力量。但是随着大湄公河次区域地缘战略重要性的日益彰显,域外大国也开始关注该次区域的合作进程,并且不断加大对次区域相关国家的支持力度,逐渐介入到合作的进程中。对外部大国介入到本次区域的合作,我们应该持谨慎的态度,具体分析大国介入的动机差异,以稳妥、正确的战略应对,从而把本区域的合作建设成我国周边外交的良好范例,为制定更加灵活的周边合作战略奠定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湄公河 区域合作 大国介入 战略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大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资源合作开发力度的政策建议 被引量:3
19
作者 毕亮亮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8-83,共6页
2011年10月—2012年5月,"湄公河惨案"使大湄公河地区以血腥方式引起了世人关注。本文基于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对中国的战略意义、面临的国际新形势、中国参与资源合作开发新矛盾的分析,认为中国应在大湄公河次区域资源合作开发... 2011年10月—2012年5月,"湄公河惨案"使大湄公河地区以血腥方式引起了世人关注。本文基于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对中国的战略意义、面临的国际新形势、中国参与资源合作开发新矛盾的分析,认为中国应在大湄公河次区域资源合作开发和安全秩序的和谐稳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湄公河次区域 资源 合作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良民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5-48,共4页
近年来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在平等互信互利的基础上 ,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推动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 ,并日渐成为国际关注的一个热点。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与开发上 ,中国作了大量的投入 ,这在政治上 ,可以营造... 近年来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在平等互信互利的基础上 ,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推动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 ,并日渐成为国际关注的一个热点。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与开发上 ,中国作了大量的投入 ,这在政治上 ,可以营造有利于中国和平崛起的稳定的周边环境 ;在经济上 ,对推动中国西部大开发 ,促进 6国的共同繁荣起着重要的作用 ,是中国“睦邻、安邻、富邻”政策的实际体现。今后中国应主动及时采取新的对策 ,发挥“领头雁”的作用 ,切实推进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和开发的进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大湄公河次区域 合作开发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