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现场数据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4
1
作者 杨灿军 赵伟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10-114,共5页
为使"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的船载设备数据能够得到更好的管理与共享,建立了基于网络的现场数据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瘦客户端的三层结构建模,采用Java语言编写。船载新老设备的数据都从串口传出,通过MOXA的串口服务器,可以使... 为使"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的船载设备数据能够得到更好的管理与共享,建立了基于网络的现场数据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瘦客户端的三层结构建模,采用Java语言编写。船载新老设备的数据都从串口传出,通过MOXA的串口服务器,可以使船载设备连接上网络。三层结构中的事务处理服务器接收船载设备数据,对其处理、存储,并推送到客户端实现实时显示。"大洋一号"在进行科学考察时,还会获得一些非实时的分析数据。这类数据的管理,都通过网页上表单的形式实现填写和存储,并提供方便的查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 现场数据管理系统 网络技术 JAVA 海洋勘测 系统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洋一号”科考船寻找海底“黑烟囱”探索生物演化奥秘获重要进展
2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69-69,共1页
据中国军网2011年7月3日援引新华社记者报道,我国"大洋一号"科考船于2011年7月1日开始执行第22航次第6段科考任务,未来半年将在太平洋中脊上寻找海"黑烟囱"争取发现新的热液硫化区。"黑烟囱"是海底热泉的喷口,位于海底热液硫化区... 据中国军网2011年7月3日援引新华社记者报道,我国"大洋一号"科考船于2011年7月1日开始执行第22航次第6段科考任务,未来半年将在太平洋中脊上寻找海"黑烟囱"争取发现新的热液硫化区。"黑烟囱"是海底热泉的喷口,位于海底热液硫化区,状如烟囱,热液喷出时形似黑烟而得名。海底"黑烟囱"及热液矿床的发现是海洋科学近几十年来最重要的成就之一。热液矿蕴藏金、锌、铅、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热泉 大洋一 黑烟囱 生物演化 海底热液 热液矿床 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质调查局2024年度地质科技十大进展简介
3
《中国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2025年1月,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布了“中国地质调查局2024年度地质调查十大进展、地质科技十大进展”。这是从过去一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完成的数百项项目中遴选出的亮点成果。地质调查十大进展已在第一期介绍,现将地质科技十大进展介绍如下... 2025年1月,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布了“中国地质调查局2024年度地质调查十大进展、地质科技十大进展”。这是从过去一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完成的数百项项目中遴选出的亮点成果。地质调查十大进展已在第一期介绍,现将地质科技十大进展介绍如下:1.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入列主要完成单位: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周昶、许振强、雷勇、余平、殷宪峰、张海彬、马可、冯起赠、田烈余、于亮、周洋、李刚、盛利、彭登、谢雪恋成果简介:(1)创新突破天然气水合物勘查试采、大洋科学钻探、海洋油气资源勘探等不同功能同船融合设计的世界级难题,以“小吨位”集成“多功能”,首次实现了超深水钻采船完全自主设计,构建起我国自主的超深水钻探装备设计建造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洋钻探 地质科技十大进展 梦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完成最大规模大洋环球科考
4
《地理教学》 2012年第3期63-63,共1页
我国大洋功勋船“大洋一号”历时369天,航行64162海里,圆满完成我国第22航次大洋科考,于11日上午返回青岛。这是我国航程最长、科考范围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大洋环球科考,其航程相当于3倍赤道长度,并取得诸多历史性突破和科... 我国大洋功勋船“大洋一号”历时369天,航行64162海里,圆满完成我国第22航次大洋科考,于11日上午返回青岛。这是我国航程最长、科考范围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大洋环球科考,其航程相当于3倍赤道长度,并取得诸多历史性突破和科技成果;但对于神秘的海洋,这只是人类迈出的一小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洋一 最大规模 科技成果 航程 航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洋锰结核调查取得突破性进展
5
作者 王兴国 《海洋地质动态》 1987年第10期23-24,共2页
据报道,我国"向阳红16号"船,穿海峡、过赤道,航行2.8万多海里,圆满完成今年大洋锰结核调查任务,于9月14日返回上海港。这次调查,初步圈定了中太平洋4万平方公里的锰结核富集区,为我国向国际海底资源委员会申请大洋锰结核的开... 据报道,我国"向阳红16号"船,穿海峡、过赤道,航行2.8万多海里,圆满完成今年大洋锰结核调查任务,于9月14日返回上海港。这次调查,初步圈定了中太平洋4万平方公里的锰结核富集区,为我国向国际海底资源委员会申请大洋锰结核的开采权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洋锰结核 中太平洋 向阳红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乔德治·决心者”号:航次在继续
6
作者 И А +1 位作者 басов 朱佛宏 《海洋地质动态》 2002年第2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乔德治·决心者” 大洋钻探计划 钻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热液探测技术
7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8年第3期I0002-I0002,共1页
浙江大学机械电子控制工程研究所实验室在国家863计划,中国大洋协会专项以及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等项目的资助下,针对深海热液环境开展相关传感器探测技术设备及采样分析技术设备研究开发,并参加了美国Atlantis科学考察NAlvin载入... 浙江大学机械电子控制工程研究所实验室在国家863计划,中国大洋协会专项以及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等项目的资助下,针对深海热液环境开展相关传感器探测技术设备及采样分析技术设备研究开发,并参加了美国Atlantis科学考察NAlvin载入潜水器和国内大洋一号科考船海洋探测拖体的科学考察活动(图1),进行了多次海试应用,获得了非常宝贵的科学考察数据。关键技术在相关企业得到了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设备 海洋探测 深海热液 科学考察活动 国家863计划 国际科技合作 大洋一 控制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将申请第二处国际海底区域矿区
8
《地理教学》 2007年第1期44-44,共1页
从国家海洋局日前举行的“大洋一号”科学考察先进事迹报告会上获悉:我国通过去年首次环球大洋科考发现的一处富钴结壳富矿,目前矿区申请的准备工作正在积极进行中,有望成为我国在国际海底区域拥有的第二处矿区。“国际海底区域”是... 从国家海洋局日前举行的“大洋一号”科学考察先进事迹报告会上获悉:我国通过去年首次环球大洋科考发现的一处富钴结壳富矿,目前矿区申请的准备工作正在积极进行中,有望成为我国在国际海底区域拥有的第二处矿区。“国际海底区域”是指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床和洋底及其底土。总面积约2.517亿平方公里,占地球表面积49%的区域内蕴藏着丰富的战略金属、能源和生物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海底区域 矿区 大洋一 国家海洋局 富钴结壳 先进事迹 科学考察 管辖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渔业
9
《海洋与渔业》 2019年第12期10-11,共2页
"深蓝号"船入列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科考船队11月24日,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海洋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在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举行了我国首艘渔业捕捞加工一体船"深蓝号"入列国家海洋实验室远... "深蓝号"船入列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科考船队11月24日,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海洋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在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举行了我国首艘渔业捕捞加工一体船"深蓝号"入列国家海洋实验室远海科学考察船队仪式。"深蓝号"技术先进,常年在南大洋海域作业。未来实验室将充分发挥"深蓝号"平台效能,为南大洋环境监测和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智力支撑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实验室 渔业捕捞 大洋 智力支撑 科考 环境监测 资源可持续利用 科学考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