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湖北省耕地“大占补”数量-质量平衡及其对粮食产能的影响
被引量:
4
1
作者
宋敏
彭竞毅
+1 位作者
易路平
傅健惠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3-186,共14页
守好耕地数量、质量“双红线”,将各类耕地占用统一纳入占补平衡管理,即由“小占补”拓展至“大占补”,是中国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重大变革,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和民族永续发展。该研究提出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以揭示“大占补”视阈下耕地...
守好耕地数量、质量“双红线”,将各类耕地占用统一纳入占补平衡管理,即由“小占补”拓展至“大占补”,是中国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重大变革,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和民族永续发展。该研究提出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以揭示“大占补”视阈下耕地在数量与质量双重维度上的占补平衡及其对粮食产能的影响;进而以湖北省为研究区域,基于2015—2020年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和空间分析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1)在数量维度,3个耕地亚类中水田被占用的比重最高,且“非粮化”已超过“非农化”,成为耕地占用的主要诱因;在质量维度,在自然等、利用等、经济等3个分等维度下,优等地与高等地的占用量占总占用量的比例均达75%以上,存在优质耕地占用量大的问题。(2)“小占补”实现了平衡,但“大占补”未能达到平衡。在数量维度,补充耕地面积与占用耕地面积间的缺口为1 298.60 hm2,且存在占用水田而补充旱地现象;在质量维度,优等耕地在3个分等维度下均未能实现占补平衡。(3)相比占用耕地的重心而言,补充耕地的重心呈现向坡度更陡、高程更高的西北方向移动的特征,耕地存在一定的边际化利用风险。(4)在数量-质量复合维度下测度耕地占补平衡对粮食产能的影响揭示了“数量”单一维度占补平衡对粮食产能影响的低估,数量-质量复合维度损失的粮食产能比“数量”单一维度多660.62 t,数量-质量复合维度损失的粮食产能达到4 302.27 t。研究提出,应通过强化耕地“非粮化”管控、确保后备耕地资源数量充足和质量有保障、实行耕地占补平衡倒逼机制等措施,推动落实面向“大占补”的耕地数量-质量双维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占补”
耕地
占
补
平衡
数量
质量
粮食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完善与创新
被引量:
14
2
作者
谭荣
郧文聚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1-76,共6页
经过20多年的发展,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已经形成了相对规范的政策体系和实施程序。生态文明建设、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空间治理现代化等目标对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针对多地类的流进流出建立“大占补”的耕地占补平衡新机制...
经过20多年的发展,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已经形成了相对规范的政策体系和实施程序。生态文明建设、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空间治理现代化等目标对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针对多地类的流进流出建立“大占补”的耕地占补平衡新机制,改善“以补定占”原则下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健全耕地占补平衡管理的政策体系,提升耕地占补平衡工作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等,成为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保护
耕地
占
补
平衡制度
“大占补”
以
补
定
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湖北省耕地“大占补”数量-质量平衡及其对粮食产能的影响
被引量:
4
1
作者
宋敏
彭竞毅
易路平
傅健惠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3-186,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大食物观视阈下的江汉平原耕地利用转型:问题研判、路径构建与政策响应”(批准号:7237422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生科研创新平台)项目“湖北省城市扩张占用耕地的时空格局及驱动力演化路径研究”(批准号:202311053)
“江汉平原耕地利用转型形态特征及其区域差异性研究”(批准号:202411068)。
文摘
守好耕地数量、质量“双红线”,将各类耕地占用统一纳入占补平衡管理,即由“小占补”拓展至“大占补”,是中国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重大变革,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和民族永续发展。该研究提出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以揭示“大占补”视阈下耕地在数量与质量双重维度上的占补平衡及其对粮食产能的影响;进而以湖北省为研究区域,基于2015—2020年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和空间分析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1)在数量维度,3个耕地亚类中水田被占用的比重最高,且“非粮化”已超过“非农化”,成为耕地占用的主要诱因;在质量维度,在自然等、利用等、经济等3个分等维度下,优等地与高等地的占用量占总占用量的比例均达75%以上,存在优质耕地占用量大的问题。(2)“小占补”实现了平衡,但“大占补”未能达到平衡。在数量维度,补充耕地面积与占用耕地面积间的缺口为1 298.60 hm2,且存在占用水田而补充旱地现象;在质量维度,优等耕地在3个分等维度下均未能实现占补平衡。(3)相比占用耕地的重心而言,补充耕地的重心呈现向坡度更陡、高程更高的西北方向移动的特征,耕地存在一定的边际化利用风险。(4)在数量-质量复合维度下测度耕地占补平衡对粮食产能的影响揭示了“数量”单一维度占补平衡对粮食产能影响的低估,数量-质量复合维度损失的粮食产能比“数量”单一维度多660.62 t,数量-质量复合维度损失的粮食产能达到4 302.27 t。研究提出,应通过强化耕地“非粮化”管控、确保后备耕地资源数量充足和质量有保障、实行耕地占补平衡倒逼机制等措施,推动落实面向“大占补”的耕地数量-质量双维平衡。
关键词
“大占补”
耕地
占
补
平衡
数量
质量
粮食产能
Keywords
‘compensation for comprehensive occupation’
occupation-compensation balance of farmland
quantity
quality
grain production capacity
分类号
F320.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完善与创新
被引量:
14
2
作者
谭荣
郧文聚
机构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
出处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1-76,共6页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重大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JZD01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资源管理机制创新”(项目编号:23VRC022)的成果。
文摘
经过20多年的发展,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已经形成了相对规范的政策体系和实施程序。生态文明建设、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空间治理现代化等目标对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针对多地类的流进流出建立“大占补”的耕地占补平衡新机制,改善“以补定占”原则下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健全耕地占补平衡管理的政策体系,提升耕地占补平衡工作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等,成为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重点。
关键词
耕地保护
耕地
占
补
平衡制度
“大占补”
以
补
定
占
分类号
F323.2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湖北省耕地“大占补”数量-质量平衡及其对粮食产能的影响
宋敏
彭竞毅
易路平
傅健惠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我国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完善与创新
谭荣
郧文聚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