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五四”时期的语言路径与话语传播——20世纪30年代的“大众语”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马友平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1-94,共4页
在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20世纪30年代的"大众语"运动与清末的切音字运动和"五四"白话文运动构成了语言变革三次大的运动。"大众语"问题的产生及其倡行引起了创作思想和文体形式的变化、促成了大众化意识... 在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20世纪30年代的"大众语"运动与清末的切音字运动和"五四"白话文运动构成了语言变革三次大的运动。"大众语"问题的产生及其倡行引起了创作思想和文体形式的变化、促成了大众化意识的形成,并从一个侧面反应了当时思想界尤其是以知识分子为代表的文化士人,借助"大众语"所进行的各自的话语表述和思想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大众语” 大众化”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