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走出疑古”的困惑——从“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失误谈起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富祥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30,共12页
当下古史年代学研究可行的路径,仍应是在古文献“文本”的基础上多方联络和考证,力求将已有的年代系统调整到能够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的水平上。夏商周断代工程不由此途,而将主要精力放到非文字史料的调查和取证上,所得结果大都不可据。... 当下古史年代学研究可行的路径,仍应是在古文献“文本”的基础上多方联络和考证,力求将已有的年代系统调整到能够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的水平上。夏商周断代工程不由此途,而将主要精力放到非文字史料的调查和取证上,所得结果大都不可据。工程所提倡的多学科方法带有泛科学化的倾向,由此导致年代学论证上的一系列失误。这些失误表明,作为工程的指导理念,“走出疑古时代”的主张以及“超越疑古,走出迷茫”的提法,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不妥当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书纪年》 “夏商周断代工程” 泛科学化 年代学 下古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师风采
2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5年第12期F0002-F0002,共1页
李学勤 1933年生,毕业于清华大学哲学系。1954年起在中国科学院(后属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1991年至1998年任所长。现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主任、历史系教授、国际汉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 李学勤 1933年生,毕业于清华大学哲学系。1954年起在中国科学院(后属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1991年至1998年任所长。现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主任、历史系教授、国际汉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学位委虽会历史学科评议组组长、“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专家组组长、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长等。九届全国政协委员。1986年被推选为美国东方学会荣誉会员1997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主要著作有《殷代地理简论》(1959)《东周与秦代文明》(1984)《新出青铜器研究》(1990)《中国古代文明研究》(2005)等著作20余部论文近500篇。有的已有英日韩译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 “夏商周断代工程” 历史研究所 风采 名师 全国政协委员 清华大学 研究中心 古代文明 中国科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