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4篇文章
< 1 2 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何以化解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风险?
1
作者 张心洁 喻霞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56,共8页
依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等数据,系统构建人口预测和医保精算模型,深入剖析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长期财务运行状况与财政负担。研究发现:提高生育率能显著削弱医保基金的赤字风险和缓解财政压力;实施减缓医疗费用... 依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等数据,系统构建人口预测和医保精算模型,深入剖析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长期财务运行状况与财政负担。研究发现:提高生育率能显著削弱医保基金的赤字风险和缓解财政压力;实施减缓医疗费用增速、完全门诊共济保障、延迟退休年龄等改革,可进一步减轻财政负担。鉴于此,应加快健全生育支持体系,拓宽医保基金筹集渠道,提升医保现代化治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三孩”政策 基本医疗保险 基金可持续 财政负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医保视角下我国基本医疗保险效果评价研究
2
作者 余兴源 朱培嘉 +2 位作者 段颖 方亚 张良文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共6页
为了解基本医疗保险效果评价现状及进展,总结其成效不足,研制符合国情的基本医保高质量发展策略,作者系统地梳理了价值医保概念缘起发展、评价维度及其效果评价,提出价值医保是以医、患、保三方价值实现为导向的医保治理理念。通过实施... 为了解基本医疗保险效果评价现状及进展,总结其成效不足,研制符合国情的基本医保高质量发展策略,作者系统地梳理了价值医保概念缘起发展、评价维度及其效果评价,提出价值医保是以医、患、保三方价值实现为导向的医保治理理念。通过实施基于价值的医保战略购买,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可负担的医疗服务,实现健康产出最大化。其效果类型分为人群健康改善价值、医疗服务优化价值、医保制度发展价值3类。既往研究多侧重单一维度的效果评价,忽略了基本医保的多元价值属性,且对多维健康和客观健康指标的考量尚不充分。未来,实现基本医保高质量发展应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持续提升多主体治理能力,探索三医协同发展路径,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全民医保效果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医保 基本医疗保险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地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公共卫生服务资金统筹使用比较研究
3
作者 莫玉芳 赵云 +1 位作者 程景民 李菲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16,共5页
目的:通过对5个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公共卫生服务资金统筹使用地区的支付方式、激励机制、服务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得出各地区统筹使用的重要经验,并在现有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方法:通过内容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对5个地区现行的... 目的:通过对5个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公共卫生服务资金统筹使用地区的支付方式、激励机制、服务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得出各地区统筹使用的重要经验,并在现有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方法:通过内容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对5个地区现行的相关政策与措施进行比较。结果:5个地区在支付方式上多采用按人头、病种等付费方式,在激励机制上都采用总额付费、超支不补或分担、结余留用的方式,在服务模式上各地均开发属于具有属地特点的创新模式。结论:支付方式的多元化,促进了医疗效率的提高,但是面临管理和公平性挑战;激励机制的能动性,推动了医疗成本的控制,仍需防范潜在的道德风险;服务模式的创新性,提升了居民的健康体验,实现价值医疗将是最终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 公共卫生服务资金 支付方式 激励机制 服务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富裕背景下基本医疗保险的受益公平性研究——基于CHARLS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周婷 高月霞 左学金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7-170,182,共15页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2018年四期数据,研究两类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者的城乡身份、所在地区与收入水平对基本医疗保险受益的影响及其公平性,发现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覆盖率较低,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实际覆盖率超...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2018年四期数据,研究两类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者的城乡身份、所在地区与收入水平对基本医疗保险受益的影响及其公平性,发现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覆盖率较低,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实际覆盖率超过政策覆盖率;城镇和东部地区、高收入参保者的受益水平较高;医疗自付费用对低收入人群形成较大负担;随着时间的推移,参保者在不同维度的受益水平和公平性有所改善。模型分析结果还表明,在城镇职工医保内部,地区差距显著,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住院费用水平依次递减,西部地区参保人员的健康水平显著低于东部地区;在城乡居民医保内部,城镇居民的受益水平显著高于农村居民和进城农民,东部地区居民的健康水平最高,而西部地区最低;参保者收入越低则住院费用越少,健康水平也越差。上述发现与结论对于进一步缩小不同城乡、地区和收入身份特征的参保者的受益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公正,推动共同富裕,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医疗保险 受益公平 城乡差距 地区差距 收入差距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优化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林闽钢 曹思远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25,共10页
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进入“从有到好”的新阶段,制度的优化成为关键问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作为“保基本”的社会保险制度,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待遇水平低、农村老龄人口基数大、管理层级低,公... 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进入“从有到好”的新阶段,制度的优化成为关键问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作为“保基本”的社会保险制度,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待遇水平低、农村老龄人口基数大、管理层级低,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发展问题凸显。为此,从保险待遇、保险结构和经办服务三个方面提出六条优化措施:提高城乡居民参保的最低缴费档次标准;设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增长机制;引入集体补助促进保险缴费结构优化;引导灵活就业人员、失地农民等劳动年龄段城乡居民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探索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者转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者的分流途径和方法;探索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管理层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待遇调整机制 制度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3
6
作者 杨俊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5-100,共6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为中国特色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充分保障每个社会成员退休福祉的同时,更要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必须确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希腊和德国的对比案例... 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为中国特色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充分保障每个社会成员退休福祉的同时,更要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必须确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希腊和德国的对比案例从正反两方面充分证明了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与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关系。联系现实,我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虽然面对着来自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严峻挑战,但依然有充足的政策工具可以使用,具有不断深化改革的空间和时间窗口。建立长期的养老保险基金精算模型分析表明,当引入“组合拳”式的一揽子养老保险改革政策后,我国可以实现养老保险基金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当务之急是尽早进行养老保险制度的深化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社保缴费基数下限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曾益 王卓睿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24,共12页
近年来,我国面临社会保险缴费负担较重和基金收支失衡的双重压力。以重庆发布的《关于调整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下限的通知》中“将社保缴费基数下限从社会平均工资的60%下调至40%”的规定为切入点,基于31个省份2010—2014年的面板... 近年来,我国面临社会保险缴费负担较重和基金收支失衡的双重压力。以重庆发布的《关于调整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下限的通知》中“将社保缴费基数下限从社会平均工资的60%下调至40%”的规定为切入点,基于31个省份2010—2014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合成控制法评估降低社保缴费基数下限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征缴率的影响,并借助精算模型分析这一政策对该保险基金可持续性的影响发现:降低社保缴费基数下限可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征缴率提高8个百分点;与未降低社保缴费基数下限的情况相比,降低社保缴费基数下限扩大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规模,基金累计赤字的时点向后推迟4年;降低社保缴费基数下限使2055年累计赤字规模减少6.53%,基金支付压力得以缓解。建议建立科学、公平、合理的缴费基数动态调整机制与弹性缴费机制,为提升税务机关和社保经办机构在扩面、征缴、监管过程中的效率和能力提供更多支持,进一步健全社保基金保值增值和安全监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缴费基数下限 征缴率 基金可持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筹资压力与调整机制 被引量:5
8
作者 程杰 韩笑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2-94,共13页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面临内外多重压力,人口结构快速转变、“婴儿潮一代”出生队列冲击、户籍人口城镇化滞后等短期冲击和长期挑战并存,养老金负担水平激增,筹资空间被压缩,区域间待遇公平性矛盾突出,制度调整势在必行。改革应理顺理...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面临内外多重压力,人口结构快速转变、“婴儿潮一代”出生队列冲击、户籍人口城镇化滞后等短期冲击和长期挑战并存,养老金负担水平激增,筹资空间被压缩,区域间待遇公平性矛盾突出,制度调整势在必行。改革应理顺理论逻辑、抓住关键矛盾,立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社会福利的本质属性和抵御生存风险的基本功能,剥离掉掺杂其中的“保险”功能,转向非缴费型公共养老金,个人账户优先转移到现行个人养老金计划,将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作为养老金水平的目标线,发挥公共财政的筹资主体责任,建立多元的筹资机制和科学的待遇调整机制。若将目前养老金水平提高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平均标准,即相当于全国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水平,到2035年养老金支付总额占当年GDP比重约为1%,总体负担水平是可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社会福利 非缴费型公共养老金 待遇调整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参保惰性的生成机理与消解策略
9
作者 韩莹莹 潘文浩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9-158,共10页
随着数字时代灵活就业人员规模的持续增长,养老保险制度的适配性却严重滞后。尽管现行政策依托缴费弹性优化及财政补贴扩容等措施强化了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激励,但仍存在名义参保虚高、缴费低端锁定与参保认知偏差等多重困境,导致灵活... 随着数字时代灵活就业人员规模的持续增长,养老保险制度的适配性却严重滞后。尽管现行政策依托缴费弹性优化及财政补贴扩容等措施强化了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激励,但仍存在名义参保虚高、缴费低端锁定与参保认知偏差等多重困境,导致灵活就业人员出现参保惰性的现象。为探寻参保惰性的生成机理与消解策略,通过系统挖掘现有文献与理论成果,构建了参保惰性的“认知偏差-制度情境”交互影响模型,分别从灵活就业人员认知与政策情境角度,系统探寻参保惰性的生成机理。进而结合理论与实践经验构建制度韧性与行为相容性的助推框架,通过认知偏差矫正机制重构参保决策的禀赋效应,运用社会规范内化策略重塑参保行为的群体参照系,依托数字技术赋能实现参保流程的助推式优化等方面探寻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惰性的消解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活就业 基本养老保险 参保惰性 助推策略 行为公共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施对家庭消费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万广华 杨晨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0-75,共16页
基于1988—2018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以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施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即新农合)对家庭消费率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显示:相较于未参保家庭,参加城镇医保的家庭... 基于1988—2018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以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施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即新农合)对家庭消费率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显示:相较于未参保家庭,参加城镇医保的家庭消费率显著高出1.01%,但新农合的影响不显著;机制分析发现,城镇医保促进了参保家庭的总消费和分项消费支出,但新农合对消费支出无显著影响,同时,城镇医保和新农合对总收入和大部分分项收入无显著影响,这与基准回归结果一致;异质性分析表明,城镇医保更多地提升了中老年、非富裕、不健康群体,以及西部地区的家庭消费率。对此,应当充分发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对提振家庭消费率的积极作用,对“大水漫灌”式的财政补助应进行反思;改变基本医保“户保分离”“业保分离”的现状;加强针对特定人群的医保政策;注重提高参保青年和健康群体的获得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 家庭消费率 城镇基本医疗保险 新农合 家庭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保险法基本原则的体系构造及逻辑展开
11
作者 陈运来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5-50,共16页
农业保险法在总体上是政策保险法,属于经济法范畴,并具有商法重要特征。农业保险法基本原则的遴选标准包括反映农业保险法所调整社会关系的本质、蕴含农业保险法根本价值、体现农业保险法基本内容、统辖农业保险法具体规则与凝聚农业保... 农业保险法在总体上是政策保险法,属于经济法范畴,并具有商法重要特征。农业保险法基本原则的遴选标准包括反映农业保险法所调整社会关系的本质、蕴含农业保险法根本价值、体现农业保险法基本内容、统辖农业保险法具体规则与凝聚农业保险法国际共识。农业保险法基本原则体系的内容包括社会效益至上原则、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原则、农业大灾风险重点防控原则、协同推进原则。以社会效益至上原则为目的性原则,以其他原则为工具性原则,共同构成一个完整体系。体系内的每项基本原则在立法上均有其独特而具体的制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基本原则体系 政策性农业保险 制度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俊利 王璐 +5 位作者 任建学 井淇 盛红旗 高倩倩 蔡伟芹 马安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382-2387,共6页
背景《“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提出促进实现健康老龄化,这不仅是要老年人健康,更要关注养老保障。随着老龄化社会程度的不断加深,各省份现行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城乡居保)制度的参保水平等差距明显。在此背景下对养老保险... 背景《“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提出促进实现健康老龄化,这不仅是要老年人健康,更要关注养老保障。随着老龄化社会程度的不断加深,各省份现行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城乡居保)制度的参保水平等差距明显。在此背景下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的通过描述2013—2020年31省份城乡居保参保水平的空间分布现状,观察我国参保水平的空间相关性和差异性,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政府和医疗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养老保险政策提供建议。方法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14—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城乡居保的参保水平根据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模块中的分地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与人口模块中分地区“年末人口数”之比计算得出。影响因素的各个指标均来自2014—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运用ArcGIS 10.8统计分析软件,将整理的31个省份的城乡居保参保水平与中国省级行政区划进行匹配,对31个省份之间的城乡居保参保水平的差异进行描述性分析,利用全局空间自相关和Getis-Ord Gi*局部热点等方法,研究参保水平的空间相关性和冷热点,结合地理探测器研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从全国总体来看,2013—2020年,我国城乡居保参保人数和参保水平都是逐年上升的;从纵向结构上看,各省份的参保水平差异很大;从横向结构上看,2013—2020年,大部分省份的增长率都为正值。我国2013—2020年31省城乡居保参保水平具有空间相关性,中部省份为热点地区,上海市为冷点地区,影响因素对参保率的影响力由大到小依次为经济发展因素、社会发展因素、政策因素、文化教育因素。结论城乡居保总体参保水平逐年上涨,但各省份之间的参保水平和增长率存在差异,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城乡居保参保水平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健康老龄化 空间分布 热点分析 地理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PB框架下新业态青年网约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行为研究——基于问卷调查的微观实证 被引量:3
13
作者 严妮 任立 +1 位作者 向运华 叶璐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3-156,共14页
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框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参保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三个维度的认知因素对新业态青年网约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意愿及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部分青年网约工参保行为具有被动性,负向的参保态度及三个维度共变的... 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框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参保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三个维度的认知因素对新业态青年网约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意愿及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部分青年网约工参保行为具有被动性,负向的参保态度及三个维度共变的影响关系对养老保险政策稳定性带来了威胁;在主观规范中,示范性规范对网约工参保意愿带来的外部压力较大;在知觉行为控制中,从业者比较看重参保缴费时长的可接受度、手续的便捷度、费用可承担性和信息可获得性;网约工参加养老保险的意愿对其是否参保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但在意愿之外,个体和就业因素对从业者的参保险种选择产生了不同影响。应从完善制度要素、加强政策宣传、优化信息传输渠道、构建信息舆情治理机制等方面进一步提升青年网约工的认知并引导其有序参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业态 基本养老保险 青年网约工 计划行为理论 S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工具视角下我国中医药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文本量化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时生辉 游茂 +4 位作者 李瑞锋 田雪晴 任平 吴澜涛 郑秋莹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22,共7页
目的:总结分析我国各省份中医药基本医疗保险政策的构成特点与问题,为中医药基本医疗保险政策的完善和优化提供参考。方法:从政策工具视角出发,结合政策工具—政策发展过程两个维度,采用内容分析法对2011—2023年省级中医药基本医疗保... 目的:总结分析我国各省份中医药基本医疗保险政策的构成特点与问题,为中医药基本医疗保险政策的完善和优化提供参考。方法:从政策工具视角出发,结合政策工具—政策发展过程两个维度,采用内容分析法对2011—2023年省级中医药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文本进行量化研究。结果:纳入93份政策文件,累计编码487条。从政策工具维度来看,内部子工具涵盖主题丰富,但对其关注程度存在差异;从政策发展过程维度来看,各环节也呈现出离散态势,显示出以政策规划和政策实施占主导的特征。结论:优化政策工具运用组合,构建协调平衡的政策工具架构;统筹规划中医药医保政策发展过程,彰显中医药特色优势;重视维度间政策协同性,强化中医药医保政策执行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基本医疗保险 政策工具 内容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老保险体系何以可持续?--基于基本养老保险与个人养老金协调发展的视角 被引量:4
15
作者 蓝浩歌 赵桂芹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3-208,共26页
本文构建一个世代交叠一般均衡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探究基本养老保险与个人养老金的联合作用对重要经济变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基本养老保险与个人养老金缴费率的合理组合可以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提高养老金待遇水平;个人养老... 本文构建一个世代交叠一般均衡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探究基本养老保险与个人养老金的联合作用对重要经济变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基本养老保险与个人养老金缴费率的合理组合可以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提高养老金待遇水平;个人养老金缴费率对经济总产出的影响取决于领取期税率的大小,仅当领取期税率较低时,才可能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个体异质性分析表明,与低收入群体相比,降低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和提高个人养老金缴费率对高收入群体的私人储蓄影响更大。此外,降低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会导致低收入群体的养老金总和替代率下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养老金 基本养老保险 养老金替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属普惠保险发展挑战与优化路径——以海南省“惠肝保”为例
16
作者 李晓涵 树婷婷 +2 位作者 李雯靖 李雯婷 徐伟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共4页
目的:分析专属普惠保险发展现状,提出发展建议。方法:以海南省“惠肝保”为例,总结专属普惠保险的特点及面临的挑战。结果:专属普惠保险具有针对性较强、保障待遇较高及设置等待期等特点,也面临对特定风险群体保障不全面、与惠民保具有... 目的:分析专属普惠保险发展现状,提出发展建议。方法:以海南省“惠肝保”为例,总结专属普惠保险的特点及面临的挑战。结果:专属普惠保险具有针对性较强、保障待遇较高及设置等待期等特点,也面临对特定风险群体保障不全面、与惠民保具有同质性的挑战。结论:因地制宜设计专属普惠保险,强化与惠民保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实施等待期简易核保,联动多元主体协同发展,从而实现专属普惠保险与惠民保协同、互补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属普惠保险 惠民保 可持续发展 补充医疗保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养老保险对家庭住房和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4
17
作者 田盛丹 黄燕芬 《南方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100,共18页
基本养老保险是贯穿家庭生命周期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与家庭每期的收入和支出挂钩,对于家庭的经济决策发挥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探究基本养老保险对家庭住房及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参保基本养老保... 基本养老保险是贯穿家庭生命周期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与家庭每期的收入和支出挂钩,对于家庭的经济决策发挥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探究基本养老保险对家庭住房及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参保基本养老保险能显著提高家庭持有自有住房、投资性住房、风险性金融资产的概率,也能提升家庭住房在家庭总资产中的占比以及风险性金融资产在家庭金融资产中的比重,上述影响存在生命周期以及家庭收入水平的差异;收入的不确定性以及预防性储蓄机制是基本养老保险影响家庭住房及金融资产配置的重要机制。上述研究结论带来的启示:要着力实现基本养老保险法定人群的全覆盖,逐步缩小养老保险待遇群体间差距;创新更多满足家庭财富管理需求的金融产品,大力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加强基本养老保险与房地产市场、资本市场改革措施的一致性和协调性评估,注重发挥各领域改革的联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金融 养老金融 基本养老保险 家庭资产配置 预防性储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股票收益率与股价波动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朱文佩 林义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47,共7页
以2017—2022年各季度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数据为样本,考察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对股票收益率与股价波动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持股比例变化对股票未来收益率有一定预测效应,持股比例增加会加剧股价波动。异质性检验表明... 以2017—2022年各季度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数据为样本,考察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对股票收益率与股价波动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持股比例变化对股票未来收益率有一定预测效应,持股比例增加会加剧股价波动。异质性检验表明,被持股公司规模越大,持股比例变化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越不明显,对股价波动性影响的时滞性越强。对于短期持股而言,持股比例增加会加剧股价波动,而对于长期持股而言,持股比例增加有利于稳定股价。鉴于此,应继续推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筹,进一步扩大其市场化投资规模、延长投资考核期限,提升基金可持续发展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股票收益率 股价波动性 市场化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农业保险缴费模式创新分析——基于“基本保险+补充保险”模式视角 被引量:2
19
作者 余艳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52-56,共5页
农业保险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稳定农民收入和农村经济水平的有效手段。贵州省农业保险发展滞后,2014年在国内首次提出"基本保险+补充保险"缴费模式,贵州省农业保险取得了跨越式发展。通过对贵州省水稻保险和凤冈县茶叶保险的... 农业保险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稳定农民收入和农村经济水平的有效手段。贵州省农业保险发展滞后,2014年在国内首次提出"基本保险+补充保险"缴费模式,贵州省农业保险取得了跨越式发展。通过对贵州省水稻保险和凤冈县茶叶保险的实地调研,得出该缴费模式运行效果良好,农民得到实惠,财政支农资金得到充分利用,农民参保意识增强的结论。针对该模式存在一定的风险、宣传不到位、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提出加强宣传、加强服务、提高效率的对策建议,为进一步推广该模式做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缴费模式 “基本保险+补充保险”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对老年人口健康及其不平等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谦谦 章晓懿 郝勇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7-94,共18页
老年健康不平等是当今社会发展不平衡的重要表现。在此背景下,探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对城乡老年人口健康及其不平等的影响,充分把握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社会福利效应,聚焦老年健康相关问题,在我国全面推进共同富裕和健康老龄化的... 老年健康不平等是当今社会发展不平衡的重要表现。在此背景下,探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对城乡老年人口健康及其不平等的影响,充分把握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社会福利效应,聚焦老年健康相关问题,在我国全面推进共同富裕和健康老龄化的战略目标下,具有重要的政策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11—2018年CHARLS多期数据,采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双重差分法、集中指数分解法等计量方法,实证检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对于城乡老年人口健康及其不平等的影响与作用路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通过提供给制度内老年人一笔相对稳定的养老金收入,提高个体自我感知的经济获得感,显著改善老年人口的心理健康状况。但由于养老金待遇水平较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绝对收入效应并不显著,无法通过保障老年人健康生活需要改善其生理健康状况。城乡老年群体被证明存在“亲富”的健康不平等,即家庭可支配收入水平更高的城乡老年群体往往具有更高的健康资本,但这种健康不平等在样本调查期内表现出逐年下降的发展趋势。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通过使制度内低收入城乡老年群体受益,提高其家庭代际经济支持水平,在短期内缓和了城乡老年群体与收入相关的健康不平等。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低水平养老金待遇导致的制度健康效应减弱,以及缴费补贴机制、低统筹层次等制度设计带来的福利分布的“亲富”效应,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健康不平等缓和作用将可能随时间演变而逐步削弱,甚至在中长期内表现出加剧健康不平等的发展趋势。因此,有必要进一步优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设计,通过提高养老金保障水平,逐步扩大其健康改善效应。同时,通过鼓励低收入群体积极参保、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将基础养老金纳入基本收入保障框架等方式,逐步扩大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收入再分配力度,实现公平收入、维护城乡老年人口健康公平。此外,仍需关注不同收入老年群体在医疗服务可及性、卫生环境等结构性因素间存在的较大差异而导致的健康差距,通过公共服务、卫生健康等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农村、低收入老年群体的健康福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可支配收入 健康不平等 集中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