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0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轨道交通导视系统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磊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I0013-I0014,共2页
城市轨道交通已经逐渐成为现代人绿色出行、低碳通勤的重要交通方式。为了让乘客有更好的出行体验,优化导视系统显得格外重要。如何通过优化设计给乘客更强的视觉冲击力,使之更快、更准确地接收信息,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绿色出行 导视系统 通勤 优化设计研究 视觉冲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化设计在社区“微更新”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陈娟 刘彦红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8-406,共9页
目的 社区公共空间既是链接居民与社区的关键载体,又是展示城市形象和社会公平的重要场所。旨在通过模块化设计进行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以解决老旧社区现有的环境问题,寻求实现空间活化与区域振兴新方法。方法 在分析社区公共空间... 目的 社区公共空间既是链接居民与社区的关键载体,又是展示城市形象和社会公平的重要场所。旨在通过模块化设计进行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以解决老旧社区现有的环境问题,寻求实现空间活化与区域振兴新方法。方法 在分析社区公共空间的特点、需求及其与模块化设计关联性的基础上,结合社区公共空间的内在属性与外在形态,针对老旧社区现有问题探索节约高效、可复制且可持续的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模块化设计方法。结果 提出了应对社区公共空间再生需求的模块化设计配置模式和基本构建方法。结论 模块化设计作为一种城市“微更新”的创新方法,能有效适应居民需求变化、发挥空间多功能性,且使资源利用、建设成本和维护效率方面取得了显著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设计 城市微更新 空间再生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绿色选线设计原则与方案比选方法研究
3
作者 张明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0-34,共5页
研究目的:随着社会对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视,铁路建设需向绿色转型。传统铁路选线注重地形、地质及工程经济等因素,而绿色选线则进一步强调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全生命周期视角,旨在研究铁路绿色选线的总体设计原则,... 研究目的:随着社会对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视,铁路建设需向绿色转型。传统铁路选线注重地形、地质及工程经济等因素,而绿色选线则进一步强调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全生命周期视角,旨在研究铁路绿色选线的总体设计原则,构建以绿色环保为核心,兼顾经济成本和社会效益的绿色选线方案评价和比选方法,解决现有研究中指标选取合理性、全面性不足,评价模型复杂、可操作性受限等问题,为铁路绿色选线提供科学理论与方法支撑。研究结论:(1)绿色选线增加了线路方案绿色比选指标,将绿色度纳入综合比选,构建了包含四大目标层(工程安全可行、工程经济合理、自然环境友好、工程资源节约)共21个指标层的评价体系,提高了比选的全面性和科学性;(2)针对不同区域项目,分阶段、分维度构建比选指标及权重,实现了绿色选线理念在铁路工程的集成应用,提高了方法的普适性和可操作性;(3)本研究成果可应用于铁路勘察设计,为编制绿色铁路选线软件提供理论支撑,推动构建国家标准绿色铁路选线设计体系,促进铁路建设绿色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选线 设计原则 方法研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结构理论视角下稀土元素可视化设计研究
4
作者 韩冬楠 曹雅馨 +1 位作者 李源河 杨宗越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9-45,共7页
通过理论分析与设计实践,探索并构建稀土元素叙事性可视化的设计路径,提升稀土元素科学信息的可视化表现力,并增强其在公众认知和科学传播中的有效性。对叙事结构理论和叙事性可视化进行相关背景综述,分析稀土元素的基本概况,进而构建... 通过理论分析与设计实践,探索并构建稀土元素叙事性可视化的设计路径,提升稀土元素科学信息的可视化表现力,并增强其在公众认知和科学传播中的有效性。对叙事结构理论和叙事性可视化进行相关背景综述,分析稀土元素的基本概况,进而构建稀土元素叙事性可视化设计路径,主要包括确立叙事主题、构建叙事结构、产出叙事原型和设置叙事情节,并通过设计实践应用。构建将复杂科学信息转化为清晰直观易理解的叙事性可视化设计理论框架,明确设计路径为设计流程提供指导,有助于更广泛地普及稀土元素相关知识,增强公众对稀土元素的理解与关注。同时丰富叙事性可视化的理论体系,并为科学传播提供新颖的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结构理论 叙事性可视化设计 稀土元素 设计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工科研究生“三位一体”实践培养体系研究——以林业工程学科家具设计与工程方向为例
5
作者 陈星艳 陶涛 +9 位作者 吴义强 戴向东 李新功 欧阳周洲 朱耀军 曾冬 王丽平 胡孙跃 黄艳丽 邹伟华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9-144,共6页
以应用型工科研究生实践培养满足相关产业高层次人才需求这一重要课题为导向,结合研究生教育特点,提出了理论学习、在校实践和产业实习“三位一体”的实践培养体系构想,阐述了这一体系的三项基本要求,并以湖南省国内一流培育学科、国家... 以应用型工科研究生实践培养满足相关产业高层次人才需求这一重要课题为导向,结合研究生教育特点,提出了理论学习、在校实践和产业实习“三位一体”的实践培养体系构想,阐述了这一体系的三项基本要求,并以湖南省国内一流培育学科、国家林草局重点学科和湖南省重点学科——林业工程学科家具设计与工程方向为例探索了应用型工科研究生实践培养的具体方法。对于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协同创新,实现应用型工科类学科研究生教育供给侧与相关产业高端人才需求端的精准对接,促进相关产业实现高质量科学发展,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与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工科 研究生教育 实践培养 林业工程学科 家具设计与工程 校内实践 产业实习 学科交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AI+数字化”实验设计与分析
6
作者 李晓理 石婷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1-196,共6页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与数字化技术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高等教育体系尤其是研究生教育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环节,需紧跟时代步伐。该文探讨了如何建设“AI+数字化”实...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与数字化技术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高等教育体系尤其是研究生教育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环节,需紧跟时代步伐。该文探讨了如何建设“AI+数字化”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并以典型实验设计与分析为例进行了阐述,目的是解决传统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难以全方位指导顾及每位学生、实时答疑、个性化培养等诸多问题和难题,为研究生提供精准、规范且个性化的实践能力培养方案,从而提升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及理论知识应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培养 实践能力 AI+数字化 实验设计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下文创设计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5
7
作者 周琪瑶 赵卫东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1-133,共13页
目的对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下文创设计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与总结,探讨未来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下文创设计方法的趋势。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作为主要研究方法,通过对文创设计方法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相关概念分... 目的对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下文创设计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与总结,探讨未来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下文创设计方法的趋势。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作为主要研究方法,通过对文创设计方法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相关概念分析,相关AI技术之间的功能差异与技术融合的分析,归纳总结生成式人工智能和文创设计方法之间的融合应用与局限,并选取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相关文献作为文献分析来源,对生成式人工智能介入文创设计的前期阶段、加工阶段和全流程3个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结果在厘清生成式人工智能介入文创设计的现状基础上,总结生成式人工智能下文创设计方法3个方面的发展趋势,即文创设计方法的数智化、个性化、集成化。结论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为文创设计方法带来具体方式、过程、内容3个方面的质效提升。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致力于文化服务的设计界亦有望迎来爆炸式创意时代,为文化提供更多创意与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设计方法 文创设计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嵌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潜在风险与突破——基于一项混合研究设计 被引量:3
8
作者 鲁长风 田友谊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8-85,共8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嵌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同时,亦会产生相应风险。为此,该研究使用LDA主题模型、TF-IDF算法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混合研究设计,发现现阶段生成式人工智能嵌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会在培养主体、课程、评价以及管理层面产生相...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嵌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同时,亦会产生相应风险。为此,该研究使用LDA主题模型、TF-IDF算法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混合研究设计,发现现阶段生成式人工智能嵌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会在培养主体、课程、评价以及管理层面产生相应风险。细究这些风险,其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模型、教育生态以及监管体系密切相关。为有效规避生成式人工智能嵌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风险,应从“根源治理”“内部变革”“外部监管”方面入手,开发适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智能模型,优化智能技术嵌入人才培养的教育生态与建立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的监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拔尖创新人才 人才培养 技术嵌入 混合研究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临床研究病例报告表设计和记录的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
9
作者 韩芳 曹克刚 +3 位作者 高颖 刘宝利 周甜甜 胡晶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3-538,共6页
病例报告表(Case report form,CRF)是获取临床研究数据的重要工具,科学设计且规范记录的CRF对于提升临床研究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作者总结了目前中医药临床研究CRF设计及记录存在的共性问题,包括(1)设计时点滞后;(2)CRF设计、记录及修改... 病例报告表(Case report form,CRF)是获取临床研究数据的重要工具,科学设计且规范记录的CRF对于提升临床研究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作者总结了目前中医药临床研究CRF设计及记录存在的共性问题,包括(1)设计时点滞后;(2)CRF设计、记录及修改欠规范;(3)合并用药/疗法记录不完善;(4)证候疗效指标量化及舌脉的客观化不足;(5)受试者隐私保护不足;(6)不良事件记录欠规范。与之相应,本文探讨了一些解决策略,以期为其他中医药研究者提供参考,具体包括(1)CRF设计时点前移;(2)规范CRF设计、记录及修改;(3)根据临床数据获取协调标准(Clinical Data Acquisition Standards Harmonization,CDASH)设计合并用药/疗法;(4)证候标准化及舌脉标准化研究;(5)使用受试者鉴认代码保护隐私;(6)不良事件记录要“因研究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临床研究 病例报告表 设计 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病疫苗服务设计中干预疫苗犹豫的用户行为研究
10
作者 胡柏 韩海燕 +2 位作者 张晶晶 李壮 朱何润雪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31-143,共13页
目的针对内蒙古牧区布病疫苗接种过程中出现的疫苗犹豫问题,基于FBM行为理论对疫苗犹豫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构建疫苗犹豫行为干预的理论模型,对疫苗接种服务中用户行为进行设计。方法首先,利用扎根理论识别影响牧民疫苗犹豫行为的因素... 目的针对内蒙古牧区布病疫苗接种过程中出现的疫苗犹豫问题,基于FBM行为理论对疫苗犹豫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构建疫苗犹豫行为干预的理论模型,对疫苗接种服务中用户行为进行设计。方法首先,利用扎根理论识别影响牧民疫苗犹豫行为的因素,结合FBM模型,构建干预疫苗犹豫行为的理论模型;其次,采用fsQCA分析得出疫苗犹豫行为的组态路径,揭示用户痛点,明晰用户需求;最后,针对用户需求提出劝导式干预策略,设计针对用户行为的干预措施。结果在用户行为需求方面,发现有三类触发高疫苗犹豫行为的条件组态,在疫苗服务相关因素中,除信任度、自满度、便利性、沟通和集体责任感外,语境也是牧民疫苗犹豫的重要因素之一。结论疫苗犹豫量表融入FBM模型,并对多变量间的复杂因果关系进行讨论,为客观评价用户疫苗犹豫行为提供了量化参考,能够有效地评估疫苗接种者的行为倾向程度,以便提出更具准确度的劝导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苗犹豫 FBM行为模型 服务设计 用户研究 布鲁氏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臂设计在中医儿科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11
作者 张红三 刘慧兰 +7 位作者 卜志军 王禹毅 施泽阳 宋奕珂 刘凯 刘鑫淼 刘建平 刘兆兰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784-1789,共6页
单臂设计的基本定义和局限性被详细阐述,并从其适用条件、观察组设置、外部对照设置、偏倚控制及样本量估算等方面系统总结了单臂研究的设计和原则。中医儿科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中面临设置盲法和随机化困难、伦理问题多、成本和... 单臂设计的基本定义和局限性被详细阐述,并从其适用条件、观察组设置、外部对照设置、偏倚控制及样本量估算等方面系统总结了单臂研究的设计和原则。中医儿科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中面临设置盲法和随机化困难、伦理问题多、成本和周期长的挑战,而单臂设计应用于中医儿科临床研究具有易行性、开放性以及减少伦理问题的优势,但其结果的偏倚和不确定性仍需谨慎对待,故在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应预先订合理、可行的措施,包括单臂研究的设计与实施要点,单臂研究的实施需要充分的前提条件,需设置外部对照,选择合适的平行对照、历史对照、目标值对照等,以及通过治理外部数据、合理利用统计分析方法等减少单臂研究的局限和偏倚。以司美替尼治疗1型神经纤维瘤和无法手术的丛状神经纤维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单臂药物临床试验为例,分析单臂设计在儿科研究中的应用,以期为国内儿科中医药领域的临床研究提供经验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臂设计 外部对照 偏倚控制 中医儿科 临床研究 伦理 随机对照试验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 MW多功能池式研究堆控制棒方案设计
12
作者 韩鹏 陈晓亮 +2 位作者 张振洋 朱珈辰 金骁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94-1104,共11页
本文以10 MW多功能池式研究堆为研究对象。针对低功率、少燃料组件数目、反中子阱型的堆芯设计特点,探究了不同形式的控制棒及其布置对棒自身价值和堆芯的影响,在兼顾反应堆运行安全、孔道中子注量率、功率峰因子和后续燃料管理方式等... 本文以10 MW多功能池式研究堆为研究对象。针对低功率、少燃料组件数目、反中子阱型的堆芯设计特点,探究了不同形式的控制棒及其布置对棒自身价值和堆芯的影响,在兼顾反应堆运行安全、孔道中子注量率、功率峰因子和后续燃料管理方式等方面下,最终确定采用叉形控制棒形式,通过研究叉形控制棒内中子注量率和线功率密度等参数分析其使用安全。结果表明:采用叉形控制棒的堆芯方案,最大满功率运行天数较低,燃料组件功率分布平坦,总功率峰因子<1.5,相较其他方案,在全寿期内,堆内孔道平均热中子注量率更高;从控制棒安全性能考虑,叉形控制棒的内侧控制板最大温度也远低于其温度限值。本文结果可为10 MW多功能池式研究堆控制棒设计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池式研究 堆芯设计 控制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不同场认知的信息交互设计用户体验评价研究
13
作者 万茜婷 韩海燕 +2 位作者 张晶晶 李壮 齐悦廷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17-427,共11页
目的场认知风格是认知风格研究中最受关注的领域之一,不同场认知风格的用户具有不同的认知偏好。需要面向场依存-场独立两种认知风格用户,构建信息交互设计用户体验评价体系,为包容性设计提供认知理论依据与方法参考。方法首先,梳理不... 目的场认知风格是认知风格研究中最受关注的领域之一,不同场认知风格的用户具有不同的认知偏好。需要面向场依存-场独立两种认知风格用户,构建信息交互设计用户体验评价体系,为包容性设计提供认知理论依据与方法参考。方法首先,梳理不同场认知风格和信息交互设计要素,并通过问卷筛选出与不同场认知风格紧密相关的用户体验评价要素;其次,引入GQM客观度量范式,构建面向不同场认知风格的用户体验评价体系;最后,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评价指标权重,并讨论评价体系的可行性。结果在评价指标方面,面向不同场认知的用户体验评价体系包含信息层、交互层和感知层3个目标,且不同场认知风格群体评价偏好不同。场依存性用户更适合信息简洁、交互方式明确固定、符合认知经验的产品与场景;场独立性用户更适合信息丰富、交互方式自由个性化、提供认知摩擦的产品与场景。结论针对不同功能与场景的信息交互产品,对认知风格的测量可直接、有效定义信息交互设计用户需求和行为特征,可尝试作为用户画像的必要指标,以丰富用户画像颗粒度,缩短用户研究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认知风格 信息交互设计 用户体验评价 用户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算力数据中心单相浸没液冷系统设计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展 季沈蕊 +1 位作者 孙鑫山 凌云志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41,共5页
随着人工智能(AI)、大数据、云平台对算力需求的大幅提升,传统风冷技术对IT机柜的冷却能力已达到极限,研究和开发液冷技术对降低数据中心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考虑到国内至今开展有关单相浸没液冷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实验... 随着人工智能(AI)、大数据、云平台对算力需求的大幅提升,传统风冷技术对IT机柜的冷却能力已达到极限,研究和开发液冷技术对降低数据中心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考虑到国内至今开展有关单相浸没液冷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实验研究较少,该文通过合理设计、对比选型、系统调试等环节搭建了用于教学研究的综合单相浸没式液冷试验台,对数据中心液冷散热系统运行性能进行了深入探究和分析,评估了该系统的改进空间与应用潜力,相关工作一方面可为绿色数据中心的低碳高效运行提供技术支持,另一方面也可进一步完善数据中心液冷研究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实践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算力数据中心 单相浸没液冷 系统设计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掌位气动软体机械手设计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振龙 郭亚琳 +5 位作者 宋海云 张梦瑶 吕黄珍 何亚凯 赵丹 杜志龙 《包装与食品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6,共9页
针对因食品物料的形状和特性差异较大,食品生产线物料更换频繁,导致其分拣的自动化水平不足、效率及安全性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食品物料分拣及搬运的自适应掌位气动软体机械手。基于分段常曲率假设与虚功原理,建立软体手指弯曲变形... 针对因食品物料的形状和特性差异较大,食品生产线物料更换频繁,导致其分拣的自动化水平不足、效率及安全性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食品物料分拣及搬运的自适应掌位气动软体机械手。基于分段常曲率假设与虚功原理,建立软体手指弯曲变形的数学模型,探究驱动气压和弯曲弧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软体手指进行流固耦合分析,探究其在压力作用下的变形情况;采用D-H(Denavit-Hartenberg,D-H)法对软体手指进行运动学建模,结合蒙特卡洛法对其工作空间进行分析;使用3D打印技术结合平板印刷法完成实物制作,并制定抓取策略,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软体机械手单侧机构可变行程为27 mm;在0.04 MPa压力的作用下,软体手指的最大变形为104.15 mm,最大等效应力为0.535MPa,弯曲弧度为0.791 rad;软体手指整体工作空间的最大抓取范围为245 mm,最大抓取质量为571.78 g。研究为软体机械手在食品物料分拣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体机械手 结构设计 流固耦合 工作空间 抓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城区高校校园场所重构教学实验——基于EvoMass优化工具的设计研究探索
16
作者 雷冬雪 王力凯 《南方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24,共11页
围绕历史城区校园场所重构设计议题,以南京艺术学院校园场所重构概念设计为例,介绍了面向该设计议题的建筑概念设计教学实验。教学实验设定了基于“环境性能+混合使用”的复合设计目标,引入了EvoMass设计优化工具以辅助设计概念探索,并... 围绕历史城区校园场所重构设计议题,以南京艺术学院校园场所重构概念设计为例,介绍了面向该设计议题的建筑概念设计教学实验。教学实验设定了基于“环境性能+混合使用”的复合设计目标,引入了EvoMass设计优化工具以辅助设计概念探索,并制定了可以充分发挥该设计优化工具应用潜力的设计流程。从设计研究的角度,教学实验建构了具有现实意义和挑战意义的设计问题,探索了设计优化工具介入设计流程的有效应用路径,为校园场所重构设计议题下的建筑设计概念探索提供了技术对策思路,并为相关设计实践活动提供了基于人机协同设计理念的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优化 EvoMass 环境性能 混合使用 设计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居住环境设计的逻辑机理与实践策略——评《城市居住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17
作者 刘纹君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I0004-I0004,共1页
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提高,城市规划主体需更加注重对城市居住环境的设计,以期为居民提供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设计人员也要深入研究城市居住环境设计的逻辑机理并探索满足居民切身利益的设计策略,确保居住... 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提高,城市规划主体需更加注重对城市居住环境的设计,以期为居民提供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设计人员也要深入研究城市居住环境设计的逻辑机理并探索满足居民切身利益的设计策略,确保居住区域的宜居性。由乔继敏编著的《城市居住环境艺术设计研究》一书便基于大量城市居住环境设计案例深入探究了现代城市居住区的设计需求,回答了如何采取适当的环境设计策略来为居民创造高品质的生活空间的问题,为城市居住环境设计从业人员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设计研究 实践策略 城市居住环境 设计逻辑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QFD的灌木链锯切割试验台设计研究
18
作者 龚霖 杨德岭 +1 位作者 艾竞宇 张毅然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7,共7页
灌木具有丰富的生态和经济价值,链锯在切割灌木过程中由于技术特性和零部件结构的不合理,容易导致切割断口出现撕裂、毛刺、灼伤等不良现象。通过电话、实地访问、问卷等调查形式,收集并综合分析了用户需求和灌木切割产品的发展现状。... 灌木具有丰富的生态和经济价值,链锯在切割灌木过程中由于技术特性和零部件结构的不合理,容易导致切割断口出现撕裂、毛刺、灼伤等不良现象。通过电话、实地访问、问卷等调查形式,收集并综合分析了用户需求和灌木切割产品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通过模拟真实野外环境对灌木进行切割,获得可靠数据,并通过AHP法确定用户需求权重,再运用QFD法确定质量特性设计需求权重,最终得到产品设计重点,通过权重排序、等级划分,设计出一款满足用户需求的灌木链锯切割试验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木切割 试验台设计 AHP QFD 方案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体验视角下C型自行式旅居车室内布局设计研究
19
作者 白嘉健 张剑文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8-85,共8页
研究旨在探讨符合用户行为体验的C型自行式旅居车室内布局设计策略。研究通过选取7个品牌共62款C型自行式旅居车作为样本,对样本与行为体验理论进行分析,整理出其室内布局要素和空间组合方式,并探讨了功能分区、生活流线及空间尺度等因... 研究旨在探讨符合用户行为体验的C型自行式旅居车室内布局设计策略。研究通过选取7个品牌共62款C型自行式旅居车作为样本,对样本与行为体验理论进行分析,整理出其室内布局要素和空间组合方式,并探讨了功能分区、生活流线及空间尺度等因素对用户体验的影响。研究总结出“明确的功能分区”“简洁的生活流线”与“舒适的空间尺度”是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设计策略。结合设计方案实践和仿真数据验证后,进一步探讨了基于行为体验的室内布局设计策略的应用效果,表明该策略能够有效提升用户旅居出行的生活体验,为旅居车相关设计与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行式旅居车 行为体验 室内布局 设计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方法的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箱包设计感知研究
20
作者 李静 张雅欣 《皮革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87,共7页
为挖掘受访者对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箱包设计中的感知态度,分析其偏好类型及设计需求,采用Q方法进行深入探讨。通过文献研究、专家访谈,整理出33条关于闽南非遗箱包设计的Q集,使用分层抽样选取29个P样本,运用Quanl pc程序对受访者观点... 为挖掘受访者对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箱包设计中的感知态度,分析其偏好类型及设计需求,采用Q方法进行深入探讨。通过文献研究、专家访谈,整理出33条关于闽南非遗箱包设计的Q集,使用分层抽样选取29个P样本,运用Quanl pc程序对受访者观点进行因子分析,最终形成五个偏好类型,其中,国际化偏好型特征值最高,为11.65,反映出受访者对全球化设计元素的高度认可;其次为快时尚、实用性和本土化偏好型,特征值分别为4.89、4.12和3.45,揭示了受访者对时尚感、功能性及文化认同的重视;可持续偏好型特征值为2.15,但其在未来设计中依然具有潜力。研究为闽南非遗元素在箱包设计中的创新性应用提供了新视角,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 箱包 Q方法 感知研究 闽南文化 革制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