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矿产”产业生态效率动态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9
1
作者 唐燕 孟繁玥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7-77,共11页
“城市矿产”的资源化循环利用,是我国缓解资源瓶颈约束、构建产业生态化体系的重要手段之一,探究“城市矿产”产业生态效率特征及关键驱动因素,以期为我国继续推动该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生态化转型升级提供参考。本文基于非期望产出的... “城市矿产”的资源化循环利用,是我国缓解资源瓶颈约束、构建产业生态化体系的重要手段之一,探究“城市矿产”产业生态效率特征及关键驱动因素,以期为我国继续推动该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生态化转型升级提供参考。本文基于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算我国2004-2017年26个省市层面生态效率,并分析其总体演变、区域差异及空间相关性特征,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探寻该产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城市矿产”产业生态效率呈“类峰峦”结构的波动上升趋势,从2004年0.87上升至2017年1.06,这期间,峰顶和峰谷省市的该产业生态效率年均差值近12%,且存在较显著的区域差异特征,整体表现为东部地区始终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②通过空间相关性分析发现,26个省市该产业生态效率存在较强的空间关联性,整体由低值集聚向中高值集聚状态转变,但发展后期,部分省市脱离整体趋势,出现“微分异”现象。③根据空间计量模型估计结果,技术创新是提高该产业生态效率的核心因素;产业发展水平和产业集聚水平为次要因素;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为一般影响因素;宏观调控与对外开放水平则无显著影响。最后,提出内外技术联合提高创新能力、以绿色产业合作提升产业集聚水平、环境标准细化增强环保效应、与制造业层级嵌套完善回收体系等对策建议,提升“城市矿产”产业生态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矿产”产业 生态效率 影响因素 空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