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双修”背景下济南市园林植物应用探讨
1
作者 石运伟 《南方农业》 2025年第12期51-54,共4页
基于“城市双修”理念,探讨山东省济南市园林植物选择策略,并提出5项园林植物配置策略,即平衡园林植物的观赏性和功能性、构建多层次景观群落、加大乡土树种应用比例、合理营造园林植物的季相变化、融入园林植物的文化元素,以提升济南... 基于“城市双修”理念,探讨山东省济南市园林植物选择策略,并提出5项园林植物配置策略,即平衡园林植物的观赏性和功能性、构建多层次景观群落、加大乡土树种应用比例、合理营造园林植物的季相变化、融入园林植物的文化元素,以提升济南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性,并充分彰显济南市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为市民创造更加宜居、富有魅力的城市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双修” 园林植物 选择 配置 山东省济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双修”背景下植物配置调查与生态优化策略——以丹阳万善公园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黄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1期127-130,共4页
以丹阳市万善公园改造设计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采用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的方法,旨在探讨城市公园植物配置应用效果和生态稳定性。结合"城市双修"建设需要,利用城市生态学原理和中国植物文化,增加乡土植物、地被植物... 以丹阳市万善公园改造设计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采用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的方法,旨在探讨城市公园植物配置应用效果和生态稳定性。结合"城市双修"建设需要,利用城市生态学原理和中国植物文化,增加乡土植物、地被植物和水生植物的种类,扩大边缘植物景观尺度,优化植物群落和生态结构,提出植物配置可行性优化建议,促进人与自然、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双修” 城市公园 植物配置 生态保护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双修”工作中夜景要素的系统性研究——三亚夜景观系统规划
3
作者 杨艳梅 冯凯 +1 位作者 杨洋 梁峥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2期136-142,共7页
借鉴城市设计五要素,探究“城市双修”工作中三亚中心城区城市照明的夜景观系统规划及夜景要素控制方法。以夜景观系统强化夜景意向,突出三亚特色;梳理夜景观系统要素,并编制照明设计导则指引,控制夜间风貌,引导城市照明科学建设。
关键词 城市设计五要素 夜景要素 夜景观 系统 “城市双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双修”试点对PM_(2.5)和臭氧协同控制的效果评估:以三亚市为例 被引量:7
4
作者 刘政 蒋金荷 叶希娴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99-706,共8页
我国大气环境进入PM_(2.5)污染依然严峻和臭氧(O_(3))污染日益突出的新阶段,“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推进PM_(2.5)和臭氧(O_(3))污染协同控制.在大气污染防治领域,减排长期以来被视作污染防治的唯一出路.本文借鉴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所采... 我国大气环境进入PM_(2.5)污染依然严峻和臭氧(O_(3))污染日益突出的新阶段,“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推进PM_(2.5)和臭氧(O_(3))污染协同控制.在大气污染防治领域,减排长期以来被视作污染防治的唯一出路.本文借鉴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所采用的减排与适应的两种治理模式,探索适应模式的污染防治效果.选取我国首个“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简称“城市双修”)试点城市——三亚市作为研究对象,以城市月均空气质量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准试验法评估试点效果.以海口市作为三亚市的空间对照,以试点前1.5年作为试点后1.5年的时间对照,采用依次添加气象、固定效应、1阶、2阶时间趋势控制的双倍差异模型,识别“城市双修”试点对三亚市空气污染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①“城市双修”试点大幅降低了三亚市的PM和O_(3)污染,其中,O_(3)浓度降低约30μg/m^(3),PM_(2.5)、PM10浓度分别降低约7、10μg/m^(3),三者降幅分别达47%、39%、28%;②“城市双修”对O_(3)浓度的影响是持续的,对PM浓度的影响滞后半年;③将“城市双修”试点分别提前6、9、12个月的安慰剂试点均未发现对三亚市空气质量有任何显著影响.研究显示,“城市双修”试点对三亚市PM_(2.5)和O_(3)协同控制具有意外显著的效果;甄别“城市双修”在不同时段所采取的修复细节有助于实现PM_(2.5)和O_(3)的精准治理,推广这些修复措施至其他城市有利于缓解我国当前面临的大气环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模式 “城市双修” PM_(2.5)和O_(3) 协同控制 双倍差异法 效果评估 三亚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双修”理念下的历史河道复兴探索——以成都“宜居水岸”工程西郊河、饮马河示范段为例 被引量:24
5
作者 马奔 吴欣玥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4-159,共6页
"城市双修"是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的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新要求,是新常态下适应存量规划、探索城市转型发展之路的全新理念。历史河道与城市起源、发展、衍变过程密切相关,在高速的城市建设中,如何解决历史河道的文化内涵与... "城市双修"是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的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新要求,是新常态下适应存量规划、探索城市转型发展之路的全新理念。历史河道与城市起源、发展、衍变过程密切相关,在高速的城市建设中,如何解决历史河道的文化内涵与功能价值被掩藏的问题,实现滨水区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结合成都"宜居水岸"工程,以护城河中的西郊河、饮马河示范段为例,从强化文化特色、优化功能布局、完善道路交通和改善生态环境四个方面探讨"城市双修"理念下的历史河道复兴规划策略,以期为相关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双修” 历史河道 复兴 规划策略 成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双修”背景下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规划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珺涵 刘超 《现代园艺》 2022年第14期60-62,共3页
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规划占有重要位置,不仅能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还能够完善城市生态系统,给人们带来更加良好的生活环境。在传统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规划中,由于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不仅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规划占有重要位置,不仅能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还能够完善城市生态系统,给人们带来更加良好的生活环境。在传统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规划中,由于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不仅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而且对城市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在“城市双修”背景下设计规划城市公园,能进一步提升景观形象,为城市健康发展助力。基于此,主要针对“城市双修”背景下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规划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双修” 城市公园 景观设计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双修”项目库构建与实施方法探索--以北京城市副中心老城更新与双修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毛羽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4-99,共6页
“城市双修”规划在城市更新改造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空间规划难落地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其核心成果项目库的构建与实施,目前尚未形成成熟完善的方式。文章以“城市双修”项目库的构建与实施为课题,借鉴在北京城... “城市双修”规划在城市更新改造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空间规划难落地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其核心成果项目库的构建与实施,目前尚未形成成熟完善的方式。文章以“城市双修”项目库的构建与实施为课题,借鉴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老城更新与双修实践中长期的规划实施经验,探索如何通过空间统筹、目标体系构建、组织机制协同等方式,科学、合理地构建项目库,以项目库为载体,将城市规划的战略构想和发展目标转化为实际的建设任务,摆脱“撒芝麻”式的项目编排模式,进而发挥“城市双修”规划对城市更新改造实施的空间统筹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库 城市更新 “城市双修” 北京城市副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城市双修”背景下植物配置调查与生态优化
8
作者 曾昭一 《农村科学实验》 2020年第10期74-75,共2页
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公园是重要的生态、绿化建设设施,其内部植物是在多年发展形成的,植物的配置与变化会影响到整个公园的生态功能状况。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加快,公园内部及其周边还在不断种植乔灌木,提升植被覆盖率。本文主要从分析... 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公园是重要的生态、绿化建设设施,其内部植物是在多年发展形成的,植物的配置与变化会影响到整个公园的生态功能状况。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加快,公园内部及其周边还在不断种植乔灌木,提升植被覆盖率。本文主要从分析“城市双修”内涵入手,介绍了其对于植物配置和生态优化的影响,围绕某公园植物配置情况加以调查,说明了植物配置过程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科学可行的植物配置和生态优化策略,为提升生态建设水平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双修” 植物配置 调查 生态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政策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董照樱子 孙思琪 +3 位作者 夏楚瑜 周辰溪 赵晶 张蔚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6142-6153,共12页
城市扩张所导致的绿地减少、生态环境退化等问题,影响碳达峰、碳中和(简称“双碳”)目标的实现。“城市双修”通过对被破坏的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有效发挥森林、草原、湿地和土壤的固碳作用,以及优化城市及社区更新方式,改变... 城市扩张所导致的绿地减少、生态环境退化等问题,影响碳达峰、碳中和(简称“双碳”)目标的实现。“城市双修”通过对被破坏的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有效发挥森林、草原、湿地和土壤的固碳作用,以及优化城市及社区更新方式,改变居民出行和生活方式,有助于城市碳汇能力提升和碳排放的降低。基于2005—2021年我国287个地级市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交错双重差分模型评估“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简称“城市双修”)政策的碳减排效应。研究发现:(1)“城市双修”政策使城市碳排放显著降低了5.6%,但该效应有3年的滞后期;(2)机制分析揭示了城市绿地的增加是“城市双修”政策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绿地面积每增加1000hm^(2),城市碳排放降低1.5%;(3)异质性分析表明“城市双修”政策会扩大碳排放最高和最低城市之间的碳排放差距,城市的生态基础、财政基础以及政策执行力度会影响“城市双修”政策的碳减排效力,并对位于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的城市的碳减排助推作用更强。研究据此提出了充分总结推广试点经验、系统推进城市低碳转型、因地制宜开展“城市双修”工作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双修” 生态修复 城市碳排放 交错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水景观中的生态恢复设计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文雯 《花卉》 2024年第14期136-138,共3页
滨水景观是城市重要的生态屏障,除了基本的观赏和休憩价值之外,它往往具有强大的生态系统修复价值功能。分析城市滨水景观生态恢复现存主要问题,阐述其具有的生态系统修复功能,剖析和指出当前滨水景观中的生态恢复设计面临的气候变化挑... 滨水景观是城市重要的生态屏障,除了基本的观赏和休憩价值之外,它往往具有强大的生态系统修复价值功能。分析城市滨水景观生态恢复现存主要问题,阐述其具有的生态系统修复功能,剖析和指出当前滨水景观中的生态恢复设计面临的气候变化挑战和人类活动破坏挑战。并且结合具体案例,论述某市滨水景观生态恢复设计基本要求、具体目标及相关策略要点,分析滨水景观中的生态恢复设计所带来的巨大效益,旨在为同类城市滨水景观生态恢复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双修” 生态系统修复功能 滨水景观 生态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