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垮掉一代”文学与爵士乐的交互——以凯鲁亚克《在路上》为个案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雪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4-167,共4页
作为后现代文学的重要分支,"垮掉的一代"对美国后现代文化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真正意义上的后现代亚文化代表。对"垮掉的一代"作家而言,同为亚文化的波普爵士乐不仅为他们的创作提供灵感和素材,更是他们创... 作为后现代文学的重要分支,"垮掉的一代"对美国后现代文化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真正意义上的后现代亚文化代表。对"垮掉的一代"作家而言,同为亚文化的波普爵士乐不仅为他们的创作提供灵感和素材,更是他们创作的基础。本文以"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作《在路上》为个案,详细探讨了"垮掉的一代"文学作品在语言和主题上与波普爵士乐的交互,借以说明,"垮掉的一代"和波普爵士乐这两个产生于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亚文化现象都是以叛逆和追问自我为主题的,两者在本质和精神追求上具有同一性,在创作上互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垮掉的一代“ 爵士乐 亚文化 《在路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山与美国“垮掉的一代”禅宗精神的契合 被引量:7
2
作者 王维倩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7-79,89,共4页
20世纪50年代,美国"垮掉的一代"抛弃世代信奉的基督新教,改信禅宗,试图从东方禅宗中寻找精神的寄托、信仰的归宿。他们游历东方,修行禅定,静坐默想,修身养性,以了解东方思想,求得毫无约束的精神解脱,交融于广阔无垠的宇宙世... 20世纪50年代,美国"垮掉的一代"抛弃世代信奉的基督新教,改信禅宗,试图从东方禅宗中寻找精神的寄托、信仰的归宿。他们游历东方,修行禅定,静坐默想,修身养性,以了解东方思想,求得毫无约束的精神解脱,交融于广阔无垠的宇宙世界。这一值得深思的精神事件与中唐诗人寒山的生活言行、"荒野情结"、对待人生和自然的态度等均有着精神的契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山 “垮的一代 禅宗精神 契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垮掉的一代”与魏晋名士之比较
3
作者 常亮 柴树金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01期293-297,共5页
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魏晋名士,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群“另类人物”。他们以其率真旷达、恣情任性的生活态度以及洒脱奔放、天马行空的创作风格对后来的中国文学(尤其是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 魏晋名士 “垮的一代 “竹林七贤” 浪漫主义文学 中国历史 生活态度 中国文学 创作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朗姆酒日记》:“垮掉的一代”的精神实录
4
作者 邢蕾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32-34,共3页
《朗姆酒日记》改编自刚左之父亨特·汤普森(Hunter S.Thompson)的同名小说The Rum Diary,讲述了记者保罗·坎普在波多黎各醉生梦死的生活中坚定了自己新闻追求的故事。影片基于小说,以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为背景,真实地还原... 《朗姆酒日记》改编自刚左之父亨特·汤普森(Hunter S.Thompson)的同名小说The Rum Diary,讲述了记者保罗·坎普在波多黎各醉生梦死的生活中坚定了自己新闻追求的故事。影片基于小说,以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为背景,真实地还原了后艾森豪威尔时代的社会环境与人们的精神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垮的一代 坎普 报社记者 同名小说 艾森豪威尔 新闻真实 汤普森 Thompson 实录 人物原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半个世纪的回声:“垮掉的一代”和金斯伯格 被引量:7
5
作者 文楚安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7-49,共3页
惊悉“垮掉的一代”诗人艾伦·金斯伯格因病于97年4月5日逝世,——我默默无语,但思堵万千。由于研究“垮掉的一代”文学,多年来,我同金斯伯格有书信往来,他赠予我若干他的著作及有关资料,欣然授权我翻译《金斯伯格诗选》,并允诺为... 惊悉“垮掉的一代”诗人艾伦·金斯伯格因病于97年4月5日逝世,——我默默无语,但思堵万千。由于研究“垮掉的一代”文学,多年来,我同金斯伯格有书信往来,他赠予我若干他的著作及有关资料,欣然授权我翻译《金斯伯格诗选》,并允诺为这部大陆首家中文版诗选撰写序言;我本欲在今年秋赴美进行学术访问时在纽约拜访他,但他却走得这样匆忙,这一切都无法实现了。拙文《近半个世纪的回声:“垮掉的一代”和金斯伯格》写于1996年秋,并在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年会上宣读,谨以此文哀悼诗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垮的一代 金斯伯格 “垮 半个世纪 “垮的一代”文学 意象派 60年代 《外国文学》 惠特曼 一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误读的“垮掉的一代” 被引量:4
6
作者 田丰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7期98-101,共4页
每一个代际的青年人都曾出现被污名化为"垮掉的一代"的情况。总结一代又一代青年人被污名化为"垮掉的一代"的原因,既有宏观的时代性、社会性因素,也有微观的群体性、心理性因素,还有全球化的影响和媒体的推波助澜... 每一个代际的青年人都曾出现被污名化为"垮掉的一代"的情况。总结一代又一代青年人被污名化为"垮掉的一代"的原因,既有宏观的时代性、社会性因素,也有微观的群体性、心理性因素,还有全球化的影响和媒体的推波助澜。在污名化的逆境中磨砺成才固然不是坏事,但青年人更需要有利于人生发展的社会环境。因此,我们应关心青年,支持广大青年建功立业,努力锻造中华民族永不弯曲的脊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垮的一代 污名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杰克·凯鲁亚克“垮掉”思想的外向超越与内向超悟
7
作者 张琦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4-110,共7页
"垮掉的一代"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这场运动的主要意义在于它对人性所做的精神探索,东方佛教思想和西方基督教思想对"垮掉"思想影响颇大。凯鲁亚克有"垮掉之王"的称号,所写的两部小说《在路上... "垮掉的一代"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这场运动的主要意义在于它对人性所做的精神探索,东方佛教思想和西方基督教思想对"垮掉"思想影响颇大。凯鲁亚克有"垮掉之王"的称号,所写的两部小说《在路上》和《达摩流浪者》为"垮掉"精神的代表著作。这两部小说在精神内核有所不同,《在路上》通过对两位主人公不同命运的对比阐述了追求自由的同时依然要坚持责任的道理,其主旨是责任,是一个外向的超越;而后者讲述的是贾菲与雷蒙如何依循生命直觉去亲证世界的美丽和宁静的故事,是内向的反思。前者是西方式的责任,后者是东方式的宁静,东西方思想的矛盾性也体现在凯鲁亚克的思想经历上,这种矛盾决定了他的思想追寻永远"在路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鲁亚克 “垮的一代 禅宗 《在路上》 《达摩流浪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伦·金斯堡照片书的跨媒介叙事:范式、过程与意义
8
作者 盛钰 欧阳骞 《出版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6-113,共8页
分析艾伦·金斯堡照片书“语图互文”修辞策略的运作机制,发现其通过在手写文字与照片的符号裂隙中植入诗意想象,创造出“快照诗学”跨媒介叙事范式。其实现过程既体现在历史还原维度将孤立影像转化为历时性档案,又在身体书写维度... 分析艾伦·金斯堡照片书“语图互文”修辞策略的运作机制,发现其通过在手写文字与照片的符号裂隙中植入诗意想象,创造出“快照诗学”跨媒介叙事范式。其实现过程既体现在历史还原维度将孤立影像转化为历时性档案,又在身体书写维度重构“垮掉的一代”艺术家的身体在场性与群体互动网络。基于此,探析金斯堡照片书建构“垮掉的一代”诗人群体文化形象的跨媒介叙事意义,突破单一媒介的叙事局限,通过建立神圣瞬间的感知框架,实现文化书写的层级跃迁,最终在个体层面激活读者对艺术家生存状态的认知,在群体层面解析反传统艺术家的文化身份,在宏观层面重构“垮掉的一代”文学运动的社会文化坐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伦·金斯堡 照片书 跨媒介叙事 视觉书写 “垮的一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每一代青年都被指责过
9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4-114,共1页
福建省青联主席赖军,在谈到“80”“90”这一代年轻人的话题时,认为对青年人不能过于求全责备,每一代年轻人都被指责过。赖军回忆自己读大学的时候,也曾被指为“垮掉的一代”,在他们之前的一代年轻人被称之为是“迷惘的一代”和“... 福建省青联主席赖军,在谈到“80”“90”这一代年轻人的话题时,认为对青年人不能过于求全责备,每一代年轻人都被指责过。赖军回忆自己读大学的时候,也曾被指为“垮掉的一代”,在他们之前的一代年轻人被称之为是“迷惘的一代”和“空虚的一代”。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就应该是永远对青年寄予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人 指责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垮的一代 “迷惘的一代 年轻人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与爱的分离——浅析凯鲁亚克小说《在路上》的性主题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杰 黄静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3-116,共4页
性的书写是"垮掉派"文学的重要主题和特征。这个事实本身就是"垮掉的一代"颠覆战后美国社会极端道德主义的反映,同时也是"垮掉的一代"的真实生活写照。从更深层面看,性还同"垮掉的一代"的精神... 性的书写是"垮掉派"文学的重要主题和特征。这个事实本身就是"垮掉的一代"颠覆战后美国社会极端道德主义的反映,同时也是"垮掉的一代"的真实生活写照。从更深层面看,性还同"垮掉的一代"的精神追求相关。在凯鲁亚克的小说《在路上》的两个主要人物迪恩和萨尔身上,体现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性与爱的分离。性,作为一种身体的狂欢,使他们摇摆于本能的发泄和精神的向往这两极之间,揭示了"垮掉的一代"思想深处的深刻矛盾,同时也反映了人性深处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鲁亚克 《在路上》 “垮的一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后”写作与青年文化反叛 被引量:3
11
作者 苏文清 罗之慧 《湖北社会科学》 2007年第2期124-126,共3页
从青年亚文化的角度来看,“80后”写作与“垮掉的一代”和嬉皮士都属于文化反叛的类型,他们都不属于从属阶级的亚文化;都存在着放纵自我的因素;都有逃离的倾向。但相比较而言,“80后”写作与青春倾诉相关,更具有自娱自乐的性质。他们在... 从青年亚文化的角度来看,“80后”写作与“垮掉的一代”和嬉皮士都属于文化反叛的类型,他们都不属于从属阶级的亚文化;都存在着放纵自我的因素;都有逃离的倾向。但相比较而言,“80后”写作与青春倾诉相关,更具有自娱自乐的性质。他们在反叛要求上只局限于与自身密切相关的应试教育、文化成规等,不反对其它现行政治制度,没有鲜明的组织,也没有什么过激的反政府行动。其亚文化程度明显低于“垮掉的一代”和嬉皮士。因而对“80后”写作的过度担忧是没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后”写作 文化反叛 “垮的一代 嬉皮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美国青春成长电影的叙事倾向与文化映照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虹樾 刘俊玲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4-36,共3页
20世纪5O年代后,受大萧条的影响,美国的政治经济经历了新一轮的崩盘重组,人们的思想也在动荡中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垮掉的一代”,嬉皮士运动,青年群体对社会影响的增强投射在电影艺术中便是青春题材的崛起和繁荣。而“成长”这一主... 20世纪5O年代后,受大萧条的影响,美国的政治经济经历了新一轮的崩盘重组,人们的思想也在动荡中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垮掉的一代”,嬉皮士运动,青年群体对社会影响的增强投射在电影艺术中便是青春题材的崛起和繁荣。而“成长”这一主题,以其强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在青春题材的影片中频繁出现。从20世纪50年代强调在迷茫和对抗中发现自我,到现代着重在挫折与伤害后获得成功,成长题材叙事倾向的偏移实则反映出的是社会思潮的更迭与价值观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题材 成长电影 叙事 美国 “垮的一代 映照 文化 20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在别处”——论70后小说的“逃离”母题 被引量:4
13
作者 邓芳宁 《扬子江(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1-97,共7页
逃离,或许是旧的结束。或许是新的开始。——艾丽丝·门罗那种令人心向往之的逃离,存在于每个人的意念之中。——舍伍德·安德森。兰波一句“生活在别处”a激动了多少不安分的心灵:法国1968年“五月风暴”的运动中,这句诗被作... 逃离,或许是旧的结束。或许是新的开始。——艾丽丝·门罗那种令人心向往之的逃离,存在于每个人的意念之中。——舍伍德·安德森。兰波一句“生活在别处”a激动了多少不安分的心灵:法国1968年“五月风暴”的运动中,这句诗被作为标语刷在墙上;米兰·昆德拉把它作为一部小说的题目;美国“迷惘的一代”年轻作家们为积累素材,一度长时间旅居巴黎,过着“别处的生活”,以求写出堪与欧洲文学经典相媲美的作品;凯鲁亚克等“垮掉的一代”作家耽溺于“在路上”的生活、写作状态,未始没有这句充满魔力的诗的影响在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逃离” 生活 小说 “迷惘的一代 “垮的一代 母题 “五月风暴” 1968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批评视域下的电影《在路上》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宗菊 胡亚辉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24-26,共3页
沃尔特·塞勒斯2012年执导的电影《在路上》改编自美国著名作家杰克·凯鲁亚克的同名小说,小说出版于1957年,被视为"垮掉的一代"的宣言书和"圣经"。影片主要讲述了"我"(萨尔·帕拉代斯)同狂... 沃尔特·塞勒斯2012年执导的电影《在路上》改编自美国著名作家杰克·凯鲁亚克的同名小说,小说出版于1957年,被视为"垮掉的一代"的宣言书和"圣经"。影片主要讲述了"我"(萨尔·帕拉代斯)同狂热的垮掉分子迪安·莫里亚蒂以及其他朋友的西部旅行,表达了"垮掉的一代"对自由和本真的追求。影片不仅真实地记录了二战后美国青年疯狂、混乱的生活状态,还展现了美国西部美丽的自然风光。笔者试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分析影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批评 《在路上》 “垮的一代 迪安 莫里亚蒂 小说出版 凯鲁亚克 塞勒斯 同名小说 美国著名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后”逐步走向成熟与理性 被引量:4
15
作者 夏学銮 《人民论坛》 2008年第9期40-40,共1页
2004年2月,《时代》杂志将一位酷酷的中国女孩搬上封面。春树、韩寒、满舟和李扬,这4个中途辍学、性格叛逆的年轻人被《时代》认为是中国“80后”的代表,他们被拿来与美国著名的“垮掉的一代”及嬉皮文化相提并论。近几年来,各类媒... 2004年2月,《时代》杂志将一位酷酷的中国女孩搬上封面。春树、韩寒、满舟和李扬,这4个中途辍学、性格叛逆的年轻人被《时代》认为是中国“80后”的代表,他们被拿来与美国著名的“垮掉的一代”及嬉皮文化相提并论。近几年来,各类媒体对于“80后”的批评声不绝于耳。特别是网络的兴起,助长了这种风潮。在最近由网民自发组织的爱国行动中,人们惊讶地发现:“80后”突然长大了,这一代人正在走向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后” 成熟 《时代》杂志 “垮的一代 理性 爱国行动 年轻人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诗歌艺术形态的转换与变形
16
作者 曾艳兵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74-77,共4页
关键词 艺术形态 “新生代”诗人 新时期诗歌 象征主义诗歌 天安门诗歌 “垮的一代 现实主义 主体意识 “垮 未来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文学写作:反讽——关于一种态度与立场的写作
17
作者 阎连科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7年第5期14-19,共6页
1995年前后,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使美国"黑色幽默"的文学大船登陆中国,与此同时,还有索尔·贝娄的《赛姆勒先生的行星》,品钦的《万有引力之虹》,冯尼格的《冠军早餐》,加之这一时期同船登陆的"垮掉的一代"中... 1995年前后,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使美国"黑色幽默"的文学大船登陆中国,与此同时,还有索尔·贝娄的《赛姆勒先生的行星》,品钦的《万有引力之虹》,冯尼格的《冠军早餐》,加之这一时期同船登陆的"垮掉的一代"中克鲁亚克的《在路上》,金斯堡的《嚎叫》与《祈祷》,还有作为黄色小说出现的《洛丽塔》和《北回归线》等,使得中国文学传统中的正襟危坐、英雄主义、君子相貌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伟光正"、"高大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军早餐 约瑟夫·海勒 《洛丽塔》 文学写作 “黑色幽默” “垮的一代 万有引力之虹 金斯堡 索尔·贝娄 《在路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嚎叫》:反叛性的文本与实验性的影像
18
作者 刘伟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1-73,共3页
以诗人艾伦·金斯伯格、小说家杰克·凯鲁亚克和威廉·巴勒斯为核心成员的“垮掉的一代”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其影响显然不仅局限于文学创作,在文化、艺术、政治等领域都有他们的身影。“垮掉的一代”与影视艺术之间也存在... 以诗人艾伦·金斯伯格、小说家杰克·凯鲁亚克和威廉·巴勒斯为核心成员的“垮掉的一代”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其影响显然不仅局限于文学创作,在文化、艺术、政治等领域都有他们的身影。“垮掉的一代”与影视艺术之间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1959年上映的根据金斯伯格、凯鲁亚克等创作的诗歌改编、并由他们出演的《拔雏菊》开始,至今与“垮掉的一代”相关的电影作品已有20部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垮的一代 金斯伯格 凯鲁亚克 反叛性 电影作品 摩洛克 影视艺术 《在路上》 文学创作 大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流浪少年的内心世界──《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辨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晶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52-55,共4页
关键词 《麦田里的守望者》 主人公霍尔顿 “垮的一代 流浪少年 内心世界 性行为 精神病院 杰克·凯鲁亚克 生存方式 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蝴蝶的尖叫与低徊──略论七十年代生作家 被引量:2
20
作者 宋小明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七十年代生作家 新生代 行为艺术 “垮的一代 蝴蝶 意识形态 精神层面 作品 卫慧 主人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