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英语母语者习得抽象义“在X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吴继峰
洪炜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5-94,共10页
本文以表抽象义的介词性框式结构"在X下"为对象,通过实验研究考察其语义类型和汉语水平两个因素对中、高级英语母语者习得表抽象义"在X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表示情况状态义的"在X下"的习...
本文以表抽象义的介词性框式结构"在X下"为对象,通过实验研究考察其语义类型和汉语水平两个因素对中、高级英语母语者习得表抽象义"在X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表示情况状态义的"在X下"的习得难于表示条件义的"在X下";高级水平英语母语者的掌握情况好于中级水平英语母语者。此外,本文结合语言迁移理论,从英汉对比、语言标记、语言距离、频度和汉语的欧化现象等方面对影响英语母语者习得表抽象义"在X下"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针对英语母语者的教学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母语者
表抽象语义
介词性框式结构
“在x下”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来西亚华语“在X下”结构研究——兼论华语语法研究的“视角”问题
被引量:
2
2
作者
刁晏斌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9-91,共13页
马来西亚华语“在X下”结构与普通话具有较大差异,由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华语语法特点,文章从结构形式和表义类型两个方面对此进行了分析与讨论。文章还通过“在X下”分析华语语法研究的“视角”问题,立足于“六角观”,分别从华语自...
马来西亚华语“在X下”结构与普通话具有较大差异,由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华语语法特点,文章从结构形式和表义类型两个方面对此进行了分析与讨论。文章还通过“在X下”分析华语语法研究的“视角”问题,立足于“六角观”,分别从华语自身、早期国语以及外语方面对该结构进行分析,指出“多视角观”对华语语法研究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西亚华语
语法
“在x下”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当X时”与“在X时”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耿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4-80,共7页
介词短语"当X时"与"在X时"是现代汉语中表达时间的重要方式,本文从句法功能、内部组构、语用价值三个方面探讨"当X时"和"在X时"的区别。我们认为,介词"在"和"当"的语义特...
介词短语"当X时"与"在X时"是现代汉语中表达时间的重要方式,本文从句法功能、内部组构、语用价值三个方面探讨"当X时"和"在X时"的区别。我们认为,介词"在"和"当"的语义特征是造成二者差异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
x
时”
“在x
时”
句法功能
内部组构
语用价值
区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英语母语者习得抽象义“在X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吴继峰
洪炜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
中山大学国际汉语学院
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5-94,共10页
文摘
本文以表抽象义的介词性框式结构"在X下"为对象,通过实验研究考察其语义类型和汉语水平两个因素对中、高级英语母语者习得表抽象义"在X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表示情况状态义的"在X下"的习得难于表示条件义的"在X下";高级水平英语母语者的掌握情况好于中级水平英语母语者。此外,本文结合语言迁移理论,从英汉对比、语言标记、语言距离、频度和汉语的欧化现象等方面对影响英语母语者习得表抽象义"在X下"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针对英语母语者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
英语母语者
表抽象语义
介词性框式结构
“在x下”
实证研究
Keywords
English native speakers
abstract meaning
prepositional frame construction
"zai(在)
x
x
ia(下)"
empirical study
分类号
H195.1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来西亚华语“在X下”结构研究——兼论华语语法研究的“视角”问题
被引量:
2
2
作者
刁晏斌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9-91,共13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华语研究的理论与实践”(项目编号:21FYYB055)的支持。
文摘
马来西亚华语“在X下”结构与普通话具有较大差异,由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华语语法特点,文章从结构形式和表义类型两个方面对此进行了分析与讨论。文章还通过“在X下”分析华语语法研究的“视角”问题,立足于“六角观”,分别从华语自身、早期国语以及外语方面对该结构进行分析,指出“多视角观”对华语语法研究的重要性。
关键词
马来西亚华语
语法
“在x下”
结构
Keywords
Malaysian Huayu
grammar
“zai(在)
x
x
ia(下)”structure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X时”与“在X时”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耿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出处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4-80,共7页
文摘
介词短语"当X时"与"在X时"是现代汉语中表达时间的重要方式,本文从句法功能、内部组构、语用价值三个方面探讨"当X时"和"在X时"的区别。我们认为,介词"在"和"当"的语义特征是造成二者差异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当
x
时”
“在x
时”
句法功能
内部组构
语用价值
区别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英语母语者习得抽象义“在X下”的实证研究
吴继峰
洪炜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马来西亚华语“在X下”结构研究——兼论华语语法研究的“视角”问题
刁晏斌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当X时”与“在X时”
王耿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