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语母语者习得抽象义“在X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吴继峰 洪炜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5-94,共10页
本文以表抽象义的介词性框式结构"在X下"为对象,通过实验研究考察其语义类型和汉语水平两个因素对中、高级英语母语者习得表抽象义"在X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表示情况状态义的"在X下"的习... 本文以表抽象义的介词性框式结构"在X下"为对象,通过实验研究考察其语义类型和汉语水平两个因素对中、高级英语母语者习得表抽象义"在X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表示情况状态义的"在X下"的习得难于表示条件义的"在X下";高级水平英语母语者的掌握情况好于中级水平英语母语者。此外,本文结合语言迁移理论,从英汉对比、语言标记、语言距离、频度和汉语的欧化现象等方面对影响英语母语者习得表抽象义"在X下"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针对英语母语者的教学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母语者 表抽象语义 介词性框式结构 “在x下”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西亚华语“在X下”结构研究——兼论华语语法研究的“视角”问题 被引量:2
2
作者 刁晏斌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9-91,共13页
马来西亚华语“在X下”结构与普通话具有较大差异,由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华语语法特点,文章从结构形式和表义类型两个方面对此进行了分析与讨论。文章还通过“在X下”分析华语语法研究的“视角”问题,立足于“六角观”,分别从华语自... 马来西亚华语“在X下”结构与普通话具有较大差异,由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华语语法特点,文章从结构形式和表义类型两个方面对此进行了分析与讨论。文章还通过“在X下”分析华语语法研究的“视角”问题,立足于“六角观”,分别从华语自身、早期国语以及外语方面对该结构进行分析,指出“多视角观”对华语语法研究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西亚华语 语法 “在x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X时”与“在X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耿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4-80,共7页
介词短语"当X时"与"在X时"是现代汉语中表达时间的重要方式,本文从句法功能、内部组构、语用价值三个方面探讨"当X时"和"在X时"的区别。我们认为,介词"在"和"当"的语义特... 介词短语"当X时"与"在X时"是现代汉语中表达时间的重要方式,本文从句法功能、内部组构、语用价值三个方面探讨"当X时"和"在X时"的区别。我们认为,介词"在"和"当"的语义特征是造成二者差异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x时” “在x时” 句法功能 内部组构 语用价值 区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