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作“在”字句的语义、句法、语用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齐沪扬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61-67,共7页
本文论述了动作“在”字句的语义特点、句法特点、语用特点以及动作“在”字句中物体的位置和参考位置的关系,并归纳出动作“在”字句在位置系统中所表现出来的句式义。
关键词 动作“在”字句 语义 句法 语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示静态位置的状态“在”字句 被引量:6
2
作者 齐沪扬 《汉语学习》 CSSCI 1999年第2期2-8,共7页
零、引言0.1“在+Np+Vp”句式引起过语法学界很多学者的注意。朱德熙1978年《“在黑板上写字”及其相关句式》一文发表,引起了一场围绕这一句式的讨论。朱先生本人后来也对文章中某些观点进行了新的修正,于1981年再... 零、引言0.1“在+Np+Vp”句式引起过语法学界很多学者的注意。朱德熙1978年《“在黑板上写字”及其相关句式》一文发表,引起了一场围绕这一句式的讨论。朱先生本人后来也对文章中某些观点进行了新的修正,于1981年再一次发表这篇文章。朱先生的这篇论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作“在”字句 空间位置 句式 “着” “了” “把”字句 时间位移 空间位移 介词结构 状态持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字句研究综述 被引量:3
3
作者 宋真喜 《汉语学习》 CSSCI 1997年第2期31-34,共4页
“在”字句研究综述[韩]宋真喜一“在”字句是现代汉语中一种使用频率很高的句式,其句法结构和语义表现也都相当复杂的。从汉语语法学史上看,关于“在”及“在”字句的研究一直断断续续地进行着,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有许多问... “在”字句研究综述[韩]宋真喜一“在”字句是现代汉语中一种使用频率很高的句式,其句法结构和语义表现也都相当复杂的。从汉语语法学史上看,关于“在”及“在”字句的研究一直断断续续地进行着,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有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随着研究方法的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字句 介词短语 研究综述 语法意义 教学与研究 语义指向 不及物动词 《中国语文》 多义句式 介词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野问答(七) 被引量:3
4
作者 史有为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48-51,共4页
19.“小狗狗一个人在家”? 问:最近看了一部电视剧,里面有个小男孩养着一条小狗,那个小男孩经常说:“小狗狗一个人在家干吗?”“小狗狗一个人在家干什么呢?”我不懂,明明是狗,为什么用“人”去称说?这是怎么回事? 答:这的确是个有趣... 19.“小狗狗一个人在家”? 问:最近看了一部电视剧,里面有个小男孩养着一条小狗,那个小男孩经常说:“小狗狗一个人在家干吗?”“小狗狗一个人在家干什么呢?”我不懂,明明是狗,为什么用“人”去称说?这是怎么回事? 答:这的确是个有趣的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确,这类说法不是病句,因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我们自己的口语中也会出现。尤其在儿童语言中。例如: 那只鸡一个人呆着,他不冷静吗? 小猫小狗他们俩(人)很要好。 在书面语中“一个人”可以用“独自”、“自个儿”来表示(或勉强表示相似的意思),但遇到复数时就不好办了,像上面的第二例就无法找到相对应的副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 述题 副主席 “在”字句 第三人称 长征 人与动物 “一个人” 汉奸 小男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空间参照系和拓扑关系表达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礼进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4年第10期24-32,共9页
本文借助国外空间语言理论探讨现代汉语怎样使用参照系和拓扑关系表达空间物体方位。根据采集的自然语料,本文对汉语空间参照系和拓扑表达式做了较详细的分析。分析结果显示:(1)空间参照系和拓扑关系是表达物体方位的基本方法,相比而言... 本文借助国外空间语言理论探讨现代汉语怎样使用参照系和拓扑关系表达空间物体方位。根据采集的自然语料,本文对汉语空间参照系和拓扑表达式做了较详细的分析。分析结果显示:(1)空间参照系和拓扑关系是表达物体方位的基本方法,相比而言拓扑表达更常见,因为在给定语境中使用非投射的拓扑方法表达目标物位置,较有利于其识解;(2)"物本参照"是最常用的空间参照系,"接触、接近、包含关系式"是较常见的拓扑表达;(3)汉语有两种表达物体方位的方式:1由"参照物"到"目标物",即"有/是"句子结构:(介词)在+参照物+方位词+有/是+目标物;2由"目标物"到"参照物",即"在"字句结构:目标物+在+(介词)在+参照物+方位词;(4)"有/是"句子结构在语篇中具有压倒性优势,这是"参照物先于目标物"原则的作用使然。本文研究对语言习得和语言教学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参照系 拓扑表达 “有/是”字句 “在”字句 “参照物先于目标物”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过程与汉语偏正结构中语序的关系问题 被引量:2
6
作者 马洪海 《中州学刊》 CSSCI 1997年第S1期108-110,共3页
认知过程与汉语偏正结构中语序的关系问题马洪海《中国语文》1995年第2期发表了刘宁生先生的《汉语偏正结构的认知及其在语序类型学上的意义》一文,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看法,给人以启发。但研读之后,觉得还有一些问题可以商榷和... 认知过程与汉语偏正结构中语序的关系问题马洪海《中国语文》1995年第2期发表了刘宁生先生的《汉语偏正结构的认知及其在语序类型学上的意义》一文,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看法,给人以启发。但研读之后,觉得还有一些问题可以商榷和补充。下面我们提出三个问题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的物 参照物 认知过程 偏正结构 “有”字句 “在”字句 表达方式 语序原则 现代汉语语法 修饰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