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究竟是“社会国家化”还是“国家社会化”?——从马克思“国家—社会”结构理论看当代中国“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 |
白立强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2
|
|
2
|
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视角下的国家治理体系构建 |
杜玉华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5
|
|
3
|
时段理论和结构-建构视角下的中国社会工作发展 |
王思斌
秦小峰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5
|
|
4
|
在国家-社会和空间-行动者之间——当代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路径演变与理论因应 |
付建军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1
|
|
5
|
社会行动理论下农村养老秩序的形塑机制与路径选择 |
王增文
张文雅
|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6
|
中国民间组织的兴起与国家—社会关系理论的转型 |
郁建兴
吴宇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07
|
|
7
|
“结构—功能”互适性理论:转型农村创新社会管理研究新解释框架——基于农村社会组织的维度 |
李志强
王庆华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3
|
|
8
|
“结构-主体”论:社会建设主体的生成 |
张敦福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7
|
|
9
|
社会运动研究的国家-社会关系视角 |
张杨
|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6
|
|
10
|
国家与社会的链接——公民社会理论溯源及其未来发展 |
黄建军
|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
2011 |
2
|
|
11
|
有限政府理论视角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重构 |
王一
|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12
|
“国家-社会”分析框架的本土化重构及其反思 |
肖越
|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9
|
|
13
|
旧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和解放后的重新改组——-学习《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 |
孙健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77 |
0 |
|
14
|
“结构—功能”视角下社会救助法的救济功能 |
蒋悟真
詹国旗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7
|
|
15
|
结构-过程视角下中国乡-村关系的演进与展望 |
张新文
郝永强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8
|
|
16
|
现代社会权力结构新探 |
宋惠昌
|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0
|
|
17
|
布丹的主权理论与近代西方绝对主义国家观 |
郑红
|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6
|
|
18
|
论中国负责任大国身份的建构——基于结构-单元模式的研究 |
王存刚
王瑞领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9
|
“双减”政策落地的结构化困境与破解 |
杨燕
|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20
|
“一国两制”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坚持和发展 |
徐琳
|
《求实》
北大核心
|
200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