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国家-社会”关系演进看西方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质差异 |
杨增岽
张浩一
|
《思想战线》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社区建设中的“国家-社会”互动:互补与镶嵌——基于行动者的视角 |
徐林
吴咨桦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4
|
|
3
|
中国乡村治理问题研究的方法论考察--“国家-社会”理论是否适用 |
陈方南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2
|
|
4
|
略论基于国家—社会关系的中国社区规划师制度 |
王婷婷
张京祥
|
《上海城市规划》
|
2010 |
31
|
|
5
|
究竟是“社会国家化”还是“国家社会化”?——从马克思“国家—社会”结构理论看当代中国“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 |
白立强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2
|
|
6
|
友善的实践样态及范式变更——从公民道德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曾琰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7
|
超越“结构性自主”: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内在性自主”导向及启示 |
曾琰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7 |
16
|
|
8
|
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研究的政党视角 |
石德金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9
|
从二元结构到全景关照——中国传统乡村治理研究的视角转换 |
姜晓萍
代珊珊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7
|
|
10
|
试论民族村寨文化的研究模式建构——以费孝通《重读〈江村经济·序言〉》为切入点 |
肖青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11
|
高校校规的创制研究:基于两种权力观的考察 |
黄厚明
|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