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荀子伦理学的理论特色——从“国家理由”的视角说起 被引量:11
1
作者 东方朔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4-155,168,共13页
在先秦儒家中,荀子第一次明确地为政治国家的存在提出了逻辑清晰的辩护,而将“礼义”赋予“国家理由”的形式,使其获得“权力”与“道德”的双重身份,则构成了我们理解荀子伦理学之理论特色的不二途径。在荀子,国家是以“圣王”和“礼... 在先秦儒家中,荀子第一次明确地为政治国家的存在提出了逻辑清晰的辩护,而将“礼义”赋予“国家理由”的形式,使其获得“权力”与“道德”的双重身份,则构成了我们理解荀子伦理学之理论特色的不二途径。在荀子,国家是以“圣王”和“礼义”来表现的,礼义所具有的止争去乱的功能以及规范行为的性质,其实质是以“国家理由”的形式出现的;国家之所以必须并且必然,乃是因为其深深地根植于人的性恶的天性之中,而荀子所说的人性的“恶”,并不是在特定的伦理或道德意义上的恶,而应当被理解为政治意义上的“偏险悖乱”。如果说以“圣王”和“礼义”为代表的政治国家,其创立之初意原在遏制人之性恶的话,荀子似乎对此一政治国家抱持了过分的道德期许,远未及严肃思考政治国家本身可能就是一种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礼义 “国家理由” 权力 道德 人性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理由”下的越南撤军——尼克松政府的脱困决策解读
2
作者 任若玚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0-153,共4页
"国家理由"作为现实主义政治学说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包含了国家利益和追寻国家利益所遵循的伦理标准两重涵义。40余年前,美国总统尼克松恰当定位了美国国家利益,从越南撤军,并在其方式选择上也遵循"国家理由"逻辑,... "国家理由"作为现实主义政治学说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包含了国家利益和追寻国家利益所遵循的伦理标准两重涵义。40余年前,美国总统尼克松恰当定位了美国国家利益,从越南撤军,并在其方式选择上也遵循"国家理由"逻辑,从而避免了"地缘政治多米诺"灾难,从根本上为衰弱的美国在冷战对抗中赢得喘息之机,为日后再度升级冷战并最终拖垮苏联奠定基础。时至今日,这种发生在历史条件出现重大变化情况下的"国家理由"式的外交与国务操作先例亦更加值得我们研究与思考,也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在处理重大国际关系时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成功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理由” 尼克松 越南战争 撤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