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36篇文章
< 1 2 18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大政治学论坛2017暨“国家治理理论与现代国家建设”学术研讨会
1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F0003-F0003,共1页
2017年12月2-3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承办姻汉大政治学论坛2017暨“国家治理理论与现代国家建设”学术研讨会在京开幕。
关键词 人大政治学论坛 “国家治理理论与现代国家建设” 学术研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实践逻辑——以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朱军 张兰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2,共9页
党和国家确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上升为民族工作的统领性战略和国家治理的重要任务。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重要的基层治理实践,需要国家治... 党和国家确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上升为民族工作的统领性战略和国家治理的重要任务。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重要的基层治理实践,需要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加以保障和推进,这也激发了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创新与改革。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标杆”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目标,对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五大任务”,充分发挥党政统合治理体系的制度优势,不断完善和优化基础性治理能力,构建治理效能输出的保障机制,为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地方经验与实践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现代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迪庆藏族自治州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能力、现代国家建设与农村基层治理财力支撑体制变迁
3
作者 张启春 王健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43,共11页
农村基层治理的财力支撑体制,不仅是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根本性问题”之一,也是影响国家战略意图的执行力和基层社会自我治理效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基层治理财力支撑体制呈现出阶段性变迁的差异化特征,这一差异... 农村基层治理的财力支撑体制,不仅是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根本性问题”之一,也是影响国家战略意图的执行力和基层社会自我治理效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基层治理财力支撑体制呈现出阶段性变迁的差异化特征,这一差异化特征映射于农村基层“财”与“政”的悖论之中。伴随国家财政能力的阶梯式跃升与国家建设目标的渐进式迭代,农村基层治理的财力支撑体制经历了从“自给自足”逐步迈向“国家财政保障”的转变过程。这一转变不仅遵循了“能力跃升—目标迭代—体制转换”的驱动路径,揭示出国家财政能力、国家建设目标与农村基层治理财力支撑体制的内在互动机制,更彰显出中国现代国家建设具有“立足本国国情、探索独特路径”的鲜明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财政能力 现代国家建设 基层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意识形态效能的双重检验——以框架理论为视角的中国农民群体考察
4
作者 李蓉蓉 解小宇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24,共10页
意识形态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意识形态效能反映了国家治理的效能。因此,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就是意识形态效能不断彰显的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生产与传播贯穿于不同历史时期国家治理的主线,产生... 意识形态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意识形态效能反映了国家治理的效能。因此,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就是意识形态效能不断彰显的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生产与传播贯穿于不同历史时期国家治理的主线,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意识形态效能是其影响力的根本体现。对此,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重要思想的文本中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文本框架”下呈现出话语变迁的适应性和连续性特征;从中国农民群体的现实回应中可以发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受众框架”下呈现出农民的广续性基础认知、深厚性情感认同和持久性价值认定,凸显出中国农民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以情感价值为主导”的认同特点。这是长期以来政党认同的代际传承的产物,同时也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弥足珍贵的合法性基础和民心支持。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意识形态效能可通过强化组织引领统摄,突出认知导向;创新话语表达形式,延展认知带宽;优化数字传播生态,畅通认知通道;以及融入地域特色要素,增强认知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现代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效能 框架理论 中国农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公园现代化治理体系理论内涵及评价
5
作者 侯一蕾 崔楚云 熊玮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5年第2期84-96,共13页
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高质量推进国家公园建设需要现代化的治理体系和治理手段来实现,而深刻理解国家公园现代化治理的理论内涵和科学的治理绩效评估是全面且客观认识国家... 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高质量推进国家公园建设需要现代化的治理体系和治理手段来实现,而深刻理解国家公园现代化治理的理论内涵和科学的治理绩效评估是全面且客观认识国家公园建设过程中具体的制度、政策及其治理成效的关键性问题。在对国家公园现代化治理的理论内涵进行阐释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治理绩效评价的研究进展,从“治理基础、治理手段、治理保障、治理成效”四个维度阐释了国家公园治理的内涵,并构建了我国国家公园治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为案例,对其在上述四个维度的治理绩效进行了分析评估,最终总结了我国国家公园现代化治理的现状,并提出了未来治理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现代治理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论逻辑、测度框架与测度体系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维群 严少东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29,共11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比较国际上国家治理理论及测度研究,从国家治理能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比较国际上国家治理理论及测度研究,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概念、理论内涵分析入手,梳理中国特色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包含的理论维度、内容特征、目标及主体,提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测度的底层理论逻辑。以此为基础,构建中国特色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测度的理论框架,并给出相应层次的测度体系及逻辑关系,拓展了各领域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监测实践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测度 理论逻辑 测度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集成”到“赋能”: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阈下廉洁型政党建设的效能提升机制
7
作者 梁超 张荣华 《求实》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28,M0003,M0004,共15页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发生机制蕴含着政党治理现代化的成长叙事。从集成关系看,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廉洁型政党建设内在关联,既分别隶属于各自独立的结构系统,又在“两个伟大革命”的协同推进中发挥着相互滋养的作用,彰显着国家廉政治理体系赋...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发生机制蕴含着政党治理现代化的成长叙事。从集成关系看,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廉洁型政党建设内在关联,既分别隶属于各自独立的结构系统,又在“两个伟大革命”的协同推进中发挥着相互滋养的作用,彰显着国家廉政治理体系赋能党的廉洁治理能力的正向递增价值。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阈下,廉洁型政党建设的效能提升机制主要贯通在“五大层级”:“动力机制”体现在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清廉中国”的目标、“自我革命”的基因和“共同富裕”的感召等方面;“要素机制”体现在主体结构要素、内容构成要素、过程控制要素和作用影响要素等方面;“供给机制”体现在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优势、人民当家作主的优势、全面依法治国的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优势等方面;“反馈机制”体现在文化性引领功能、制度性调适变革、组织性锻造能力和社会性主动参与等方面;“实践机制”体现在增强廉洁型政党建设的思想引领力、制度革新力、社会监督力和形象传播力等方面。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推进廉洁型政党建设,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继续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践行“三个务必”的历史自觉和制度自信,有助于在惩治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中持续提升党的拒腐防变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国家治理现代 廉洁型政党 集成关系 赋能 效能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关联探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戈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45,共9页
“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命题的深化探索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内涵。两者在理论、历史和实践三个维度存在深刻关联。理论层面,国家治理现代化构成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伴随国家... “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命题的深化探索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内涵。两者在理论、历史和实践三个维度存在深刻关联。理论层面,国家治理现代化构成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伴随国家治理理论的完善而走向成熟;历史层面,国家治理构成中国式现代化的一条鲜明线索,两者之间存在同频共振的紧密关系;实践层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接续发展要求通过国家治理现代化来固本赋能。对两者内在逻辑关联的探究有助于更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国式现代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被引量:1
9
作者 常江 《理论探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5-131,共7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赓续创新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依托和显著优势,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程度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品质和水准。具体来说,中...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赓续创新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依托和显著优势,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程度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品质和水准。具体来说,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互促关系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蕴蓄的文化力量;二是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需要体系化制度保障;三是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认同能够引领民族制度优势向国家治理效能转化。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探索中不断巩固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需要真实把握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系问题,进而以巩固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与筑牢“中国之治”制度根基的双重自觉,更好地维系中华民族的文化生命,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 国家治理现代 文化认同 文化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高质量发展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多重交互逻辑
10
作者 黄娟 《当代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共6页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人口高质量发展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呈现出互构共生、相互制约及动态均衡的辩证关系。人口高质量发展作为国家强盛与社会进步的基石,通过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为国家治理效能提升提...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人口高质量发展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呈现出互构共生、相互制约及动态均衡的辩证关系。人口高质量发展作为国家强盛与社会进步的基石,通过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为国家治理效能提升提供核心驱动力;国家治理现代化则通过制度支撑、资源配置与保障体系,为人口高质量发展构筑战略支持框架。面对人口结构动态变化、全过程人民民主深化及治理体系包容性增强等时代命题,国家治理策略须在动态适应中不断创新,以实现二者协同演进的良性互动。深刻剖析这一互动逻辑,不仅能揭示二者的耦合机制,更可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提供新的阐释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高质量发展 国家治理现代 中国式现代 交互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治理:逻辑、任务与路径
11
作者 梁平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5-95,共11页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此进程中的国家治理以“现代化”“中国式”“法治化”的逻辑展开,集概念勾连的理论逻辑、中国特色的自主逻辑、法治实践的治理逻辑于一体,本质上是制度之治、中国之治。当前正分...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此进程中的国家治理以“现代化”“中国式”“法治化”的逻辑展开,集概念勾连的理论逻辑、中国特色的自主逻辑、法治实践的治理逻辑于一体,本质上是制度之治、中国之治。当前正分为“两步走”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进程中国家治理的时代任务是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本质要求、以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为坚定基石,实现路径包括将牢固坚持和切实落实党的领导作为根本保证,以推进和深化制度创新确保治理资源供给,以制度执行为关键提升治理效能,在发扬和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础上通过多元合作共治实现良法善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 法治 中国式法治现代 国家治理 全面依法治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牵引—推动:政策试点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动力机制——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为例
12
作者 贺芒 闫博文 《求实》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41,M0004,共14页
政策试点虽然频繁被运用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但对其动力机制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本研究构建以制度成果产出为结果导向的多动力维度综合性分析框架,从微观视角切入,对政策试点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动力机制进行探析。通过对国家新型城... 政策试点虽然频繁被运用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但对其动力机制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本研究构建以制度成果产出为结果导向的多动力维度综合性分析框架,从微观视角切入,对政策试点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动力机制进行探析。通过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案例的透视分析发现,其6个动力源维度分别融合形成两股力量:试点方案、推广动力和退出压力融合形成牵引力对政策试点推动过程发挥引导和规制作用;资源配套、试点单元基础和工具设计融合形成推动力为政策试点推动过程提供基础和支持,最终呈现出“牵引—推动”动力机制模型,以此阐释政策试点如何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试点 国家治理现代 动力机制 牵引力 推动力 新型城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国家建设的理论分析范式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鸿铭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5-105,共11页
现代国家建设一直以来都是比较政治学的核心命题。西方比较政治学价值导向下所构造的“现代化”“民主化”话语概念,难以解释现代国家建设,甚至还会引发政治衰败和政体崩溃。“国家治理”作为比较政治学话语概念的“中国方案”,符合现... 现代国家建设一直以来都是比较政治学的核心命题。西方比较政治学价值导向下所构造的“现代化”“民主化”话语概念,难以解释现代国家建设,甚至还会引发政治衰败和政体崩溃。“国家治理”作为比较政治学话语概念的“中国方案”,符合现代国家建设的历史和实践,其衍生的理论分析范式“国家治理能力”更适合被用来阐释现代国家建设。“国家治理能力”的一般衡量标准由“意识形态认同”决定的体制吸纳能力和体制濡化能力,“社会结构平等”决定的制度汲取能力和制度整合能力,“官僚意志自主”决定的政策执行能力和政策回应能力共同构成,并能够在案例检验基础上成为一个比较现代国家建设的“通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政治学 现代国家建设 国家治理 国家治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语境下的数字检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胡骋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8,共14页
数字检察历经“起步—起势—成势”,走出了“个案办理—类案监督—系统治理”的法律监督路径,推动了“数字赋能监督,监督促进治理”的法律监督模式变革重塑,是以检察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依托。面对数字检察纵深推进... 数字检察历经“起步—起势—成势”,走出了“个案办理—类案监督—系统治理”的法律监督路径,推动了“数字赋能监督,监督促进治理”的法律监督模式变革重塑,是以检察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依托。面对数字检察纵深推进中的高质量发展瓶颈,应当强化数字检察基础理论研究,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视角,阐释数字检察逻辑的根本支点,明晰数字检察的演进方向和宏观策略,促推数字检察再提升、再深化、再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检察 国家治理 中国式现代 数字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会历史转型的国家功能及其治理现代化演变
15
作者 杨述明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33,共10页
作为最为重要的政治组织,国家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其制度形态随着社会转型而演变。国家自产生之时起,它的内在职能就为社会需求所决定,从而体现为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马克思称之为“国家职能二重性”。政治职能是根本属... 作为最为重要的政治组织,国家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其制度形态随着社会转型而演变。国家自产生之时起,它的内在职能就为社会需求所决定,从而体现为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马克思称之为“国家职能二重性”。政治职能是根本属性,社会职能为基本属性,国家治理实践就依此逻辑而展开。国家治理功能内嵌于社会运行过程,随着社会历史形态转型而演变,国家治理现代化趋势亦是现时代社会转型之必然。当人类处于农业社会背景下,国家及其治理形态为古典国家,具体体现为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当人类社会演变为工业社会,国家及其治理形态转型为现代国家,具体体现为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目前人类社会正在走向智能社会,国家及其治理形态必然会以一种新型国家形态而与社会转型相适应,这也是我们致力于国家治理现代化探索的理论缘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职能二重性 社会形态历史转型 国家治理现代 智能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审计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制度保障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兆东 李宇博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1-86,共6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社会治理成为党和国家的重点工作之一,明确了“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目标。国家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在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中也发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社会治理成为党和国家的重点工作之一,明确了“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目标。国家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在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国家审计为何能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基础上,结合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特征以及社会治理所涉及的国家审计业务,构建审计业务协同机制,并提出明确协同机制、提升协同效率以及强化审计结果运用等改进建议,以期进一步发挥审计监督在社会治理现代化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审计 社会治理现代 审计协同 审计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国家治理制度化的三重逻辑——马克思官僚制批判理论的当代启示
17
作者 石德金 康雅倩 《思想战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0-107,共8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现代化,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国家治理制度化应在马克思的国家理论中得到合法化阐释。然而,现代国家建构议题的讨论往往忽视马克思的国家理论的重要性。事实上,马克思的国家理论在国家建构的议题中不... 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现代化,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国家治理制度化应在马克思的国家理论中得到合法化阐释。然而,现代国家建构议题的讨论往往忽视马克思的国家理论的重要性。事实上,马克思的国家理论在国家建构的议题中不仅“在场”,而且为其提供了根本指引。就社会主义过渡时期而言,马克思的国家理论为官僚制作为一般管理形式并发挥其合理化优势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因此,旨在发挥形式理性优势的制度化仍是当前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要前提;就如何既发挥官僚制作为一般管理形式的合理化优势,又克服其固有弊端的问题而言,将马克思的以真正民主制取代官僚制的理想进一步现实化,或可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新时代国家治理制度化需要遵循的原则;就建设目标而言,马克思对官僚制的批判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构建真正共同体的一贯逻辑,明确了把构建服务型政府作为新时代国家治理制度化的目标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现代 马克思 官僚制批判 制度化 全过程人民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背景下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实践路径研究
18
作者 田兵兵 辜德宏 卿凯丽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65,共8页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在梳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目标、价值和功能定位,并据此提出了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实践路径。研究认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背景下,我国竞技体...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在梳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目标、价值和功能定位,并据此提出了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实践路径。研究认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背景下,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应探索政社互动的新型举国体制,打造竞技体育多元协同治理体系;联动政社多元主体,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化青训体系;强化科技助力,提升竞技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统筹赛事安排,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化竞赛体系;强化思想引领,促进竞技体育文化健康繁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国家 竞技体育 实践路径 新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全面深化改革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互动关系
19
作者 徐家林 林惠英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28,共8页
全面深化改革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是当代理论研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全面深化改革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直接动力,通过制度创新与机制优化,促进国家治理体系的系统性、整体性变革,提升国家治理效能;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全面深... 全面深化改革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是当代理论研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全面深化改革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直接动力,通过制度创新与机制优化,促进国家治理体系的系统性、整体性变革,提升国家治理效能;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通过反馈与引领机制,为改革的深化与拓展提供信心、减少损失和指明方向。这一互动关系及其机制揭示了全面深化改革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与互动规律,从而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和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深化改革 国家治理现代 互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十二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高峰论坛在武汉召开
20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2025年5月17日,第十二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高峰论坛暨第二届高校国家治理智库联盟论坛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本次论坛共设置1场主旨报告、1场主论坛和两个分论坛,来自... 2025年5月17日,第十二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高峰论坛暨第二届高校国家治理智库联盟论坛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本次论坛共设置1场主旨报告、1场主论坛和两个分论坛,来自国内的25位著名专家和15位青年学者在大会上发言。论坛期间还召开了高校国家治理智库联盟第三届理事长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体系 中华民族共同体 治理能力建设 高峰论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