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国家—社会”的中国理念与“中国经验”的成长——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的创新 |
杨敏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58
|
|
2
|
中国乡村研究“国家—社会”分析范式之检视 |
刘华安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3
|
结构转型中的“利益组织化”——法团主义与中国“国家—社会”关系研究述评 |
曾盛红
|
《湖北社会科学》
|
2007 |
1
|
|
4
|
“国家—社会”视角下社会权力的历史演化 |
梁东兴
郑芳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7
|
|
5
|
“国家—社会”共同在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全民动员和治理成长 |
刘佳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63
|
|
6
|
从“国家——社会”关系理论视角分析乡村仪式性体育的变迁:湖南郴州“汝城香火龙”活动研究 |
邱海洪
胡建忠
|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7
|
|
7
|
商事社会背景下中国社会管理路径探析 |
贾志民
叶立周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8
|
中国生态补偿的制度变迁 |
朱丹
|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
2017 |
9
|
|
9
|
高校校规的创制研究:基于两种权力观的考察 |
黄厚明
|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10
|
读懂中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基于“嵌入性”理论视阈的结构性阐释 |
李形
袁小荃(译)
|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