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泰中罗勇工业园“园中园”模式与效益评价
被引量:16
- 1
-
-
作者
孟广文
赵钏
周俊
王艳红
王淑芳
杜明明
-
机构
天津师范大学欧洲文明研究院
天津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天津师范大学自由经济区研究所
天津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天津市北辰区华辰学校
-
出处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803-1811,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71114,41971161,41701133)项目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智库一般项目(TJZK17-11)
天津师范大学跨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团队项目(135205RH08)资助。
-
文摘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产能合作与产业升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境外经贸合作区则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产能合作的有效平台。在总结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特点基础上,利用中国对泰国直接投资流量与泰国GDP数据分析双边贸易和投资,从"园中园"开发模式、区位条件、服务环境及企业特征4个方面详细探讨泰中罗勇工业园的发展模式,并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近年来园区发展效率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①泰中罗勇工业园是中国企业赴泰国投资兴业的第一平台,也是中泰产能合作的有效载体;②泰中罗勇工业园采用"园中园"开发模式,是中国海外园区一个有效的发展模式;③2012—2018年泰中罗勇工业园园区投入产出效率较高,园区效益较好,其中,2016和2018年投入产出效率最高;基于此,总结泰中罗勇工业园对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的启示:"园中园"模式完善招商环境、提高投资效率,结合自身与东道国优势、构建合作区完整产业链,实现合作区本土化、促进东道国社会经济发展。
-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海外园区
境外经贸合作区
“园中园”模式
泰中罗勇工业园
-
Keywords
The Belt and Road Imitative
overseas zone
overseas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zone
subzone model
Thai-Chinese Rayong Industrial Zone
-
分类号
K09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园中园”发展模式与案例研究
被引量:16
- 2
-
-
作者
梁育填
周克杨
张家熙
曾佳琪
-
机构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与乡村建设研究院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
-
出处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80-988,共9页
-
基金
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XDA200101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1114)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8A030313293)资助。
-
文摘
以发展较为成功的中国·印尼经济贸易合作区(简称"中印合作区")为例,讨论"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的成功发展经验与"园中园"发展模式。中印合作区是中国企业在印度尼西亚设立的第一批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之一,采用"园中园"发展模式。通过实地调研与访谈的方法,构建"园中园"发展模式分析框架,从构建多主体间的合作网络、根植地方的制度文化环境、提供优质的园区环境这3个维度重点分析了中印合作区的发展过程与特征。归纳总结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的成功经验,为未来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建设提供案例借鉴与理论参考。
-
关键词
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
“园中园”
合作网络
“一带一路”
-
Keywords
Overseas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Zone(OETCZ)
‘Garden within Garden’
cooperative network
“the Belt and Road”
-
分类号
K902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