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立德树人的路径探讨 被引量:10
1
作者 徐磊 朱子威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36-38,共3页
“四史”学习教育是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居于重要地位的部分,影响新时代大学生牢记初心使命、厚植家国情怀、践行使命担当等价值取向的建立。高校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史”的重要论述,全面加强大学生“四史”学习教育... “四史”学习教育是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居于重要地位的部分,影响新时代大学生牢记初心使命、厚植家国情怀、践行使命担当等价值取向的建立。高校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史”的重要论述,全面加强大学生“四史”学习教育,并通过强化顶层设计、优化课程教学、丰富活动载体、抓好文化建设等路径,将“四史”学习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具有崇高理想信念和深厚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史”学习教育 高校 立德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四史”学习教育的创新发展 被引量:9
2
作者 杨盈盈 章小纯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6期65-67,共3页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四史”学习教育的环境、主体、客体、介体发生了重要变化,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四史”学习教育生态。新媒体时代加强大学生“四史”学习教育,关键在于转变“四史”学习教育方法,即由单向传授向双向互动转变、由集中教...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四史”学习教育的环境、主体、客体、介体发生了重要变化,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四史”学习教育生态。新媒体时代加强大学生“四史”学习教育,关键在于转变“四史”学习教育方法,即由单向传授向双向互动转变、由集中教学向浸润式教学转变、由课堂教学向协同教育转变,其着力点在于对内容、形式和机制进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大学生 “四史”学习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四史”学习教育推进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的四重维度 被引量:1
3
作者 马丹丹 邓淑华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3-66,共4页
从价值、内容、原则和实践上把握“四史”学习教育,推进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有助于深刻理解“四史”学习教育的时代价值、助推党的思想建设高质量发展。在价值维度上,要在历史感知中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把握“三大规律”、坚定“四... 从价值、内容、原则和实践上把握“四史”学习教育,推进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有助于深刻理解“四史”学习教育的时代价值、助推党的思想建设高质量发展。在价值维度上,要在历史感知中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把握“三大规律”、坚定“四个自信”;在内容维度上,要明晰“四史”包含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的奋斗史、探索史、发展史与实践史;在原则维度上,要遵循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阶段性与整体性相统一的基本原则;在实践维度上,要研究和解决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以正确的历史观把握党的思想建设规律、秉持党的思想建设的理论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史”学习教育 党的思想建设 中国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探析 被引量:24
4
作者 韩振峰 张悦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12,共9页
“四史”学习教育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内在契合性。历史教育与高校思政课相融合是高校思政课的建设传统,“四史”学习教育与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具有内在耦合性,二者的相互融合实现了“三进”... “四史”学习教育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内在契合性。历史教育与高校思政课相融合是高校思政课的建设传统,“四史”学习教育与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具有内在耦合性,二者的相互融合实现了“三进”的现实诉求。将“四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中共党史观、深化对历史规律的认识、确立科学的理想信念。融入的主要路径包括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作为接受者的主体作用,发挥课程内容体系的支撑作用,发挥教学方法优化的保障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史”学习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 价值 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四史”学习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时代价值
5
作者 付明霞 刘文博 潘秀红 《农村农业农民》 2023年第8期15-17,共3页
“四史”学习教育与乡村振兴有密切的关系,“四史”中蕴含的经验和精神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正确的方向和不竭的发展动力;乡村全面振兴为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提供了丰厚的滋养和广阔的天地。要从构建立体化兴农人力资源、挖掘地方优秀文化... “四史”学习教育与乡村振兴有密切的关系,“四史”中蕴含的经验和精神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正确的方向和不竭的发展动力;乡村全面振兴为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提供了丰厚的滋养和广阔的天地。要从构建立体化兴农人力资源、挖掘地方优秀文化资源、构建完善的体系机制等方面入手,发挥“四史”学习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四史”学习教育 时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学生党支部“四史”教育常态化路径研究——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付芬 《林业科技情报》 2023年第2期223-226,共4页
高校学生党支部是党育人的摇篮,高校应充分认识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中的重要意义。为实现“四史”教育常态化,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为例,在解决学生党员对“四史”学习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党员对学习形... 高校学生党支部是党育人的摇篮,高校应充分认识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中的重要意义。为实现“四史”教育常态化,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为例,在解决学生党员对“四史”学习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党员对学习形式的多样化需求无法满足、学生党员理论联系实际不够深入等问题的同时,探索高校学生党支部“四史”教育常态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学生党支部 “四史”学习教育 常态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德育教学现象学反思与启示——基于“意向反思”的分析方法 被引量:4
7
作者 陈雨田 高峰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24,共12页
在全面推进“四史”学习教育之际,秉持现象学“回到事物本身”的思维态度,有必要运用其“意向反思”方法对高校德育进行全方位的教育现象学反思。反思结果表明我国高校德育存在三方面的“倾向性”,即德育理念的理性主义和工具主义倾向;... 在全面推进“四史”学习教育之际,秉持现象学“回到事物本身”的思维态度,有必要运用其“意向反思”方法对高校德育进行全方位的教育现象学反思。反思结果表明我国高校德育存在三方面的“倾向性”,即德育理念的理性主义和工具主义倾向;德育实践的认知主义和形式主义倾向;德育话语的权威主义和思辨主义倾向。为此,必须要着力推进高校德育“回到生命本身”“回归生活本身”“落到教育情境中去”。唯有如此,高校德育才能找回“初心”,更好地发挥其“立德树人”的作用。这既是教育现象学对高校德育改革的基本启示,更是遵照“四史”学习教育活动基本精神,促进高校德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史”学习教育 教育现象学 意向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