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句”说无生与天台佛教的解脱诠释学
1
作者 赖贤宗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6-25,共10页
本文以"四句"(catuskoti)说无生为例来阐明天台佛教的解脱诠释学,以三个层次来进行之。首先,在语法学的层次,智的"四句不可说"说"无生义"的"四句"的语法来自龙树的中观哲学。其次,在语意学的层... 本文以"四句"(catuskoti)说无生为例来阐明天台佛教的解脱诠释学,以三个层次来进行之。首先,在语法学的层次,智的"四句不可说"说"无生义"的"四句"的语法来自龙树的中观哲学。其次,在语意学的层次,智的"四句不可说"说"无生义"是一种佛性论、关于佛性的哲学诠释,主要是来自《大涅槃经》等如来藏思想和智自己对于中道佛性的领悟,于此进行天台佛学的本体诠释学(Onto-Hermeneutik)的诠释。最后,在语用学的层次,智的"四句不可说"说"无生义"包含两种诠释层次,也就是"解脱体验的诠释理解"与"断惑证真的解脱诠释学",这里的诠释不应该只是停留在一般的教理的判教、意义理解的诠释活动,还应该是一种解脱诠释学。在实修实证之中,进一步成为解脱体验的诠释理解和解脱学的诠释活动与实践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台佛学 判教 解脱诠释学 “四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往圣绝学”能“为万世开太平”吗?——张载“四为句”之我见 被引量:2
2
作者 许全兴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共9页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北宋朴素的辩证唯物论哲学家、宋明气学重要开创者张载的语录。当代中国舆论界出现“四为句”热是一种极为罕见的社会现象。对“四为句”理解的重点难点是如何理解“为天地立心...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北宋朴素的辩证唯物论哲学家、宋明气学重要开创者张载的语录。当代中国舆论界出现“四为句”热是一种极为罕见的社会现象。对“四为句”理解的重点难点是如何理解“为天地立心”的内涵。这应从他的“太虚即气”“太虚者天之实……太虚者心之实”的辩证气本论,从他对佛教的“以心为法、以空为本”和老子的“无中生有、以无为为道”的批判,以及从他为复兴儒学而建立朴素的辩证唯物的哲学基础去理解“为天地立心”的内涵。解读“为往圣继绝学”旨在继承和发扬儒家的道统,以阐扬他的新儒家理论。儒家道统论有明显的宗派性、狭隘性和保守性。张载无历史进化的观念,他的“法三代”复古历史观与“继绝学”圣人文化观是完全一致的。他的理想社会只是“三代之礼”的社会。张载思想存在着两重性:即在朴素的辩证唯物的自然观和认识论上“勇于造道”与他在社会历史观和政治文化观上的复古守旧之间存在着矛盾。他的“继绝学”的圣人文化观和“法三代”的复古历史观应当被摒弃,但他为复兴中华民族文化的志向和担当精神值得提倡与发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载 “四句” 气学解 两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宗羲对王门“四句教”的理解 被引量:1
3
作者 姚才刚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6-60,共5页
王门"四句教"在明中叶至清初的儒学发展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也引发了广泛的争议。黄宗羲从心学立场出发,对"四句教"作出了富有新意的解释。但其"四句教"观亦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对"四句教"... 王门"四句教"在明中叶至清初的儒学发展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也引发了广泛的争议。黄宗羲从心学立场出发,对"四句教"作出了富有新意的解释。但其"四句教"观亦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对"四句教"的评价有自相矛盾之处;在"四句教"问题上过于袒护王阳明。剖析黄宗羲的"四句教"观,既有利于澄清王门"四句教"的相关问题,也可深化对黄宗羲心学思想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宗羲 王学 “四教” “无善无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告子之学的逻辑与限度——以心、性问题为中心
4
作者 刘增光 阮晓庄 《人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5-45,共11页
在告子之前的文本典籍中,已形成了有如告子之“言—心—气”的言说架构,故告子所述言、心、气之内涵内在于已有的文化链条之中。据此考察,告子“四句”中“言—心—气”的言说架构呈现出递进关系,在“气”之上可能还存在另一最终所指,... 在告子之前的文本典籍中,已形成了有如告子之“言—心—气”的言说架构,故告子所述言、心、气之内涵内在于已有的文化链条之中。据此考察,告子“四句”中“言—心—气”的言说架构呈现出递进关系,在“气”之上可能还存在另一最终所指,孟子对告子“四句”的批驳则凸显了孟子在心性问题上的突破。告子“四问”集中体现了他在人性论上所持的性无善无不善的主张,是其“四句”在人性论问题上的反映。这一主张将性之善或不善的各种可能性包含其中,显示了告子人性论的高明之处。“仁内义外”说是告子对人性论问题的具体阐述。这种说法将血缘宗亲之爱置于与君、妻、朋友所形成的人伦关系之上。此说固然维系了族群内以宗法为基础的亲亲原则,然与孟子所希冀的以义为基础的社会伦理要求相距甚远。不论是“四句”“四问”还是“仁内义外”说,在思想内涵和理论表达上都有其相应逻辑,亦存在一定限度。告子之学在后世儒学中产生了多方面反响,成为理解和诠释儒学本源、人性论、儒佛之辨的重要参考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告子“四句” “言—心—气” 告子“四问” 仁内义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王龙溪语境中的“四有说”——兼论钱绪山在王门“天泉证道”中的观点立场 被引量:1
5
作者 邓国元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9-125,160,共8页
嘉靖六年'天泉证道'并无'四有说''四无说'的提法,二者是王龙溪后来才提出的事实,形成龙溪语境中'四有说'的特定论题。传统学术和现代学界的相关论述,不仅表明龙溪语境中'四有说'的复杂性和重要... 嘉靖六年'天泉证道'并无'四有说''四无说'的提法,二者是王龙溪后来才提出的事实,形成龙溪语境中'四有说'的特定论题。传统学术和现代学界的相关论述,不仅表明龙溪语境中'四有说'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也说明还有待考察的空间与必要。立足嘉靖六年'天泉证道'存在阳明'四句教'、绪山'定本'下对'四句教'的具体理解、龙溪'四无说'三种观点的前提,龙溪语境中的'四有说'不是指绪山的观点,而是指阳明'四句教'。判定'四有说'的依据不在于是'至善无恶',还是'无善无恶',而在于'有善有恶意之动'。相对以'先天正心'为理论基础的'四无说','后天诚意'是龙溪语境中'四有说'的基本内涵。'四有说'体现了龙溪对阳明'四句教'的特定理解和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龙溪 “四有说” 钱绪山 “天泉证道” “四教” “后天诚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于光远谈企业改革一二三四五
6
《农电管理》 1997年第2期45-45,共1页
于光远谈企业改革一二三四五于光远阐述的“一、二、三、四、五卿:“一”企业要生产“一流产品”非物质生产部门,要有“一”流服务、“一”流微笑。最重要的是企业内部要有“一”流管理和“一”流经营。“二”是企业要成为“二表高手... 于光远谈企业改革一二三四五于光远阐述的“一、二、三、四、五卿:“一”企业要生产“一流产品”非物质生产部门,要有“一”流服务、“一”流微笑。最重要的是企业内部要有“一”流管理和“一”流经营。“二”是企业要成为“二表高手”。“二表”指的是“表现’与“表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改革 于光远 管理文化 “一” 经营文化 企业职工 企业文化 现代市场经济 文化素质 “四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读经就是“蒙以养正”?——与郭齐家先生商榷 被引量:16
7
作者 刘晓东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4-79,共6页
郭齐家先生是中国大陆力倡儿童读经的重镇之一,其关于儿童读经的言论在互联网上广泛流传、影响甚大。郭齐家先生倡导儿童读经的言论主要有:中国近百年成功引进和移植了西方教育;儿童读经能够回溯文化源头、传承文化命脉;儿童读经就是最... 郭齐家先生是中国大陆力倡儿童读经的重镇之一,其关于儿童读经的言论在互联网上广泛流传、影响甚大。郭齐家先生倡导儿童读经的言论主要有:中国近百年成功引进和移植了西方教育;儿童读经能够回溯文化源头、传承文化命脉;儿童读经就是最佳的文化刺激和最佳的早期教育;儿童读经就是“蒙以养正”;儿童读经能够开发脑力、增强国力;等等。郭齐家先生还对著名的“横渠四句”顶礼膜拜,以支持其儿童读经的主张。其实,黑格尔的“扬弃”理论,尼采的“上帝死了”和他的“重估一切价值”思想,胡塞尔的“回到事实本身”的思考,玛格丽特.米德对人类未来的发展如何处理后喻文明、互喻文明和前喻文明提出的告谕,都不失为我们审视郭齐家先生上述观点的重要理论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读经 “蒙以养正” “横渠句” 郭齐家先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世贞的“即心即佛”思想与“阳明禅” 被引量:1
8
作者 魏宏远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6-40,共5页
王世贞晚年潜心佛道,主"三教合一"、"即心即佛"思想,表现出援儒入释、扬释道抑儒的倾向,并从佛教心性论角度阐发阳明心学,通过改易"四句教",使阳明心学走向禅林。黄宗羲认识到王艮、王畿在"跻阳明... 王世贞晚年潜心佛道,主"三教合一"、"即心即佛"思想,表现出援儒入释、扬释道抑儒的倾向,并从佛教心性论角度阐发阳明心学,通过改易"四句教",使阳明心学走向禅林。黄宗羲认识到王艮、王畿在"跻阳明而为禅"中的作用,却忽视了王世贞在"跻阳明而为禅"者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世贞 昙阳子 “四教” “阳明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