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展新理念下中国“四化”同步发展趋势与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杨勇 李忠民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6-41,共6页
"十八大"提出"四化"同步概念后,学术界对"四化"同步机理与制约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但关于"四化"同步测度的研究成果较少,且现有研究要么是关于一个或几个典型年份的测度,要么是局限于全国或者... "十八大"提出"四化"同步概念后,学术界对"四化"同步机理与制约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但关于"四化"同步测度的研究成果较少,且现有研究要么是关于一个或几个典型年份的测度,要么是局限于全国或者城市的测度。基于此,从全国、四大区域、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3个维度测度了2001-2013年的"四化"同步指数。结果表明,总体而言,各地区"四化"同步指数均呈上升趋势。发展新理念提出后,"四化"同步指数上升到一个较高水平,但区域"四化"同步水平与省域"四化"同步水平尚有较大差距,且出现了一些典型的"四化"不同步省区和一些低水平"四化"同步省区。因此,应深入把握"四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工业化为动力,信息化为手段,城镇化为支撑,农业现代化为保障,促进全国及各地区"四化"同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新理念 “四化”同步 综合发展指数 “四化”同步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化”同步发展的内在机理、战略途径与制度创新 被引量:33
2
作者 李二超 韩洁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52-159,共8页
促进"四化"同步发展,要明晰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以及"四化"发展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内在机理,以推进工农协调化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区域协同... 促进"四化"同步发展,要明晰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以及"四化"发展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内在机理,以推进工农协调化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区域协同化发展为战略途径,重点从城乡产权制度、城乡公共服务制度、投入体制、科技体制、人才培养机制和宏观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化”同步发展 “四化”内在机理 “四化”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化”同步推进的逻辑演进与互动发展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崔凯 冯献 郭静利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10,共2页
2012年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协调发展"。从历史演变逻辑来看,我国"四化"同步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发展及演变。"四化"之间的逻辑关系表明,"四化"的同步协调... 2012年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协调发展"。从历史演变逻辑来看,我国"四化"同步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发展及演变。"四化"之间的逻辑关系表明,"四化"的同步协调发展具有规律性、阶段性和趋势性,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化”同步 历史进程 演变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化”同步发展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 被引量:6
4
作者 段禄峰 唐文文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72-275,共4页
分析了农村电子商务与"四化"发展的辩证关系,指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是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结合点,是实现我国四化协调发展的实践路径。提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工业化驱动、信息化引领、城镇... 分析了农村电子商务与"四化"发展的辩证关系,指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是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结合点,是实现我国四化协调发展的实践路径。提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工业化驱动、信息化引领、城镇化拉动、农业现代化支撑4种发展模式,为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提出针对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电子商务 “四化”同步发展 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化”同步与产业链现代化路径创新 被引量:15
5
作者 吕永刚 史立凡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5-102,共8页
推进“四化”同步发展、促进产业链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动力。“四化”同步发挥终端需求引致效应为产业链现代化创造巨大市场空间,发挥区域空间聚合效应为产业链现代化构筑多元功能平台,发挥要素协同配置效应为产业链现代化改善... 推进“四化”同步发展、促进产业链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动力。“四化”同步发挥终端需求引致效应为产业链现代化创造巨大市场空间,发挥区域空间聚合效应为产业链现代化构筑多元功能平台,发挥要素协同配置效应为产业链现代化改善要素配置效能。新形势下,要提升“四化”同步的安全质态,守护产业链现代化的安全基石;拓展“四化”同步的产业业态,增强产业链现代化的竞争优势;创新“四化”同步的组织形态,提升产业链现代化的主体优势;优化“四化”同步的空间样态,丰富产业链现代化的应用场景;营造“四化”同步的创新生态,完善产业链现代化的发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化”同步 产业链 产业基础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化”同步集成创新:时代逻辑与改革进路 被引量:6
6
作者 吕永刚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1-177,共7页
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路径和重要目标。"时空伸延"与"时空压缩",是"四化"在西方现代化和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中呈现的不同逻辑与特征。在新发展格局下... 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路径和重要目标。"时空伸延"与"时空压缩",是"四化"在西方现代化和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中呈现的不同逻辑与特征。在新发展格局下推动"四化"同步发展,遵循统筹兼顾与集成创新的时代逻辑,主要改革进路为深化产业创新集成改革以优化区域经济格局,深化城乡融合集成改革以优化工农城乡格局,深化资源要素集成改革以优化市场配置格局,深化平台示范集成改革以优化战略支撑格局,形塑纵深推进"四化"同步发展的制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化”同步 集成创新 中国式现代化 时代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四化”同步协调发展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农业现代化视角 被引量:9
7
作者 曾福生 刘俊辉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8年第1期58-66,共9页
基于国内外学者"四化"研究成果,利用湖南省1998~2015年相关数据,构建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几何平均法及HR评价模型法测算湖南"四化"同步协调发展值。结果表明,考查期... 基于国内外学者"四化"研究成果,利用湖南省1998~2015年相关数据,构建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几何平均法及HR评价模型法测算湖南"四化"同步协调发展值。结果表明,考查期内湖南"四化"发展水平指数快速提升,但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指数滞后;2015年湖南"四化"同步发展处于优质协调阶段。影响"四化"同步协调发展因素中,以农业现代化视角为切入点,构建Tobit模型。研究发现,农业现代化因素中农业资本劳动比、财政支农、农业技术人员数量、有效灌溉率对"四化"同步协调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而自然灾害制约"四化"同步协调发展。鉴于此,坚持农业优先发展地位,夯实农业生产基础,完善农村人才梯队,发挥科技对农业支撑作用是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政策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化”同步 新型工业化 信息化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化”同步与面向农业农村职业教育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振陆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8-62,共5页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对农业农村一线人才的需求,抓住国家示范院校建设契机,创新体制机制、搭建三大平台、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构筑为"三农"服务新高地,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此基础上,笔者对发...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对农业农村一线人才的需求,抓住国家示范院校建设契机,创新体制机制、搭建三大平台、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构筑为"三农"服务新高地,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此基础上,笔者对发展面向农业农村职业教育提出了强化行业引领、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实施分类培养、加强内涵建设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化”同步发展 农业农村 职业教育 改革实践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化”同步下浙江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探讨 被引量:4
9
作者 董越勇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35-1443,共9页
在"四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的宏观环境下,探讨浙江农业信息化的发展问题。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客观要求,推进农业信息化关键要把握战略机遇,确立发展意识。提出当前应重点突破的农业信息化... 在"四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的宏观环境下,探讨浙江农业信息化的发展问题。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客观要求,推进农业信息化关键要把握战略机遇,确立发展意识。提出当前应重点突破的农业信息化建设领域,拓展现代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领域,强化农民信箱运行绩效管理,发展全省农业电子政务,开展农业电子商务应用和推进农业物联网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化”同步 农业信息化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化”同步发展的内在机制探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德中 吴一平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3-36,共4页
"四化"同步发展意味着"四化"是一个有机整体。"四化"彼此之间互相融合、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共同推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 "四化"同步发展意味着"四化"是一个有机整体。"四化"彼此之间互相融合、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共同推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推动智慧工业、智慧城市、智慧农业的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化”同步 协调发展 内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化”同步发展下的人居环境评价及对策分析——以陕西省高陵县为例
11
作者 尚璐 李同昇 龙冬平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124-127,133,共5页
在深入分析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对人居环境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基于"四化"同步发展的目标,从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生态建设和居住环境5个方面构建了"四化"同步发展下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 在深入分析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对人居环境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基于"四化"同步发展的目标,从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生态建设和居住环境5个方面构建了"四化"同步发展下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以西安市高陵县为例,采用熵值法对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高陵县8个乡镇、2个管委会的人居环境整体差异较大,人居环境评价差异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状况基本吻合,经济发展是影响人居环境的关键因素;(2)"四化"同步发展下人居环境存在4种类型:工业促进型、城镇引领型、农业依托型和信息推进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环境 “四化”同步发展 特征评价 对策分析 城乡统筹示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组织视角的“四化”同步发展
12
作者 沈莹 张爱英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9,37,共5页
"四化"同步发展是一个整体系统,其本质在于"四化"的内在互动。基于自组织理论视角,"四化"同步发展的内在互动机理主要通过"四化"彼此间的竞争与协同来体现。源于"四化"同步发展中的... "四化"同步发展是一个整体系统,其本质在于"四化"的内在互动。基于自组织理论视角,"四化"同步发展的内在互动机理主要通过"四化"彼此间的竞争与协同来体现。源于"四化"同步发展中的序参量,主导着"四化"各子系统的运行模式,从而支配着"四化"同步发展的自组织演进。涨落及其关联放大是"四化"彼此间竞争和协同效应合力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织 “四化”同步发展 竞争与协同 序参量 涨落及其关联放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研究——基于中部地区“四化”发展的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毛智勇 李志萌 张宜红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12-318,共7页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也是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四化"之间存在着循环演进和良性互动关系。中部地区作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也是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四化"之间存在着循环演进和良性互动关系。中部地区作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要实现中部崛起,必须在"四化"同步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科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化 信息化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四化”同步 中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国以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历史进程与发展趋势探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崔凯 冯献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201-206,共6页
"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并充分发挥信息化对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支撑作用,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协调发展",是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整体思路。建国以来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 "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并充分发挥信息化对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支撑作用,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协调发展",是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整体思路。建国以来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有鲜明的历史特色和阶段特征,"四化"同步的演变随政府策略变化而发展。"四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关系表明,"四化"的同步协调发展具有规律性、阶段性和趋势性,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化”同步 作用关系 历史进程 演变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常态下西部经济发展的新机遇、挑战及趋势 被引量:15
15
作者 段小梅 黄志亮 《西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6-74,共9页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一系列的深刻变化。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扩大内需、"一带一路"及"四化"同步发展战略等给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而全面建成小...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一系列的深刻变化。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扩大内需、"一带一路"及"四化"同步发展战略等给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度较大、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人口和劳动力素质偏低、生态环境恶化、节能减排压力大等,又使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面临新挑战。西部开发依然位居国家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四大总体战略之首,"一带一路"新战略昭示了西部地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新方向和新蓝图;西部开发需要切实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也需要东、中部地区给予更多实质性支持;西部地区要增强自我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现代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西部开发 一带一路 经济结构调整 发展方式转变 扩大内需 “四化”同步发展 可持续发展 新型工业化 新型城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的新着力点——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路径思考 被引量:16
16
作者 张琦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62-66,共5页
以县城为重要载体推进城镇化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新着力点,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来看,这是由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所决定的。“载体”凸显了县城对人口结构转型、经济结构转型和生活方式转型的承载作用,县城在新型城镇... 以县城为重要载体推进城镇化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新着力点,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来看,这是由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所决定的。“载体”凸显了县城对人口结构转型、经济结构转型和生活方式转型的承载作用,县城在新型城镇化中的重要性地位体现在县城和县域具有的稳定性和包容性两个方面。以县城为重要载体推进城镇化需要着力解决如何协调县城之间差异性大、如何保障资金供给、如何高质量推进“四化”同步等问题。基于此,县级政府要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县城发展路径,用改革和创新的手段建立健全财政金融供给机制,着力在“四化”同步上抓重点补短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县城 重要载体 “四化”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农业发展的保障体系研究
17
作者 李丰玉 刘肖 《农技服务》 2014年第8期11-12,共2页
现代农业发展面临高风险、低收益问题仍然存在,只有提高农业自身发展能力和内生动力,才能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提质增效的能力,取得农业的突破性发展。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要建立好基础能力支撑体系、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现代农业发展面临高风险、低收益问题仍然存在,只有提高农业自身发展能力和内生动力,才能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提质增效的能力,取得农业的突破性发展。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要建立好基础能力支撑体系、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农业科技培训体系、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农业综合执法体系等6大体系,促进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实现"四化"同步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 保障体系 “四化”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